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燕尾(学名:Enicurus schistaceus)是一种黑白色燕尾,体长23厘米,雌雄成鸟大体同色。与其他燕尾的区别在头顶及背灰色。幼鸟头顶及背青石深褐色,胸部具鳞状斑纹。尾羽较长,呈深叉状。嘴直而壮,嘴须发达;第1枚初级飞羽大约为第2枚初级飞羽长度的一半;尾比翅长,外侧第二对和第三对尾羽最长,最外侧两对尾羽通常为白色,最外侧一对尾羽比邻近的一对外侧尾羽短;跗蹠长而纤细,色甚浅淡。
栖息于海拔400-1800米的山林,常见于多岩石的小溪流。主要以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
中文名灰背燕尾
拉丁学名Enicurus schistaceus
别名中国灰背燕尾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鸫科
种灰背燕尾
亚种无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Hodgson,1836
形态特征灰背燕尾成鸟:额基、眼先、颊和颈侧黑色;前额至眼圈上方白色;头顶至背蓝灰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飞羽黑色,大覆羽、中覆羽先端,初级飞羽外翈基部和次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斑,次级飞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端斑;尾羽梯形成叉状,呈黑色,其基部和端部均白,最外侧两对尾羽纯白;颏至上喉黑色,下体余部纯白。[1]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跗蹠、趾和爪等肉白色。
灰背燕尾是单型种,至今未见有亚种分化。
大小量度:体重♂27-40克,♀27-36克;体长♂206-235毫米,♀210-220毫米;嘴峰♂15-19毫米,♀15-18毫米;翅♂93-102毫米,♀92-96毫米;尾♂125-132毫米,♀113-131毫米;跗蹠♂26-29毫米,♀28-2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一般栖息在海拔340-1600米之间,常停息在水边乱石上或在激流中的石头上停息,出没于山间溪流旁。
生活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平时多停息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或在浅水中觅食。以水生昆虫、蚂蚁、蜻蜒幼虫、毛虫、螺类等为食。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北部、老挝、越南。湖南南部、福建东部和西北部、广东北部和南部、广西瑶山、四川(西部康定、中部灌县、雅安、峨眉)、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和贵州。
繁殖方式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森林中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沿岸岩石缝隙间,巢隐蔽甚好,不易被发现。巢呈盘状或杯状,主要由苔藓和须根编织而成,内垫细草茎和枯叶。洞上面有突出的天然岩石,四周密被蕨类植物和草将巢隐蔽起来。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4枚。卵为卵圆形,污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后的当天,雌雄亲鸟即开始寻食喂雏。雌鸟喂食次数明显高于雄鸟。晚上雌鸟与雏同宿于巢中,而雄鸟则在附近小树上栖息。
保护现状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9:2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3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灰背燕尾(鸫科燕尾属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灰背燕尾(鸫科燕尾属动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