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坐落于古城西安,是省属普通民办本科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创建于1994年,2005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5所民办高校之一,201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建校20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形成了“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
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解决一定复杂问题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明确了“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四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中文名西京学院
外文名Xijing University
简称XJU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理工
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马永侠
高职专业23个
本科专业35个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院系设置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校训诚健博能
校歌《西京学院校歌》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院校代码12175
主要奖项2002年中国十佳民办院校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民办大学、陕西省政府命名为的“文明校园”、2013年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现任校长任芳
属性普通本科
邮编710123
校史沿革西京学院校园风光1992年11月,向省政府、教委递交成立西京大学请示报告。
1994年5月20日,陕西省政府陕政函[1994]66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民办西京大学(筹办)。
1995年成立了民办西京大学(筹)经贸系、经济管理一系、人文系、经管系,在校生由初办时的几十人递增至2300人,学校被陕西省教委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
1998年至1999年,学校建成11万多平方米,占地320亩,招生规模达到5300多人,专职教师达到158人,学校摆脱了“无自有师资、无自有校舍、无发展资金”的“三无”局面,实现了办学条件的重大飞跃。
2000年3月,中共西京学院委员会成立。
2000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京大学正式成立,省长程安东为学校揭牌。学校进入计划内学历教育序列,提高了办学层次。9月,召开了发展战略研讨会,做出建立上规模新校园的决议。
2001年3月,长安校区奠基。
2001年6月,更名(陕政函[2001]26号文件)为西京职业学院。8月,长安校区建成1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并招生新生1万多人。
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完成学校二三期工程基建。
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京职业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京学院”,8月迎来首批638名本科生。
200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开展研究生教育。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止2021年月,学院形成了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以会计学、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于产业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为代表的艺术设计“三大专业集群,设有13个院系;33个本科专业,18个高职专业。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 |
工程造价 | ||
工程管理 |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
物联网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设计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 | |
环境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美术学 | ||
动画 |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理学院 | 自动化 | |
应用化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机器人工程 | ||
商学院 | 电子商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城市管理 | ||
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新闻学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网络与新媒体 |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汉语国际教育 |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医学院 | 护理学 | 护理 |
医学影像技术 | ▲ | |
应用会计系 | ▲ | 会计 |
财务管理 | ||
管理技术系 | 工商企业管理 |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建设工程管理 | ||
旅游管理 | ||
机电技术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 ||
移动通信技术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学前教育系 | 学前教育 |
截至2021年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其中博士、硕士700余名,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1%。
学院实施教师“251”人才工程,聘请了20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引进了50名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为学院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带头人;培养了100名基础扎实,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群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截止2021年2月,学院现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审计、艺术设计[1]
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2月,学院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重点专业:
数控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
模拟电子电路、数控技术实训、装饰图案设计、网页设计及制作、会计学原理、土木工程制图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
所获荣誉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明星学校”。
2015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
2018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3]
校园环境书院(社区)
万钧书院、考研升本书院、博雅社区、长江社区、茂林社区、至诚社区、南洋社区、行健社区、璞玉社区、允能社区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1年2月,学院有4个科研机构。即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所、艺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2005至2013年,学校有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包括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已签订横向合同20多项,引进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科研处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90篇,期刊论文10多篇。
学校重视校内科研基金的建设,为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做好预研工作,现已批准立项院科研基金项目180余项。学校还投入研究经费进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的开发。执行院长任芳副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获得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还鼓励教师申请专利,已有26项专利获得授权。
据《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全国第5名。截止2012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70余项,引进横向课题23项,合同经费达2000万元;申请专利22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70篇,三大检索论文76篇,期刊论文15篇。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篇,三大检索及期刊论文2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2011年学校作为第一合作研究单位参与立项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新方法”和“实用后量子线性公钥加密的错误嵌入与通用构造”,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项。2011年参与立项的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分别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38项,签订横向合同41项,合同经费达31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申请专利近13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项,外观专利授权2项;张善文副教授申请的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稀疏流形学习和环境影响因子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获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共290余项,经费共580余万元。2014年和2016年我校张善文教授、苗宗成教授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经费分别为80万元和61万元。2017年我校王震教授、田少鹏、黄裕安又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项目共获得资助经费60万元。2015年和2017年我校郑文宏教授和赵郧安教授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学术资源截至2014年8月,图书馆累计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40余万册,电子图书累计量152万册,期刊7000余种(含电子期刊),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理、经、管、文、艺、交通等学科的馆藏体系。
西京园《西京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京学院主办的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2003年创刊,至2013年6月共出版42期,共刊载论文1000余篇。
主要刊登:机械与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土木工程、汽车与交通运输等理工学科,以及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教学、新闻法律、文化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根据学科情况分别设置:理论研究、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教育与教学、人文科学栏目。
《西京学院学报》是该院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科学园地。学报编辑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和科技出版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期刊标准规范要求,竭诚为校内外广大作者服务。《西京论文集》《西京报》《西京简报》《雨花报》。
文化传统校训诚、健、博、能
诚:真诚、诚实、真实。以“诚”训示学生,要求学生以“诚”为先,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要求学生以“诚为准则”,诚恳待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健:健康、健美、刚强。即培养学生以“健”为本,既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又有强健的体魄,勇猛顽强的意志,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把学生培养成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21世纪合格人才。
博:博学、通晓、通达。对学生训之以“博”,即要求学生必须“博学之,审问之”,“博贯六艺,不舍昼夜”,“勤奋学习,博达古今”,通晓强国富民的科学知识,使校园真正成为教育和培养博学多才一代新人的摇篮,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能:能力、才能、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抵御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能说会唱,具有鉴赏文艺、写好文章的才能;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会话、微机操作等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校徽1、齿轮代表西京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
2、校名、校训均为西京学院创始人任万钧教授书写。
3、中间运用先秦时期小隶书体“西京”二字表达学校与其地理、历史、文化的互文关系。
4、圆圈内盾牌形状,代表学校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品格和精神。
5、丝带状镶嵌“诚健博能”校训,表达西京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和培养全面人才的追求。
校歌《西京学院校歌》
校歌内容:
神禾塬顶,人杰地灵。
托起心中的太阳啊,太阳西京。
三个一切理念,校训诚健博能。
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辛勤耕耘,刻苦奋进。
日新月异大气西京,啊,大气西京。
雕琢璞玉浑金,师生和谐情深。
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教育大业,国计民生,国计民生。
中国高校的自豪,啊,自豪西京。
为了祖国繁荣,为了民族振兴。
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合)
热爱西京,歌唱西京,
赞美西京,发展西京,
继承西京光荣传统,发扬万钧精神,
豪迈高歌向前向前进,向前进。
学校领导职务 | 姓名 |
董事长 | 任万钧 |
校长 | 任芳 |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 苏华 |
常务副校长 | 苏明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马成胜 |
副校长 | 郭捷、黄文准 |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3:2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5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京学院(省属普通本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京学院(省属普通本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