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青(公元716年~755年),清源郡田庄村(今福建莆田东峤镇田庄村)人氏,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
本名雷海青
出生地清源郡田庄村
出生日期716年月日
逝世日期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宫廷乐师
代表作品《引梅敬酒歌》
擅长弹奏琵琶
结局安史之乱中殉国就义
人物简介雷海青(公元716年—755年),又称田公元帅、田都元帅、元帅公、相公爷、三田都元帅、会乐天尊、昊天帝子等。福建省莆田县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传说他是玉帝的三太子,因酷爱人间戏剧,擅长音乐歌舞,玉帝准他下凡,功满再回天庭。投胎于一雷姓畲族农家,生时因嘴巴周围皮肤乌黑,家人以为不祥便弃在路旁。
有一只毛蟹正爬在他嘴唇边用涎沫喂他,其头戴的帽子上绣有一个“雷”字,就取名“雷海青”,由戏班代为抚养。长大成人后的他眉清目秀,聪明乖巧,诗书器乐无所不通,特别善于吹奏一种名叫“筚篥”的笛管。[1]
历史记载据《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入长安,数百名梨园弟子皆为俘海青不愿为叛军演奏,便称病不去,被安禄山派人强押到场。这些梨园弟子相对而泣,曲不成调,安禄山大怒虏,雷海青也在其中。一日,安禄山在长安西内苑重天门北凝碧池举行大宴,命梨园弟子奏曲作乐,雷,言有泪者当斩。
雷海青忍捺不住,对着安禄山,举着琵琶,奋力往地上一摔,琵琶被砸得粉碎,然后面西放声大哭,安禄山暴跳如雷,下令将雷海青在试马殿前肢解示众。王维闻雷海青死难之事后,很是感动,赋一首七绝:“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乐师雷海青。
文化遗产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头亭瑞云祖庙奉祀的主神田公元帅,是莆仙地区和八闽各地民间及戏剧界共同崇奉的戏神;台、港、澳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人的民俗信仰,皆以妈祖和田公为主。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不时组团前来瑞云祖庙,朝拜田公元帅,题缘祈愿,至虔至诚。央视第四套为制作《走遍中国·莆田》,曾来瑞云祖庙进行现场采访,拍摄田公元帅及莆仙戏的有关资料。
历史趣话进宫传说唐明皇“游月宫”时,羡慕天上仙乐,命乐师按其旋律谱成《霓裳羽衣曲》,因排练演奏时缺少一名吹箫的乐官,正在愁眉不展,忽有乐官奏禀,闽中莆田有一名精通韵律、能歌善舞的神童雷海青,无论任何乐器他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不管什么曲谱他都一看就会演奏,就立刻派人日夜兼程,南下寻访,宣召雷海青入宫,殿试取用。
雷海青应召赴考,一举中了探花,皇后亲自为他簪花。海青拿起玉箫,当殿吹起悠扬悦耳、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满朝文武百官和乐师名优们听了,拍手喝彩,齐声叫绝;唐明皇当即恩赐雷海青状元及第,并封他为翰林院大学士,钦赐御酒饮宴奖赏。
雷海青为人豪爽,忠心耿耿,又才华横溢,唐明皇十分器重,任命他为掌管宫廷歌舞的伶官和梨园戏剧的教官。他精研戏曲,通晓乐理;身居大唐乐府著名乐师,依然不耻下问,对音乐歌舞精益求精。
他的同乡江梅妃被选入宫并封为东宫正一品皇妃后,他不但教会梅妃及乐官们演奏他自己谱成的乐曲《引梅敬酒歌》,跳家乡的舞蹈《白玉惊鸿舞》、《八仙过海祝寿舞》,还把莆、仙各地流行的十音、八乐、大鼓吹和俚歌、山里诗等等民间音乐、曲艺节目引进了宫廷,又在宫中专攻琵琶弹奏,终成声震天下的一代琵琶高手。
返乡授艺民间相传,开元后期(公元738-739年间),唐明皇派雷海青带领一班皇家梨园子弟前来泉州,慰问梅妃的家乡父老,首场戏安排在乌石山下东边一里外的练兵广场(今头亭地方)演出。
一时轰动了全景,观众如云,万人空巷,其后,戏班深入乡间演出,雷海青所到之处,都热心传授宫廷戏剧艺术,培养了不少梨园乐师,为梨园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乱年间保持风骨唐天宝十四年秋,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变,占洛阳,入潼关,攻陷长安城,逼走唐明皇,把雷海青以及教坊梨园子弟和宫廷乐官三百余人,都掳进洛阳城,在凝碧池设宴庆功,令雷海青和众乐官弹奏琵琶宫乐,叫宫娥妃嫔歌舞助兴,以显示他的威风。
雷海青手抱琵琶,义愤填膺,与梨园旧人相对黯泣,久久不肯动手演奏,又痛斥安禄山之罪恶,安禄山恼羞成怒,喝令手下用刀剜雷海青的嘴唇,雷海青仍骂不绝口,安禄山急令将其舌头割掉。
雷海青口含鲜血,忍着剧痛,拼尽全力将手中琵琶对准安禄山的头部掷去!安禄山当殿受辱,气急败坏,立命刀斧手把雷海青绑到戏马殿前,凌迟处死!顷刻之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时为唐天宝十四年八月廿三日。
死亡之后的神化过程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明皇(玄宗)从四川避难归来,获悉了雷海青忠贞不屈的悲壮事迹,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赐迁尸骨回乡安葬,筑祠祀之。墓与祠在今泉州南安市罗东振兴坑口村前小溪旁,祠俗称“坑口宫”,至今犹存。唐肃宗时又加封为“太常寺卿”,受万民祀拜。
传说,郭子仪率兵收复长安都城时,与顽敌浴血战斗中,雷海青带领天兵天将,在空中助战,一举歼灭贼寇,夺回唐室江山。南宋末年端宗皇帝被元兵追赶,从海道逃往莆田途中,突遇风暴袭击。
万分危急之际,雷海青在天上显圣,带神兵解难,海面风浪立时平静,君臣得以安然脱险;端宗惊魂稍定后,翘首仰望,但见云端上有天兵、天将,帅旗上镶绣个“雷”字,因“雨”头被云雾遮蔽了,只隐约露出下边的“田”字,于是颁诏天下,大塑金身,赐名“田公元帅”,四时香火供祭。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泉州城北门外拱辰村头亭民众,在唐时雷海青搭棚演戏的旧地,即元建“瞻阙亭”(为城涵驿道第一亭,俗名头亭)之东侧,率先立庙供奉田公元帅,以雷海青忠魂显圣呈瑞彩的神话故事,取其名曰“瑞云庙”,并重建戏台,供戏班演剧,以示纪念。
庙内的石刻楹联有:“庙貌巍峨拱辰外,旌旗缥缈瑞云中”、“栋宇昭灵源承易水,旌旗现字彩焕瑞云”、“琵琶声里风霜厉,姓字云头日月光”等,都是根据雷海青勇斗安禄山的壮烈事迹撰写的。民间把田公塑成红面将军,嘴唇的周围刻有十道刀痕,形如毛蟹,就是体现了雷海青面对强暴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在泉州南安坑口宫的传说中,雷海青是同白须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泉州府志》载:白须公或称翁爷,为蜀地圣僧,来永春乐山蜕化成神,宋绍圣年间敕封福佑真君;仁福王为宋熙宁间巡检陈益,曾率兵抗御西夏,元丰间化身南安九日山,淳祜中敕封仁福王。田都元帅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样受敕封,已难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宫庙中常见并祀田都元帅,并且认定三位神灵的形成同在宋代。
庙宇中的田都元帅头戴插满金花的学士纱帽,衣着红色蟒服,旁立两侍者,即金鸡、玉犬两舍人。正殿石柱刻联:“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学士醉青春”。拜亭刻联:“坑口化身参元相,宋代封位列三公”。宫对面50多米处有一古墓,碑刻“相公墓”三字,系明万历庚子年所立。据传为雷海青葬处。其墓现由南安市文管部门立碑保护。
宋元时期,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交通发达,经济相当繁荣。戏剧也领闽地之先。宋南渡之后,把南外宗正司迁置泉州,一百馀年间,赵宋王室发展到“内外三千馀人”,这此王子皇孙从临安和温州带来歌舞乐伎,组成家庭戏班--”七子班”,所用的演员都童伶,到了一定年龄就得散棚重组,散棚后的伶人便于流入社会,重组班社,演出于民间,这就是福建南戏的开始。
闽人本善于造神,宋代又是个造神的年代,福建曾造出妈祖吴真人等众多地方神。在南戏日趋发展向外传播过程中,出于行业竞争,艺人权益保护等需要,戏神的产生势成必然。最初戏班所崇祀的祖师的原型或者只是姓名不显的传授南戏的艺人,尊称为相公(木偶班的传说就比较接近原型)。
为提高戏神的声威,便又附会地方传说中的雷海青这位唐代尽忠而死的乐工,因为他既有忠义、壮烈的事迹,又是能歌善舞、会奏乐的伶人,符合“聪明正直是为神”正统观念,雷海青便理所当然地取代原来的戏剧祖师相公爷而被奉为戏剧之神了。戏神的信仰随着泉州南戏向外传播,其神源传说在传播过程式中虽经过种种加工而产生异化,但名地总还是称为“清源祖师”泉州有清源山,五代是地属清源军。
宋代岳(岳飞孙,小时住泉州石龟外祖家)《桯史》记一故事:淳熙间,一考出题,错将“霈”字作“沛”,有考生指出,犹强辨:“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考后众官设宴观剧,优伶扮二儒辨古今人物,一人指雷万春为田万春,一人以为“历考史牒,未有经雷为田者”。
问一教授,曰“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考官知讽己,大怒,“录优而诘之,杖而出诸境。”“然其语盛传至今。”这段记事,或可为戏班称雷海青为田相公、田元帅作一注脚--最初是一种诙谐的叫法,以示对压迫者的戏谑、讽刺,久而久之,就变为约定俗成了。
被称为戏神祖地的南安坑口村,山明水秀,处于泉州城北40公里处古大路边,该村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道士和戏曲艺人,号称“道士窝”、“戏窝”。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出戏神是十分自然的。坑口早年有畲族雷姓居信,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崇拜图腾,信仰道教,历来奉雷海青为家族神。戏神原型的产生与之不无关系,譬如田都元帅庙必奉有狗舍人(灵牙将军)。便带有狗图腾崇拜的痕迹。
闽地田都元帅信仰的广泛传播,是与地方戏剧盛行,戏班普及分不开的。明代政治较稳定,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对于戏剧繁荣有很大的促进。福建一些地方剧种如闽剧、大腔戏、四平戏、词明戏等均产生于明代。明人陈懋仁《泉南杂志》记载泉州迎神赛会“妆阁”之盛:“迎神赛会,莫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经方木板搭成台案,索绹绮绘,周翼扶栏,置几于中,加幔于。
而经较童妆扮故事,衣经飞绡,设以古玩,如大士手提筐莒之属,悉经金珠为之,旗鼓杂沓,贵贱混并……明弘治间晋江人李聪曾言其家乡青阳石鼓庙祀神”旦夕锣鼓喧天,居住宅区民魂不安,神气多耗。“嘉靖间晋江青阳人庄用宾述其祖父”性僻喜戏剧……俦类私呼之,则侧门以去,吾父为人大类吾祖而不事事,喜戏剧尤甚。
泉州作为对外交贸的主要口岸,甚至将戏剧传至海外。明万历间莆田市面上布衣姚旅《露书》记载:“琉球国居常所演戏文,则闽子北为多,其宫眷喜闻华音,每作,辄从帘中窥……惟《姜诗》、《王祥》、《荆钗》之属,则所常演。”这里所举的戏文,就是泉州梨园戏的传统剧目。
其时闽地戏剧繁盛,班社众多,散布民间各地的戏班演员每常是“亦农亦艺“,平日务农,遇请则集中出演(因为演戏与节日、神诞、人家喜庆有关,不是每日薄西山都出演的)。
所以有“凑脚老戏”之称,而那些童伶演员到成年“散棚”后,不再从事演艺了,亦只有务农或做小生意过程,由演员身份转变为农民、市民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尊奉田都元帅的习俗,田都元帅信仰就由戏神过渡到民间福神,得地方财力,城乡众多田都元帅庙就建立起来了。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5:4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雷海青(唐朝宫廷乐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雷海青(唐朝宫廷乐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