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玲,女,汉族,1952年5月出生于扬州,祖籍沭阳。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关务监督,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社会学系经济社会学专业,荷兰王国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专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
中文名许慧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2年5月日
出生地江苏沭阳
信仰共产党
主要成就市委宣传部部长、市社会建设工委书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人物简介许慧玲,女,汉族,1952年5月在江苏沭阳出生,196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1969.03——1972.04,解放军苏字530部队战士、副班长、报务员;
1972.04——1975.09,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学生;
1975.09——1976.02,江苏省军区通信营修理所技师;
1976.02——1976.12,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学员;
1976.12——1978.01,江苏省军区通信营、司令部通信修理所技师;
1978.01——1979.10,解放军苏字536部队副政治指导员;
1979.10——1983.03,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军务装备处参谋;
1983.03——1988.08,南京海关行查科干部,查私技术科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88.08——1989.03,南京海关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1989.03——1996.09,南京海关副关长、党组成员;
1996.09——2007.12,南京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其间:1995.09—1998.11南京大学与荷兰王国马斯特里赫特欧洲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办学的“中荷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国际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企业战略和经济政策专业在职学习);
2007.12——2008.01,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8.01——2010.09,南京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2010.09——2011.04,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社建工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2011.03——2011.11,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2011.11——2012.01,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2012.01——2013.01,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先关新闻要求社建委全体干部务必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增强做好社会建设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开创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勤奋工作,造福于民。
去年年底,市委社建委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调处(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环节,目前选拔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为帮助新进人员更好地进入角色,该委举行了集体勤政廉政谈话。
许慧玲在谈话中指出,市委社建委承担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重任,全体干部必须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来,瞄准国内一流标杆找差距,围绕南京实际抓落实,彰显南京特色出新意。
要着力解决一批民生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努力为老百姓更好地做更多的实事。要把学习作为第一位的需要,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提高执政能力、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进取能力。要突出强调工作创新和工作效率,强化“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意识,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坚持“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二五”奋斗目标,努力推进南京社会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许慧玲还对“联系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作出部署,要求认真扎实开展“三问、三送、三帮、三学”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帮助完善工作机制、改善公共服务、创新党建工作,向基层干部、向人民群众、向实践学习。每个都要深入基层,建立联系点,建立AB角制度,到一线去关注民生,到群众中开展工作、促进和谐。
要以社会建设联系点为载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工作下沉,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社会发展到当前程度,应该更关注到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核心工作,这项工作的最终收益者是每一个南京市民。副市长罗群认为,下半年要保增长、稳增长,关键要保人的充分就业,要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也要关心每个员工,要落实人的全面发展。
副市长、雨花台区区委书记李侃桢说,人口的走向与城市中心功能的提升有直接关系,雨花台区将进一步努力规划、建设好南部新城,形成主城南部的中心商务集群。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多就业空间和岗位,通过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带动更多中高层次人口落户。副市长徐锦辉说,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某些部门要克服“老大思想”,避免因认识不到位、服务不到位,造成省会城市独特资源吸纳和转化的不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市领导戚鲁说,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启动“南京青奥会支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涉及智能交通、智能安保、蓝天工程、气象服务、食品安全、赛事管理六项课题。南京青奥组委将积极促进项目早日完成,为全市科技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7:0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许慧玲(市委宣传部部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许慧玲(市委宣传部部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