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是石鸻科、大石鸻属的中型涉禽,体长53-57厘米,嘴粗而直、尖端黑色,基部黄色。头黑褐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眼特别大、黄色。颏和喉白色,颚纹黑色,就像位于嘴边的八字胡。上体灰褐色,小覆羽上有黑色和白色带斑。下体白色,前颈和胸缀有皮黄色。飞翔时仅外侧3枚初级飞羽具白色横带,内侧初级飞羽黑色或白色。
大石鸻主要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礁和海边红树林地区,是一种海岸鸟类,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以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文名大石鸻
拉丁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
科石鸻科
形态特征大石鸻前额、眼先、头顶和头侧黑色或黑褐色,一条宽而显著的白色眉纹从眼前开始沿眼到枕,一条宽的黑色贯眼纹前端连于前额,眼先黑色,后端与枕侧黑色相连,形成对白色眉纹的包围。颊的余部、颏、喉白色,颚纹黑色,像嘴边的八字胡,在白色的颊和喉之间亦甚醒目。上体橄榄褐色,微具细的暗色纵纹。翅上覆羽灰色,翼角处有一白斑,小翅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翅折叠时在翅肩部形成一宽的黑褐色和窄的白色横带。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黑褐色而具宽的白色亚端斑,其余5枚外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白色。次级飞羽基部和外翻白色,内侧次级飞羽全白色。尾橄榄褐色,中央1对尾羽黑褐色,微缀淡色斑点,其余尾羽具白色亚端斑和暗褐色端斑。下体主要为白色,前颈和胸淡灰色,具细的暗色纵纹。尾下覆羽皮黄色,其余下体白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淡,羽缘皮黄色。
大石鸻虹膜黄色,眼甚大。嘴粗大,黑色,基部黄色。脚褐色或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长530-570毫米;嘴峰70-82毫米;翅264-285毫米;跗蹠78-90毫米。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瓦努阿图。
中国分布:海南岛、云南。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0:3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5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石鸻(石鸻科、大石鸻属的中型涉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石鸻(石鸻科、大石鸻属的中型涉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