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汉语成语)

更新时间:2025-04-21 20:21:18 阅读:15 评论:0

家喻户晓(汉语成语)

家喻户晓 (汉语成语) 次浏览 | 2022.09.12 17:33:3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喻户晓汉语成语

亦作“家谕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论语·泰伯第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熹 集注引 宋 程颐 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宋 楼钥 《缴郑熙等免罪》:“以言求人,曾未闻有所褒表,而据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约章初立之时,未及广布明文,家喻户晓。”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现指名声很大,知名度大。

名称

家喻户晓

拼音

jiā yù hù xiǎo

出处

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

释义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近义词

众所周知

反义词

默默无闻

用法

定语

结构

联合式

基本内容

【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出自】:《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胡适《逼上梁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

【词目】家喻户晓

【拼音】[jiā yù hù xiǎo]

【英文解释】

make known to every family

be known to every houhold

be well-known to every houhold

be known by one and all

造句:

相反,大赞助商常是那些品牌家喻户晓的公司。

Rather, big sponsors tend to be firms with brands that are already well-known.

安徒生亦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家。

Andern,the great danish writer,also has become widely known in China.

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是鲁迅写的。

The article known to all was written by Luxun.

【近义词】

妇孺皆知、众所周知、尽人皆知、人所共知、名闻遐迩、声名远播、举世闻名、誉满天下、远近驰名、赫赫有名、家见户说

【反义词】

默默无闻、闻所未闻、鲜为人知

【基本解释】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喻:明白。晓:知道[2]

详细解释含义

家 喻 户 晓:亦作“家谕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知道;谓人人皆知。《论语·泰伯第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熹 集注引 宋 程颐 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宋 楼钥 《缴郑熙等免罪》:“以言求人,曾未闻有所褒表,而据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约章初立之时,未及广布明文,家喻户晓。”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出处

《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

《缴郑熙等免罪》宋·楼钥:“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邓稼先》“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的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中性词;形容广为流传 。

示例

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胡适《逼上梁山》

典故

古代的一本名叫《烈女传》的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姓梁的女子,人称梁姑,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跟她的哥哥一家人住在一起。

有一天,哥哥和嫂嫂下地干活去了,梁姑就在家独自照看着哥哥的一个儿子和她的两个孩子。当她在屋外的庭院里洗衣服的时候,屋里突然着起了熊熊大火,烈火将三个小孩子堵在屋子里,情况十分危急。

梁姑奋不顾身地冲进屋子里,想先把哥哥的孩子救出来,但是因为屋子里浓烟滚滚,根本就分不清哪个孩子是自己的小侄儿,所以等她把孩子抱出来一看,却发现得救的是自己的儿子。这时候,火势越来越猛,再进去救孩子的话她自己都有生命危险。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捶胸大哭,心里想:这怎么得了啊!要是我不能把哥哥的孩子救出来,自己的孩子却得救了,这样一来,家家户户不都会知道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了吗?那么我以后将再也没有脸去面对我的哥哥和嫂嫂了啊!不行,即使冲进去被烧死,我也得把自己的侄儿救出来!于是,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再一次冲进了已成火海的茅草屋,结果孩子没有被救出来,她自己也被烧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家喻户晓”来表示一些人物、故事或者事件每家每户都明白,人人都知道的意思。

故事

唐文宗时期,御史中丞李孝本因他人事发受到株连被杀后,他的女儿被召进宫,右拾遗魏暮认为这样做有违人伦,就上书劝阻,皇帝接纳他的意见并放了李孝本的女儿,皇帝在诏书中辩解说:“收李女入宫是为王子打扫宫殿,这不是家喻户晓的事。”

延展阅读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2:31: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喻户晓(汉语成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喻户晓(汉语成语).pdf

标签:汉语   家喻户晓   成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