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5年-198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改革开放以后,他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之后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
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出生日期1915年2月14日
逝世日期中文名陈永贵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山西昔阳
人物生平1914年,出生。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担任大寨村生产委员、党支部书记、农业社主任。
1959年,任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
1961年,任中共昔阳县委候补委员。
1967年起,先后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昔阳县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
1975年-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了他关于解除其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请求。
1983年,到北京东郊农场任顾问。
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曾任职务陈永贵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所获荣誉陈永贵先后被评为县、地区和全国劳动模范。
人际关系第一任妻子:李虎妮
第二任妻子:宋玉林
孙女:陈春梅
人物关系邓小平与陈永贵,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个是杰出的中国农民领袖,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两人在工作中结成了纯真的友谊。
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陈永贵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大会同意了他的请求。
陈永贵辞去副总理职务后,邓小平曾找他谈了两个小时的话。邓小平在谈话中,肯定陈永贵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最困难的特定历史时期,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农民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肯定陈永贵不是“四人帮”的人。邓小平勉励陈永贵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在邓小平和陈永贵谈话不久,仍然有一些记者根据某些不实之词,写内参反映说,山西有些舆论说陈永贵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由山西省委对学大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总结。中共山西省委已于8月份形成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简称《总结》),上报中央。
11月23日,中1975年,郭凤莲(左)、陈永贵(右)在大寨共中央下发了83号文件。这份文件,实际上就是在邓小平与郭凤莲谈话、与陈永贵谈话精神,以及研究了山西省委《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采用的是中央批语的形式。此时,邓小平已经成为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个批语,是邓小平亲自过目、修改、把关的,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大寨和农业学大寨等问题,可以说代表了邓小平对大寨的新的认识。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1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陈永贵(原国务院副总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陈永贵(原国务院副总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