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瑶寨地处广东省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以谐音“必”字代之,改为“必背”。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
中文名必背瑶寨景区
外文名To yaozhai Scenic Area
地理位置韶关市乳源县必备镇
开放时间8:00-17:30
景点级别AAA级
门票价格45元
著名景点黄龙、黄凤、神女问金龟、酒壶石、笔架峰
故名鳖背
居民瑶族
概述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必背瑶寨属过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隋唐时期从湖南等地迁入。明代以后,因为灾荒和战乱,必背瑶胞又大批向广西、云南等地迁徙,后再流散到东南亚,并辗转迁移到欧美各国。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美轮美奂,别有风情。[1]
旅游信息韶关乳源必背瑶寨是乳源民俗风情观光的好去处。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约50公里的大瑶山腹地。必背瑶族属过山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
必背瑶寨是森林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的好去处,从广东旅游界素有“丹南必谷”的说法,这个“必”就是指必背,即可知道必备瑶寨是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
必背瑶寨景区的必背河,河的两岸就是秀美的黄龙景区。河水从崇山峻岭中蜿蜒流过,必背瑶寨内群峰滴翠、层峦叠嶂、赤壁倒悬、险峻无比。且处处可见青松立于岩石侧,飘逸的休竹、恬静的河水、大山的豪放、丹崖的刚烈,造就了一幅如诗的山水国画。[2]
必背瑶寨简介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必背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000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瑶区除使用瑶语外,也通用客家话。
瑶族在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瑶族的规模都比较小,少的独户或三几户一村,多的也不过十户八户,几十户一村是不多见的。瑶胞的房屋多以杉皮杉木建造的,也有的是以土砖青瓦建筑。有的村寨是多间平列的,也有的是“上居下牧”的双层屋结构,上层住人,下层为牛栏或猪栏。
必背属石英砂岩地貌。沿必背河而行,两岸石峰如刀劈斧削,雄奇险峻,景观与张家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黄龙寨风景区山峰滴翠,层次分明,风景区两山相夹,必背河从谷底大大小小的石头上流过,时而溅起浪花,这里的鲥鱼在唐代时的贡品。必背河两岸山峰林立,高插入云,山顶上常年云雾缭绕。其中最奇特的景点有“黄龙绝壁”、“七步云岩”、“老虎嘴险峰”、“仙女问金龟”、“酒壶石”等。
在必背镇,有一座具有浓厚瑶族特色的接待楼,游客在这里可饱尝瑶族风味,畅饮瑶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赏到瑶家小伙子和瑶族姑娘为你表演的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民族节目。在瑶族接待大楼的会客室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瑶族民俗风情画,必背瑶族风土人情的主要特别基本上都反映在这幅画上。
在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瑶族的规模都比较小,少的独户或三几户一村,多的也不过十户八户,几十户一村是不多见的。瑶胞的房屋多以杉皮杉木建造的,也有的是以土砖青瓦建筑。有的村寨是多间平列的,也有的是“上居下牧”的双层屋结构,上层住人,下层为牛栏或猪栏。
桂坑尾村位于必背镇的窗口村委——桂坑村委的半山沟里,是目前全镇为数不多还保存有较完整的民俗节庆习俗的村庄,该村村口的“盘安山公墓”是盘姓瑶族的祖坟,每到清明时节约定的某天,来自全县各地的盘姓瑶族就会自发到墓地祭坟。而且该村还保存着唯一一支瑶家醒狮队,每到瑶家传统的节日,他们就组织舞狮庆祝。该村绝大多数为盘姓瑶族,也有邓姓,环镇路经过该村,是必背镇最具特色的民俗村。该村民俗文化、风情服饰等保存较完整,精通瑶族历史、文化、习俗的师爷就有五、六个,是必背镇瑶族师爷最集中的村庄,每到瑶族传统的重大节日,村中师爷们就自发组织一些传统的“拜王”“耍歌堂”等娱乐或登记活动,场面壮观,别具一格,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乳源必背瑶寨美食韶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是汉族,此外还有瑶、壮、回、满、蒙、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因而这里的菜肴也风味各异,博采众家之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南雄和翁源的菜是非常有名的,游客到了以后不妨品尝一下。
必背工艺品瑶族刺绣
“瑶族刺绣”是韶关市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史载,瑶人“好五色衣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亦载:“猺(瑶)人男女或衣彩绣裙”。从古至今,乳源过山瑶的服饰用刺绣装饰得五彩斑斓。其无论巾帽、襟领、胸背、腰带还是绑腿直至伞袋、挎包,都刺绣有五彩图案花纹,显得花团锦簇、鲜艳夺目。其图案取材于生活,如飞禽走兽、行云流水、山花野草等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瑶族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之中。
乳源过山瑶无论男(堂装)女的上衣胸部与背部都刺绣有一正方形的花纹图案,不同的只是衣胸配花边长为12-14厘米,衣背配花则边长为30-40厘米。其扎腰巾带穗两端、绑腿、莲花巾、高角帽、童帽、师爷帽、师爷裙、伞袋等的刺绣图案、刺绣位置均是同中有异,富有变化。
瑶族妇女都会刺绣,闲时针不离手,平时亦将刺绣所用的材料以长巾包裹,悬于身上,在外耕作放牧之馀,即将材料取出,忙里偷闲,穿针引线。她们可以在不打底稿的情况下,即兴把人物、花鸟尽收线底,绣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
瑶绣是配色绣,用的色线是红、绿、黄、白和黑5种。刺绣用的底布,一种是白色,一种是蓝黑色,即俗称的“蓝靛布”。其刺绣手法别具一格,是从图案的反面进行穿针刺绣,绣的过程中完全不看正面。这种刺绣技术难度较大,而绣出来的花纹图案也独具特色,只用5种色线即配绣出鲜艳夺目的五彩图案。瑶绣是过山瑶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积累形成的传统技艺,反映了瑶族的历史、家庭、宗教和生活等方面,是过山瑶“五彩文化”的缩影。
乳源过山瑶刺绣根据区域划分,可分为“深山瑶”和“浅山瑶”两个流派,流派的起源无从考证。深山瑶刺绣的风格特点为厚重、丰满、细腻,而浅山瑶则讲究变化多样,色彩浅淡明快、细腻大方。两个流派共同的特点是图纹一致,都是采用“平绣”和“十字绣”两种“反面刺绣”方法。
过山瑶的刺绣工艺独具一格,归纳起来,其工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刺绣用料采用布纹纵横分明、布眼清晰,颜色为黑、白、蓝的布料,再用红、绿、黄、黑、白5种色线来配色绣,如用白色布料作底布,就用红、绿、黄、黑色线来刺绣;用蓝黑色布作底布,则用红、绿、黄、白色线刺绣,所以虽称“五彩”;二是刺绣时,虽因底布不同、配色有异且用途有别而有不同的图案组合,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图案是定型的——这些图案分解出来的个体图形大概共有30多种基本类型;三是这些图形又都是由45度对角线、90度垂直线和180度的平行线等三种基本线条组织变化而来,从不用弧线;四是刺绣不用画底稿,基本都是先用黑线或白线(视布色而定)依着布纹绣出一个个方格,再在方格中绣出各不相同的图形组合;五是其刺绣是从反面绣,不看正面。这种独具风格的刺绣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和许多瑶族妇女的经验积累,才逐步定型,图案内容全部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奇花异草、翩飞小鸟以及瑶民所珍爱的家畜、家禽等等。
由此可见,过山瑶刺绣以简练生动的手法表现了多姿多彩的自然形象。各种纹样的线条清晰明亮、刚柔相宜、构图清新、栩栩如生,代表了过山瑶最高的艺术成就。
必背瑶寨交通指南1、自驾车路线:
深圳、广州到必背瑶寨景区自驾车路线:
深圳—经广深高速—火村出口—(广州)转北二环高速—转京珠高速—至韶关南(曲江)出口下高速—往乐昌市方向—经桂头镇—乳源必背瑶寨景区
2、乘车路线:
由韶关客运北站到乐昌市有国营班车,早班车06:40,末班车18:00,星期五、六、日末班车为18:30,到桂头镇下车,票价一般8元。到桂头镇坐面的约7元到乳源必背瑶寨景区。
必背瑶寨门票预订须知成人票价:45元/人
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7:30
② 儿童票:1.2米以下免票
③ 老年票(70岁以上)免票、学生票凭证半票、军官票无优惠
周边景点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通天萝、西京古道、云门寺、云门峡漂流、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乳源大峡谷、天景山仙人桥、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线路推荐:
1、 西南线(A线):广东乳源大峡谷、天景山仙人桥、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2、 西北线(B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通天萝、西京古道、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必背瑶寨
3、 东北线(C线):云门寺、云门峡漂流、必背瑶寨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6:2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必背瑶寨(一处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内的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必背瑶寨(一处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内的景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