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酮(化学药品)

更新时间:2025-04-06 14:46:42 阅读: 评论:0

甲乙酮(化学药品

甲乙酮 (化学药品) 次浏览 | 2022.08.27 10:30:0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甲乙酮化学药品

甲乙酮(简称MEK)又名甲基乙基酮、2-丁酮,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其溶解能力与丙酮相当,但具有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的优点。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气味。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11.3%),共沸点73.4℃(含丁酮88.7%)。相对密度(d204)0.805。凝固点-86℃。沸点79.6℃。折光率(n15D)1.3814。闪点1.1℃。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300mG/kG。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81%~11.5%(体积)。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

中文名

甲基乙基酮

外文名

2-Butanone

别名

甲基乙基酮

化学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熔点

-85.9℃

沸点

79.6℃

水溶性

可溶

密度

0.81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闪点

-9℃

安全性描述

S9;S12;S16;S25;S33;S45

危险性符号

F;T;Xi

危险性描述

R11;R36;R37;R66;R67;R39/23/24/25

UN危险货物编号

编号1193

英文名

MethylEthylKetone

IUPAC名

2-丁酮

摩尔质量

72.10

溶解度(水)

可溶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

气味:有似丙酮的气味。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2

饱和蒸气压(kPa):9.49(20℃)

燃烧热(kJ/mol):2441.8

临界温度(℃):260

临界压力(MPa):4.4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9

爆炸上限%(V/V):11.4

引燃温度(℃):404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较活泼,可发生氧化、还原、羰基氧的置换等反应;

还能和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在银盐催化下同甲醛反应。

制备方法

实验室由1,4-二氯-2-丁炔与10%氢氧化钠反应制得。

甲乙酮是干馏木材的蒸出液(木醇油)的重要组分。工业上从仲丁醇、丁烷等制取。

仲丁醇脱氢法

有气相和液相脱氢两种方法。气相脱氢用锌铜合金或氧化锌作催化剂,温度400~500℃,常压;液相脱氢用兰尼镍或亚铬酸铜作催化剂,温度150℃。液相脱氢反应温度及能耗较低,产率较高,催化剂寿命长,分离工艺简单。

丁烯液相氧化法

此法称为互克尔法(Wacker法)。以氯化钯/氯化铜溶液为催化剂,在90~120℃、1.0~2.0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CH2=CHCH2CH3[O2]→CH3COCH2CH3

丁烯转化率约95%,丁酮收率约88%,得到的反应液通过蒸馏等方法提纯而得到成品。此法工艺过程简单,但设备腐蚀严重,需用重金属作催化剂。此法尚未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异丁苯法

正丁烯和苯经烃化生成异丁苯,异丁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丁苯,最后用酸分解得到丁酮和苯酚。

苯烃化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反应温度50~70℃,得异丁基苯;异丁基苯于110~130℃、0.1~0.49MPa压力下,液相氧化生成异丁基苯过氧化氢;然后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分解,于20~60℃提浓氧化液,生成丁酮和苯酚,最后分离精制而得成品。

此法特点是工艺设备腐蚀较轻,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

用途行业应用

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如用于润滑油脱蜡、涂料工业及多种树脂溶剂、植物油的萃取过程及精制过程的共沸精馏,其优点是溶解性强,挥发性比丙酮低,属中沸点酮类溶剂。还广泛应用于涂料、炼油、染料、医药工业、润滑油脱蜡、磁带、印刷油墨等领域。

甲乙酮沸点适中,溶解性能好,挥发速度快,稳定、无毒,在酮类溶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丙酮。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过氧化物,是制备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甲乙酮还是制备医药、染料、洗涤剂、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是中间体,合成抗脱皮剂甲基乙基酮肟、聚合催化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阻蚀剂甲基戊炔醇等,在电子工业中用作集成电路光刻后的显影剂。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该品常与己酮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少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6: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2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甲乙酮(化学药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甲乙酮(化学药品).pdf

标签:化学药品   甲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