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的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2846平方米,馆藏图书390万余册,是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由河北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
中文名河北大学图书馆
所在地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的校园内
成立时间1921年
规模馆藏图书文献近390万册
建筑面积32846平方米
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前河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的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建馆之初,规模略具。1926年11月本科教学楼落成,辟楼东端的下二层为图书馆。图书馆共分两部分,下层为藏书室,上层为阅览室。藏书以中、英、法文本居多,阅览室可容纳一百多人,规模初具,是为天津工商大学图书馆。
1933年8月,随学校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图书馆。1939年,天津市遭洪水之患,图书馆惨遭波及。1940年,全部迁移北疆博物院旧址。1943年,为纪念该校董事长龚仙舟而更名为仙舟图书馆。
1948年8月,该校更名为私立津沽大学,本馆也随之名为私立津沽大学图书馆。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该校,本馆仍名津沽大学图书馆,即公立津沽大学图书馆。9月13日图书馆开始启用新章,同时旧章作废。此时图书馆馆长由原文学院长兼外语系主任李世麟担任。李世麟在任期间,完成了各院校图书馆的移交工作,使原来各移交单位的图书全部由该校图书馆负责管理。
1952年10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学院图书馆。1958年8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期间图书馆馆长由李邦翰担任。李邦翰,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经济学博士,知识渊博,工作态度严谨,重视馆藏图书建设,为人正直,深受师生尊重与爱戴。
1960年7月,随学校更名而定名为河北大学图书馆。1970年12月,随学校迁至保定,位置在河北大学南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馆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要,于1989年9月开始筹建新馆,1992年6月,新馆落成,新旧馆一体并用。新馆位置设在旧馆的东部,与旧馆呈靠背联手式。新馆建成后,旧馆的主要功能是书刊采购、报刊入藏阅览、文献检索服务等项传统服务。
新馆的主要功能是图书流通、开架借阅、咨询参考、学术交流、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服务等,同时承办一些国际国内的大型学术会议,兼有接待专家考察、外宾来访的任务。河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河北省大百科编纂委员会等单位设在馆内。河北大学图书馆积极向现代化图书馆迈进。1997年9月,随着河北大学校园网的建立,全馆实现了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全部业务的自动化管理。
场馆规模2002年1月,我校已经联通“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及“超星数字图书馆”,现网上可查阅的数字图书约有20万余种。
2002年9月,河北大学新校区城市学院分馆成立,面积为4800平方米,800个阅览座位,图书8万册,中文期刊224种,报纸28种,全部开架阅览。
河北大学图书馆积极进行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1996年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M912小型机和传技电脑公司的整合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TOTALS,1999年12月对原有TOTALS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采编、流通、期刊、公共查询、经费管理、Internet信息发布的集成自动化,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处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T2系统还实现了馆内信息资源网上查询,并通过河北大学校园网和Internet连接,向国际互联网提供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并能检索Internet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河北大学图书馆是我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成员馆,河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河北科技图苑》编委会设在馆内。河北大学图书馆同美、日、加等国家和港、粤、台地区的400多个图书馆建立和保持密切的文献交换关系。
馆藏资源图书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丰富、品种多样、中外兼收;综合性强,涵盖我校各专业以及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古籍丰富,历史悠久,品种珍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从1921年建馆至今,历经80多年的文化积淀,已拥有各种纸质图书文献390万余册,其中图书馆220.8252万册,医学部33.8816万册,院(系、中心)资料室51.5759万册;电子版图书约86万余册。
报刊馆藏报刊文献历史悠久、数量丰富,现有报刊合订本20万余册,4000余种。其中中文报刊合订本15万余册、3500余种,外文报刊合订本5万余册,600余种。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500多种,外文期刊160多种,报纸90多种,基本覆盖了我校各学科专业。在馆藏专业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收藏达到80%以上,西文期刊中《化学文摘》从创刊至今一直收藏,中文报库中收藏有解放前出版的报纸21种,建国后出版的报纸208中,其中有《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北洋政府公报》以及我党早期创办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此外还有我国最早的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
镇馆之宝坤舆全图
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南怀仁奉命作《坤舆全图》,该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地图史上第一份比较完整的世界地图。当前,《坤舆全图》一份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另一份保存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这么珍贵的文物之所以被河北大学珍藏,是因为其前身是1921年由法国耶稣会士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0:0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北大学图书馆(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北大学图书馆(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