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共和国(La République du Mali),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向北与阿尔及利亚、向东与尼日尔、向南与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与几内亚、向西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接壤,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它的北部边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数人集中在南部,塞内加尔河源于这里。马里国家面积的2%是农用地,同时80%的劳动力在农业工作。
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
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苏丹。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自治共和国,定名苏丹共和国。1959年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9月22日独立为共和国。1979年成立第二共和国,1992年成立第三共和国。
马里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统计,马里在全球169个国家综合发展排名中列160位。
农牧渔业是马里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农牧渔业占GDP的1/3,占就业人口的80%。马里工业基本空白。除制糖、棉花和纺织、啤酒和饮料、砖瓦等个别企业外,马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
2012年3月,马里发生骚乱,起因是不满抚恤政策,总统政权被终结。2020年8月18日,马里发生哗变,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和总理布布·西塞被扣留在军营。
中文名马里共和国
外文名La République du Mali(法文) Republic of Mali(英文)
简称马里
所属洲非洲
首都巴马科
主要城市卡伊、库里克罗、锡加索塞古等
国歌《为了非洲也为你,马里》
国家代码MLI
官方语言法语
货币西非法郎
时区UTC
政治体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阿西米·戈伊塔(过渡期总统)
人口数量1970
主要民族班巴拉人、颇尔人、塞努福人、萨拉考列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拜物教
国际电话区号223
国际域名缩写.ml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国庆日1960年9月22日
人口密度16.6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水域率1.6%
人均GDP914 美元(2020年,国际汇率)
中央银行西非国家中央银行
最大城市巴马科
国家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种信仰
最大行政区通布图区
主要学府桑科尔大学
历史沿革马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马里原来是加纳南部尼日尔河上游康加巴(今巴马科南部)地区的一个小国,居民主要是马林凯人(黑人曼丁哥族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
11世纪以前,曾隶属于加纳。加纳衰落后,索索人一度强盛,马里又被索索人征服。
13世纪,马里强盛起来。
1235年,马里王子松迪亚塔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索索人,随后征服加纳,建都于尼亚尼(康加巴附近),是为马里王国。松迪亚塔注意发展生产,砍伐森林,扩大耕地,种植谷物和棉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马里的粮食自给,棉织品行销国外,黄金大量运往北非。生产发展,经济繁荣,马里国家日益强大起来。
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为“法属苏丹”。
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
1956年称为“法兰西联邦”的“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称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国内为苏丹共和国。
2012年3月22日,马里首都部分发动政变,杜尔政府被推翻。经西共体多轮调节,4月马里成立过渡政府,国民议会会长特拉奥雷任过渡期总统。8月,马里成立民族团结政府。12月11日,特拉奥雷总统任命迪安戈·西索科为新总理,重组政府。
2013年1月底,马里国民议会通过了过渡期路线图,明确了恢复国家统一和举行大选两项过渡期主要任务。3月,马里成立对话与和解委员会,成员33名,任期2年,旨在通过对话寻求马里各民族间的和解。
2014年4月21日,马里政府改组,诶穆萨·马拉任总理。
地理环境区域位置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邻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1]
地形地貌马里全境主要由塞内加尔河上游盆地、尼日尔河中游和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组成。沙漠主要在北部,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多为海拔300米的平原和台地,中部为大平原,西部和西南部海拔约为500~800米之间。
气候马里为热带气候,由北向南分为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3种气候区域。全年分为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热季酷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雨季多阵发性狂风暴雨,全年雨量基本集中于雨季;凉季最低气温也不低于14℃。全国平均降雨量为50~1300mm,由北向南渐进递增。
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资源及其储量:黄金900吨,铁矿石13.6亿吨,铝矾土12亿吨,硅藻土6500万吨,岩盐5300万吨,磷酸盐1180万吨,锰1500万吨,铀5200吨。
系非洲第三大黄金出口国,黄金是马里第一大出口产品,出口收入占全国出口收入的一半以上。2013年黄金产量51吨,同比增长2%。随着矿藏储量逐步下降以及开采难度的上升,马黄金产量从中期看可能逐步减少。
森林面积110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水力资源丰富。目前有3个水电站,12个火力发电站,1个太阳能电站。2006年5月,马政府启动了矿产十年规划,总投资1000亿非郎。[3]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9个大区和1个中央直辖管区(首都巴马科)。 重要城市有巴马科、卡伊、库里克罗、锡加索塞古、莫普提、通布图、加奥、基达尔、桑、捷内、泰萨利特。
国家象征国旗马里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从左至右由绿、黄、红三个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也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黄色象征马里的矿产资源;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战斗而牺牲的烈士鲜血。绿、黄、红三色被称为泛非颜色,三色也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2]
马里国旗国徽马里国徽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马里著名建筑杰内大清真寺,其上为一只展翅的和平鸽,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和两张引箭待发的弓。圆周上方为法文写的“马里共和国”;下方用法文写着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个信念”。[2]
马里国徽国歌《为了非洲也为了你,马里》。
人口1970万(2019年)。全国有23个民族,主要有班巴拉(占全国人口的34%)、颇尔(11%)、塞努福(9%)和萨拉考列族(8%)等。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班巴拉语(1972年形成文字)。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8%信奉传统拜物教,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政治政体马里实行多党民主制,总统由民选产生。2013年7月28日,马里正式开始总统选举。同年8月15日,马里官方宣布候选人易卜拉欣·凯塔赢得第二轮选举,称为马里新任总统,随后成立新政府。
2019年4月22日,马里总统凯塔签署的总统令,任命布布·西塞为马里新总理。
2021年5月27日,阿西米·戈伊塔宣布自己成为马里过渡期总统。6月7日,根据当地媒体报道,马里新过渡总统阿西米·戈伊塔上校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国际会议中心宣誓就职。
政党1991年3月开始实行多党制,同年7月召开的全国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政党法》。2005年8月,国民议会对《政党法》进行了修改,对政党的组建和运作等作出新的规定。现有104个政党。主要有:
(1)马里联盟党(Le Rasmblement pour le Mali):执政党,系由部分原非洲团结正义党成员于2001年6月成立。宗旨是在多党共和体制下实行社会民主,实现国家团结,全体公民最广泛地参与政治协商和国家管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建立自由、正义、团结、民主的社会。主张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对私营经济加以规范,强调社会发展应以人为本。该党成员成分广泛,来自社会各阶层。国内及海外均建有党部。国内党部下设分党部(市镇一级),全国每一个村庄都至少建立了一个基层委员会,党组织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90%。党的领导机构为全国政治局,共53名成员。在2013年议会选举中获66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党主席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总书记博卡里·特雷塔 (Bokari Tréta)。
(2)非洲团结正义党(Alliance pour la Démocratie au Mali-Parti Africain pour la Solidarité et la Justice):前身为马里民主联盟,1991年5月成立。宗旨是建立民主、繁荣、独立的新马里和法制、自由、公正、进步的社会,巩固和扩大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合理分配收入。“自由、劳动、团结”为该党箴言。组织机构有基层委员会、分支部、支部和联合会。下设妇女、青年等群众组织。1992年,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绝对多数席位,成为执政党。2001年,原党主席易卜拉欣· 布巴卡尔·凯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退党,该党出现较大分裂,力量受到削弱。2002年,该党在议会选举中失去绝对多数地位。2003年,该党再次出现分裂,原党第三副主席苏马伊拉·西塞(Soumaïla Cissé)及其追随者退党。2007年,该党联合其他42个政党组成“民主进步同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51席,再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该党在2013年议会选举中获16席。代主席蒂耶默科·桑加雷(Tiémoko Sangaré),总书记马里芒蒂亚·迪亚拉(Marimantia Diarra)。
(3)共和民主联盟(Union malienne pour la République et la Démocratie):正式成立于2003年6月。系由原非洲团结正义党第三副主席苏马伊拉·西塞及其追随者脱离非洲团结正义党后创立,最初旨在支持西塞角逐2002年总统选举。该党领导层多出身马里纺织发展公司,属于原非洲团结正义党中的“棉派”。主张建立自由、平等、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繁荣。2007年,该党与非洲团结正义党结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34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党主席尤努西·杜尔(Younoussi Touré),总书记萨利库·萨诺戈(Salikou Sanogo)。2010年12月,马民主和复兴党(PDR)并入共和民主联盟。该党候选人西塞在2013年8月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19.7%的得票率负于现任总统凯塔。该党在2013年议会选举中获17席。
总统凯塔其他政党还有复兴爱国运动(Mouvement Patriotique pour le Renouveau)、全国民主创议大会党(Le Congrès National d'Initiative Démocratique)、民族复兴党(Parti pour la Renaissance Nationale)、非洲民主独立团结党(Solidarité africaine de la Démocratie et l’Indépendance)、苏丹联盟-非洲民主联盟(Union Soudanai-Rasmblement Démocratique Africain)、马里民主党(Parti Démocratique Malien)、复兴公约党( Convention pour la Renaissance)等。[3]
政要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1945年生。曾留学塞内加尔和法国,获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先后任总统外交顾问、马里驻科特迪瓦兼加蓬、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大使、外长。1994年至2000年任总理。2002年至2007年任国民议会议长。2013年8月当选总统,9月就职。1994年当选非洲团结与正义党主席,2000年10月辞职。2001年6月创建马里联盟党并任党主席。
法律由最高法院、宪法法院、行政法院、上诉法院、重罪法庭、一审法院等机构组成。最高法院系终审法院,下设司法院和行政财务院。一审法院为初审法院,同级的还有巴马科地区法院、商业法院、治安法院和劳动法院等。最高法院院长努乌姆·塔比里(Nouhoum Tapily)2011年5月12日就职。
现行宪法于1992年1月经全民公决通过。1999年1月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规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和部长、颁布法令、组织公民投票、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等重要行政权力;国民议会享有立法和监督权;政府是由总统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向国民议会负责;司法独立;公民享有思想、宗教、信仰、言论、结社、劳动、休息、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自由经营和社会救助等权利。
经济综述系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系非洲主要产棉国和产金国。近年马里政府重点发展农业,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油勘探和矿产开发。为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兴建水泥、汽车组装、食品加工、制糖等一批新兴企业,还大力推动矿产、油气资源开发。2012年,受国内局势动荡影响,马国民经济受到重创。2013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主要经济数据预计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114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7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1%。
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简称非洲法郎(FCFA)。
汇率:1美元≈494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0.6%。[3]
农业农业和畜牧业是马经济支柱。201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3%。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全国可耕地面积3000万公顷,已耕地面积35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小米、玉米、稻谷、花生、棉花等。马是非洲主要产棉国,马每年棉花对国民经济贡献达850至1230亿非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棉花产业从业人口约330万,2013年棉花产量45.4万吨。
马里棉花工业2012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全国有40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主要部门有食品加工、出版印刷、纺织、建筑材料等。66.2%的工业集中在首都巴马科地区,50人以下的企业占85%,2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4%。
服务业服务业主要由交通、通讯、商业和行政等部门构成。2012年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4%。
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马科、古城通布图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节为11月至次年1月。近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国有109家旅行社、244家旅馆饭店、3492间客房。2007年接待外国游客25万人次,创汇1.75亿美元。近年来马旅游业受北方安全形势影响严重下滑。通布图部分历史遗迹遭到伊斯兰极端份子破坏,2012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外贸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政府通过发放进出口意向书对贸易进行宏观管理。现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13年,马主要向以下国家出口:中国30.6%,印度15.2%,印度尼西亚8.6%,孟加拉国6.3%;主要从以下国家进口:法国13.6%,塞内加尔12.4%,科特迪瓦11.3%,中国9.4%。2012年对外贸易额为56.3亿美元,其中进口27亿美元,出口28.8亿美元。主要出口黄金、棉花等;进口石油、食品和机械设备等。[3]
外援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马政府2012年获得官方发展援助10.01亿美元(货币单位下同),其中双边援助占73%。主要捐助方为:美国3.11亿, 国际开发协会1.14亿,欧盟1.13亿,加拿大1.05亿,法国0.79亿,荷兰0.53亿,非洲发展基金0.51亿,德国0.46亿,瑞典0.31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0.27亿。2013年1月29日,由非盟、联合国和西共体共同发起的马里问题捐助方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为马军和“非马团”募集到约4.5亿美元的援助。5月15日,欧盟、法国与马里一道在布鲁塞尔举办了支持马里发展高级别国际捐助方会议,为马里募集到约32.5亿欧元捐款。5月,马里过渡政府与世界银行签署协议,世界银行将向马里3个项目提供总价值为660亿非郎的资助。马里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和比利时签署协议,各国将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的一揽子基金为马政府组织大选提供资金,总额达1500万欧元,比利时将向该基金提供150万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马提供1510万美元援助,帮助马满足紧急财政需求。7月,法国向马提供1500万欧元和140亿非郎援助,分别用于预算支持和重建马北方地区基础设施。9月,世界银行向马提供5000万美元贷款,用于支持马经济发展。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马提供300亿非郎贷款。11月,世界银行决定向马提供8000万美元贷款,用于巴马科城市饮用水供给项目。2014年5月,日本宣布将向马提供4000万美元用于加强萨赫勒地区安全。
文化语言文字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班巴拉语(1972年形成文字)。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8%信奉传统拜物教,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3]
马里人民民俗民风马里人注重礼貌,讲究礼节,为人憨厚。当地居民见到外国客人,总是主动地打招呼,握手致予问候,询问对方是否有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使那些初次踏上这个国家土地的外国人切身感受到马里人彬彬有礼,热情朴实。马里的班巴拉族人遇见相互熟悉的朋友,立即将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前,一边行走一边问候,从身体问到工作,从个人间到家庭,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等近况如何,几乎都要问一遍,有时双方背对着背地已经走出去很远的距离,甚至连对方问候的话音已经听不见了,嘴里仍然在不停地说着,这是非洲的一种非常奇特的见面问候方式。多贡族虽然是马里的一个少数民族,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形成的本民族所固有的一些传统礼仪迄今仍然保持着:晚辈遇见长辈要高举握拳的右手行举手礼;男士遇见女土主动为其让道;相互熟悉的人见面要手拉手地长时间问候,对方的身体是否健康、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等等,详详细细地问候一遍;遇有过路的陌生人讨水喝,主人会热情迎进家门,沏上一壶茶,端上一盘水果,送上一些点心,奉如上宾般地招待,客人越是随意,吃喝得越多,主人越是显得高兴,如果客人出于害怕给主人添麻烦的考虑,谢绝主人的招待,反而会引起主人的不高兴,甚至可能生气。
马里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美德。客人临时来访,若是正巧赶上主人家吃饭,主人会热情地邀请客人入座,一道进餐,并临时制作几样可口的佳肴端上桌。此时,客人不管是否吃过饭,均不得拒绝主人的好意,否则会引起主人不高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遇上无处投宿的过路人,即使是素不相识者,主人闻讯后都会热情地邀请到家中,慷慨招待,安排食宿,奉若上宾。当地人是绝对不会以家庭人口多、居室狭小等理由将过路人拒之门外的,有的人家还会再三挽留过路人多住些日子再走。过路人告别时,主人家会热情送家门外一段路程,如果主人发现过路人已经囊中羞涩,还会捐赠一些钱财。这些做法,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马里人看来,当他人有困难时给予帮助,自己遇到困难时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传统节日独立日:9月22日(1968年)。
军事独立后,马里政府召回在法国外籍军团中的本国青年,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马里武装部队。1961年1月20日马要求法撤走驻军,后将这一天定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志愿兵和合同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期为2年。武装力量由陆军、空军、宪兵、警察、共和国卫队和民兵组成,总兵力约1.5万余人。其中陆军 6900人,空军400人,海军50人,宪兵1800人,警察1000人,共和国卫队2000人,民兵3000人。总统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马里军队曾参加联合国在安哥拉、海地、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维和行动。现任军队总参谋长为马哈马内·杜尔(Mahamane TOURE),2013年11月8日就职。
马里交通综述系内陆国家,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进出口物资需经邻国港口转运。两条国际公路干线经巴马科通往科纳克里和阿比让,公路总长分别为1110公里和1115公里。科特迪瓦危机爆发后,经巴马科-洛美公路运输的货物迅速增加。
铁路仅有一条连接库利克罗、巴马科和达喀尔的国际窄轨铁路,总长1287公里,马里境内长641公里;以货运为主,运行速度60公里/小时。
公路总长18709公里,其中沥青路面3997公里;各型机动车约12万辆,以摩托车和小型卡车为主。
空运2005年2月,马政府和加拿大阿加汗发展经济和促进工业基金会合资成立马里航空公司,以经营国内航线为主。目前,国际航线主要由法国航空公司和比利时航空公司经营。有5个城市拥有国际机场,巴马科塞努国际机场可起降各种大型客货飞机。2006年运送旅客53.36万人次。马北方危机和“3.22”政变给马航空公司带来严重损失,马航自2012年6月11日起开始裁员,减少飞机数量,取消部分航线。12月,马航宣布中止营业9个月,并解聘公司核心员工。目前尚未恢复营业。[3]
水运内河航线总长12700公里;马里航运公司负责内河航运的经营和管理,拥有各种船只27艘。
社会教育沿用法国教育体制。由基础、中等和职业技术以及高等教育三部分组成。2012年,教育预算占国家预算的18.2%,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5.5%,文盲占全国人口的68.9%。[3]
卫生自1968年中国向马里派出第一支医疗队40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浙江省未间断地向马里派出了20批次、674名医务工作者,累计救治病人300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万多台。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实施国际主义义务,在为马里人民的健康、福祉辛勤工作的同时,也为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1名医务人员分别在卡地、锡加索、马尔卡拉3所医院工作。人民生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马里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6.8%,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85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人、护理和助产人员5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1张。
文化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鼓励文学创作。官方文艺团体有国家歌舞团、民族乐团和话剧团等。文化设施集中在首都巴马科,主要有伊斯兰文化中心、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
马里歌舞团媒体全国发行报刊共47种,主要有:《发展报》,综合性官方日报,发行量约1万份;《回声报》,非洲团结正义党的周刊。另外还有《独立人报》、《晨报》、《巴马科晚报》和《共和国人报》等。
马里新闻和广告社为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61年。每周发行1期《新闻周刊》,刊登国内外新闻。有近百名记者。
马里广播电台是官方电台,始建于1957年,播音覆盖面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用法语、班巴拉语、颇尔语和桑海语等9种语言对内广播;用法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对外广播。每天播音累计115小时。另外还有200余家私营电台。
马里电视台是唯一官方电视台,创建于1984年,全国建有25个转播站。每天播放7个小时的节目。
马里出版印刷社是唯一国营出版社,始建于1972年。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愿与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进步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 际争端和地区冲突;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努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非洲团结、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合作。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努力寻求国际援助。马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主张维护不结盟运动,使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债权国和债务国共同分担责任,寻求解决债务问题的有效办法。积极参加中、西非地区维和行动,谴责一些非洲国家动辄军事政变的做法。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支持巴以和平协议。[3]
同法国关系法国是马原宗主国。1960年11月3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保持着传统的特殊关系。目前,法国在马侨民约5000人,马里在法侨民约10万人。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2007年6月,法国外长库什内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10月,杜尔总统赴法出席欧非合作伙伴论坛,并会见了法国总统萨科齐。2008年11月,法国外长库什内访马。2010年2月,为解救被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法国人质,法外长先后两次访马做工作,经马方调解法人质获释,萨科齐总统专程赴马迎接被解救人质。5月,杜尔总统赴尼斯出席法非峰会。7月,杜尔总统应邀参加法国庆阅兵仪式。 2011年5月,马里外长马伊加访法。10月,法国负责国际合作和欧洲事务的部长德兰古赴马出席“法国-马里日”活动,杜尔总统与其会见。2012年1月马北方爆发武装叛乱后,法合作部长德兰古、外长朱佩于2月先后赴马,同杜尔总统商讨如何解决北方危机。“3.22”政变后,法强烈谴责政变,呼吁政变尽快交权,恢复宪法秩序。6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法。2013年1月起,法军应马过渡政府要求协助马政府军打击北方叛乱武装、收复北方被占领土。2 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马。法国外交部发展事务部长级代表康芬访马,宣布恢复与马里的合作。同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法。3月,法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和法国民议会议长克洛德·巴尔托洛内分别访马。4月,法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访马。法国发展署与马政府签署协议,法将出资13亿非郎用于修复莫普提、加奥、通布图的供水、供电系统,256亿非郎用于建造卡巴拉自来水站。5月,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访法,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访马。6月,法国向马里国防部提供价值超过20亿非郎的军事物资。7月,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赴法国出席法国国庆日阅兵典礼。9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马新当选总统凯塔就职仪式。9月底,凯塔总统访法。11月,法国内政部长瓦尔斯访马。12月,凯塔总统赴法出席非洲和平与安全法非峰会。2014年7月,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访马,法马签署防务合作条约。8月,凯塔总统赴法出席第二次世界大战普罗旺斯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
同美国关系两国于1960年9月29日建交。近年两国关系发展较快。2008年2月,杜尔总统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马是美国“千年挑战账户”援助对象国,两国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有关合作项目,美方提供2300亿非郎,主要用于尼日尔河地区土地整治、巴马科机场扩建等项目。2012年3月马里政变后,美国认为马里民主倒退,决定在非洲发展和机遇法案(AGOA)年度规划中取消马里的优先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军事合作近年逐渐增多。2007年至2009年,美国连续3年在马里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马周边国家参与。2010年8月,马美举行图片展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2011年4月,美军非洲司令部新任司令卡特·哈姆将军访马。10月,美向马提供了价值9000万美元的军用物资用于支持马里加强反恐行动。11月,马外长马伊加对美进行工作访问。2012年2月,两国再次在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名美军士兵、150名马军士兵参加。“3.22”政变后,美对政变强烈谴责,呼吁政变尽快交权,恢复马宪法秩序。5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卡尔松访马。6月,美国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救助款用于救助马里难民。 8月,美国国际发展署民主、冲突和人道援助办公室负责人南希访马,宣布美国将拨款6800万美元用于马人道主义援助,奥巴马总统还将向马里提供1000万美元的专项援助。2012年9月至今,美国向马里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总额已达1.49亿美元。2013年4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前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及民主党参议员怀特豪斯访马。7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唐纳德访马。2014年8月,马总统凯塔赴美出席美国与非洲领导人峰会。
同日本的关系两国于1960年10月4日建交。自1989年至2003年,日本向马提供赠款累计达375亿非郎。2004年3月,日减免马370亿非郎债务。2005年3月,日向马提供价值15亿 非郎的粮食援助。11月,日向马提供69亿非郎援款。2007年,日本向马提供16亿非郎用于资助马里大选。2008年3月,日本驻马里使馆开馆。5月,杜尔总统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四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2010年3月,由日本援助的法雷梅大桥举行奠基仪式。2011年7月,马里-日本混委会第6次会议在巴马科举行。6月,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赴日本出席第五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
旅游景点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马科、古城通布图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节为11月至次年1月。
杰内古城美食在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驼”。这种菜的制作要经过一段复杂的过程。他们先将宰杀的全驼割去双峰,去除内脏并洗净,再将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驼腹、而洗净的羊腹内再装一只烤好的全鸡,洗净的鸡膛内再装一只煮熟的鸡蛋,然后封驼腹,不放任何调料,把全驼放入用干柴烧灼了的烤坑内,在驼身上埋一层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约两小时左右即可启食。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0:4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马里(非洲国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马里(非洲国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