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放大学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成立的综合性省属高校,创建于2020年12月。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开放教育。主要承担服务我省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四川开放教育体系建设,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职责。
中文名四川开放大学
外文名The Open University of Sichuan
创办时间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
知名校友刘永好
旧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院系财经、政法、理工、医科、外语、农科、艺术、国防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成都
校址成都市一环路西3段3号
属性省属高校
现任校长杨俊辉
类别公立大学
邮政编码610021
办学理念开放共享,面向人人,贡学于民,育达终身
办学历史1978年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并批准建立广播电视大学。此后,电大如雨后春笋,很快遍布全国城乡。作为我国电大系统的一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79年1月5日。2020年12月2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电大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
电大创办之初,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之成为众多有志青年求学的首选,创办当年就有2.9万人入读电大。办学41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115万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5万人,是四川最大的大学,办学规模位居全国省级开放大学前茅。电大用最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的大学,为四川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广大电大学员情系家乡,报效桑梓,在各条战线辛勤耕耘、努力奉献,成为四川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川开放大学创建于2020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成立。
学校领导党委书记:谭文劲
校长:杨俊辉[1]
副校长:吴兆华、刘纯龙、杨波[2]
文化传统校标四川开放大学LOGO方案源于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形象标识。2020年12月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后,学校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新的校徽图案。在四川开放大学新校徽出台前,将沿用这个LOGO方案。
1、校徽的主要图形由“四”字的草书和“川”字字形演变而来,传达了“四川”的特点。
2、“川”字体现四川开放大学是处于四川的地域性,也表明学校是四川的省属综合性开放大学。
3、“川”字的三个笔画代表开放大学的三大办学网络(覆盖全省城乡的省市县办学网络、PC端网上教学平台和移动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同时三大网络体现了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远程教学的现代开放大学。
4、此外,“川”的三个笔画还有丰富的象征寓意:A、 三笔代表四川开放大学的省、市、县三级办学网络。B、 三笔还寓意德、智、体均衡发展,同时也象征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体现了多种教学手段和办学体制相结合的优势和特色。C、三笔呈有序的层次排列,象征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学体制。
5、“川”字的笔画具有由远及近、由细到粗的空间变化,仿佛是延伸至远方的道路,体现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体现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特色。线条的延伸变化也体现了速度感,也代表快捷、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传输和面向各地学生的及时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
6、“川”字的线条富有极强的腾跃动感(飞跃腾空之势),有奋发向上之意,寓意锐意发展、蒸蒸日上,也体现了开拓、奋斗、积极进取、孜孜不倦、永无休止的拼搏精神,也象征开放大学传承和创新原电大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
7、“川”字的三笔的并列组合构成,寓意四川开放大学系统省市县三级开大人上下团结一致,齐头并进,群策群力,携手共创辉煌,为学校的发展奉献源源不断的动力。
8、图形的下方(“四”的笔画末端)又巧妙处理成活泼飘逸的彩锦,富有节奏感,彩锦也象征前程似“锦”。“锦”也是古代四川的特产,增强了标志的“川”味。
9、“四”字和“川”字浑然一体构成飘动而极赋动感和空间感的线条,宛如优美的旋律,穿透时空,蕴涵了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昭示着开放大学的美好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0、图形的造型中包含椭圆的圆弧结构,似眼睛的缩影,眼睛象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拓视野,进行远程开放办学。
11、校徽整体造型饱满、富于动感,展现了团结、进取、超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识别性,传达了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新形象。
12、标志的色彩寓意:蓝色象征着科技、智慧、深远、高效、高速发展,也寓意四川开放大学走向深蓝,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学术研究教学楼四川开放大学重视远程教育研究,加强应用和对策研究,不断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设置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处。 学校办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来源期刊)、《当代职业教育》等刊物,定期编辑论文集并资助出版学术专著,大大提高了学术创新能力。
师资力量校园一角截至2009年底,四川开放大学有在编教职工3428人。其中,专职教师2000人,副高以上职称622人。此外,四川开放大学系统还根据办学的需要,聘请了兼职教师2000余人。
为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还特聘了省内知名教授为四川开放大学客座教授。他们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学部委员刘应明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诗白教授,电子科大博士生导师周明天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累计培养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63万余人,有在校学生15万人。四川开放大学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各种岗位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受训人数85万人。
学科建设本、专科共开设文科、财经、政法、理工、医科、外语、农科、艺术、国防等八大类160余个专业。拥有遍及全省的2000多个教学点。办有开放教育本、专科,成人大专及预科教育、高职、中职教育。
办学特色四川开放大学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电视教育网,建成了覆盖了全省的远程教学资源传输系统。
四川开放大学建立了有独立域名、网址和服务器的互联网站,并将服务器托管到公众信息网;开通了远程教学平台,与中央电大“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直接连接。省校及所属市州电大都建立了100兆以上的校园网,大部分县级电大建立了OA系统和远程教学平台,学生用计算机1.3万台,网上数字图书馆上载图书资料82.52万册。四川开放大学建立完善了覆盖全川的省、市、县三级办学网络,拥有数字化、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平台,独具系统运作、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优势与特色,已经成为了四川省远程教育的重要力量。
四川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依托卫星传输、计算机网络和电讯网络,形成丰富、多样、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网络、电视、电话、电子教材、文字教材、面授);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开放办学机制,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尽可能多的高素质人才。
办学成就学校巩固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办学系统网络,初步建立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按照开放大学建设的总体框架与要求,聚焦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建立了远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与市、县电大实现了链接。2011年以来,学校累计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相继建成电信级B级数据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初步建成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2017年,学校启动了云教室和智慧校园一体化建设工程。2018年,校园网络、大小演播厅、中心机房等信息化设施得以完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能力。四川电大是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四川中心,与全国电大系统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学校自主研发建设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学习平台,建成手机移动教学平台、APP、微信三种软件终端,形成了“1+3”的生态学习系统,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了条件。
依托全省电大办学系统,初步建立社区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底,经当地政府和编委(办)批准,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已成立社区大学(继续教育大学)7所(绵阳、泸州、巴中、达州、内江、广元、自贡),社区学院14所(荣县、威远、南江、苍溪、平昌、巴州区、通江、三台、泸县、富顺等),社区学习中心300余个。
学校重视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截至2018年底,建成精品课程29门,其中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精品课程7门。
省电大及所属20所市州系统电大、111所县级电大分校组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办学网络。截至2018年底,全省电大系统教职工4252(省校518)人,其中专任教师2596(省校236)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940(省校79)人。校园占地17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7.4亿元。四川电大系统累计培养本、专科及中职毕业生1048183万人,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84388人(未含华新学院普通高职学生9977人)。“十三五”前三年,四川电大系统年均开展非学历培训20万人次以上、开展社区教育70万人次以上。
华新学院在校学生超过万人,办学再上新台阶。2018年,华新学院招生3565人,增长6.32%,在校学生超万人,达到10191人,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移动商务、网络营销专业获批开展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新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5个新专业;与腾讯云、新华三、福建见福集团等一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结新成果,企业投入到学院的硬件设施设备总值达1000余万元。
坚持面向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办学,助推教育公平,服务社会发展。2001年以来,学校多方募集资金坚持开展民族援助工作,截至2017年底,累计实施各类援助项目120余个,援助资金和物资1200余万元。2018年,学校开展了对口扶贫理塘县,华新职院开展了对口扶贫甘孜道孚县,合计派出4名扶贫干部前往对口扶贫县开展工作。2009年9月,学校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01年学校工会获省总工会授予的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3年9月,全国总工会授予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党建工作教职工四川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推进电大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四川开放大学党委自创建以来,开展了整党、三讲集中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党员教育活动,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学校党委根据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和特色,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四川开放大学已实施各类援助项目80余个,累计向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900余万元(不含灾后重建援助资金),免费培训教师和医务人员300余人。四川开放大学的援助行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的肯定和关注,2005年和2006年,四川开放大学相继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1-2005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等称号。2009年9月,国务院授予四川开放大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四川开放大学党委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调动全校教职工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不断开创该校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003年,学校工会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
交流合作会议四川开放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了AAOU协会,与泰国素可泰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曾多次派员赴泰国素可泰大学、英国开放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学校考察学习,多次参加国际远程教育学术研讨会,并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们希望与国内外从事远程教育的同仁更广泛、更深入地交流与合作,交流产生互惠,合作带来双赢。四川开放大学将以更大的热情和真诚,登门交四海朋友,开门迎五洲佳宾。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谋远程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所获荣誉全国“六个最”的开放大学全国首家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的开放大学
全国首家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开放大学
全国在校生规模和年度招生规模排名前三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网上教学测评综合指标排名前五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覆盖城乡的办学网络最完善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首家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开放大学
四川“六个最”的高等学校四川各项测评指标排名第一的成人高等学校
四川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最完善的高校
四川唯一一所搭建了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的高校
四川办有全国双核心教育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高校
2020年底在校生规模超过25万人,四川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2020年底毕业生超过115万人,四川培养毕业生最多的高等学校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截至2009年底,四川开放大学及所属基层电大分校校园占地24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58亿元(不含地产)。四川开放大学毕业生遍布四川乃至全国各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有用之才。四川开放大学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面向民族地区办学。由于主要教育资源由中央电大和四川开放大学提供,市、县电大只需少量投入即可举办当地急需的专业,体现出电大系统办学的费省效宏优势。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8:1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川开放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川开放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