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松,男,1983年10月出生于湖南永州,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蒋海松教授主要从事于理论法学研究。
中文名蒋海松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永州
出生日期1983年10月日
毕业院校湘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法理学
职务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主要成就首创“法律与艺术”课程
人物经历学习经历蒋海松于湘潭大学本科毕业。
蒋海松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及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2010年,蒋海松副教授于湖南大学法学院任教。
主要成就期刊论文1.《马克思东方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治建设之启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CSSCI、校定权威期刊)
2.《传统中国的政治自由与德性自由之辩——牟宗三对“黑格尔问题”的回应》,《政法论坛》,2020年第5期。法学CSSCI
3.《亲属权利的法律之痛——兼论“亲亲相隐”的现代转化》,《现代法学》2009年第3期。(法学CSSCI)
4.《中国传统法律“脸谱化”叙事反思——基于“法律东方主义”的考察》,《兰州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CSSCI)
5.《李达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肇启》,《湖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CSSCI)
6.《疫情防控中“紧急状态”概念的正确理解——基于法律方法论的省思》,《法律方法》第30卷,研究出版社,2020年8月版。(法学CSSCI集刊)
7.《回顾与前瞻:罗马法传统与现代中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法学CSSCI)
8.《黑格尔法哲学视野中的习惯法》,《民间法》第13卷,2014年5月(法学CSSCI集刊)
9.《东西二元对立的法政叙事及其解构》,《人大法律评论》2014年第2辑,(法学CSSCI集刊)
10.《人权变革:从立法确认到司法保障》,《学术交流》,2015年第3期(CSSCI)
11.《天国治理规则的人间镜像》,《民间法》第15卷,2015年6月(法学CSSCI集刊)
12.《孟德斯鸠中国法律观的洞见与误读——基于法律东方主义的反思》,《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CSSCI
13.《时务学堂与近代法政教育革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CSSCI
14.《孟德斯鸠论中国风俗、习惯、伦理与法律之互动》,《民间法》第19卷,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法学CSSCI集刊)
15.《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住宅权观念探微——基于四大名著的分析》,载《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8年第1辑),法学CSSCI集刊
16.《法学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时代转型》,载《法学教育研究》(2018第二十卷),法律出版社,(法学CSSCI集刊)
17.《从亲情伦理立法到亲属权利立法》,《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CSSCI)
18.《清朝宗教事务法律治理的历史智慧及当下镜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CSSCI)
19.《罗马法的传统与现代价值》,《光明日报》(理论学术版)2011年7月5日。
20.《学术与政治之间——新中国法理学独立品格的艰难形塑》,《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CSSCI扩展版)
奖励荣誉湖南省高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
“湖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模范”
湖南大学教学比赛二等奖
湖南大学优秀教学奖
湖南大学品牌课程
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
湖南大学法学院首届名课
湖南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征文一等奖
湖南法治文化研究会征文一等奖
湖南高等教育研究会时务学堂120周年征文一等奖
西南政法大学“感动校园——学子年度人物”等
社会任职蒋海松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南大学法学院院刊《岳麓法学评论》主编、湘潭大学信用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南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娄底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凤凰网、法治周末报等诸多媒体专栏作者,诸多电视媒体兼职评论员、主讲嘉宾。法政人文读书会、春风助学赈灾行动发起人。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5:2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68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蒋海松(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蒋海松(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