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

更新时间:2025-01-01 07:13:19 阅读: 评论:0

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

天梯山石窟 (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 次浏览 | 2022.08.01 10:01:2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

天梯山石窟(又称大佛寺)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开凿于岩壁上的天梯山石窟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中文名

天梯山石窟

票价

30

地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

类别

景点

所在地

武威

建造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期

景点简介起源天梯山石窟

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到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了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

北魏灭北凉结束河西地区140馀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艺术受到重创,凉州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

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里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和《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之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在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经过

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与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与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和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

龙门石窟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的影响。

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疆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

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着,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

莫高窟历史上出现的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的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据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任王奎介绍,1958年4月,为了解决黄羊河下游8万农业人口的生活用水和17.9万亩的耕地用水,武威市决定在天梯山石窟右侧不远处兴修黄羊河水库。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处水库淹没区。为了不让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画被水淹没,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

由于当时运输条件所限,这些文物一经迁移就受到了破坏。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40多年中,因为博物馆改建扩建,这些天梯山文物又经几次搬运,部分塑像和壁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2006年,国家文物局要求把这批文物进行原汁原味的修复并运回原址,于是这批文物又被运回了武威。

有着“石窟鼻祖”之称的武威天梯山石窟,因修水库使窟内文物被搬迁至兰州,这批被省博物馆保存管护了近半个世纪的文物,会重回故里,使石窟遗址与石窟原文物重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1958年,由于在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灌溉下游万亩粮田,为了保护文物,甘肃省政府决定对洞窟内部分文物搬迁保护,组织以常书鸿为队长的文物搬迁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对石窟文物进行清理搬迁。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洞窟内49身塑像、100多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武威市及相关水利专家多次对黄羊河水库测量,发现当初过高估计了蓄水水位,水库对小洞窟的文物并不造成威胁。

1992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专家组会议经论证,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在原址、原位进行修复。在省政府的关心和省文物局的协调下,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凉州区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达成协议。

现状天梯山石窟陈列馆

武威,也称凉州,处于河西走廊最东端。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西来东往的高僧大德多驻锡于此。在当地统治者的扶持下,凉州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佛教中心。著名高僧竺法护、鸠摩罗什、昙无谶、昙摩密多等,都曾在此译经。公元412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迁都凉州,称河西王。蒙逊“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这座距今1600年的凉州石窟便是天梯山石窟。此后,多个朝代均有开凿之举。至今有北凉5窟,北魏4窟,唐代3窟,不明朝代7窟。[1]

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下,武威市先后投资600多万元,维修了大佛窟防渗水围堰、修建了天梯山石窟陈列馆、进行了环境整治等,积极做好迎接文物回归的相关工作。省博物馆多年来对天梯山石窟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总计移交的579号文物回归武威后,武威市会组织专家对文物进行修复,然后在天梯山石窟原址陈列展出。

2005年12月24日,省上举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签字仪式,标志着文物正式回归武威。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多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被北京大学原考古系主任、中国著名石窟专家宿白教授称为“石窟之祖”。

特色建筑风格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天梯山石窟型洞窟高30米,宽19米,深6米。

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

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

我们来到这里时,黄羊河水结着厚厚的冰层,在阳光下洁白晶莹,明镜一般。夏天从水库乘船瞻仰,天梯山的伟岸雄姿倒影在清澈碧波之中。沿着栈道登临天梯山远眺,黛青色的祁连山脉映入眼帘,层峦叠嶂。山顶白皑皑的冰雪如云如练,使青色的山体显得更加冷峻。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给这片原本苍凉的天地增添了灵秀之气。

天梯山石窟,据明正统碑记载,“诸佛之龛,二十有六”,在经历1927年大地震之后,现仅存洞窟18个,计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馀4窟皆残破。所有洞窟均经后代重修和妆銮,有的壁画重叠多达5层。明代正统十三年间,重修广善寺时,对石窟又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绘制大量明代壁画。

石窟形制主要有3种:①五柱型(或五塔型),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中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各有一分层方柱,形成五塔式;②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心方柱直通窟顶,双层龛顶部四面成斜坡,形成复斗顶;③复斗顶型,平面呈方形,顶部复斗藻井,三壁开龛。前2种多为北凉、北魏窟,后者多为隋、唐窟。

洞窟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代释迦说法像。13窟系唐代造像,一铺七躯。本尊为善跏坐弥勒大像,高约26米;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虽经历代重修,仍然保留着唐代风貌。

第2、3窟亦为唐窟,三龛像,其中彩塑多毁于1927年地震。现存第3窟的释迦结跏像和二胁侍、第2窟的两身供养菩萨,造型匀称,面相丰润,身姿自然,以洗练的手法,表现了温静娴雅的神情,堪称唐塑杰作。壁画保存不多,表层壁画多为西夏、元、明之作,在剥离重层壁画中露出了北凉、北魏、西魏和隋、唐残画。

其中北凉壁画,别具风格,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受西域早期壁画影响,与敦煌北凉壁画、酒泉北凉石塔线刻画和炳灵寺西秦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凉州本土特色,具有朴拙之美。

艺术影响

天梯山石窟外观(19张)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于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

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是全国石窟之冠。

旅游贴士

1.交通:客运中心乘坐武威-哈溪乡村公交可到达[2]

2.住宿: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可在中路乡灯山村住宿或回武威市。

3.美食:天梯山石窟地处偏远,附近并不繁华,没有大的酒点,但是武威的面食十分出名,在这里可以吃到地道的兰州拉面,臊子面,炒面,烩面,这些面食都不会超过4元,物美价廉,夏天的时候,风景区还有摆摊的当地农民会卖当地的特色小吃--面皮,味道极好,可以品尝。近两年天梯山人参果慢慢打出市场,这种传说唐僧取经时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在当地十分流行...

4.购物:鹿角菜,生长在高山积雪中,不怕严寒,不腐烂变质,干菜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9:2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pdf

标签:天梯   石窟   山石   我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