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效应(社会心理学术语)

更新时间:2024-11-19 12:19:36 阅读: 评论:0

鲢鱼效应(社会心理学术语)

鲢鱼效应 (社会心理学术语) 次浏览 | 2022.10.31 13:20:0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鲢鱼效应社会心理学术语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中文名

鲢鱼效应

所属学科

社会学,心理学

别名

鲇鱼效应

起源地点

北欧

表现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利与弊

挪威人比较喜欢吃沙丁鱼,活鱼就更喜欢了,在市场上活鱼的价格比死鱼也要高很多。[1]渔民只能想出很多办法来让沙丁鱼或者回到渔港,但是沙丁鱼是一种比较脆弱的鱼,最终大部分死在了路上。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

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会自然地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团队管理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传统型团队还是自我管理型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

否则,老队员的颜面就无处存放了。而对于那些在能力上刚刚能满足团队要求的队员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其面对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继续留在团队里面,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5:3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6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鲢鱼效应(社会心理学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鲢鱼效应(社会心理学术语).pdf

标签:鲢鱼   社会心理学   术语   效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