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炒肝是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由猪大肠,猪肝等制作而成。根据记载,炒肝作为北京传统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问世百余年了。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售卖的"白汤杂碎"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兴居在会仙居对面开业,因为选料更精、采用味精、酱油等当时的新式调料代替原来的口蘑汤等,生意逐渐盖过了会仙居,1956年两店合并,就只剩下天兴居的招牌了。
中文名北京炒肝
分类汉族小吃
英文名Stewed Liver, Beijing Style
主要食材猪大肠,猪肝
做法将买来的生猪大肠,用碱面或明矾揉搓,再用水洗净,再放入醋中和,放置片刻用水洗净。先取一锅放入一些水,煮开后放入猪大肠,先紧一下猪大肠后,再取一锅多放入一些水,再放入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丁香、香叶、香果、肉寇、葱、姜、蒜等调料。少一两种也可以。但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葱、姜不可缺少。料水煮开后放入猪大肠,大约煮上20-30分钟后,取出猪肠放入猪肝炖至猪肝熟透,大约20分钟。捞出猪肝。将炖猪肠和猪肝的汤滤干净,除去调料后,待用。将猪肠切成3厘米的段,猪肝切成薄片。将调好的水淀粉放入汤中,勾浓芡,再将切好的肠子和猪肝放入,出锅是多放入蒜沫,即可食用。
营养价值肥肠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它含有大量的脂肪与蛋白质,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其性寒,味甘;有润肠、去下焦风热、止小便数的作用。
1、肥肠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各器官工作时的必须成分,人们食用肥肠能满足身体对不同营养的需要,能促进身体代谢,提高各器官功能。
2、肥肠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性寒味甘,可以去下焦风热,也能润肠止燥,更能清理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病菌,能起不错的止痢作用,平时在中医中它也可以用于人类痔疮和大便带血等症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6:4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炒肝(北京小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炒肝(北京小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