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中文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
别称新丝绸之路
所在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支柱产业能源合作、金融合作、经济贸易
级别国家级开发区
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历史背景1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在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上,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
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中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其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为这块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机”。
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也不断呼吁,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发展状况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2]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大型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全长2800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自2006年正式开通以来,已成为中国同里海相连的能源大动脉,哈萨克斯坦已经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5000多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年设计输气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自2009年底到2013年,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6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2010年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
经济贸易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别成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将不断扩大,经济合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的共识。上合组织在其中期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能源、通信、农业四大领域的经济合作。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公路、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吉乌公路、塔乌公路、塔境内输变电线等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经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随着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连接本地区的能源、交通、电信等网络已初显轮廓。2012年,中国政府在上合组织峰会上承诺,向中亚提供100亿美元贷款,主要用于中亚地区铁路、公路、光缆、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资金的注入,将加快中亚各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上合组织正着手建立开发银行等金融合作机制,为合作项目提供融资平台,这将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经贸合作增加动力,为未来各领域合作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区域合作推进旨在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成本的物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也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海关、交通运输、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信息交流等功能领域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须加强各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协调和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自贸区建设成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远期目标。2013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和组织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中。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负责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下设高官委员会和海关、质检、电子商务、投资促进、发展过境潜力、能源、信息和电信等重点合作领域专业工作组,担负着落实峰会及总理会议在经贸领域的决议的重任。各专业工作组加强海关互助、海关统计等方面合作与协调,已经建立了技术法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信息交流的程序和机制,研究协调和完善合格评定程序的方法等。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行间联合体为各国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
金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金融主管部门交流增加,2009年11月召开了首届央行和财政部长会议,积极探讨地区融资领域合作。由中方牵头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展授信和融资额度规模已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与俄、吉哈三国先后签署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议,推进了相互贸易合作。下一步,各国将推进区域内货币互换,推动离岸贸易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其他金融合作措施。
发展建议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加强道路联通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协商交通便利化协定。尽快签署并落实这一文件,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货币流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广。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合作成果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建交之初中国与五国的贸易总额仅为4.6亿美元。 21世纪,则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的“黄金世纪”: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后,双边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的贸易额已达308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有所回落,为235亿美元。此后,双边贸易再次发力,呈加速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已高达460亿美元,20年间增长100倍。
最新动态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1日在会见吉尔吉斯斯坦议长叶延别科夫时说,中方愿同吉方紧密协作,沿着古丝绸之路建设新时代条件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叶延别科夫表示,愿以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加快双方合作步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能源、矿产、原材料。“从中亚引入能源,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布局,这既关乎国家安全、也是国家经济持久发展的一个有益的设计。”郑润宇如此表示。
以习近平此次中亚之行首访国——土库曼斯坦为例,途经中亚多国、全长1万公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起点就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这条能源大动脉自2009年开通以来已经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600亿立方米。分析指出,随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将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提升。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议长尼格马图林。
习近平愉快地回顾了9月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的情景。他说,访问期间,我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举行了坦诚深入而富有成果的会晤,达成一系列新的广泛共识。我高兴地看到,这些共识正在得到有效落实。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内涵丰富的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实现各自发展增添助力。习近平指出,我在访哈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得到哈方及有关各方的积极支持。丝绸之路是中、哈及沿线各国共同拥有的历史遗产,弥足珍贵。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哈的根本利益。希望双方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加强两国之间政治沟通、道路联通、贸易联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这“五通”,发挥中哈合作对丝绸之路途经地区区域合作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国家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关著作《两极世界理论——在世界历史的进化结构中发现通往共产主义之路》。该书作者表示,《两极世界理论——在世界历史的进化结构中发现通往共产主义之路》一书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方向和共产主义实现途径作了理论预测,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2013年7月,学习出版社原本拟推荐该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呈报书稿终稿2个月后即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书中关于第三代两极世界进程的先经济后政治的合作步骤原则、先中亚俄罗斯后南亚东南亚再中东非洲最后欧洲的地缘推进原则、先竞争性领域后自然垄断性领域再公共产品性领域的产业递进原则从理论走向了现实,特别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提出的产权合作递进原则得到了初步体现,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担当了中坚角色。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0:3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1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区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区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