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NingboTech University),简称“浙大宁理(NingboTech)”,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为浙江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高校,设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前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建于2001年6月。2004年2月,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直属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2015年12月,学院入选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公办本科院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约1200亩,初期建设总投资8.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9.0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4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5153万元;建有10个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628人,外聘教师78人,本科在校生10495人。
中文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外文名NingboTech University
简称浙大宁理(NTU)
创办时间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工科
主管部门浙江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胡征宇
校长:杨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科专业42个
院系设置商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
校训明德弘毅开物启新
院校代码13022
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001年6月2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宣布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由宁波市全额出资,浙江大学进行办学管理。7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003年3月,学院获得教育部的正式办学批复。
2004年2月,学院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名单”中。4月,学校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组建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分院、外国语分院、法律与传媒分院、经济与管理分院等6个二级分院,开始实行二级管理。
2006年3月,学院撤销原经济与管理分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分院,成立经济与贸易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土木建筑工程分院和管理分院等4个分院。9月,法律与政治学院成立。
2005年6月,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基地成立,首位博士进站研究。
2007年3月,学院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联合举办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班。
2008年10月,宁波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共建的现代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揭牌。
2011年6月,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签订协议,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11月,学院决定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各分院名称统一变更为各学院。
2015年8月,学院与波兰比亚维斯托克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中东欧物流与服务学院。
2016年11月,原经济与贸易学院和管理学院(不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重组升格为商学院,成立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数理研究所以及原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成建制并入计算机与数据学院。
2018年,学院成为浙江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4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支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0年1月,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改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系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同时撤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建制。 同月,宁波市委改革办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正式签约共建宁波改革研究院。5月,在原法政学院、传媒学院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传媒与法学院、设计学院,同月浙江省批准学校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建有商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学院,开设有教育部备案专业42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为学校直属单位。与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宁波经理学院。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12人,外聘教师67人,生师比17.77/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39.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5.74%,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比92.82%;“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截至2019年10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有专职院士2人。专职院士(2人):李焯芬(中国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闻雪友(中国工程院、乌克兰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金伟良、许为民、王龙山、金彭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金伟良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贾志欣、鞠芳辉、罗云杰、徐艳蕊、邹建卫、何镇飚浙江省教坛新秀(3人):胡桂香、于欣、陶剑文省级教学团队(1个):信号检测、处理与实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马修水)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不全):传播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技术市级重点学科(10个):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机械电子工程、结构工程、区域经济学、新闻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企业管理、药物化学、结构工程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6个、宁波市重点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机电与能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与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新兴特色专业(6个):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重点专业(4个,名单不全):生物工程等宁波市重点专业(10个):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新闻学(两批均入选)、自动化、制药工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机械电子工程、结构工程、区域经济学浙江省精品课程(2门):《检测技术与仪表》、《线性代数》培训基地截至2017年4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市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5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市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5个):IT产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金融保险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化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文化服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金融保险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特色教学项目浙大“立交桥”:根据浙江大学立交桥政策规定,学校每年从一年级新生中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转入浙江大学学习;录取名额不超过学校当年普通本科招生总数的1%。新工科求是班:按照浙江大学标准培养,由浙江大学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授课任务,高年级阶段前往浙江大学本部对应专业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全程访问学习;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除颁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达到浙江大学要求的,颁发浙江大学相关学习证明、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新工科求是班学习证书。求是班毕业生报考浙江大学宁波校区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级重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1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5个、宁波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宁波市创新团队9个、宁波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并建立了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5个,不全):分子设计与营养工程市重点实验室、优化和控制方法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和生化药物重点实验室、城乡水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截至2017年4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宁波市地方政府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合作,与200余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科研经费累计达到3000余万元,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2017年,学校外源科研到款总经费达到8347万元。截至2016年11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共完成各类纵向课题520余项、横向课题45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过9000万元,累计发表论文19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10余篇,出版著作12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近60项。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7年底,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总量达到144.5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资料110.9万册,电子资料33.6万册(件);特藏室共有1.76万册珍贵文献,其中包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丛书集成续编》、《台湾文献丛刊》、《四库全书》(文渊阁)、《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禁毁书丛刊》、《民国图书集粹》等文献,形成了近代史和民国文献的特色馆藏。此外,该校图书馆还共享浙江大学、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并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等国家级和省级文献系统建立了合作关系。
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先后与美、英、澳、日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联合成立“宁波市波兰研究中心”,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中国-中东欧国际物流与服务学院”。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为白底蓝色双圆套圆形徽标。校标的设计体现了浙江大学元素,保留了浙江大学校标中的“求是鹰”,并对“求是鹰”的造型采用了现代设计理念的表达,以展翅腾飞的姿态,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寓意学校传承浙大精神、年青且充满朝气和活力。
校标以地球仪为背景,体现了全球视野的时代要求。校标上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采用竺可桢字体。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弘毅、开物启新
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大学》开首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育为先”,是中国当代社会对教育功能的普遍认知和期待,也是大学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同时,它暗示了宁波的古称——明州。
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就是孔门弟子曾参。根据南宋朱熹的解释:弘,宽广也,毅,坚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这意味着一种以宽广的胸怀和眼界、以坚忍的意志和毅力,去面对人生的态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还意味着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自信心。
开物: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开通,了解;务:事务。意即:通晓万物的道理并奉行而得以成功。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南齐书·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南宋浙东学派陈亮也曾有引用。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即取其“创生万物”之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创建,是名城名校合作办学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开物”既是对学院办学模式创新的反映,其暗嵌一个“工”字,也是对学院“理工”特色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同时也是对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传承,浙江大学校歌歌词中也有“何以新之,开物前民”之句。
启新:是对浙大校训“求是创新”所体现的浙大文脉的继承。暗示宁波理工学院是在浙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有自己的新的特色;同时,也以维新、创新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领导现任领导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胡征宇 |
院长 | 杨德仁 |
党委副书记 | 杨德仁、李凤旺、冯建波 |
副院长 | 章献民、毛才盛、鲁东明、杨灿军、胡余波] |
纪委书记 | 黄光杰 |
参考资料[2]
历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院长 | 俞庆森 | 2001.6—2005.7 |
许为民 | 2005.7—2009.7 | |
金伟良 | 2009.7—2018.8 | |
章献民 | 2018.8—2020.4 | |
党委书记 | 俞蒙槐 | 2001.6—2005.7 |
孙桂铨 | 2005.7—2009.7 | |
许为民 | 2009.7—2011.4 | |
费英勤 | 2011.4—2018.8 |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0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