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暨豚(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11-20 06:21:48 阅读: 评论:0

白暨豚(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

白暨豚 (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 次浏览 | 2022.08.26 10:02:5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白暨豚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鱀鲸、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青鱀、扬子江豚及长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在2006年11至12月维持六周的野外调查失败后,这物种被认为很可能已经灭绝,就算是还有任何个体仍然生存,其数量也很难维持并延续物种族群。2007年8月29日,安徽铜陵市有白鳍豚目击报告,不过现在普遍认为白鳍豚已经灭亡,永远的消失了。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鲸目

亚目

齿鲸亚目

白鳍豚科

亚科

白鱀豚亚科

白鳍豚属

白鳍豚种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

白暨豚

中文别名

白鳍,白旗,猪豚,白鳍豚

英文名

Yangtze River Dolphin

二名法

Lipotes vexillifer

分布

长江,钱塘江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濒危状态

功能性灭绝

习性

群居

IUCN

极危,可能灭绝

概述白暨豚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命名

白鱀豚最早被人们记载于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中,把这种动物定名“鱀”。

——鱀,是鱁。

这是因为当时对鲸类等水中哺乳动物认识不多,所以错误地把这鱀归为鱼类,造字时使用了“鱼”字旁。长江沿岸的渔民百姓们则将其称为“江猪”。估计在中国曾经有5000头之多,有长江女神、“长江美人鱼”的美称。晋人郭璞又在《尔雅注》中添注了更为详细的有关白鱀豚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的注释,并且第一次正确地把鱀分出鱼类:

——鱀,䱜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

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诗》。诗中的“白鱀”就是白鱀豚,并指出它与江豚不是同一物种:

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大鱼,掠以肥已。

此外,在中国的安徽称之为青鱀,江苏称之为白夹、江马,长江中下游的渔民一般都称之为白鱀,用以指称它的肤色比江豚浅。

1914年美国的青年冒险家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国的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但是当时他对这物种并不熟悉,所以拿着标本询问了当地的渔民,结果他根据当地的湘鄂口音,在标本上写注为“Pei Chi”(“白旗”)。这个标本带回到美国后,引起了时任美国史密斯研究院学者小格里特·S·米勒(Gerrit S. Miller Jr.)的兴趣。米勒依那白鱀豚标本为基础,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其骨骼、牙齿位置等方面作了综合且详细的研究。米勒并进一步地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采到的亚河豚标本进行了骨骼比较。

1918年,米勒把他的研究总结发表在史密斯研究院的系列杂志中,研究论文题名为《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确认白鱀豚是独特的动物新种,定下了拉丁语学名:“Lipotes vexillifer”。米勒并将白鱀豚的英文名称定为“Chine river dolphin”(直译为“中国江豚”)。

中国出版的《辞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由于“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没有被收录所以人们平常几乎没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名称》称之为白鳍豚,但白鱀豚的鳍并非白色而是青灰色,称为白鳍豚容易发生误解,且这个名字以前也并没有使用过。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学家提出应该根据使用广泛的名称,称为白暨豚。1980年代末期以后,研究论文大多对白鱀豚的名称做了改正。

分类

对于白暨豚的科学分类一直存在某些争议,主要是在白暨豚属于哪个科上意见不一致。例如《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将它归为白暨豚科( Lipotidae),而ITIS则将它归为亚河豚科(Iniidae)。

1918年,米勒在比较了白暨豚和亚河豚的骨骼后,认为二者是近亲,将白暨豚归入了亚河豚科。大多数生物学家也支持他的这个结论。

1979年,中国生物学家周开亚等人在比较了白暨豚和其他淡水豚类的骨骼后,否定了米勒的结论,并建立了白暨豚科,并得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认可。但是Barnes对弗西豚科的化石与白暨豚进行对比后认为白暨豚应该属于弗西豚科的亚科Lipotinae。而Heyning在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后,把白暨豚作为了亚河豚科下的一个属。而DNA序列的测定结果则表明,亚河豚、弗西豚和白暨豚各属于不同的科。

分布范围白鳍豚

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

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今天的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5%,他们的江畔活动形成了白鱀豚数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有92%都是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

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2007年8月19日,铜陵一市民在长江岸边目击到一头神秘动物并摄下录像,据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专家判定为白鱀豚,但是这一发现也没有改变科学界对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的断定。

身体结构外部型态

白鱀豚身体大致呈流线型,躯干部分为纺锤状。成年白鱀豚体长大约1.4至2.5米,体重则大约135至230公斤。雄性体型略小于雌性。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雌性最大体长为2.53米,最大体重为237公斤;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性体长为2.16米,最大体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肤光滑且富有弹性,作用与竞赛式泳衣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分为两叉,扁平宽阔且与水面平行,上下摆动时可以推动身躯前进。而两侧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中部长出的背鳍则是一个低矮的等腰三角形。

四个鳍给白鱀豚提供了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弹性的皮肤,以及流线型的身躯,白鱀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速度可达时速80公里。不过它的游速顺流一般只有7.5-9.7千米,逆流2.7-4.9千米,这是白鱀豚体内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游速。

体色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上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当由水面下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这种使其他动物难以辨认的体色称为反荫蔽保护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敌害或猎物时能够不被察觉。

牙齿构造与呼吸孔

白鱀豚吻突狭长,呈喙状,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其牙齿为圆锥状,缜密排布于上下几乎等长的颔的两侧。每侧分别各有牙齿31至36颗,总共约有130多颗同型齿。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称“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而长的圆形,孔缘有活瓣,可以自由开闭。出水时鼻孔开启,换气后便闭紧潜水。日常活动方式为潜水游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进行,通常会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在受到惊吓或感觉有危险的特殊情况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进行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109-150次/小时。

感官与发声构造

白鱀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因为白鱀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退化严重。外耳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虽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听觉却十分灵敏。

白鱀豚的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形状与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相似,被称为“额隆”,是白鱀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对独特的气囊,可能是它的发声部位。

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鱀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时常发出的声音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滴答”声,频率为8至160千赫,起着探测目标的作用。另一类是哨叫声,频率稳定于6千赫,是白鱀豚之间的通讯联络信号。这种信号具有良好的绕射传导能力,适应于泥沙较多的长江水域。

白鱀豚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并接收信号的回声定位方式来识别物体。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地等待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物体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波长越宽物体越大,信号越强物体越近。这时它又会发出新的一对信号,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回声愈来愈密麻说明物体在靠近,愈来愈疏稀说明物体在远移。白鱀豚就这样用它独特的声纳系统,在污浊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大脑活动

白鱀豚的大脑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平均一只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脑重470公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还要聪明。[1]

哺乳动物大脑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在觉醒后正常地运作。鲸目的水生动物,包含白鱀豚在内,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使大脑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觉。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脑每天有7至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鱀豚会保持时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大脑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白鱀豚作为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给身体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给氧气。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陆地哺乳动物可以由小脑控制不自主呼吸,它们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时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某鲸目动物受惊吓而伤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觉,那么便会沉到水底。在豚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就会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2]

生活习性白鳍豚

白鱀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会远离船只,人类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较为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鱀豚生活习性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鱀豚一般为群居,但群居特性远不及与其同属鲸目的海豚明显,单个种群数量一般在3至4头左右,多可达9至16头,但也经常发现个别白鱀豚单独行动。群居的白暨豚一般有一只成年或老年的大个体豚引路,中间是幼豚,后面是青壮年豚。白鱀豚经常活动于河流交汇处,尤其喜欢在河流冲积的浅滩区活动,常见其与江豚一起嬉戏。同其他江豚一样,白鱀豚一般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以清晨和午后最为活跃,经常是几只白鱀豚排成一线,在浅水中以每隔10秒至30秒的间隔频频出水换气,急速前进,最快可达每小时80千米。其他时间里,白鱀豚相对安静,一般常在深水中缓慢游动,换气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变长,最长可达200秒。在夜间,白鱀豚经常栖息于深水的漩涡中休息,有时会持续在同一地点长达5至6小时。

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可捕食长江中下流域中的多种淡水鱼类,但一般以体长不超过6.5厘米的小鱼为主,主要对象为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群居的白暨豚集体捕食。它用它的牙齿将小鱼的头部狠狠地咬住于颔侧,然后再囫囵吞下,直接吞食,并不咀嚼。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总体重的10%至12%。

繁殖白暨豚

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暨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暨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种群现状白暨豚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暨豚死去。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6年,估计剩余300头。白暨豚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当年曾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0年,估计剩余200头。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暨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暨豚因触网而死。

1997年,估计少于50头(发现23头)。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暨豚“淇淇”在武汉去世。25岁的“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老龄。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联合科考结束后,悲伤的国外科学家宣布,“白暨豚可能已经灭亡”,之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2年2月,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中、美、英等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暨豚“已经灭绝”。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表示,说白暨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意思是,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 

锐减原因白鳍豚“淇淇”于2002年7月去世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研究保护科学研究白鳍豚

明、清时期关于白暨豚的记载丰富详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旭的《虫荟》和杨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暨豚的地域分布、资源数量和其捕捞与利用。

1923年,霍依对他发现的白暨豚标本发表了一篇文章,并刊登于《中国科学与艺术》杂志上,引起了中国国内外水生届学者的关注。霍依和米勒是中国国外对白鱀豚进行科学研究最早的人士,霍依带到美国的白鱀豚标本也是中国国境外唯一的一个完整的白暨豚骨架标本,现由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立博物馆收藏。20世纪30年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战乱、资金有限等种种原因,水生界学者没有对白暨豚做很多的研究。

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中国首次“白暨豚科研工作会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集体落实了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声学、行为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的角度进行针对白鱀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暨豚科研工作会议”于1979年12月召开。各个科研协作组交流了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有一些来自法国和瑞士的豚类专家参与会议。直至1980年捕捉到淇淇前,学者们对白鱀豚进行的研究均为原位工作,可谓“纸上谈兵”。

1980年前,中国内外的学者们对白暨豚的研究主要基于一些收集到的白暨豚骨架标本。截止1997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收藏的白暨豚标本也只有41只。白鱀豚的标本因为数量极少,与其深厚的科学研究价值(在捕捉到淇淇前也是研究白暨豚的主要材料),尤其珍贵。截至2007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仅有美国的国立博物馆(华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和联合王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南甘辛顿)藏有白暨豚的骨骼标本。

人工饲养

1981年12月7日,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渔民于长江谏壁流域用滚钩捕捉到了一头雄性白暨豚,用干运方式运到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总所的养殖试验场内未经过滤的露天水池中进行人工饲养,称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伤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生存了129日。

“淇淇”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暨豚,它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之后一直被饲养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动物所,直到2002年7月14日死亡。他为白暨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文化宣传

1980年,邮电部发行了白暨豚的特种邮票,1992年白暨豚又成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值5元的白鳍豚纪念币,同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接受到社会各界捐赠人民币91万余元,1997年,农业部设立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志徽,标志志徽的主体图案就是一只白暨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标志志徽的主要作用是,象征主管部门的职责,唤起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标志可以用于有关主管部门的设施、装备、交通工具和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标志牌、界牌以及各种宣传用品等。1996年1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以珍稀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棗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在武汉市正式成立。基金会由武汉市政府发起成立,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承办。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当天,就收到企事业单位的捐赠48.2万元人民币,显示了社会各界对保护白暨豚的关注之情。

1997年6月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倡议,并提议1997年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棗白暨豚年,组织各种大众媒体,以及科技界、教育界在1997年下半年开展海报张贴、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组织500名社会各界人士在长江中下游白暨豚栖息地进行环境考察和科学寻访活动,呼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白暨豚的自然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保护研究大事记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暨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暨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暨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暨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暨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暨豚国际会议。

1996年:12月25日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暨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人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暨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暨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2年3月:中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暨豚的提案。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暨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暨豚的踪迹。

文化影响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白鱀豚常常当作美丽善良的象征。例如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其中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练就是白鱀豚的化身。

系统发生

白鱀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白鱀豚曾被归属于亚河豚科或恒河豚科,新建的白鱀豚科在1978年发表以后,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鱀豚的系统发生位置进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都表明淡水豚类不是一个单系群,恒河豚类比其他3类更接近系统树的基部,白鱀豚类、亚河豚类和弗西豚类代表了从进化为海豚总科的主干分出的3个早期支系,支持它们都是独立的科。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之后,淡水豚类是并系的,淡水豚类的4个现生属分别属于4个独立的科,白鱀豚类至少是一个科级的阶元,这3点已经成为鲸类学家的共同认识。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5:2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6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暨豚(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暨豚(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