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和南召县交界地带,总面积2319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这里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天然次生植被和原生植物群落,有“物种基因库”、“动植物王国”之称。2001年,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计划”,属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中文名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所在地区中国,河南省
交通信息到宝天曼可以从南阳市乘汽车至内乡县,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系车辆进入大约200公里外的保护区,或租车前往。
其他信息主要景点:化石尖;杜鹃岭;玉帘瀑;百尺冰挂;玉龙潭;宝天曼自然博物馆
简介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东段伏牛山南坡的内乡县北部山区。是伏牛山中部的著名山峰,属于秦岭山脉东段,海拔1840米,山体巍峨,雄伟壮阔,森林茂密,物种繁多。素有“守八百里伏牛山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的说法。是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特种宝库”、“植物王国”,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历史沿革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4月的国营内乡万沟林场,1980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宝天曼纳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6年国家林业局把宝天曼保护区列为首批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2]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宝天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发[1988]30号),1989年8月经南阳地委批准成立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县级单位。
1991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林计批字[1991]33号),宝天曼开始了一期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210万元(其中国投100万元,地方配套110万元),该工程已经通过验收。
1992年2月,宝天曼被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区域(A级自然保护优先领域的自然保护区)。
1993年4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把宝天曼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河南省林业厅同意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在实验区平坊保护站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豫林文[2000]55号)。
1993年7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把宝天曼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0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沟林场部分(3891公顷)划归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保护区面积增至9304公顷。
2000年8月,经南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宛编[2000]33号)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1年,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1]41号批复了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总投资983万元(国家投资491万元,地方配套492万元)。
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批准宝天曼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至此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2006年,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方案,扩大后的保护区管理区域由此前七个互不相连的林区整合为两大部分,面积由9304公顷扩大至23198公顷。
自然地理地理坐标宝天曼原始森林保护区的地理坐标大致为东径111°47′-112°04′,北纬33°20′-33°36′,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阶梯向第三级地貌阶梯过渡的边缘,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1830米。
地形地貌宝天曼保护区地质历史古老,附近有闻名于世的恐龙蛋及骨骼化石群。主要岩石是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地形特点是山麓缓长,坡势较陡,山高谷深,河谷迂回曲折。地貌以切割程度不同的中山为主,低山为辅,河曼滩及阶地只在低山地带才开始与陡峭对峙的悬崖交替出现,中山地带以上的河谷,主要为溪流湍急、坡度比较大的山涧溪谷。
气候保护区内伏牛山的最高峰既挡着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亚热带温湿气流,因此该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类型。
生物资源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3.9%,有高等植物2911种及变种。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的包括有银杏、大果青杄、连香树、香果树、银鹊树、水曲柳、紫茎、领春木、麦吊云杉、狭叶瓶尔小草、秦岭冷杉、华榛、青檀、八角莲、厚朴、桢楠、天竺桂、天目木姜子、山白树、野大豆、金钱槭、明党参、猬实、延龄草、天麻、独花兰、水青树等,古老特有植物有河南杜鹃等28种。
动物有两栖动物14种、鸟类213种、爬行动物31种、兽类62种、鱼类67种及昆虫936种。其中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云豹、大鸨、黑鹤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鲵、鸳鸯、金雕、穿山甲、水獭、麝、秃鹫、红腹锦鸡、灰鹗等11种。
旅游景观化石尖化石尖、骆驼峰化石尖是宝天曼化石尖景区的主体山峰,海拔1768米,东西走向,长5公里,宽7公里,山顶尖狭陡峭,岩石裸露,有石凌于顶南而临风摧之意,故名化石尖。山势北缓南陡。北坡林被葱郁、古木参天,物种聚集,其中不乏珍稀树种,有华榛、水曲柳、秦岭冷杉等;南坡险峻陡峭,尤其在山脊中段南瞰许窑沟段,绝壁林立,连绵300余米,深不见底,岩壁通体岩石裸露,仅有顶端平缓部有少许植被依附,有“苍石连纵,飞鸟难渡”之雄奇感觉。山脊中部有一缺口,架一钢梯以渡游人,梯长40米,距地最高约30米,坡度40度,称做仙人桥。行于桥上有脚踏青云之幻。过仙人桥,回望东南,一挺拔山峰南侧绝壁摩立,壁顶奇石挺立,形似驼头,北侧苍松压顶,状若驼身,取名骆驼峰。此一区域为宝天曼保护区全境瑰丽精彩的精华景观。立于化石尖山顶远眺,可北望玉皇顶、犄角尖、白云山,远看重山叠翠,林海莽莽;近看石林参差,剑峰千仞,令人陶醉。
杜鹃岭杜鹃岭杜鹃岭位于森林生态景区内,东西走向,长2公里,因长满杜鹃且品种繁多而得名。每年5-6月花开时分,杜鹃竞相开放,整架山岭笼罩在花的海洋之中,正可谓“丛丛簇簇竞怒放,于枝万束争春色,万顷杜鹃红似火,无边云海红如灿”。杜鹃岭杜鹃品种繁多,有河南杜鹃、秀雅杜鹃、太白杜鹃、照山白、映山红等十几个品种,花色呈深红、紫红、粉红、白色、乳黄、金黄等色调,其中太白杜鹃长成小乔木状常年青枝绿叶,为杜鹃中的珍品。杜鹃树株型从几厘米的灌木到高达20多米的乔木,叶片最小的3毫米,大的长达40-50毫米,变化之大,令人称奇,其花期可达二个月之久,故被称为“绿色世界里的贵族”。
玉帘瀑玉帘瀑玉帘瀑上下落差40米,瀑幅3米,是秋林飞瀑景区内垂直度最大的一条瀑布。瀑布两旁绝壁夹峙,幢崖耸立;瀑下有潭,瀑潭之间有跨塌的山石,经常年水蚀雕琢,拟人状物,栩栩如生;潭边有一巨石横卧,是观瀑拍照的理想位置;石边生长几株华山松,树高达20米以上,伸展的枝叶与瀑布相映成趣。瀑水经崖顶倾泻而下,被嶙峋的山石撕扯为万缕,银珠泛起,喷珠吐玉,至下端形成5米宽的水帘,挂于石壁之上,在崖壁下形成1.5米宽的空间,透过水帘,崖下石壁隐约可见,故名玉帘瀑。奔腾飞流的瀑水击打在潭面、喷撒于石壁,形成阵阵雾岚,迎面吹拂在脸上,使人顿感清爽振奋。地冻天寒时节,山水经冰化凝成数十米高的冰瀑,似人、似仙,晶莹剔透,巧夺天工,至来年四月才融化垮塌,实为冬日胜景。
百尺冰挂百尺冰挂是宝天曼森林生态旅游区原始森林景区内的一个独特景点,以冬日冰挂而扬名,距宝天曼宾馆服务区500米。一帘水瀑垂直的悬挂于峭壁之上,上下落差高达50多米,每年11月中旬以后,温度急剧下降,天寒地冻,水流经冰冻后,形成一条宽1.5米的巨大冰柱,挂天接壑,倚于石壁之上,一派银色水晶世界。阳光洒在冰面之上,折射出七彩眩光,耀人心弦;两岸青松翠枝掩映冰面,一清二白的景象别具一格。冰挂至来年四月才融化跨塌。
玉龙潭玉龙潭玉龙潭位于宝天曼森林生态旅游区秋林飞瀑景区中上部,下与九曲三叠瀑相接。潭宽6米,长10米,水深4.5米,潭体由一石壁经水流常年冲刷而成,与九曲三叠瀑浑然一体。潭中水色清幽,美艳之状颇见诱惑,株株野生山柳,婀娜多姿,衬于潭边,枝叶轻佛水面,随波荡漾,令人想起“夹岸桃花春水开”的句子。站在潭水上游平眼望去,一池幽水衬于蓝天白云之下,分外妖娆。潭水经下游石壁倾然泻下,直落万丈谷底;潭中水面却静似明镜,绿树红花,倒映其中,别具特色。
宝天曼自然博物馆宝天曼自然博物馆是河南省生物标本保存种类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南阳市内乡县东5公里处的五龙庙坡312国道旁。占地面积5400平万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布展面积3500平方米。内部由序厅、地质生态厅、古生物厅、地质遗迹厅、植物厅、动物厅、人与自然厅、工艺品厅、多功能厅等九个展厅及生态、地质科普走廊组成。
序厅:展示内容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大厅的对面是大型浮雕“山灵钟毓、物华天宝”,左右两侧八个造型主柱是以大象长鼻元素为造型,蕴含河南“豫”的相形。上层的地质剖面上展示的是宝天曼的地质生物遗迹:如三叶虫化石、恐龙蛋化石、秦岭造山带结构等。
森林生态厅地质生态厅:展厅上层为动植物展示。展示的有珍稀濒危的植物:青檀、紫茎、青榨槭、水曲柳、暖木、白桦等等,珍稀濒危的动物有:金钱豹、斑羚、猪獾、雕鸮(猫头鹰)、果子狸、游蛇等等。展厅下层为地质构造展示,前岩洞模拟宝天曼天心洞景观,后岩洞为二郎坪荷花洞景观。中部天井(吹拔区)以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为主体,通过浮雕、展板、地面板等手段讲述伏牛山的独特地质构造。
古生物与地质遗迹厅:采用壁橱、展板、地面灯手段展示了内乡丰富的矿石标本,记录和概括了中国中央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的三大历史阶段,勾画出华北板块南缘在晚元古代——中生代初期的全貌,是一部地质发育的百科全书。地面上展示的是一具长4.5米的鸭嘴龙类恐龙骨骼化石,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南阳诸葛龙,它出土于内乡县的夏馆镇。展柜里面展示的是单联体、双联体、三联体、多联体的恐龙蛋化石。
植物厅:中央展柜里的古树代表着年轮,一圈代表一年,大约有四百余年,它也代表着宝天曼的沧桑、古老、原始和神秘。植物展厅通过展示植物的解析木、根、茎、花、叶、果实、种子的标本,直观、真实地展现宝天曼丰富的植物资源。
动物厅:采用射灯、展柜、地面灯等手段展示了国家和河南省的一些重点保护动物标本。如:金钱豹、穿山甲、鬣羚、眼镜蛇等。蝴蝶和鸟类展厅分别展示了凤蝶、粉蝶、蛱蝶、蚬蝶类和鸣禽、攀禽、猛禽、游禽和涉禽类等二百余种,数量之多、种类之广,在中原地区位于前列。
旅游提示旅游路线秋林河谷飞瀑游
白龙瀑布游线全长2公里,约1.5--2个小时。沿途景点有合欢瀑、幻影潭、听瀑台、飞龙瀑、玉龙潭、飞线瀑、玉帘瀑、怡心台、秋林河谷等。
化石尖奇石险峰游
游线全长4公里,约4个小时。沿途景点有壮心石、三溪口、雷风壁、双龟石、望将台、华楱王、仙风口、凌霄台、八仙台、观虎台、骆驼峰、穿龙洞、驼峰台、千仞崖、化石尖、观峰台、栖凤台、清风台、青松台、青龙背、龙尾台、椴树岭、静溪潭等。
原始森林生态线
小环线:游线全长4公里,需2小时。沿途景点有秋林遗址、四个庙、罗汉台、回音壁、杜鹃岭、静心台、千年栎王、豹子岭、紫茎林、百尺冰挂、天然氧吧苑等。
中环线:游线全长6公里,需4小时。沿途景点有秋林寺遗址、四个庙、罗汉台、回音壁、杜鹃岭、箭竹场、飞云岭、三岔口、绞杀林、望曼台、怪树林、龟石、千年栎王、豹子岭、紫茎林、百尺冰挂、天然氧吧苑等。
大环线:游线全长8公里,需6小时。沿途景点有秋林寺遗址、四个庙、罗汉台、回音壁、杜鹃岭、箭竹场、飞云岭、三岔口、石床岭、过风岈、红桦林、宝天曼曼顶、绞杀林、望曼台、怪树林、龟石、千年栎王、豹子岭、紫茎林、百尺冰挂、天然氧吧苑等。
交通提示到宝天曼可以从南阳市乘汽车至内乡县,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系车辆进入大约200公里外的保护区,或租车前往。
保护区内吃、住、行条件都比较差。有招待所可以同时接待20—30人。由于保护区地处偏远地带,要注意携带足够的衣服和生活用品。
开往保护区方向的车较少,最好与设在内乡县城的保护区管理处取得联系。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0:5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