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

更新时间:2024-12-23 21:42:01 阅读: 评论:0

中印边界(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

中印边界 (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 次浏览 | 2022.11.03 12:43:3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印边界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

中印边界指的是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清末民初之际,英国乘中国内乱之际,划“麦克马洪线”,私自侵占西藏南部的疆域。

中文名

中印边界

长度

2000余公里

涉及国家

中国、印度

历史追溯

在历史上,由于葡、法、英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印度。1834年,英国唆使克什米尔出兵侵占中国藩属拉达支地区;1841年发动对藏战争。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后,以印度为基地,向我国西藏等地进行侵略扩张。1913年10月,在西姆拉会议上,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议之外,背着中国政府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画出了一条所谓"麦克马洪线",企图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政府坚持继承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扩张政策,一再以武力在中、西两段对我进行蚕食,将历来属于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大片领土划入印度版图。1962年10月,印军悍然在中印边界全线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我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将其赶到传统习惯边界线。

现状

近年来,两国重开边界谈判,由于印方只要求中国作单方面让步,这就给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和两国关系的改善增加了新的困难。1991年12月11日至16日,李鹏总理对印度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边界范围中印边界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西段是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同印度控制的拉达克接壤,由喀喇昆仑山口至6795.0高地;中段是由6795.0高地至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强拉山口,东段是由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处以东至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即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由巴尔吉里山至库阳山口。

边界问题中印边界东段

印度现控制区域,中国宣称拥有主权。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

中印东段边界问题源自英治印度时期。清末民初之际,英国乘中国内乱之际,划“麦克马洪线”,私自侵占西藏南部的疆域。这个地域,中国称之为藏南。在印度独立之后,中印双方就这个地区的主权谁属未能达到共识。1960年代初期更是爆发了中印战争。有关地区在1972年被编为印度的“东北边境特区”,后来又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

西段

中国控制区域,印度宣称拥有主权(属新疆和阗县)。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新藏公路从这一地区经过,所以这一地区对中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度以中国在这一地区铺设公路为借口,发动中印战争。

另外1963年根据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协议,巴方将一部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喀喇昆仑地区)的主权移交给中国。

印度对这两片中国控制的地区声称拥有主权,但中国政府声称对西段不存在领土争端。

此外,西藏与尼泊尔的多处交界山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尽属划属尼泊尔。圣母峰改由与尼泊尔共享。将西藏边境(今不丹东南角)让与不丹。原亚东以南的狭长地区也已放弃。

中段

在中段,印度实际控制巨哇,曲惹地区,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乌热、然冲、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区,共约2000余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

中国和印度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邻国,中印边界问题是两国关系深入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所在,因此边界问题能否最终解决,对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蚕食中国领土,鼓动西藏从中国分离,造成了中印边界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印度独立后,印度当局又继承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思想,妄图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为依据,将我国藏南地区和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霸占.而印度对边界问题的认识和英美苏在边界争端中的立场,导致了中印边界战争.

 中印边界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中印边界问题需要以和平友好的谈判加以解决.但印度政府认为,中印边界早已标定,并为国际协定所肯定,坚持不予谈判.而从1969年中印启动边界谈判以来,共进行8轮官员会谈.直到80年代末,双方才就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冷战结束后,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潮流背景下,中印双方达成了通过协商解决关于边界实际控制线走向的分歧,维持了边境地区的安宁和平状态.但是通过长期的边界谈判,边界问题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21世纪初,印度经常在边界地区制造紧张态势,加强其在边境地区的武装控制和行政控制,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制造了新的障碍。

中印边界战争中印边界对峙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1947年3月,当时的印度临时政府曾怂恿尼赫鲁在会场上悬挂的巨幅亚洲地图竟将西藏置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后经国民政府代表郑彦的强烈抗议,尼赫鲁才给予更正。同年5月,印度临时政府还向西藏葛厦提出“继承并保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利益”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尼赫鲁政府又阻止西藏当局上北京商谈和平解放问题。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印度驻华使馆竟在向中国政府的照会中说:“中国军队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认为是可悲的。”此外,印度还向西藏地方武装提供军火,阻止解放军进藏。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更令人惊讶的是,尼赫鲁1954年10月访华甫归,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直至1958年12月14日尼赫鲁给周恩来的亲笔信中还写道:“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中国地图表明属于中国)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此后,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国与印度在西藏南部边境地区爆炸了一场短暂的战争。中国方面通常将这场战争称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其战争指导上突出了军事斗争与国际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紧密配合,毛泽东曾称这一仗是“打了一个军事政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一意孤行地执行“前进政策”,继续侵占中国领土。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战争全面爆发。

从10月20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东段、西段奋起自卫反击。在西段,痛快淋漓地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赶走了侵入克节朗、达旺等地的印军。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但遭到印度政府的拒绝。11月中旬,印军再次在中印边境地区向中国发起新的军事进攻。中国边防部队从11月16日至21日,先后击退了侵入西山口、邦迪拉、瓦弄、班公洛、里米金地区的印军,并挺进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军精锐打得一败涂地。整个反击作战歼灭印军8700余人,其中生俘达尔维准将以下3900余人。这一仗打得印度全国震惊,尼赫鲁慌忙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待尼赫鲁摆开拼命的架势时,中国政府则点到为止,鸣金收兵,在全线主动停火后撤,并将缴获的人员、武器、装备全部还给印方。这一招,大出印度和国际社会的意外,国际舆论普遍叫好。毛泽东总结说,这次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十年稳定。

中印边境印度一侧再次发生山体滑坡,

据路透社8月12日报道,印度官员透露,当地时间11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喜马偕尔邦山区发生山体滑坡,一些巨石滚落到一条主要公路上,几辆汽车被砸中,造成至少10人死亡、14人受伤,还有多人被困。[1]

中印边境闹出大动静

近期,印度又在中印边界附近搞小动作,然而受气候因素影响,中印边界地区普降大雨,终于闹出了大动静,印媒称,日前印度北部边界地区突发洪水、引发山体滑坡,强降雨造成包括印军士兵在内的多人伤亡、失踪,印度不得不动用国家力量进行救援。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2:4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9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印边界(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印边界(中国和印度的陆上边界).pdf

标签:边界   陆上   印度   中国   中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