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一个以宋代建筑形式为原形的仿古博物馆,1991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位于西湖景区南部,是中国首座依托古窑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4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南宋官窑是宋皇室南渡并定都临安(今杭州)后设立的御用窑场。其所制产品色泽晶莹、简练端庄,代表了中国历史上青瓷烧制的巅峰水平。博物馆主要展示南宋官窑遗址发掘的出土物及遗址全貌。随着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于2002年进行了扩建和陈列改造。经改造后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窑的风韵与特色,既突出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又充分反映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习俗的密切相关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陶瓷工艺内涵,历来倍受瞩目。
中文名南宋官窑博物馆
地理位置杭州市上城区南复路60号
类别博物馆
开放时间8:30——16:00每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免费
馆藏精品南宋官窑青瓷玉壶春瓶、南宋官窑青瓷梅瓶、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
票价免费
发展历史从1985年10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浙江省、杭州巾的文物部门联合组队对南宋官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历时半年的彻底发掘,布探沟、探方22处,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在距地表约0.8-2米深处的南宋文化层,发掘出练泥池、素烧炉、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遗址和一座龙窑,出土了大量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揭开了尘封南末官窑八百多年的神秘面纱.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好这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87年4月开始筹建杭州南末官窑博物馆,1991年对社会开放。
从2002年9月开始改造扩建,历时半年,于2003年1月30日向国内外游客全新亮相。改造后的官窑博物馆面积扩大了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作坊遗址保护大厅采用大跨度的钢质网架结构,是国内少有的大型文物保护建筑之一。
自2007年以来,博物馆加强临时展览陈列策划工作,抛开已有展陈的硬件条件制约,展示自身的办展理念与实力。2010年10月,新的临时展厅落成开放,每年举办不少于3个临时文物展览成为常态化。
截至2020年8月,共35个项目,如,“含英咀华——两宋名窑瓷器精品展”(2016年)、“扬州慢——风物中的雕刻之美”(2017年)“云梦泽——荆州博物馆藏楚地文物展”(2018年)、“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2019年)等等,举办的展览主题异常丰富,从具有特色的陶瓷类,到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甚至于造像、杂件、书画等等方向都曾有涉及。临时展览成为一个形式多变、生动有趣、参与感强、门槛低的文化载体,博物馆也真正为公众带来历史的温度。[2]
南宋官窑遗址主要展厅1、中国陶瓷文化陈列厅
官窑二期对文物陈列的主题设计不再是单纯的陶瓷发展史,而是以陶瓷文化为落脚点,以“人”为本,突破传统器物呆板的陈列方式,将中国陶瓷文化的辉煌与古人的生活状态生动地结合起来加以展示,它带给我们的不再是冷冰冰的考古文物,而是虽已逝去,却依旧鲜活的"人"的世界。
其中陶瓷与中国文化展厅分为七部分,以花朵状有机排列,相互交融,彼此呼应,给人一种开放容纳之感。分别介绍了陶瓷与饮食起居文化、茶酒文化、书斋文化、帝王贵胄文化、丧葬文化、宗教文化等关系;而花蕊处是博物馆珍藏的陶瓷小雕塑,这些历代瓷塑灵动传神,将曾经的市井百态、大千世界形象生动地浓缩于方寸之间。
通过文物、场景、版面的巧妙搭配,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面,直观的反应了文物的各种信息,打造了一个观众看得懂,愿意看,具有强烈的"亲民"特色的陈列。展览还运用高科技手段,努力提高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博物馆专门设置了一个观众动手区域,安排有陶瓷拼装、釉变、器物连连看,物归原主四个非常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陶瓷游戏以及陶瓷知识多媒体查询系统。观众在此可通过生动而有趣的游戏对陶瓷知识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真正达到寓教与乐的目的。
2、陶艺培训教育中心
官窑二期建设的一个重心,300平方米建筑面积,宽敞明亮、设施先进的培训大厅,可同时容纳近百人, 兼具培训和实践双重功能,拉坯、捏塑、盘筑、彩陶各种项目一应俱全,专业的陶艺老师将指导你制作陶瓷器。在这自由创造的世界之中,您会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天地,任意挥洒着想象,展示个性,实现自我,体会着艺术创作的快乐。
3、临时展厅
2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虽然不大,却是官窑博物馆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中国陶瓷文化陈列开放的同时,一台当代陶艺大餐--"景德镇、西安、杭州三地陶艺家作品联展"也将在此隆重推出。
展览内容第一部分
陈列的第一部分为《历代陶瓷》,设在第一展厅,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古陶瓷近百件,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黑陶直至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按时代顺序陈列.其中引入注目的是六朝浙江青瓷和宋代龙泉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建窑和景德镇青白瓷等七大窑系的瓷器,文物展品配以图表.文字版面,勾勒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总体脉络,特别是突出反映了末代瓷业的繁荣兴旺,为观众了解南宋官窑创造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前提。
第二部分
陈列的第二部分《南宋官窑》,是全馆陈列的中心,设在第二展厅,从历史风貌、制作工艺,器物赏析三个角度,通过展示大量的出土文物、标本,结合图版、文字、景箱等辅助材料,系统介绍了南宋官窑建立、发展的渊源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风格、胎釉特点、装饰艺术及美学内涵,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的全部过程及其独树一帜的高超之处,生动地再现了南宋官窑的盖世光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南宋时期杭州的都市风貌和当时制瓷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第三部分
陈列的第三部分《古瓷新葩》设在第三展厅,荟萃了国内仿古瓷的一批精品,系国内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精心制作的仿古瓷佳作,反映了当今人们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为南宋官窑作坊遗址展示.南宋官窑的作坊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主要有练泥池、成型工房、陶车坑、挡土墙、晾坯场、素烧炉、索烧坯堆、釉缸,修坯上釉工房、成品堆放屋、排水沟等12处遗迹,体现了南宋官窑的各个重要生产环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真实历史现场。作坊遗址罩护于专门兴建的保护厅内,避免了自然因素对遗址的直接侵害.厅内四周设高架的参观廊,既把人流与遗址适当地隔开,又便于观众以俯视角度参观。
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为南宋官窑龙窑遗址展示。南宋官窑的龙窑依坡而卧,头低尾高,象一条向下俯冲的火龙。整条龙窑可分为窑头、窑室、窑尾三段,长40.8米,平均宽2米,头尾高差7.2米,用砖坯砌筑的窑体轮廓清晰,气势恢宏。龙窑遗址被保护在顺势而建的龙窑保护廊内,两侧是阶梯状的参观道,供观众拾阶而上,凭栏观赏。
馆藏精品南宋官窑青瓷鸭形器1、南宋官窑青瓷玉壶春瓶(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22.2厘米 口径5.6厘米 底径8.5厘米
敞口,圆唇,细颈,溜肩,鼓腹略垂,圈足。深灰胎较薄,胎体坚致。施灰青釉,釉面亮而透明,纹片稀疏。圈足露胎处呈紫灰色。
2、南宋官窑青瓷梅瓶(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32厘米 口径6.5厘米 底径9厘米
小盘口,束颈,圆肩,圆鼓腹斜收,平底,暗圈足。深灰胎,施灰青釉。垫烧,足端呈紫红色。
3、南宋官窑青瓷盏托(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6.6厘米 口径10.6厘米 底径9.1厘米
盏敛口圆唇,弧腹中空,与托连成一体。托作高足盘形,尖唇上翘,圈足。深灰胎,施青釉,略泛黄。垫烧,足端呈紫灰色。
4、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14.8厘米 口径19.5厘米 底径18.7厘米
直口,方唇,筒腹,平底内凹,三个兽蹄形足。外腹饰四组三道凸弦纹。浅灰胎较厚,灰青釉较薄,有细密开片。裹足支烧,外底有六个支钉痕。
5、南宋官窑青瓷花盆(老虎洞窑址出土)
高20厘米 口径23.5厘米 腹径21厘米 底径11.2厘米
渣斗形,圆唇,口、颈呈喇叭状,斜肩,圆腹,下腹斜收,足外撇,足面刮釉露紫胎,略显粗糙,底心有一小圆孔。唇外贴饰一道水波纹,肩部、下腹各贴饰弦纹一周。施粉青釉,内壁釉色较匀,外壁釉色略泛灰,釉面有稀疏开片,薄胎厚釉,胎骨灰黑疏松。
南宋官窑青瓷花口壶6、南宋官窑青瓷花口壶(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26厘米 口径10厘米 底径8.5厘米
撇口六分花瓣,圆唇,束颈,削肩,圆腹,六棱花瓣形圈足,器身分六棱与口、足相一致,浑然一体。肩部堆贴对称的铺首衔环,黑灰色厚胎,质细,粉青色厚釉,大开片,足底无釉,垫烧,呈紫黑色铁足特征。总体造型流畅匀称,外观厚釉滋润如玉,为南宋官窑瓷器中的上品。
7、南宋官窑青瓷八卦熏炉盖(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4.4厘米 口径18.5厘米
系覆盖于熏炉顶部的圆形镂孔顶盖,因饰八卦及花卉纹,故名。熏炉盖方唇平沿,顶心为笠帽形钮,以盖钮为圆心,盖面镂刻有两圈纹饰:内圈为两组对称的镂空缠枝花草纹,外圈为镂空八卦纹。镂孔也是出烟孔,集实用功能与艺术造型于一体,显示了工匠们的巧妙构思。
8、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10.5厘米 口径17厘米 底径13.5厘米
仿商周青铜簋式样。侈口,束颈,大圈足外撇。腹上部有两周弦纹,龙首形双环耳。灰色胎,胎质较细,粉青色厚釉,质感如玉,器身密布纹片,纹片大小适中,有的开片夹杂有黄褐色。形制朴厚凝重,肃穆大方,属南宋官窑经典之作,用于宫廷礼仪活动。
9、南宋官窑青瓷鸭形器(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17.1厘米 横10.4厘米
系鸭形器物所保存下来的鸭首、颈部和鸭身前半部分。圆弧形鸭头,鸭嘴缺损,鸭眼为点状孔;鸭颈线条流畅,弧度舒展;鸭身上部有残存的凸起翅膀造型。整件器物内空,内外皆施釉,器形写实,比例恰当,生动逼真,艺术性强,可能作为香薰使用。
南宋官窑青瓷花盆10、南宋官窑“大宋国物”垫饼(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1厘米 直径5.5厘米 足径3.2厘米
饼面平整,底有矮足。边沿斜弧,足底旋削不平。红褐色瓷土胎,质细致。平面刻划“大宋国物”四字,字体草陋。面上残留垫烧小圈足的印痕。
11、南宋官窑龙纹素烧盘底(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0.8厘米 残径8.5厘米
盘底圈足。內底模印一条盘龙,以粗犷的线条刻划表现龙的张吻吐舌、龇牙舞爪的威猛,无不反映出官窑工匠的高超技艺。
12、五代——北宋越窑青釉水波纹盏托
高7厘米 托口4.5厘米 盏口13.2厘米
为五代—北宋时期浙江越窑所生产,托盘呈花瓣状,上刻水草形纹饰。盘心正中凸出一鼓腹托座,用以承托杯盘。座顶面饰有连珠纹,座壁饰覆莲瓣一周,瓣尖微翘,外层七瓣,内层塑出瓣尖,间夹外层两瓣之中。足壁有六道内凹压线与足沿六出相连,造型精巧、别致。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绿,犹如湖水一般,滋润匀净。
13、三国青釉堆塑罐
高35.6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15.4厘米
堆塑罐又称谷仓或魂瓶。是三国两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常见的陪葬器物。此罐深长腹,平底,上部为连体五罐,即中部为整器罐口,四侧有四小罐相连。肩部四周堆塑人物、飞鸟及胡人脸。整器保持完好,釉面光润,其堆塑人物、纹饰非常独特,即是当时中外交流的反映,又体现出对人类生殖文化的崇拜,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生动实物资料。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9:5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宋官窑博物馆(博物馆建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宋官窑博物馆(博物馆建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