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年9月,双方正式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历时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4年以后(1787年),美国第一部宪法,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不仅开创了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给美国人民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给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强大的支持动力。
中文名称美国独立
发生地点北美洲、十三殖民地(英)
主要人物乔治·华盛顿,亨利·克林顿
结果签订《巴黎和约》,北美十三殖民地正式独立成为美利坚合众国
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发展
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神像重45万磅,高46米,底座高4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铜像以120钢铁为骨架,80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艾菲尔设计制作的。
自由女神像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观光的游人从铜像底部乘电梯直达基座顶端,然后沿着女神像内部的171级盘旋式阶梯登上顶部的冠冕处。为了方便游人,每隔三节旋梯就设置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气登顶的游客小憩。冠冕处可同时容纳40人观览,四周开有25个小铁窗,每个窗口高约1米。通过窗口向外远眺,东边可见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曼哈顿岛上高楼大厦林立;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波光船影相映;北边的哈得逊河逶迤伸向远方。
从冠冕处向右还可登上铜像右臂高处的火炬底部,这里可容纳12人凭窗远望,9.11袭击后因顾及安全暂停了开放,直到2009年5月才再次对外开放。塑像的基座是一个大厅,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其辟为移民博物馆。馆内设有电影院,为游客放映美国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从市区到自由岛之间,每隔半小时有一班轮渡,来往非常方便。
自由女神像的由来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1834年巴托尔迪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尔迪亲自目睹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1865年,巴托尔迪在别人的提议下,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有趣的是:没过多久,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端庄,仪态万方。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让娜欣然文诺这一要求。在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终于结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过美国旅行,争取美国人对塑像计划的支持,但美国人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礼品的珍贵。直到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博览会上展出,才引起一场轰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边沿上可以站12个人。于是这件几天前还鲜为人知的雕塑品顿时身价百倍,成为美国人人渴望欣赏的艺术珍品。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总统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请求,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赠送给美国。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动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用30万只铆钉把自由神像约100块零件钉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终于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国总统亲自参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无数群众簇拥在神像周围,怀着激动的心情企首仰望着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中国易经协会主席陈帅佛2001年参观自由神像并献了花环,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荣誉勋团指挥级团员。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远表达着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介绍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StatueofLiberty),又称“自由照耀世界”(英语:LibertyEnlighteningtheWorld,法语:Libertééclairantlemonde),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位於美国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雕像所在的自由岛是观光重点。
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200多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现在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数据
搭建安装雕像所用时间3个半月
手的长度5.5米
雕像的厚度8米
雕像头部可容纳的人40人数
雕像总重(80吨铜+120吨钢)200吨
铜板的厚度2.37毫米
从法国搬运到美国时所用的集装箱数210个
建造支出343000欧元
开工日期1866年7月12日
简介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位于美国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岛的重要观光景点。(原来法国计划送给埃及的,因为神像是女性被埃及拒绝,后转送给美国成为纽约市甚至全美国的标志。)
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它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200多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现在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
独立战争的开始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托马斯·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火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约翰·皮特凯恩率800名英军前往摧毁,以挫伤民兵士气。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经过一夜行军。
他们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70多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莱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Minutemen),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样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并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到莱克星顿,通知隐藏在那里的反英领袖塞缪尔·亚当斯撤离,然后赶到康科德报警。
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皮特凯恩也没把这些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命令他们缴械投降。但以乔纳斯·帕克为首的民兵拒绝了英军的要求。皮特凯恩就命令英军包围这些民兵。在混乱中,不知是谁开了枪,顿时激战爆发。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8死10伤,因为人少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英军只有1人受伤。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
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这一天,英军死伤273人,民兵损失了95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飞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莱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为了联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陆会议于6月14日决定,建立各殖民地联合武装力量即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10月13日,又决定建立大陆舰队。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战争初期,双方力量相差悬殊。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海军,驻北美英军约3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仅300万,兵力不足,装备落后,缺乏训练。但是,殖民地军民联合,同仇敌忾,又有优秀的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英军的海上补给线却时常被干扰,在北美不得人心,所以最终殖民主义地获得胜利,并且独立了。
第一阶段1775~1778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为
战略防御阶段,主战场在北部,英军占据优势。战争开始后,英军主动进攻,企图迅速扑灭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总的战略是: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向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大陆军因力量薄弱,除战争初期远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处于守势,采取待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顿外围邦克山战斗中首战告捷,歼灭英军1000人。
1776年3月,威廉·豪指挥的英军被迫从波士顿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率1.9万人与英军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被迫于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泽西,英军占领纽约。当年圣诞节前夕和新年之夜,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得手,俘敌近千人,士气大振。1777年夏,约翰·伯戈因率7000英军从加拿大南下,企图与豪会师。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南下,于9月夺取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深入,行至萨拉托加地域时,遭到1.2万美军和游击队的围攻,5000英军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战役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西班牙、荷兰先后对英宣战。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
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
1779年6月
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780年12月
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形势的变化,迫使
英军于1778年6月放弃费城,决心退守纽约。随之,北部战争便出现了僵持的局面。
第二阶段1779~1781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转到南部,美军以弱胜强。
英军新任统帅克林顿上任后,利用南部“效忠派”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岛的有利条件,调兵遣将,决心将英军主力转移到南部,企图对美南部诸州各个击破,并依托沿海基地和纽约遏制北部。北美大陆军则力图与法国陆海军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时积极开展游击战,打破英军的计划。1778年底,英军攻取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揭开了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军司令林肯会同德斯坦指挥的法国舰队进攻南部英军主要基地萨凡纳,受挫。
1780年春,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对查尔斯顿实施陆、海两面包围,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事后,克林顿率英军一部回师纽约,留下康沃利斯指挥7000英军控制南方陆地和沿海。这就为南部民兵游击队活动提供了方便。大陆会议委派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谐同摩根到南方开展游击战,先后于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迫使英军从内地向沿海撤退。格林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第三阶段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美国与英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初步停战条约,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宫签订1783年巴黎条约(TreatyofParis),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和约共10条,和约第一条规定:“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内容还有: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只等。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使美国获得完全独立,这是美国人民通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换得的胜利成果。
历史年表1773年,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莱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的开始),十三州民兵进攻加拿大失败。1776年,英国增兵北美,华盛顿率军1.8万人防守纽约被英军击败,撤退过特拉华河时身边只余下4000余人,法国和西班牙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援助。
1777年,英军,占领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华盛顿试图反攻费城,结果部队竟然在浓雾中自相开火,反攻失败;美军击败前往内地扫荡的一支英军,获得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法美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保证美国的独立及其在同英国的战争结束时确定下来的领土”。随后,法国对英国宣战,法英海军发生多次海战;英国政府得知法国舰队出动奔赴北美的消息后命令费城英军退到纽约,美军“收复”费城:英国占领西印度群岛和印度的几个据点;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重要城市萨凡纳,大陆军损失5000余人。
1779年,法国占领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岛的几个岛屿;法国和西班牙组成人型联合舰队准备进攻英国本土,英国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战;法美联合攻击萨凡纳失败。1780年,英军攻占南卡罗来纳重要城市查尔斯顿;英法在西印度群岛多次发生海战;7月,罗尚博率领的法国特别远征军在纽波特登陆。
1781年,法国对泽西岛的袭击失败(这是英吉利海峡的岛屿,法军登陆英国本土的必经之路);法国格拉塞舰队来到北美,与英国海军展开多次战斗,短时间内获得了切萨皮克湾的绝对制海权,随后,法美联军在格拉塞舰队的策应下迫使约克敦守军投降,北美大陆的大规模战斗自此结束:西班牙—法国联军占领佛罗里达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军在西印度群岛、佛得角海域多次爆发战斗。1782年,法国—西班牙联军占领地中海西部岛屿米诺卡的圣菲利浦要塞:法同占领西印度群岛多个岛屿和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发生多次海战:法国人占领了和摧毁了加拿人的多个英国要塞;在直布罗陀,法西联军3.3万人对英国守军展开总攻,被击退。
11月30日,美国与英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初步停战条约。1783年,法英在印度库德罗尔展开海陆拉锯战,英国人败北。9月3日英王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宫签订巴黎和约。
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开始于1777年10月,在战斗中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
战役简介英军将领威廉·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敌阵。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萨拉托加和日尔曼战役,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两个战役之后,华盛顿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攻。1777年,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
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在遭到美国民兵的迎头痛击后,既得不到另外两路英军的配合,也不能继续前进。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于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柏高英弹尽援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人们似乎习惯于这样一个美国独立建国的历史叙事:一群在旧大陆受到迫害、走投无路的清教徒,坐着船到新大陆上寻找他们的乐土。他们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并推行“孤立主义”的路线,对外部世界并无兴趣。然而宗主国英国仍然步步紧逼,征收重税却不给政治代表权。最终,他们在迫于无奈之下揭竿而起,宣布独立,并战胜了宗主国的军队,获得自由,并通过协商建构了一个优良秩序。不过,这个“官逼民反”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神话的成分,就连普通美国人也不知道其真相。[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5:4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7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国独立(美国独立的革命战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国独立(美国独立的革命战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