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东116°40′52″-117°21′39″、北纬31°30′22″-32°00′21″。东连合肥市郊区,隔巢湖与巢湖市相望;西与六安市接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县、庐江县为邻;北抵寿县、长丰县。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64千米,。总面积1695.41平方千米。下辖8个镇、4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肥西县常住人口为967508人。
肥西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淝水之南,滨巢湖西岸,为全国百强县之一,中部十强县,是安徽省经济强县之一。
2020年肥西县生产总值(GDP)8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别高于安徽省、合肥市1.8和1.4个百分点。
中文名肥西县
外文名Feixi County
所属地区安徽省合肥市
下辖地区8个镇、4个乡
建立时间新石器时期
面积1695.41 km²
人口91万人(2007)
地理位置合肥市西南部
著名景点紫蓬山、刘铭传故居、三河古镇、西庐寺
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电话区码0551
邮编区码231200
政府驻地上派镇人民西路
火车站肥西站
行政类别县
车牌代码皖A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代码340123
人口96750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870.2 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古代历史悠久,商、周为“淮夷”之地,战国时为楚国地,汉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县地,东晋后全属合肥县。
1948年12月,析、取合肥县西、南乡建立的新县,以位于淝水之西得名。
肥西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考古部门发掘鉴定,共发现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遗址100多处。
商周时期,肥西为“淮夷”之地。西周时,县境北边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边有“六”国。春秋时期,肥西为吴、楚交争。战国时属楚国。
秦代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肥西属九江郡。
汉初,肥西先后属英布的九江王国,刘长、刘安的淮南王国。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为十三州,淮河以南属扬州;淮南王国废,设九江郡;郡下设县,肥西东南部属合肥县、西北部属成德县。
东汉,刘秀封坚镡为合肥侯,肥西分属合肥侯国和成德县。
三国时,合肥、成德二县属魏国淮南郡,魏扬州刺史驻合肥。
西晋,合肥、成德县皆属扬州淮南郡。
东晋,成德县废,其地分入寿县、合肥县,肥西全属合肥县。
南北朝时,江淮间为南北政权反复争占,归属屡变,但肥西主要属南朝。
宋:合肥侨置南汝阴郡及汝阴县,隶于南豫州。
齐:合肥仍宋制。
梁:初,合肥为北魏所占。公元506年(梁天监五年)合肥归梁,先后置豫州、南豫州,郡县仍宋、齐制。547年(梁太清元年),南豫州迁寿阳,改合肥为合州,辖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为东魏所占。
陈: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陈。郡县仍旧。后废汝阴郡,汝阴县属合州北陈郡。579年,合州为北周所占。
隋代,改合州为庐州,“庐州“之名,是由汉、晋时“庐江郡”而来。北陈郡及汝阴县皆废,恢复合肥县,属庐州。大业三年,改庐州为庐江郡。
唐初,改庐江郡为庐州;627年(贞观元年),全国分十道,庐州属淮南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庐州为庐江郡;758年(干元初年),复改郡为州。合肥县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先后属吴、南唐、后周。
宋代,庐州隶淮南道,后改为淮南路。1072年(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庐州属淮南西路,隶于保信军节度使。肥西有段寨、山南、新仓三镇。南宋时,淮西制置使驻庐州,合肥县属之。
元代,初置淮西总管府于合肥,不久改为庐州路,隶属于淮西江北道。后创行省,庐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长城镇巡检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县并入合肥县。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后撤,领于南直隶。
清初,庐州府合肥县隶于江南省,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县隶之。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设官亭巡检司辖西乡,青阳巡检司辖南乡。
近代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元年),撤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15年设道,合肥属安庆道,1929年撤道。1933年设行政专员督察区,合肥县属三专区。1938年6月,合肥县城被日军侵占,县政府迁至肥西潜山乡鸽子笼圩子。1945年抗战胜利后,县政府迁回合肥城内。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县政府在杨新圩成立,肥西建县,属中共皖西三地委领导。1949年1月初,肥西民主县政府移驻农兴乡小梁岗、周新圩。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驻合肥市。肥西民主县政府改称肥西县民主政府,直属皖北行署。6月,县民主政府移驻上派河镇。另外,三河镇自1949年1月解放后设市,属巢湖专区。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肥西县民主政府改称肥西县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县隶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4月,三河撤市设区,并入肥西县。1952年2月,肥西县改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县隶属安徽省六安专区。1958年9月,肥西县划属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县又划归六安专区。1983年7月,肥西县复属合肥市辖。[1]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
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县辖:上派镇、三河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桃花镇、农兴镇、新仓镇、肥光乡、长岗乡、高店乡、聚星乡、烟墩乡、北张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金桥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刘河乡、柿树岗乡、江夏店乡南分路乡、防虎乡、南岗乡、雷麻乡、城西桥乡、河东乡、青山乡、洪店乡。
1998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27个居委会、560个村委会:(其余缺)北张乡、柿树岗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金桥乡、刘河乡。面积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
2000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
2002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南岗镇、农兴镇、新仓镇、长岗乡、高店乡、江夏店乡、南分路乡、聚星乡、烟墩乡、北张乡、柿树岗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金桥乡、刘河乡。
2004年,肥西县乡镇由31个调整为29个:清平乡并入三河镇,北张乡并入上派镇。调整后,上派镇常住人口12.9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等达15万多人。2004年底,肥西县辖12个镇、17个乡。
2013年,全县辖9个镇、4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合经区托管)、官亭镇、山南镇(金牛乡与洪桥乡并入)、丰乐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有1个开发区、2个合作园区。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64千米,总面积1961平方千米。总人口87.57万人,全县耕地面积为90万亩。全县共有14个乡镇、2个管委会,共辖村295个,居委会29个,社区10个,总计334个基层自治组织。
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调整后肥西县辖8个镇、4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官亭镇、山南镇、丰乐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
区划详情
2019年,肥西县8个镇(上派镇、官亭镇、紫蓬镇、山南镇、花岗镇、丰乐镇、三河镇、桃花镇),4个乡(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共辖村152个,社区128个(其中城市社区38个,农村社区90个),总计280个基层自治组织。肥西县政府驻上派镇
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肥西县广为第四系土壤堆积物复盖,仅在中西部部分有较多基岩出露,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县境西北高,东南低。中北部属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北横穿而过,中西部有一系列低山,低山绵延25千米,大潜山海拔289米,为全县最高点。地形起伏多变,岗冲相间,落差较大。东南为巢湖盆地,湖河沿岸有狭长的冲积平原。
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湿度70%。
区位优势肥西县处于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带,与合肥滨湖新城、高新区、经开区、科学城和政务文化新区无缝对接,是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交通便捷,合九、宁西、合武铁路,合宁、合芜、合界、合叶高速和206、312国道穿境而过,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坐落肥西北部,建设中的1000吨级派河航道经巢湖可通江达海。
自然资源动物资源肥西县饲养动物有家畜:牛、驴、猪、羊、兔、狗、猫;家禽:鸡、鹅、鸭、鸽、鸬鹚、鹌鹑等;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鼠、黄鼬、水獭、狗獾。禽类;麻雀、鸠、鹌鹑、喜鹊、乌鸦、燕、雁、野鸭。鱼及甲壳类;鲫鱼、鳜鱼、乌鱼、白鱼、黄鳝、泥鳅、龟、鳖、虾、蟹。爬虫类:蛇、蚯蚓、蜥蜴、壁虎、蜈蚣。
两栖类及软体类:蛙、蟾蜍、蚌、螺。昆虫类:蚊、蝇、蠓、螟、菜青虫、夹虫、松毛虫、蝉、蜂、蟋蟀。鸟类共有120种,隶属14目,36科。按其地理型可分为东洋界型44种,古北界型76种;按其季节型可分为留鸟31种,夏候鸟43种,冬候鸟36种,旅鸟10种。
植物资源肥西县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有针叶林和少量常绿阔叶树种。全县有树种100多种。主要有:用材林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湿地松、麻栎、栓柏、栓皮栎、小叶栎、黄连木、三角枫、棠梨、刺槐、泡桐、臭椿、香椿、苦楝等。
观赏树种有广玉兰、冬青、女贞、黄杨、五针松、稠李、龙柏、雪松、团柏、桧等。经济树种有油桐、油茶、板栗、乌桕、杜仲、核桃、柿、枣、桃、杏、石榴、苹果、梨、梅、李、樱桃、紫穗槐、白蜡、枇杷。竹类有刚竹、桂竹、淡竹、毛竹。
灌木有木解树、木科树、白栎、山胡椒、山楂等。据调查,合肥地区有维管束草木植物484种,隶属88科,263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种18属,约21种;草本的被子植物73种,245属,约463种。本县主要有:旱地生长白茅、巴根草、蕨类、伏地、卷柏、荠菜等。
人口民族截至2019年末,肥西县常住人口79.01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年末户籍人口84.69万人,比上年增加0.88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3.36万人,增加2.8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92‰,比上年下降1.54个千分点;死亡率4.30‰,下降1.6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8.62‰,增长0.14个千分点。[5] 截至2020年11月,肥西县常住人口967508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肥西县常住人口为967508人。
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发展综合2020年,肥西县地区生产总值8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359.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448.4亿元,增长5.7%。
2019年,肥西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0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0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41.9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06.90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0:44.4:48.6调整为6.8:42.6:50.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5414元,比上年增加5923元。
2018年,肥西县全年财政收入88.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52亿元,增长10.4%。财政支出76.6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教育支出13.35亿元,增长16.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24亿元,增长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4亿元,增长49.7%;城乡社区支出15.02亿元,增长6.1%。
截至2018年,肥西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5.8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住户存款313.69亿元,增长14.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2018年,肥西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11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8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2元,增长9.8%。
第一产业2018年,肥西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61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33万公顷,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0.58万公顷,下降4.9%;棉花种植面积0.22万公顷,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增长7.8%;瓜果种植面积0.13万公顷,下降7.9%。全年粮食产量46.72万吨,比上年增长2.3%。
其中,稻谷产量38.31万吨,增长1.9%;小麦产量7.66万吨,增长5.3%。油料产量1.85万吨,下降2.9%。棉花产量0.14万吨,下降0.8%。蔬菜产量31.34万吨,增长5.7%。瓜果产量3.35万吨,增长8.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9.70万头,比上年下降3.5%;全年生猪出栏46.45万头,下降3.7%。
主要肉类总产量10.38万吨,下降3.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05万吨,下降3.8%。禽蛋产量5.80万吨,下降0.9%。水产品产量4.09万吨,增长2.6%。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1.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农业拖拉机2.71万台,增长0.4%。化肥施用量(折纯)3.31万吨,下降4.6%。农村用电量21386万千瓦时,增长7.2%。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
第二产业2018年,肥西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41户,超10亿元企业11户,超百亿元企业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4.6%,股份制企业下降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9%。
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县28个工业行业大类有1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八大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3%,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9.6%。
2018年,肥西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51户,比上年净增4户。
建筑业产值117.54亿元,增长1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4万平方米,增长15.9%,其中新开工面积328万平方米,增长8.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97万平方米,增长18.5%。建筑业从业人员3.85万人,建筑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30.53万元,增长0.9%。
第三产业2018年,肥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3.11亿元,增长1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3亿元,增长16.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2.76亿元,增长14.8%;餐饮收入13.88亿元,增长16.4%。
年末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127户,比上年增加18户,全年实现零售额25.55亿元,增长22.6%。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8.2%,烟酒类增长11.9%,服装类增长25.3%,日用品类增长50.6%,金银珠宝类增长8.0%,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8%,汽车类增长50.1%。
2018年,肥西县进出口总额23.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出口15.45亿美元,增长110.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0亿美元,增长4.8%。
2018年,肥西县接待游客总量4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增长17.2%。年末全县星级饭店5家。
2018年,肥西县邮电业务总量87735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4992万元,下降4.3%;邮政业务总量22743万元,增长16.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0万户,下降4.2%;移动电话用户95.21万户,增长4.5%;宽带用户23.75万户,增长16.8%。
农业肥西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顺利建成,出栏家禽7500万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增苗木基地8000亩,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县;新认定“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2个,廖渡村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示范村。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8个,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2个、市级以上示范组织7家,成立肥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新评定安徽省农产品著名商标1个;新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2]
社会事业科技肥西县科技发展迅速,2012年,全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达4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3%;专利授权1370件,居全省前列。肥西已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
教育肥西县2008年荣获全省首批“教育强县”称号,2012年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残疾儿童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指导县、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全省县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试点县、全省学陶师陶实验县、全省无线城域网工程试点县、全省数字图书馆试验县、校园数字资源全复盖试点县和数字化校园在线课堂试点县。
至2013年,肥西县全县有小学112(含28所学区中心学校)、教学点39个,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完全中学6所(其中肥西中学、农兴中学为省级示范高中,肥西三中、山南中学为市级示范高中),职业高中4所(其中公办2所),五年制师范1所, 特教学校1所。公办园23所、附属园(3个班)12个、幼教点29个;民办园67所,看护点45个(其中A类13个、B类27个、C类5个)。有4所市级一类园(县直幼儿园、上派镇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新年余幼儿园)、2所市级农村示范园(高刘镇中心幼儿园、官亭镇中心幼儿园)。学历教育学校7所,非学历短培学校21所。全县现有中小学生9.2万人,其中小学生44000人、初中生27000人、高中生16000人、职教学生5000人。在园幼儿23851人。在职教师6035人,离退休教师3000人。
文化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走进肥西,举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128场。至2013年已建成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5个农家书屋和161个村级广播网。广播电视外宣工作全市第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铭传旧居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埂岗遗址、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三河镇三县桥、唐五房圩转心楼
肥西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毛墩头遗址、陈墩遗址、王古城遗址、白庵庙墩遗址、西凉城遗址、瞿家 城遗址、大墩遗址、大面积遗址、张马墩遗址、郑大墩遗址、霸王墩遗 址、方桥大墩遗址、黄花墩遗址、 高店城墩遗址、贞祥寺大墩遗址、北张 城墩遗址、枣树棵城墩遗址、袁小墩遗址
古墓葬:舒王墩汉墓、宋墩东汉墓、乱墩子古墓群、马鞍墩古墓葬、乱墩古 墓群、曹操河遗 迹及汉墓群
古建筑:董氏宗祠、城西桥、龙潭寺碑刻、西庐寺大王殿、清真寺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周老圩旧房、张老圩旧房、童祠堂门厅、三 县桥、马子中烈士墓、 张璋烈士墓、周味韶墓、解正新墓
卫生肥西县建设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县医院住院病区、县妇幼保健所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竣工,花岗、山南、铭传、柿树、小庙等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全面建成,新建、改扩建60个农村卫生站,农村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6.7%,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被列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
交通状况肥西县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和合六高速公路以及206国道、312国道、合铜公路、 合界高速 、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宁西铁路、合九铁路、合武铁路贯穿全境。派河、丰乐河经巢湖通达长江,铁路、公路、水路、机场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2018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3.03万辆,增长29.7%;其中私人汽车11.14万辆,增长24.1%。[6]
风景名胜紫蓬山创4A景区圆满成功,三河创5A景区有序推进,紫蓬镇荣获全省最佳旅行乡镇,山南镇、铭传乡荣获全省优异旅行乡镇,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总量持续坚持全市第一。紫蓬山腹地公路全线贯穿,西庐寺复建、三河美食城等一批旅行项目推进。
古埂公园古镇三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发生于此。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荣誉。
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山环水绕,森林茂密,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构成了庐阳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
古埂岗古文化遗址:在肥西县上派镇东1.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2007年,在古埂遗址附近,建设了肥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古埂公园。
肥西小井庄:1978年,山南小井庄人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的小井庄按照“改革发祥地,生态农业区,旅游观光点,小康文明村”的发展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努力建设成红色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小井,方知小井水深;探访源头,方知源头壮观。2008年11月27日,小井庄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肥西老母鸡家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2200亩,位于肥西县境内三岗区域,距合肥市区仅40分钟的车程。园区山清水秀,林木茂密,是一座自然的生态植物园。
地方特产三河水豆腐,三河水质清辙、冷冽,无杂质,源于大别山脉。用这种水做豆腐,肉嫩,质腻,色白。在制作技艺上有一顺口溜是:“选料要精,虫、砂、瘪壳要去净;泡豆要勤翻洗,换水按时分;豆浆一条流;磨浆精细要适度;点浆识水性,甜、咸、淡水要分清;压板按规定,先轻后重豆腐成。”这样做出来的豆腐,色鲜量足,味美可口,吃起来适口清爽,久食不腻,并具有丰简随意,调味从心,可荤可素之特点。其汤呈乳白色,人称“奶汤”豆腐块漂在汤上,又称漂汤,汤味甚鲜,也称鲜汤。冬季冰冻天气,将豆腐置于室外,水份即出,能撕成条,用于炒肉丝,鸡丝别有风味。三河水豆腐“滋味似鸡豚,鸡豚无此美”,经过烹饪大师之手做成的豆腐菜肴美味无比。 豆腐以其独有的品味,赢得绿色素食第一品的不凡身价。豆腐的味胜燕窝,集美味与营养于一身的豆腐,可以烹饪出美味佳肴。三河水豆腐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它的发明,发展,制作,食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羽毛扇
水乡三河,有丰富的羽毛资源,也有加工羽毛制品的悠久传统。羽毛扇的制作十分讲究,要经过分检、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剪修、扎把、串丝、包角、缝线、绘画、装潢等10多道工序。型号有仙桃型、人字型、微弧型、圆月型、金瓜型等多种。品种有平光月、圆元月、大元月、汉光月、大白月、小白元、中白元、小彩元、佛手、鸡心扇等。
著名人物孙仲德(1902—1961),名家骥。先后任合肥市军管会主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省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安徽省副省长等职。
段祺瑞(1865—1936),民国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
叶志超(1838—1901),字曙青。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光绪十五年,擢直隶提督。
颜文斗(1909—1934),革命烈士。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唐殿魁(?—1867)字荩臣,安徽合肥人,清朝将领。咸丰十年,巡抚翁同书檄率乡团援寿州,力解城围。又从克合肥三河汛,解六安围,叙千总。
周盛波(1830—1888)字海舲,清朝将领。
袁宏谟(1828—1886),字荫普,参加太平天国,被任命为杭州守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入山为僧,重修庙宇,求取真经,被尊为“中兴始祖”。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是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
张树珊(1826-1867)字海柯,清朝将领。
张树屏(?—1891)字建侯,张树声四弟。1875年率军镇压甘肃回民起义。1877年授太原镇总兵。
张树槐(?—1874)字尔荩,张树声二弟。授盐运使衔、山东候补知府。
吴秉权(1832—1881),谱名建勋,号平轩。参加太平军李秀成部,以战功授将军。后随李鸿章在湖北、山东、河北等地镇压捻军,授道员衔。
葛升,字统立,南宋抗金将领。
徐梦观,首任合肥县委书记。
李坦,原名安贫,字淑方,又名李味酸、李履平、李桂荣,革命烈士。1903年生于寿县南乡高刘集北李冲洼(今属肥西县)。父李少庵,系清末秀才,精通数学,善绘山水,曾创办传心小学。
马子中,革命烈士。
董寅初(1915.9—2009.6.23),爱国侨领,社会活动家。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盛习友,革命烈士。1971年5月24日,中央授予“爱民模范”称号,并号召全军向其学习。
杨振宁,第一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荣誉全国百强县、全国三大苗木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安徽省文化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1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肥西县(安徽省合肥市辖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肥西县(安徽省合肥市辖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