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丸宫(古代指人头的别称)

更新时间:2024-11-20 01:32:41 阅读: 评论:0

泥丸宫(古代指人头的别称)

泥丸宫 (古代指人头的别称) 次浏览 | 2022.08.29 15:56:0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泥丸宫古代指人头的别称

脑为泥丸。泥丸是土,有两条脉下彻肾精,其精在肾,谓精,流入泥丸则为脑。脑色黄,故象于土也。关于泥丸的解释,道家说得很清楚,脑色黄,象于土,故曰“泥丸是土”。所以“泥的丸”并非毫无意义,而是符合道家命名原则的一种形象表达方式。泥丸一词是道家根据大脑的解剖结构而创出的一种形象化的名称。

与《黄庭经》大约同时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对泥丸的认识又进一步:“八冥之内,细微之中,玉精流液,下镇人身。泥丸绛宫,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十转回灵”,“玉精流液,下镇人身”是说与《内经》所说“脑为髓之海”相通,而这“玉精”与脊髓相通,对人的整个身体十分重要,所以说“下镇人身”。“泥丸”和“绛宫”(心)一起,起到“混合百神,十转回灵”的作用。又云:“洞房黄老,青华帝君,左右玉妃,太一尊神;司命在心,桃康运精;脑膜赤文,混黄元真。无无日玄,赤文命神。”这段韵文,首先提到脑部诸神之名,其中“太一尊神”,是整个头部的主宰。“脑膜赤文”是描写大脑表面的脑膜及细小动脉。“赤文命神”则把“主神明”的功能归诸于脑膜。

《云笈七签》引“神回元经”云:“项髓神名灵谟盖,字道周”,这里的“灵漠盖”也是根据颅脑的外形而命名的,这说明道家对大脑皮层的解剖及其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中文名

泥丸宫

拼音

ní wán gōng

解释

泛称人头

来源

《法国女英雄弹词》

别名

上丹田宫

词语解释

名称:泥丸宫

拼音:ní wán gōng

解释:道教谓“泥丸九真皆有房”,脑神名精根,字泥丸,其神所居之处为泥丸宫。后亦泛称人头。

泥丸宫即丹田宫。居九宫之中央。近于泥丸宫之四宫,称为四方,远于泥丸宫之边缘区域之四宫,称为四隅。前文曾称“并中央”之“中央”即指泥丸宫。道家对泥丸宫之称颇多,有天脑、黄庭、昆仑、天谷等几十种之称。

人身有三宫,上元宫,泥丸中也,其神赤子,字元先,一名帝卿;中元宫,绛房中,心,是也,其神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坚;下元宫,丹田宫,脐下三寸是也,其神婴儿,字元阳子,一名古玄。

出处:宋·李纲《嘉禾道中遇夏侯子阳》诗:“年逾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泝泥丸宫。”《说岳全传》第二八回:“那兀术怒气冲天,睁开二目,看着阮良,大吼一声,那泥丸宫内一声响亮,透出一条金色火龙。”

示例:《法国女英雄弹词》卷二:“一团哀感之气,直透泥丸宫。”

道家用语

所以《紫清指玄集》写道:“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

泥丸宫有上元真君居之。上元真君古代医籍中多称为泥丸君,亦有称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称元神和脑神。如张景岳《类经》注道:“人之脑为髓海,是谓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谓“太乙”,即一身之祖宫,位居至尊无尚,是诸阳之会,万神总会之都。所以《修真十书》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道枢·平都篇》亦云:“天脑者,一身之灵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也。夫能脑中园虚以灌真,万空真立,千孔生烟,德备天地,洞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九宫虽各有神君居之,又各自司命,然均听命于泥丸君。泥丸君统帅诸神,为脑中之脑,脑中之中心,核心之核心。

职能分配

各宫神君各司其职,司命下属。如《道藏·太上老君内观经》谓曰:“太乙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之也。元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构三魄也。桃核住脐,深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不空也。文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由然也。”各宫神君,上下左右互用而相应,均在泥丸神君统一协调下发挥整体神明之德。《道藏·指玄篇·修仙辨惑论》把泥丸君在人之机体生命活动中之至关重要作用,故《云笈七签·元气论》把它与人体健康联系在一起:“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由于泥丸与生死联系在一起:“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曰谷神。神存则健,神去则死,日则接于物,夜则接于梦,神不能安其居也。”正因为泥丸有神所居,真气存于内,为人生命中枢,所以《素问·刺禁论篇》强调指出:“刺脑,中脑户,入脑立死。”脑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终结。

原因

泥丸君与各神君之所以能发挥神明作用。还有下列两个原因:一为泥丸与全身百节相通:周楣声《黄庭经医疏·至道章·第七疏注》“至道不烦存决真,泥丸百节皆有神”时云:“在这一大泥丸之中,其中不同节度,皆能与全身各部的神气息息相通。”各脏腑之神气能通过“息息相通”之路,上潮泥丸,同时,泥丸之神明又能通过“息息相通”之路,下行脏腑和各节度,从而形成上通下达之传达通路,而效神明之德。二为泥丸与肾气相通。《道枢·黄庭篇》云:“肾者,其左少阴,其右太阳,上通诸气,常随呼吸而出焉,内灌于生门,上入于泥丸,上下流通,如日月之运行。心之动静、呼吸、心宫常存诸也。气者出入于下丹田,流注于身。”从而形成肾→脑→肾→全身神气之路,以致肾气随呼吸出入,上潮于脑,使脑效其神明之德。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2:0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泥丸宫(古代指人头的别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泥丸宫(古代指人头的别称).pdf

标签:泥丸   别称   人头   古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