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民间游戏)

更新时间:2025-04-07 15:01:03 阅读: 评论:0

斗草(民间游戏)

斗草 (民间游戏) 次浏览 | 2022.09.17 15:42:4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斗草民间游戏

斗草又称斗百草,是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古代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

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用草作比赛对象,或对花草名,或斗草的品种多寡,多则胜,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

中文名

斗草

类型

汉族民间游戏

流行于

中原和江南地区

别称

斗百草

节日

端午节

相关文献

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基本内容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

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因此玩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不行的。

先秦时的“斗草”最初只是简单的游戏,用植物枝茎互相比拼,分出胜负。然而后来的文人觉得这样太过粗鄙,于是渐渐将斗草发展为了风雅的游园竞赛。[1]

自唐宋以降,文人墨客斗草,换过几个版本:首先是比谁认识的植物更多,外出春游,随口就能说得出花草树木的名字,即可获胜,受人尊敬;后来演变成不但要说出名字,还要讲得出名字由来、历史掌故;再后来,则演变成以这些植物为题,吟诗作对,将斗草变成了诗文盛会。于是,早期用植物互相拉扯分胜负的斗草,被称为“武斗”,而文人之间比拼知识、文采的斗草,则叫“文斗”。

现代发展

到了现代,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成人们对这些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斗草就成了儿童游戏。每值百草丰茂的时节。杂花遍地的田野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在现代,南方斗草已经无影无踪了,但是在少数的北方地区和早期北方儿童中,斗草的游戏仍存在,而且多为武斗。

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尤其城市“爱护花草,人人有责”,在公园里摘花拔草用来“斗草”,显然是不文明的现象,而且要受到谴责、罚款,甚至追求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6:3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斗草(民间游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斗草(民间游戏).pdf

标签:民间   游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