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jiān),汉语常用字(一级字),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意指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人常用肩负物,故引申而有肩负、担负之义。再引申而有委任、任用义。
中文名肩
拼音jiān
部首月
五笔yned
仓颉hsb
郑码WMQ
笔顺45132511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平水韵一先平声
四角码30227
统一码80A9
总笔画8
异形字𡱎、𦙪、𦚑、𢩌
字源演变肩,形声字。肩膀之“肩”,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肩胛骨之形,后追加形符“肉”成为形声字“𦙪”,俗写作“肩”。“𢨥”和“户”皆“肩”字象形初文讹变后的形体,与门户之“户”无关。后世通行“肩”字。《说文》正篆作“𦙪”,云:“𦙪,髆也。从肉,象形。肩,俗肩从户。”又:“髆,肩甲也。”肩甲即肩胛骨。人常用肩负物,故引申而有肩负、担负之义。再引申而有委任、任用义。《书·盘庚》“朕不肩好货。”孔颖达疏:“我今不委任贪货之人。”
现代释义基本释义肩jiān ㄐㄧㄢˉ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膀。~胛。并~。
担负:~负。~荷(hè)。~舆(轿子)。
详细释义肩 jiān
〈名〉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shoulder]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2]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动物的腿根部[leg]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担子[load]。如:歇肩;息肩
词性变化
肩 jiān
〈动〉
担荷[bear;shoulder;carry]。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任,任用[appoint]
肩鯠冄頭,胜條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相提并论或等齐[catch up]。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肩 jiān
〈量〉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a shoulder]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髆也。从肉,象形。肩俗肩从户。
说文解字注髆也。骨部曰。髆、肩甲也。从肉。象形。象其半也。古贤切。十四部。俗𦙪从戸。从门戸於义无取。故为俗字。
康熙字典《唐韵》古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经天切,音坚。《说文》:髆也。从肉,象形。徐曰:象肩形。指事也。《广韵》:项下。《正韵》:膊上。《六书故》:臂本曰肩。
又《尔雅·释诂》:肩,克也。《诗·周颂》:佛时仔肩。传:仔肩,克也。笺:仔肩,任也。《书·盤庚》:朕不肩好货。传:肩,任也。我不任好货之人。
又《韵会》:胜也。肩强能胜重,堪任义。《尔雅·释诂》肩,胜也。
又《释名》:肩,坚也。甲,阖也。与胸脇皆相会阖也。
又息肩。《左传·襄二年》:郑子驷请息肩於晋。注:欲辟楚役,以负担喻。
又比肩。《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又:西方有比肩兽焉,与卭卭岠虚比。为卭卭岠虚齧甘草,卽有难,卭卭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
又兽三岁曰肩。《诗·齐风》:驱从两肩兮。传:兽三岁曰肩。
又鸟名。《礼·月令》·季冬之月,征鸟厉疾。注:征鸟,题肩也。齐人谓之击征。
又《集韵》:作也,媵也。
又姓。《正字通》:肩龙明,金人。肩固,洪武中贡士,泰和人。
又人名。《礼·檀弓》:公肩假。《左传·桓五年》:周公黑肩,将左军。注:黑肩,周桓公也。
又《集韵》:丘闲切,音掔。膊也。
又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说衞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音义:胡恩反。羸小貌。
又直貌。
又《五音集韵》:胡田切。音贤。义同。《庄子·德充符》肩肩音义:又胡咽反。[3]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2:4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肩(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肩(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