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底隧道,南接黄岛区的薛家岛街道办事处,北连青岛主城区的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隧道全长约7800米,其中海底段隧道长约3950米。项目总投资36.59亿元人民币。使用年限为100年。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中文名青岛海底隧道
开工时间2006年12月27日
通车时间2011年6月30日
起点南起胶州湾湾口
终点青岛主城区的团岛
隧道长度3950米
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简介青岛海底隧道又称胶州湾隧道,是中国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长7800米,分为路上和海底两部分,海底部分长3950米。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
该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使青岛东西海岸实现“同城化”,也成为中国海底隧道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青岛胶州湾隧道是位于胶州湾湾口海底之下,是连接胶州湾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它与青岛胶州湾大桥、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环胶州湾路网,它的建成通车对拉动青(岛)黄(岛)两地经济协调发展、缓解交通压力、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把青岛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胶州湾隧道南起黄岛区薛家岛,北止团岛云南路、四川路隧道口,全长7800米,其中陆域段3850米,海域段3950米,隧道长度目前在我国海底隧道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是我国建成的第二条海底隧道。设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双向六车道,在青岛端距离洞口2000米处设有进出隧道的匝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30米,隧道顶部最深处海水深达42米,隧道拱顶最深点距海平面78米,最大纵坡4%,建设工期47个月。[1]
建设历程2006年12月27日,青岛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12月,服务隧道工程穿越所有不良地质地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
2010年4月28日全线贯通。
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特点青岛海底隧道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共穿越18条断层,其中海域部分13条。隧道采用V形坡,隧道最低点高程为-70.5米,至海底面44.5米,隧道的最小埋深25米。采用双洞加服务隧道,矿山法施工。
青岛海底隧道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属城市快速通道。使用年限为100年。
隧道公交山东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开通后,四条青岛主城区经海底隧道至黄岛区的公交线路同时通车运行,这四条青岛主城区经海底隧道至黄岛区的公交线路分别是:
(1)山东科技大学黄岛校区——大窑沟;
(2)薛家岛公交枢纽站——中山公园(天泰体育场);由青岛公交集团运营;
(3)薛家岛公交枢纽站——利津路客运站,由青岛交运集团运营。
(4)薛家岛公交枢纽站——四方长途站,由青岛交运集团运营。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1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岛海底隧道(连接黄岛区与市南区的过海通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岛海底隧道(连接黄岛区与市南区的过海通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