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信 ,汉族,1940年4月7日生于山东蓬莱, 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EEE Fellow,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1980年赴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研究所进修;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周孝信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研究。
中文名周孝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蓬莱
出生日期1940年4月7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1965年,周孝信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作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原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
1969年,周孝信插队到五·七干校,一呆就是三年半,犁田、插秧、制砖,什么农活都干。周孝信在插队的这三年多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电力系统分析软件。
1972年11月,周孝信回到科研岗位,电力系统分析综合软件项目终于继续进行。
1979-1980年,周孝信赴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研究所进修。
1981年,周孝信回中国对原来的程序进行修正和完善。
2011年8月10日,周孝信任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和专家组组长。
2013年4月12日,第一期“中国电科院讲坛”特邀名誉院长周孝信院士作题为“关于中国电网未来发展的思考”的专题学术讲座。
2015年4月24日,周孝信领衔挂帅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7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主持开发我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在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广泛应用。30多年来,参加或主持我国多项大型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
在我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电力系统工程中提出并采用新的分析模型、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90年代开始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等重点项目,致力于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适应21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周孝信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建模方法,比中国以外已有方法更实用、方便,更受用户欢迎。
周孝信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已在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应用并输出中国以外。
周孝信主持并参加了中国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的潜供电流新算法并被采用。
周孝信负责组织并参加了中国第一条±500千伏葛洲坝到上海直流输电工程研究和调试,提出了计入控制系统作用的分析模型和方法。
周孝信主持完成了“2000-2050年中国电网远景规划研究”,预测了未来30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趋势。
周孝信在中国首次进行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该新型输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90年代周孝信开始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研究。
周孝信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等重点研究项目,致力于研究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仿真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适应21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科研成果获奖
1981年,参加编著的《电力系统计算》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5年,因“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年,因“可控串补”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因“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机械电力技术奖。
2010年,周孝信院士的“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关键技术研究、装置研制和应用”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
人才培养截至2018年,周孝信一共培养了29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根据全国图书联盟,培养的学生如下:邱健、王海宁、王志冰、施浩波、刘敏、刘思革、郑超、孙华东、岳程燕、赵建军、黄胜利、李芳、周篁等。
荣誉表彰周孝信院士 1981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5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2008年被IEEEPES学会授予 NariHingoraniFACTS技术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机械电力技术奖,201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
社会任职周孝信院士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和材料学部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华南理工顾问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IEEE PES Beijing Chapter主席、IEEE PES Governing Board Members-at-large、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
人物评价周孝信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就的背后是他和他的团队不懈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电科院,奉献给中国的电力事业。周老师年近古稀,仍然可以在中国电科院看到他矫健的身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党员,他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鼓舞着我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评)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6:0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周孝信(中国科学院院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周孝信(中国科学院院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