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验中学(Zhongshan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简称中山实验,是一所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公办完全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中文名中山市实验中学
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
知名校友苏妙玲
别名实验、实高
创建时间1913
类别公立高中
类型普通高中
现任校长蒋晓敏
教师人数344人
所属地区广东省中山市
学校属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概况目前,全校共93个教学班(含3个西藏班初中班),其中高级教师80人,硕士研究生9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达标率100%。教职工中有480人次获国家和省市各种荣誉称号,其中有全国曾宪梓奖、国家和省级教学骨干、省名校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先进教师、省优秀音乐家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奖项。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不断突破,上本科人数成倍数增长,三年增长近7倍,增长幅度全市第一。学校连年获得高考卓越贡献奖、市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市素质教学先进学校等各种荣誉称号。2008年高考总分平均分全市排名第三,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第三,产生了市生物单科状元2人、市音乐、美术单科状元各1人。09年高考再获大捷,本科上线人数一举突破700大关,从08年的592人直达770人,本科上线人数、本科上线率、总上线人数、总上线率等各项指标,居全市第三,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第一。
并且,学校还出了一个市生物单科状元、三个省理科基础单科状元。2010年高考再上层楼,本科上线825人,本科上线率为64%,比教育局的预测指标净增227人,成为第二批本科上线数突破800大关的学校。专科以上上线1255人,上线率达97.4%,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第二。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硕果累累,屡获全国、省、市各级金奖,是市教育局批准可自主招收音乐、美术特长生的学校。
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图书馆集体”、“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育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青少年发展能力评价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全国及省级荣誉称号。
四个一一个理念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确立了“发展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
市实高人就是这样在充分研究学校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在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分别确立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确保各个阶段学有所成、教有所长、学校稳步发展。
一套体制学校致力于构建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相融合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领导体制。
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实行校长的全面负责制,建立年级组对校长室直接负责、校长室对年级组垂直领导的二级制和各处、室分工指导协调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加强工青妇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学校管理灵活、精简、有序、高效。
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建设。加强德育处和教务处的组织建设,健全其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检查监督和对年级组的协调等工作职能;加强年级组建设。强调年级组长要对全年级的教育、教学负责,对全年级教师的管理和全年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过程负责。年级组长实行轮换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工会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进一步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成立“校务咨询委员会”;全面实行校务公开。
一支队伍增强队伍凝聚力。学校在管理中贯彻“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以人为本,做到在思想上帮助、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和生活上照顾,构筑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积极解决教职工生活的各种实际困难,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每学期拨出一定经费,开展文娱、体育、旅游活动,定期召开教代会、教师座谈会,征询办学意见,实行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经验交流、宣传事迹,资助教师进修学习、著书立说、参加各类竞赛等形式,支持教师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教师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教职工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提高师德修养。 学校坚持定期召开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如魏书生的专题讲座等)、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校作师德教育专题讲座、举行师德教育专题演讲比赛等;学校还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每周星期一下午)结合教育实际给教职工进行“浸泡式”的师德教育。树典型,立榜样,开展先进德育教师的经验汇报活动和学先进、比技能的竞赛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每年都有5-9位基层党员教师被评为市先进党员,文科党支部和理科党支部都先后获得市先进党支部的称号,市级优秀教师中85%以上都是共产党员。
实施“三师”培养模式。“三师”是指“经师”、“能师”、“人师”,是教师生涯发展的三种境界。对应“三师”培养模式,学校建立了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和名师评选制度。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进修。教师培训采取社会培训、校本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建立导师制,推行“师徒结对子”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大循环中“一年适应,三年胜任,六年成骨干”。为了更全面地培养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学校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近三年内,学校已选派了三批优秀教师出国学习,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在“三师”模式实施过程中,行政领导班子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现有8位行政成员中,广东省名校长1人,获全国曾宪梓奖教金1人,南粤教坛新秀2人,广东省学校系统优秀团干部1人,市首届名校长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其余都是市优秀教师。
一方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艺体教育为学校的特色教育。
该校艺体教育的特色构建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是普及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和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通过常规课、艺术欣赏课和其它单项艺体活动,还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等,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特长教育,为艺体特长生提供充分的教育条件和展示特长的机会。
通过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团队、训练队,还有相应专业的高考辅导班的专业培训,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这样,就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专才培养与通才培养相结合、美与健相辉映的艺体教学模式,力争成为中山市中小学艺体教育的龙头学校。
艺术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确保每学期举办一台戏、一画展,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综合艺术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山市的艺术比赛和群众艺术表演。合唱更是成为该校的传统艺术项目,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合唱队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在中山市大中小学合唱节中每届都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该校合唱队经常应邀参加中山市新年音乐会大型文艺演出、庆国庆文艺演出、万人行唱主题歌、市红十字会文艺演出等,受到社会各届的普遍好评。
2004年9月,合唱队代表我市参加省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组织的第六届“百歌颂中华”合唱大赛,面对多支广州高校合唱专业队,实验高中合唱团以一曲《春风轻吻我的祖国》荣获铜奖,为中山艺术教育争得了荣誉,2005年9月,校合唱队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合唱比赛中,一举获得全省特等奖(全场第一)。参加高考方面,艺术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考上艺术高等院校,本科上线率达到60%以上。现在,该校的艺术特色已在中山得到广泛认同,许多初中学生踊跃报读该校艺术特长班。该校在中山市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正发挥着龙头作用。
体育工作方面,该校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抓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和晚操的质量,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重视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都有全校或班际专项体育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每学期举办一次综合性教工运动会,举办两次单项体育活动;体育课考核合格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98%、98%、30%以上;学校近几年在市体育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02取得中山市中小学体育节团体总分第一名,2003年该校软式排球队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获第八名等。
成绩荣誉五年来,学生全面发展、成绩可圈可点。各届毕业生高考上线率、录取率不断攀升,2004年高考应届生本科上线人数117人,本科上线率占应届生的40%,省专以上上线率82.2%,录取率98%。2005年艺术教育成果非凡,音乐考生全省联考平均分排全市第一,音乐高考成绩全市第一名和第三名均在该校。学校迅速跻身于市普高先进行列,并取得多项荣誉:2002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被定为广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3年被市教育局定为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004年被定为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获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评比一等奖、首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校”评选一等奖。2003、2004连续两年荣获中山市教育局颁发的“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2005年被评为市普高2004—2005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2004、2005年分别被评为中山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先进学校。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被评估组专家誉为“转制类学校的成功典范”。2009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高中。近几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成倍数增长,2009年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在全市名列第一。
学校史略中山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中山师范学校,学校十四次迁址,十二次更名,两度停办。辛亥革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各路仁人志士,奋起维新,寻求治国方略,以求强国民富。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先生倡导“兴学育才”、“师范宜急办”。民国二年(1913年),香山先贤秦荣章先生按孙中山先生意旨,创办了香山县立师范学校,先暂借香山县城内陈氏祠堂为校舍,后迁址莲峰山麓留霞寺。1928年改办初级中学,翌年改为乡村师范,次年迁址翠亨。沦陷期间并入联合中学,后来辗转到南屏、澳门、恩平,饱尝迁徙避寇之苦。
1959年又迁校唐家,之后于员峰、鳌溪、黄圃等地办学,文革期间又几经动荡,直至1979年,回迁至鳌溪,定名为中山师范学校。中山师范学校坚持以“师范性、示范性、实践性”办学,以培养德、智、美、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师资为办学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教育事业且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适应能力强的小学教师,是广东省屈指可数的师范名校,为中山及珠三角地区乃至海外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师资和其它综合性人才,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事迹载入《中华学府志》。
1913年——秦荣章创办香山县立师范学校
1923年——改制初中,继设高中师范科
1925年——易名“中山县立师范学校”
1929年——易名为“中山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迁址翠亨村
1935年——迁回沙陂巷旧址,重建校园
1939年——迁址珠海南屏
1940年——迁址澳门
1943年——迁址恩平县圣堂
1945年10月——停办
1946年10月——复校,复名“中山县立师范学校”,招普师、简师班
1950年——设行政训练班及教师训练班,易名“中山县师范学校”
1959年——迁址珠海唐家
1964年——迁址郊区圆峰
1965年——迁址熬溪山,易名“中山县耕读师范学校”
1968年——停办
1968年12月——复名“中山县师范学校”,迁址黄圃
1973年——招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1979年——迁回熬溪山今址。
2000年9月——改制为普通高中,易名为“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2013年12月1日——百年校庆,更名为“中山市实验中学”
未来发展市实验高中----这艘中山普高的现代“航母”,集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优势,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已经发展成为公认的优质学校。他们决心以国家示范性高中的评估为契机,全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实验高中正乘着改革创建的春风,带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披着历史的霞光,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辉煌的明天。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4:2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6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山实验高中(广东省中山市公办完全中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山实验高中(广东省中山市公办完全中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