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6:05 阅读: 评论:0

牛角(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牛角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次浏览 | 2022.10.06 19:38:3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牛角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牛角,来源:为牛科动物的角。功效:清凉止血,清热解毒。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和贵州省黔南、黔东南等地最为盛行。

中文学名

牛角

英文名

cowfish longhorn

二名法

lactoria cornuta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鲈鱼目

箱鲀科

海水鱼类

分布

印度洋

词语

【词目】牛角

【拼音】niú jiǎo

【释义】牛的角。亦指牛角号。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是日,管仲军出南门,约行三十余里至峱山,见一野夫,短褐单衣,破笠赤脚,放牛于山下。此人叩牛角而歌,管仲在车上,察其人不凡,使人以酒食劳之。”

中药名称

中药名:水牛角

主治 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1] 2、血热妄行斑疹、吐衄:取本品清热凉血之功。 3、痈肿疮疡,咽喉肿痛:取本品清热解毒之功。

性味归经:苦、咸,寒。心、肝、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5-15克锉为细粉或磨汁服。或入丸散剂。

拉丁名:黄牛 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化学成分

一、甾醇类;

二、氨基酸: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三、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 

四、胍基衍生物;

五、蛋白质。

历史牛角

牛角,唇振气鸣乐器历史久远,其起源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国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曾有新石器时代所用的陶制角出土。陕西省华县井家堡出土的一支陶角,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其形与牛角相似,全长42厘米、吹口内径1.8厘米、喇叭口内径7.4厘米~7.6厘米,管壁厚0.8厘米~1厘米。这支陶角虽吹口较细,但仍能吹出音响,音量还较大。当牛角等兽角普遍使用之后,方有这种陶角的产生。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秦汉时期,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还出现了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的角。

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汉代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制作的角了。古代的角,先在少数民族中使用,与牧业、狩猎生活关系密切。东晋徐广《车服仪制》中有:“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吴越。”(引自《北堂书抄》)。《通典》也有:“角,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

形制结构最大牛角

牛角多用天然生长的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常就地取材,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70厘米,将牛角尖端锯平,在锯口中心钻一细孔,与角的内腔相通,圆孔上端扩孔并呈钝角状,与号嘴相似。有的还在角的上端装置一个竹或木制吹嘴。

演奏方法

演奏时,角体较小者,双手持角身吹奏;角体较大者,用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右手持角身吹奏。角无按音孔,也无固定音高,依靠口形变化和气息控制,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高。小者音色高亢、尖锐;大者音色浑厚、悠扬,可用于独奏或合奏。在湖南一些地区还流行有《玉皇甫》、《老君甫》、《山羊过坳》等牛角曲调。吹奏时用锣鼓伴奏。

分类

桂北南丹和黔南荔波等地的瑶族人民,使用的大牛角最富有特色。瑶语称舟欧、勒力,直译为牛角,管体用一只非凡长大的水牛角制作,锯掉角尖,钻一直径3厘米圆孔与角内腔相通,以长30厘米的竹管或空心桐木管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圆孔中,角口处外接一截长20厘米~30厘米、用棕毛和当地粘胶树的脂液粘缠制成的喇叭口,管体全长100厘米~120厘米。吹奏时,角用绳带挂肩,右手扶持角的腰部,左手持吹嘴木管,喇叭口朝向身后,吹气发音,音色低沉、深厚,音量较洪大。

为增加角的共鸣和使音色变化,常在角的弯腔处灌些清水并放进三、四块拳头大的鹅卵石。适宜演奏徐缓悠长的曲调。每逢春节、传统节日、喜庆丰收等场合,瑶家人便欢聚一起吹奏助兴。除可独奏外,还常与铜鼓、瑶族大鼓、拉篥等乐器一起合奏。除瑶族外,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人民也使用这种大牛角。

广西融江流域瑶族的大牛角,也用天然水牛角制作,以长30厘米泡桐木管为吹嘴,角口外接20-30厘米棕毛与粘胶树脂制喇叭口,角小者长100厘米,角大者达120厘米。演奏时,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音色悠扬浑厚,可独奏或与铜鼓、皮鼓合奏。用于年节佳日、喜庆丰收等场合,瑶语称姜,用于丧事哀乐吹奏;贵州彝族牛角,彝语称孩过,用于喜庆、丧乐;湘、黔边界苗族牛角,发音悲壮,用于聚众集会;布依族牛角,发音低沉,用作集合信号。在两广、海南和湖南的瑶、黎、土家等民族中,还流传有用两节牛角套接而成的牛角号,短节套在长节上,短节长15厘米、长节长34厘米,短节套入长节上端。

全长约50厘米,可奏五声音阶,音域g-g2。用于节日和丰收庆祝,音色浑厚。用于喜庆节日、耍歌堂或开典场合,常由多人一起吹奏。也用于道教的道士做法事、巫师还愿等活动中。土家族牛角为梯玛(巫师)所用;哈尼族、傣族牛角较小,角尖磨孔嵌铜制簧片,左手执角、口含簧片吹气鼓簧发音,音高为e1,右手掌在角口开闭,可奏各种节奏,用于狩猎活动;牧童小牛角,置树皮哨于细端吹奏。广西融江瑶族牛角用于丧乐;贵州彝族牛角称孩过,用于喜庆、丧乐;湘黔边界苗族牛角,发音悲壮;布依族牛角,发音低沉,均用作集合信号。湖南地区流行的牛角曲调有《玉皇甫》、《老君甫》、《山羊过坳》等。

还有一种用黄牛角制作的小牛角,树皮卷制的吹嘴置于牛角细端。牧童常用于吹奏自娱。

现存状况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牛角多只,其中有一支湖南苗族牛角,用水牛角制作,全长54厘米,吹嘴直径2厘米、孔径0.5厘米,外镶铜箍,角口呈椭圆形,长径10厘米、短径6厘米,近吹嘴12厘米处管身刻有三条环形纹饰。此角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5:2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3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牛角(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牛角(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pdf

标签:水牛角   牛角   骨质   黄牛   动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