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峰驼(偶蹄目骆驼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2:38 阅读: 评论:0

单峰驼(偶蹄目骆驼科动物)

单峰驼 (偶蹄目骆驼科动物) 次浏览 | 2022.07.27 10:00:4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单峰驼偶蹄目骆驼科动物

单峰驼(学名:Camelus dromedarius)因有一个驼峰而得名。它比双峰驼略高,躯体也较双峰驼细瘦,腿更细长。单峰驼原产在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其确切分布区难以考证。因为它早已为人类驯化没有野生的了。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1800年单峰驼就已在阿拉伯被人驯养了。虽然野生的早已灭绝,但是有些再次被野化,如引入澳大利亚的单峰驼,现在在澳洲沙漠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野生种群。

拉丁学名

Camelus dromedariu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亚目

胼足亚目

骆驼科

骆驼族

骆驼属

中文学名

单峰驼

英文名

dromedary

外形特征

单峰驼因有一个驼峰而得名。它比双峰驼略高,躯体也较双峰驼细瘦,腿更细长。

毛色为深棕色到暗灰色,毛比双峰骆驼短而柔软,腿也比较长,头颈部长,尾巴短,眼睫毛浓密,耳朵小,上唇深裂,鼻孔扁平呈细缝状,蹄宽大呈扇状。头躯干长2,250~3,450毫米,尾长350~550毫米,肩高1,800~2,300毫米,体重300~690千克。单峰驼是比较大型的动物,它们的颈比较细长,头比较小,也比较长。它们的腿比较细。美洲的动物一般只有35至150千克,而亚洲和非洲的动物则能达到300至700千克重。

单峰驼的脚与大多数其他偶蹄目动物的脚不一样。大多数偶蹄目动物站在其脚尖的踢上,而单峰驼则站在脚趾的最后两个节上,它们没有蹄,而是有弯曲的趾甲,这些趾甲仅保护脚的前部。单峰驼的脚下有一层弹性的、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垫子,为其脚底板提供比较宽的面积。这是为什么它们的亚目被称为胼足亚目的原因。其偶蹄由第三和第四个脚趾组成,其它的脚趾全部退化了。此外它们的趾骨完全连接到了一起,下臂骨也部分连接到了一起。单峰驼走路的方式也与其它偶蹄目动物不同,它们总是同一侧的前后蹄同时迈步。

单峰驼的头颅平,拉长,没有角。上唇裂开,鼻孔可以关闭。它们有30至34枚牙齿:每边只有一枚上门齿,其形状如犬牙,六枚铲状的下门牙,向前突出。犬齿和臼齿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牙间隙。

生活习性

单峰驼在沙漠中往返,运载人们和商品通过最干燥的地区,被北非的当地人称作—沙漠之舟。它们身体机能非常适应沙漠环境,可以连续好几天不喝水能够持续五到七天的生命。它们可以吃荆棘、干植物及其它哺乳动物所不能吃的耐盐植物而生存。为了保留水分,骆驼开始流汗前体温会提高很多,以减少汗量。此外,它们排泄物是高度浓缩的尿液和干燥的粪便。骆驼以粗糙坚韧的沙漠植物为食,靠着贮存在驼峰里的脂肪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非洲骆驼属单峰骆驼,它们都已驯化、被人饲养。

单峰驼是半群居动物,可以自在的独处或与骆驼群居,但它们只喜欢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在不熟悉的动物接近时,它们常常会变得很激动。单峰驼透过跺脚及奔跑来表现它的不高兴,也就常因为它吐痰和踢腿的动作,而给人有坏脾气的印象和倔强个性等不好的形容词。事实上,它们往往是亲切、耐心和聪明的。

单峰驼是在白天活动的动物,野生的单峰驼成群生活,每群由一头雄兽和多头雌兽带着它们共同的幼兽组成。成年的雄性幼兽会被驱逐出群,组成单身汉的群。雄兽之间为了成为群的首领会进行非常激烈的斗争。

单峰驼是草食动物,主要吃草,亚洲和非洲的动物尤其能够吃带刺和含盐的植物。

生长繁殖单峰驼

每年的1~4月是单峰驼的交配季节。骆驼的发情周期是2个月,发情后要持续16天左右。母骆驼在怀孕后,孕期长达370~440天。这么长的孕期,有助于小骆驼在母体中充分发育。母骆驼每次只产下一只小骆驼,每隔2~3年才生育一次,繁殖率很低。

雄兽争斗时,主要是将头部伸到对方的两腿之间,绊倒对方后再用嘴撕咬。这时常常见到单独行动的单峰驼,往往都是求偶争斗的失败者,也有发情的雄性跑到家骆驼群里,与雌性家骆驼交配的情况发生。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2~14个月,翌年3~4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2小时便能站立,当天便能跟随双亲行走,一直到1年以后才分离。4~5岁时性成熟,寿命为35~40年。

双峰驼和单峰驼之间能够杂交,其后代有繁殖力,这样的杂种要么只有一个拉长的驼峰,要么有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驼峰。美洲的骆驼科动物之间也能杂交。

通过人工授精羊驼也能够与单峰驼或双峰驼杂交。

分布范围

单峰驼饲养于阿拉伯、印度及北非。单峰驼原产在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其确切分布区难以考证。因为它早已为人类驯化没有野生的了。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1800年单峰驼就已在阿拉伯被人驯养了。

虽然野生的早已灭绝,但是有些再次被野化,如引入澳大利亚的单峰驼,现在在澳洲沙漠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野生种群。

阿拉伯寄生虫

驼乳可以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毛可以织衣服,驼皮可以搭帐篷,驼粪可以作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还可以做药。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因此,有人称贝都因人是"骆驼的寄生虫"。阿拉伯世界横跨西亚和北非。这一地区地形的突出特点是沙漠面积广大。

在西亚,仅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面积就有12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的主要沙漠区之一。在北非,从大西洋岸畔到印度洋,撒哈拉沙漠延绵几千公里,总面积达8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带。从古至今,沙漠中的生活都是很艰苦的。因此,阿拉伯民间故事说,真主早就体察到这一点,特地将骆驼赐给居住在那里的穆斯林民众,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

历史悠久

骆驼在阿拉伯世界有悠久的驯养历史。从古埃及、巴比伦和亚述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看,驯养和使用骆驼最早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后来逐渐传播到邻近的其他地区。

据《圣经》记载,公元前11世纪,米底人进攻以色列人时,把骆驼从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带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利百加嫁给以色列人的先祖以撒时,就是骑着骆驼前往的。公元前7世纪,亚述人进攻埃及,驯化的骆驼开始传入北非,然后再传入撒哈拉沙漠地区。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这一称谓,来自从阿拉伯语派生出来的哈桑语。其中,"努瓦克"意为"骆驼","肖特"意为"盐沼"。在这个阿拉伯世界西南端的国家,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岩石壁画中就留有骆驼商队的身影。

财富的象征

阿拉伯人长期将骆驼视为财富的象征。在古代,征服者向被征服者勒索的贡品中,骆驼的数字比马的数字还要多。在阿拉伯半岛地区,新娘的彩礼、囚犯的赎金、赌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是以骆驼头数为计算单位的。目前,海湾各国虽然都是石油生产国,但驯养的骆驼数量仍很大,大约每百人平均35头。

毛里塔尼亚人口250万,80%为游牧民,蓄养有骆驼120多万头。骆驼交易在阿拉伯国家很盛行。埃及首都开罗市郊的比尔卡什骆驼市场是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的骆驼市场之一。那是乡野上的一片开阔地,周围砌着红砖围墙。围墙里边,一栏又一栏,关着的都是大小不等的骆驼,总数约有上千头。有的骆驼是埃及本地所产,有的则来自上千里之遥的苏丹,还有的来自撒哈拉沙漠深处的利比亚南部。买者、卖者和经纪人高声交谈,讨价还价。据说,这里每天的成交额在五六百头之多。

与我国的骆驼不同,阿拉伯的骆驼都是单峰,但耐渴和耐劳的特性没有什么差别。阿拉伯人,特别是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把骆驼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全天候朋友"。

我在约旦河西岸采访过一个至今仍过着游牧生活的贝都因人家。这家的男主人说,他们总是把骆驼称为"养父和养母"。这是因为,驼乳可以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毛可以织衣服,驼皮可以搭帐篷,驼粪可以作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还可以做药。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因此,有人称贝都因人是"骆驼的寄生虫"。而贝都因人则喜欢自称为"驼民"。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希提所着《阿拉伯通史》称,马固然是阿拉伯人珍视的家畜,但从游牧人的生活来说,骆驼却是最有用的东西。

活动战车

骆驼自古以来还是阿拉伯人的战车。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记载,公元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西征希腊,他麾下的36万大军中,由阿拉伯人组成的骑兵是骑着骆驼出征的。到公元633年,阿拉伯人进攻波斯,曾驱赶着骆驼冲锋陷阵,将敢于抵抗的敌人统统踩死。这在波斯著名的细密画中有生动的描绘。次年,号称"真主宝剑"的伊斯兰联军大将哈立德·伊本·瓦利德远征叙利亚时,全军七八百人也都是骑着骆驼上路的。在连续五六天的沙漠急行军中,他们缺水少食,不得不忍痛将一些骆驼宰杀,啖其身上肉,饮其胃中水。

战争

阿拉伯人最津津乐道的是所谓"骆驼之战"。公元656年6月,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被杀害,阿里·伊本·艾比·塔列卜在麦地那继任,成为第四任哈里发。圣门弟子左拜尔·伊本·奥瓦木和泰勒哈·伊本·阿卜杜拉对其不服,联合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三个妻子、有"穆斯林之母"称誉的阿伊莎,以为奥斯曼复仇为借口,在巴士拉举兵反叛。

阿里随即挥师向巴士拉进发。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爆发。同年12月4日,双方在巴士拉郊外激战。阿伊莎坐在骆驼拉的轿车里督战。最后,左拜尔和泰勒哈战死,阿里的军队杀死驾轿的骆驼,阿伊莎被俘。因为整个战斗围绕着阿伊莎乘坐的驼轿进行,骆驼成为叛军的重要标识,这次战斗被后人称为"骆驼之战"。

文明的传播者

骆驼在战争时期是"活动战车",在和平时期则成为商品交流的运载工具。在阿拉伯历史上,最著名的陆上商道至少有两条。一条从阿拉伯半岛南端各港口直通北方内地各大城市。通过这条商道,把东非产的乳香和没药、波斯湾的珍珠和宝石、印度的棉花和香料从南方运到贝鲁特、大马士革等城市,甚至经过这些城市再转售到欧洲。同时,将北方的刀剑、金银、陶器又运送到南方。另一条从地中海南岸穿过撒哈拉沙漠直通到非洲腹地的"黑人之乡"。

通过这条商道,把非洲内地的黄金、土特产乃至奴隶运送到地中海沿岸各港口,换取来自欧洲的枪炮和生活日用品。在商道上奔跑的骆驼商队,在西方各国文字中均称"卡拉丸"(caravan)。千百年来,"卡拉丸"在沿海与内地、东方与西方的商贸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的西方史学家称"卡拉丸"中的骆驼为"人类不同文明的传播者"。

顺服安拉的表征

阿拉伯人喜欢骆驼。这从伊斯兰教圣典到口头传说中都可以看到。《古兰经》中多次提到骆驼,称它是"顺服安拉的表征",对人"有许多好处",宰杀时"要诵读安拉的尊名"。而"骆驼穿针眼",更成为形容根本办不到的事情的箴言。相传,公元7世纪的哈里发欧麦尔曾说:"在骆驼繁殖的地方,阿拉伯人才能昌盛。"因此,在阿拉伯语中,有一千多个词汇直接或间接同骆驼有关。作为阿拉伯文学中产生时间最早、成就最为辉煌的体裁,阿拉伯诗歌更是与骆驼紧密相关。

据阿拉伯文学史家考证,早在远古时期,一些歌谣就在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牧民中流传。这些歌谣大多起源于牧人驱赶骆驼的吆喝声,其节奏由骆驼行进时的节拍演变而来。在这些歌谣的基础上,从伊斯兰教出现前的所谓"蒙昧时期"的歌谣"卡色达"开始,许多阿拉伯诗歌以歌者骑上骆驼或骏马奔跑开篇,然后才逐渐转入正题。

当今最喜欢骆驼的阿拉伯人,最著名者莫过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他出生在牧民家庭,从小与骆驼为伴,喜欢饮用鲜骆驼奶,也喜欢住骆驼皮搭建的帐篷。因此,即使到欧洲或非洲其他国家开会,他有时也不住高级宾馆,而是住在自己带去的骆驼皮帐篷里。他有时还不顾千万里之遥,事先把几头正在产奶的母骆驼运去,每天享受鲜骆驼奶之美味。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5:3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单峰驼(偶蹄目骆驼科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单峰驼(偶蹄目骆驼科动物).pdf

标签:单峰驼   偶蹄目   骆驼   动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