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源自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原是一种处死犯人的残酷刑具,流行于古罗马、波斯帝国和迦太基等地,通常用来处死叛逆者和奴隶等。后演变为基督教信仰的标记,象征着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受难死亡,救赎罪人,代表着爱与救赎。于公元431年开始在基督教会中出现,公元586年开始被立在教堂顶端。
中文名十字架
外文名Cross
类别符号
起源远古
历史字架原是一种处死犯人的残酷刑具,流行于古罗马、波斯帝国和迦太基等地,通常用来处死叛逆者和奴隶等。
形状在历史上,十字架的形状曾出现过多种。拉丁十字为纵长十字,这是罗马天主教通用的十字形状。希腊十字为正十字,现在东正教用的正是这种十字。此外还有洛林双十字、马耳他燕尾十字、圣安德烈斜十字、圣安东了形十字等。[1]
规定作为基督信仰的标志,十字架可树立于教堂上、挂于礼拜场所内,但必须符合建设规范,以安全为主,亦可悬于家中。教徒也可以将小十字架挂在胸前,以表示自己的基督徒身份,而在胸前佩带的大十字架,则是主教职权的象征。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6:0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4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字架(基督教信仰的标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字架(基督教信仰的标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