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地钱(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

更新时间:2025-02-24 16:03:01 阅读: 评论:0

蛇地钱(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

蛇地钱 (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 次浏览 | 2022.08.11 17:35:0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蛇地钱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

蛇地钱为蛇苔科植物蛇苔、小蛇苔的叶状体。

别名

地皮斑、石皮斑、云斑、蛇皮苔

植物界

苔藓植物门

苔纲

地钱目

蛇苔科

蛇苔属

蛇苔、小蛇苔

主要适用症

痈肿;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骨折损伤

主要用药禁忌

局部不红不热的阴疽,勿用

剂型

散剂

药品类型

中草药

药品名称

蛇地钱

外文名称

Conocephalum conicum(L.) Dumort.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鲜品捣敷

采收期

春、夏季采收

药源相关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药性论述

性味:微甘;辛;寒

毒性:蛇苔,在体外试验中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注意:局部不红不热的阴疽,勿用。

实用附方

⑴治指疔、背痈初起:蛇地钱洗净晒干,研成细末,以适量砂糖和桐油调匀敷患处。

⑵治无名肿痛、毒蛇咬伤:蛇地钱、鲜犁头草、鲜腐婢叶各等分,酌加甜酒,捣极烂,敷患处。

⑶治烫伤、老疮:蛇地钱焙干,研细末,茶油调涂患处,或加血余炭等分更好。

⑷治刀伤、骨折:鲜蛇地钱,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⑸治婴儿湿疹:(蛇苔)全草晒干,炒炭研成细粉,植物油调敷。(《浙江药用植物志》)。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

蛇苔:含双环大牻牛儿烯-13-醛(bicyclogermacren-13-al),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β-D-glucuronide),芹菜素-4'-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4'-O-glucuronide),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3'-O-glucuron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菜油甾醇(campesterol),22-二氢菜子甾醇(22-dihydrobrassic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γ-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甲基-5,22-胆甾二烯醇(24-methyl-5,22-cholestadienol),24-甲基-5,7,22-胆甾三烯醇(24-methyl-5,7,22-cholestatrienol),右旋龙脑阿魏酸酯(bornyl ferulate),龙脑-2-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酯(bornyl-2-methoxy-4-hydroxycinnamate),左旋柠檬烯(limonene),左旋香桧烯(sabinene),右旋双环榄香烯(bicycloelemene),右旋β-榄香烯(β-elemene);

左旋双环大牻牛儿烯(bicyclogermacrene),半月苔素(lunularin),1-辛烯-3-醇(1-octen-3-ol),1-辛烯-3-醇乙酸酯(1-octen-3-yl-acetate),半月苔酸(lunularic acid),前半月苔酸(prelunularic acid),左旋δ-荜澄茄烯(δ-cadinene),8α-乙酰氧基中美菊素(8α-acetoxyzaluzanin)C、D,郁金香内酯(tulipinolide),中美菊素(zaluzanin)C、D,无羁萜(friedelin),还含有淀粉和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小蛇苔:含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二氢木香烯内酯(dehydrocostunolide),橙酮(aurone),金鱼草素-6-O-葡萄糖醛酸甙(aureusidin-6-O-glucuronide),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

蛇地钱中含有淀粉和大量的葡萄糖(gluco)、果糖(fructopyrano)、蔗糖、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二十四酸(lignoceric acid),止杈酸(abscisic acid),类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纤维素(cellulo),糖醛酸(uronic acid)和烷烃类(alkanes)等药用成分。

鉴别方法

蛇苔

叶状体卷缩成团块状,灰褐色。湿润展平后呈宽带状,革质,多回二歧分叉,长5-10cm,宽1-2cm,背面有肉眼可见的菱形或六角形气室,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1]雌雄异株。雄托呈椭圆盘状,紫色,无柄,贴生于叶状体背面,雌托呈圆锥形,柄长3-5cm,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气微,味淡。

小蛇苔

叶状体卷缩成团块状,灰褐色。湿润展平后呈狭带状,多回二歧分叉,长2-3cm,宽2-4mm。革质,背面借扩大镜可见六角形或菱形的气室。腹面中肋处密生假根,两侧各生1列紫褐色鳞片。雌雄异株。雄托呈椭圆盘状,贴生于叶状体背面,无柄;雌托同叶状体先端生出,呈圆锥形,柄长2-3cm。气微,味淡。

原植物形态特征

蛇苔:叶状体宽带状,革质,深绿色,略具光泽,多回二歧分又,长5~10厘米,宽约1~2厘米;下面有肉眼可见的六角形或菱形气室,每室中央有一个单一型的气孔,孔边细胞5~6列。气室内有多数直立的营养丝,顶端细胞呈梨形。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雌雄异株。雄托呈椭圆盘状,紫色,无柄,贴生于叶状体背面。雌托呈圆锥形,褐黄色;有无色透明的长柄,长约3~5厘米,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托下面着生5~8个总苞,每苞内具有1个梨形、有短柄的孢蒴。

小蛇苔:叶状体淡绿色,无光泽,较蛇苔小,长2.5-3cm,宽2-3mm,多为二次二歧分叉。背面具六至八角形气室,孔边细胞6-8列。气室内部的营养丝1-3枚,顶端细胞短梨形,不具长尖。腹面绿褐色,有假根,两侧各有1列深紫褐色鳞片。雌雄异株。雌托圆锥形,褐黄色。托下生多数总苞,每苞内有一长梨形的孢蒴。

孢子黄褐色,直径60-80μm,有疣,弹丝短,有双螺纹;雄托椭圆盘状,紫色,无柄。秋季雌雄两株先端边缘密生绿色或暗紫色的芽胞体。芽胞体基部有复瓦状鳞片,芽孢呈不规则扁圆形,两端微有突起。

生长环境

1、蛇苔多生于溪边林下阴湿碎石和土表。

2、小蛇苔多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土上或石表薄土上。

分布情况

蛇地钱产于欧洲、美洲、亚洲中部及东部,资源比较丰富。

1、蛇苔广布于全国各地。

2、小蛇苔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西藏等地。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8:3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8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蛇地钱(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蛇地钱(苔纲地钱目蛇苔科植物).pdf

标签:植物   钱目蛇苔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