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汉语汉字,读音:mò。貊字古多作“貉”,往往与“胡”连称“胡貊”,泛指貊和北方民族。
中文名貊
拼音mò
部首豸
五笔EEDJ
仓颉BHMA
郑码PQAN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一ノ丨フ一一
笔顺编号3443533132511
GBKF5F6
笔画数13
统一码基本区U 8C8A
基本字义(1)古代汉族称对东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a nor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
华夏蛮貊。――《书·武成》
(2)通“寞”。寂寞[lonely;forlorn;solitary]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诗·大雅·皇矣》[1]
(3)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
(4)熊猫的别称
(5)姓氏:2010年10月,台湾内务部门出版《台湾姓名探讨》一书,搜罗台湾稀有古怪姓氏,书中并整理了台湾不超过20人的姓氏与特殊关联姓氏。貊姓为台湾罕见姓氏之一。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貊【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本作貉。或作貊。《書·武成》華夏蠻貊。《詩·大雅》其追其貊。《傳》追、貊,國名。
又《詩·大雅》貊其德音。《傳》靜也。《箋》德政應和曰貊。
又獸名。《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貊獸。《註》《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廣志》曰:貊色蒼白,其皮溫煖。
又《韻補》叶末各切。《張載·七命》華裔之奚,流荒之貊。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2]
说文解字貉【卷九】【豸部】
北方豸穜。从豸各聲。孔子曰:“貉之爲言惡也。”莫白切
说文解字注
(貉)北方貉。各本奪貉字。今補。此與西方羌从羊、北方狄从犬、南方蠻从虫、東南閩越从虫、東方夷从大、參合觀之。鄭司農云。北方曰貉、曰狄。周禮大甸。獵祭表貉。注云。貉讀爲十百之百。豸穜也。从豸。長脊獸之穜也。故从豸。各聲。莫白切。古音在五部。下各切。俗作貊。孔子曰。貉之言貉貉惡也。七字一句。各本作貉之爲言惡也。今依尚書音義、五經文字正。尚書音義作貊貊。淺人所改耳。貉與惡㬪韵。貉貉、惡皃。貂貉二篆各本在犴篆之後。貆貍篆之前。今以虫部之蠻閩、次於以虫爲象之末。犬部之狄、次於犬末。羊部之羌、次於羊末。人部之僥、次於人末。大部夷字、次於大末。依類求之。移易次此。必有合乎古本矣。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貊(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貊(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