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田大龙(汉族民俗活动)

更新时间:2024-12-23 17:09:33 阅读: 评论:0

姑田大龙(汉族民俗活动)

姑田大龙 (汉族民俗活动) 次浏览 | 2022.09.11 16:33:2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姑田大龙汉族民俗活动

姑田游大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活动,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清代至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大龙,分布在上堡、中堡、下堡、华垅、城兜、长较、上余、下余、东华、白莲、洋地等11个村。姑田12条大龙中,形体大同小异,其中5条龙最有特色。寄托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文名

姑田大龙

英文名

Gutian

性 质

民俗活动

寓意

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结构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中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原始的龙,偏小偏短,直径只有0.4米左右,长度只有20多节。以后经过多次改进至清乾隆年间,龙的高度、宽度已定型,龙的制作式样业臻完美,相承沿袭至今。龙头的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眼圈直径0.7米,龙口大张,内含一个直径0.6-0.7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龙腰每节高度2.2米,大直径为0.7米,长4.3米。龙尾高度为2.4米,长6米,大直径0.8米。

因为龙头硕大,出游时一班要8个人,1个人看路,看前方有无障碍物,3个人擎,4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拽住龙头,使其保持平衡,并减轻擎龙者的负重。龙尾与龙身脱节,由3个人抬着跟在其后。据说,龙尾接上用来擎,与真龙相似,会招来雷鸣电击、暴风骤雨,故而不与龙身接上。每节(又称“桥”)龙的龙板两头各凿一个6厘米的洞,节与节之间用小竹做的长2米的龙棍穿插洞中,将龙连接。龙棍在下端放在“插袋”(用牛皮制成的袋)里,这样才能将龙擎起出游。每桥龙至少要2个后生,方能胜任。

活动日期

十三出龙、十四烧龙:小洋地1条;

十四出龙,十五烧龙:华坑1条,邓、蒋(邓屋、万堂)1条;

十五出龙,十六烧龙:上堡、中堡、元甲、湖头、下余、洋地、城兜、长较等8条;

十六出龙,十七烧龙:周、黄2姓1条。如今已中堡村的华氏和江氏轮流每年一条游龙,偶尔城兜村与中堡村同时游龙,颇为壮观!

游龙之最

游龙史上有三次之最,且都是华姓出龙。一次是1946年,长173节,700余米。另一次在2002年,多达230节,900余米。第三次在龙年元宵夜2012年正月十五,原本在起龙点320节1400米的大龙,由于下雨的原因认证官只认证了791.5米,“客家祖地”福建连城的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打破了台湾在2011年创造204.53米最长游行花车原记录,世界吉尼斯总部派出的认证官程东宣布这是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意义

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

姑田擎龙都是两姓、三姓合擎一条龙。这些合擎龙的姓氏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如同兄弟一般,从未发生过宗派械斗。如华、江二姓,几百年来聚居在一起,双方相处非常融洽。逐年游龙上交下接,正月十五那天,若江姓出龙,游龙头、龙尾一行人必须持几把铳、香、纸、炮,两对大龙烛,到华姓总祠去烧香、放铳,、放炮,表示敬意;若华姓出龙,礼尚往来照例回敬,已传十多代,于今还是沿袭遵行,两姓历代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培养制龙艺术人才

姑田扎制大龙的技术是历代相传的。父亲扎龙儿子相帮,帮上两年无形中就学会了。大龙制作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等15道工序。龙的骨架用竹篾制扎,外糊裱宣纸和画上龙鳞和云彩。制作时间为初三到十四,每节龙腰至少要4天以上。1991年正月初八日,龙岩茶花节。姑田大龙要在茶花节期间在龙岩踩街出游。

十二月下旬组织30人到龙岩扎龙,仅用了十天时间便扎好一条108节的大龙和一条12节的小龙,并裱背好。年初二组织20人去画龙,做到每节龙的画面不一样,每节龙两头裁口的诗词、句子、对联也不重复。姑田农民诗社选派3个既会写、又会画、又会作诗题句的人才去参加。这些人不负重望,在年初七这天就完成绘画和题写诗、词的任务。龙头上题的一副对联是:“天下大龙称第一;岩城花节属头回。”把“龙岩”二字轻轻松松地嵌在里面,题得很是确切。这次游于龙岩茶花节大龙的字、画得到文艺界的好评。

寓炼于乐,增加体质

擎龙时两只手,两只脚以及双眼双肩和头,一身都要活动。迈开桩步,气沉丹田,双腿稳健下蹲,是擎龙的基本功。当龙入角(90度急转弯)时,若不懂决窍,肯定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遇上刮风,是最费力的事。一节龙上百斤,此时得用头朝逆风抵着龙棍,双脚用力,叉开八字步,双手紧扶龙棍,使龙不致被风吹倒,一身的力气都会自然而然的地发挥出来。擎龙是一项极好的体育锻炼活动。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6:2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姑田大龙(汉族民俗活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姑田大龙(汉族民俗活动).pdf

标签:汉族   民俗   田大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