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有机化合物)

更新时间:2025-01-11 15:24:30 阅读: 评论:0

甲苯(有机化合物

甲苯 (有机化合物) 次浏览 | 2023.01.11 10:53:5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甲苯有机化合物

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8,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混合物的体积浓度在较低范围时即可发生爆炸。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中文名

甲苯

别名

甲基苯,苯基甲烷

化学式

C7H8

熔点

-94.99℃

沸点

110.63℃

外观

无色澄清液体

英文名

methylbenzene

IUPAC名

Toluene

CAS号

108-88-3

摩尔质量

92.14

基本信息

化学式:C7H8

分子量:92.14

CAS号:108-88-3

EINECS号:203-625-9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甲苯分子比例模型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

沸点:110.6℃

密度:0.872g/cm3

饱和蒸气压:3.8kPa(25℃)

临界温度:318.6℃

临界压力:4.11MPa

闪点:4℃(CC);16℃(OC)

爆炸上限(V/V):7.1%

爆炸下限(V/V):1.1%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与苯相像。可进行氧化、磺化、硝化和歧化反应,以及侧链氯化反应。甲苯能被氧化成苯甲酸。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1.07

摩尔体积(cm3/mol):105.7

等张比容(90.2K):244.9

表面张力(dyne/cm):28.8

极化率(10-24cm3):12.32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0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重原子数量:7

表面电荷:0

复杂度:4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管制信息

甲苯(易制毒-3),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作用与用途

甲苯主要由原油经石油化工过程而制得。作为溶剂它用于油类、树脂、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煤焦油、沥青、醋酸纤维素,也作为溶剂用于纤维素油漆和清漆,以及用为照像制版、墨水的溶剂。甲苯也是有机合成,特别是氯化苯酰和苯基、糖精、三硝基甲苯和许多染料等有机合成的主要原料。它也是航空和汽车汽油的一种成分。甲苯具有挥发性,在环境中比较不易发生反应。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广泛分布在环境中,并且通过雨和从水表面的蒸发使其在空气和水体之间水断地再循环,最终可能因生物的和微生物的氧化而被降解。对世界上很多城市空气中的平均浓度进行汇总,结果表明甲苯浓度通常为112.5-150 μg/m3,这主要来自与汽油有关的排放(汽车废气、汽油加工)),也来自于工业活动所造成的溶剂损失和排放。

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但与同时从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产量相对过剩,因此相当数量的甲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 5000mg/kg(大鼠经口); 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刺激性:

人经眼:300ppm,引起刺激。

家兔经皮:500mg,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8小时/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统和实质性脏器改变。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经口200mg/kg。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5400μg/m3,16周(间歇)。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5g/m3,24小时(孕1~18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和肌肉发育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500mg/m3,24小时(孕6~13天用药),致胚胎毒性。

致畸性:雌性大鼠孕后7~20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1800ppm,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雌性小鼠孕后6~15d经口染毒最低中毒剂量(TCLo)8700mg/kg,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畸形。雌兔孕后6~18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100ppm(6h),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毒性描述:具有麻醉作用,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比苯强,吸入甲苯蒸气时,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也比苯强烈。吸入8小时浓度为376~752mg/m3的甲苯蒸气时,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嗜睡等症状。短时间吸入2256mg/m3浓度的甲苯蒸气时,会引起过度疲惫、激烈兴奋、恶心、头痛等。长期吸入低浓度的甲苯蒸气时,造成慢性中毒,引起食欲减退、疲劳、白血球减少、贫血。甲苯还可经皮肤吸收,溶解皮肤中的脂肪,应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纯制品未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及染色体损伤作用。嗅觉阈浓度140mg/m3。TJ36-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00mg/m3。

代谢与降解:吸收在体内的甲苯,80%在NADP(转酶II)的存在下,被氧化为苯甲醇,再在NAD(转酶I)的存在下氧化为苯甲醛,再经氧化成苯甲酸。然后在转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所以人体吸收和甲苯16%-20%由呼吸道以原形呼出,80%以马尿酸形式经肾脏而被排出体外,所以人体接触甲苯后,2小时后尿中马尿酸迅速升高,以后止升变慢,脱离接触后16-24小时恢复正常。一小部分苯甲酸与葡萄醛酸结合生成无毒物。甲苯代谢为邻甲苯酚的量不到1%。在环境中,甲苯在强氧化剂作用或催化剂存在条件中与空气作用,都被氧化为苯甲酸或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残留与蓄积:据WHO1983年报道,甲苯约有80%的剂量以马尿酸(苯甲酰甘氨酸)的形式经肾脏而被排出体外,而剩余物则大部分以呼吸的形式呼出。另一研究表明,约有0.4%-1.1%的甲苯以邻甲酸的形式被排出。在通常情况下,马尿酸在终止接触24小时后几乎全部被排出,但若是职业性接触(即每天重复接触8小时,16小时不接触),在工作周期内马尿酸会有蓄积,周末即可恢复至接触前水平。尿液中的马尿酸含量会因摄入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因此不能以尿液中的马尿酸含量来推断甲苯吸收量。但在群体调查中,尿液中的马尿酸含量对于判断有无甲苯吸收有一定的准确度。

生态学数据

1、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可被生物和微生物氧化降解。

2、生态毒性 LC50:34.27mg/L(96h)(黑头呆鱼);57.68mg/L(96h)(金鱼);313mg/L(48h)(水蚤);9.5mg/L(96h)(草虾)

3、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96~528h

厌氧生物降解:1344~5040h

4、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253.5~268nm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321~1284h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10~104h

5、生物富集性:BCF:90(金鱼);13(鳗鱼)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5: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6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甲苯(有机化合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甲苯(有机化合物).pdf

标签:有机化合物   甲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