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也叫昆曲,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外文名Kun Opera
名称昆剧
发源地苏州昆山
乐器曲笛、三弦等
简介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许多唱词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昆曲成为明清两代拥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第一声腔剧种。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我们昆曲都讲究曲牌体,每出戏曲都由成套曲牌构成。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的表演更是舞蹈性很强,并与歌唱紧密结合,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
不同于诸多剧种的板腔体,昆曲是曲牌体,唱的是曲。曲为何?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赋古典文学中韵文一系,有着严格的写作要求。作为传奇文学的立体呈现,昆曲从诞生之日起唱的就是曲牌的旋律。[1]据统计曲牌名数有两千多支,加之变体总数近四千五百支,换言之就是有近四千五百首曲谱。为便于管理运用,以宫调辖制形成“九宫十三调”套数队列,当然运用于昆曲舞台演唱也就“五宫六调”之内。
发展元末明初,苏州“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兴起。到了明隆庆年间上演梁辰鱼的《浣纱记》,此后的二百多年中,昆剧的发展进入极盛时期。一直到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昆剧走向衰退。伴随着昆剧的发展演变,昆剧服装艺术与昆剧表演艺术一样,也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和复兴四个重要阶段,并经历了一种“从生活化引向艺术化”的嬗变过程。与此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了它的艺术特色,并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起(明万历之前)
元末明初,昆山(含今太仓部分)一带,已流行以当地方音为基础的南曲,称“昆山腔”。明周玄炜《泾林续记》记载:朱元璋曾召见昆山老人周寿谊,并问:“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魏良辅《南词引正》也说:“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说明昆山腔在明初已为朝廷所知。据明代苏州书法家、词曲家祝允明(卒于嘉靖五年)《猥谈》记载,昆山腔是南戏的四大声腔之一。至约嘉靖初叶,太仓唱曲名家魏良辅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与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等人一道,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兼收南北曲之长,创立“水磨调”。
在曲调和行腔方面,由“平直无意致”变为“流丽悠远”(明徐渭《南词叙录》),“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到了嘉靖末年,昆山腔名声大振。在众多的昆山腔名家中,将昆剧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从而发展成为戏曲的一个剧种,则是梁辰鱼。他创作的《浣纱记》成功地将演唱和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并借锣鼓之势增加舞台的气氛。
此时的昆剧服装正同昆剧一样,正在沿袭和改进北杂剧和南戏的服饰规制的摸索过程中。宋至元初,从存世史料来看,主要还是宋杂剧的服装,即基本上是“生活化服装”。到了元代,由于元代北杂剧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成就,而且在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亦发展很快。此时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现实或历史生活的、专门“演杂剧”的服装,当时称“行头”。这种服装,并不是元之前的“生活化服装”,而是一种“绘画之服”,即模仿生活服装的服装。②此时昆剧服装的衣箱正在草创及发展阶段,比较简略,并未形成规范。
二、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盛(明万历至清嘉庆)
昆剧兴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到清代嘉庆初年。这是昆剧艺术最为辉煌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
苏州由宋至明均系南方经济重镇,文化的发达,使苏、松两府文人向以苏州为活动中心。而昆山腔发源地太仓、昆山又均为苏州府管辖地。因此昆剧一经产生,文人骚客靡然从好,其创作如雨后春笋,名家名作数不胜数。苏州等地亦便成为昆剧的中心。
在昆剧兴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昆剧演员。他们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职业昆班的职业艺人。到万历初年,苏州从事戏剧职业的,“一郡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这些职业戏班除在苏州地区演出外,还向外地区流动,涌现出一大批各个行当的精英。二是士大夫以示风雅蓄养家班、家乐,凡名妓、家姬都能串戏,士大夫本身也是串戏迷,其水平不亚于专业戏班,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如万历年间如以演唱水平高超而负一时盛名者被称“苏州上三班”中的两班相国苏州申时行家班、吴县进士范允临家班,分别以擅演《鲛绡记》、《祝发记》著名。再如苏州名姬陈圆圆,能唱弋阳腔,更善昆腔,“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能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常在余(邹枢)家演剧”。三是业余“串客”,士农工商皆会唱曲。如每年在苏州虎丘举行的“虎丘中秋曲会”群众性的唱曲比赛,是明清时民间大型戏曲活动。每届曲会,自有大批的曲家、艺人、名士等与会。万历时期,著名演员有蒋六、宇四等与会;著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有阮大铖家班、屠氏家班等与会;还有作家张大复、曲家许寅季和明末清初的苏昆生、李渔等都参加过虎丘曲会。
明清时期是昆剧发展的兴盛时期,表现在服装方面,即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装的样式,经过艺术化加工,使其具有了“艺术化服装”特点。其显著标志是,明代已形成了昆剧“衣箱制”。入清以后,虽然生活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清朝政府并不禁止舞台上沿用明代戏装,所以总体而言,此时昆剧服装的特点是在明代服装的基础上,融入了少许的清代生活服装,加以艺术化。如清《穿戴提纲》中《昭君》二达子时扮黄马褂,均为着清装。昆剧由于舞台美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其“衣箱制”的形成与完善,其穿戴规制也俞加细致、严谨。
三、昆剧及昆剧服装的衰落(清嘉庆至建国)
乾隆年间开始出现了“花雅之争”的局面,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发展至嘉庆年间,昆剧从此衰弱,花部诸腔日盛。《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①尽管嘉庆三年(1798年)苏州梨园公所两次以示“钦奉谕旨”,严令禁止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唱演,竭力维护昆剧地位,但到了清末民初以苏州大章、大雅、鸿福、全福四大昆班解散为标志,昆剧从此没落。虽然“花雅之争”最后以雅部昆剧失败而告终,但在这互争雄长的过程中双方都必须有互相交流和吸收。
此时昆剧服装的穿戴规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已基本稳定,没有实质性发展,所变化的仅是昆剧服装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手法。由于昆剧的衰弱,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衣冠恶习”,即乱穿乱戴的现象。如李渔在《闲情偶寄图说》(上)之《演习部》之“衣冠恶习”部分谈到:“记予幼时观场,凡遇秀才赶考及谒见当涂贵人,所衣之服,皆表素圆领,未有着蓝衫者,三十年来始见此服。近则蓝衫与青衫并用,即以之别君子小人。凡以正生、小生及外、末脚色而为君子者,照旧衣青圆领,惟以净丑脚色而为小人者,则着蓝衫。此例始于何人,殊不可解。夫青衿,朝廷之名器也。以贤愚而论,则为圣人之徒者始得衣之;以贵贱而论,则备缙绅之选者始得衣之。名宦大贤尽于此出,何所见而为小人之服,必使净丑衣之?”还有的演员为了追求个人突出,演《捉放曹》的曹操时,竟穿起了花褶子。这种乱穿现象在当时商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是相当普遍的。
四、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复兴(建国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落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的昔日昆剧传习所的昆剧艺人,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陆续被各地文化部门邀请归队。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浙江昆剧团周传瑛、王传淞等,上演了经过整理的昆剧《十五贯》,轰动京华,享誉全国,成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盛事。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昆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台湾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童担任设计服装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三地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又翻开了昆剧及其服装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昆剧服装在遵循昆剧穿戴规制的基础上,在具体形式及手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出简约的风格,其色彩也呈现出“淡雅之美”色彩风格,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不失昆剧高雅。
昆剧被称为我国的“百戏之祖”,2001年5月18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个承前启后的剧种。苏州昆剧及其服装在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后,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制。特别是明代隆庆至清代嘉庆年间,这是昆剧艺术最辉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且最终基本形成了以明代生活服装为主体,并逐步加以艺术化,且不分朝代、不分季节、不分地区,各剧种通用的“戏剧服装”。
根据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载,昆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顾坚所创始的。一般认为昆曲在明代嘉靖年间,由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给以加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魏良辅配合传奇作家梁辰创作了《浣纱记》,讲述春秋时期吴越争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为符合昆腔韵律的脚本,对昆腔的传播起了推动的作用。万历未年昆曲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但是在清朝中叶,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几乎绝迹于舞台,解放以后,在对这一珍贵剧种进行抢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后,昆曲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大师俞振飞是昆剧、京剧演员,工小生,号箴非,原籍松江(现属上海市),苏州生人。俞振飞的的父亲俞粟庐是江南的昆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飞从小学习诗词书画,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昆曲,14岁以小生的脚色登台亮相,虽然是业余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后来跟随沈月泉深造,先后学习了200多折昆曲戏。
1931年俞振飞在暨南大学担任讲师,后在程砚秋的邀请下,辞了工作随其到北京演出,并拜程砚秋为师学习京剧小生。1934年正式转为秋声社担任专业小生演员,同时受到程继先的悉心指导。在程砚秋的新编剧目中俞振飞塑造了很多的艺术形象:在《红拂传》里扮演李靖、在《春闺梦》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飞从30年代以来先后与程砚秋、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艺术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飞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担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并且亲自任教,培养了大批的京剧人才。
俞振飞精通书画、擅长演奏笛子,多才多艺。他的嗓音先天的条件奇佳,大小嗓运用自如,并对京剧小生有独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运嗓、用气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风格:儒雅、端庄、充满了书卷气。
俞振飞的代表作有昆曲《游园惊梦》、《太白醉写》、《雷峰塔•断桥》、《玉簪记•琴挑》等;京剧《玉堂春》、《监酒令》、《春秋配》、《奇双会》等等。
清唱活动明代的士大夫除了观看昆曲演出外,自己也举行昆曲的清唱活动。在民间昆曲的清唱也很盛行,明末清初中秋之夜在虎丘例有清唱聚会。晚清,昆曲日趋衰微,但是清曲家结社习曲之风仍在苏、沪、京等地流行,曲社往往聘请昆曲演员或著名笛师作“拍先”。曲社聚会时除坐唱不化妆外,其他唱白谐诨、鼓点锣段均与登台演出无甚区别。
演员与戏班昆曲的演员主要来自:民间戏班职业艺人、士大夫蓄养的家班和业余的“串客”三个方面。万历时期,就有了著名演员蒋六、宇四等,著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家班有申时行、张岱等。明末清初,士大夫蓄养家班成风,著名的有阮大铖家班、长洲尤桐家班等。著名戏班有北京的聚和、三也、可娱,南京的兴化。苏州的寒香、凝碧等。道咸以来,著名的昆班有大章、大雅、全福、鸿福等。著名演员有周凤林、姜善珍等。本世纪初,坚持演出昆曲的有梅兰芳、韩世昌、俞振飞等人。1921年创办的昆剧传习所培养了施传镇、顾传介、周传瑛、朱传茗、沈传芷、王传淞、华传浩等一批名演员。
昆剧人物脸谱昆剧脸谱是昆剧演员脸部化妆性格化的图案谱式,属昆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原分净、丑两大类,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上演剧目的不断丰富,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又逐渐演化成净(大面)、副(二面)、丑(小面)三个行当的脸谱,但以净行为主,构成了昆剧脸谱的主体。净行中又分红净(红面)、黑净(黑面)、白净(白面)三类以及某些和尚戏的脸谱。一般说来,脸谱色彩代表着人物的性格(如:红忠,黑猛,白奸等),其中以红、黑两色脸谱为主要,故有“七红、八黑、四白、三和尚”之说。
昆曲剧目昆曲剧目共计保留了来源于南戏、传奇作品和少量元杂剧的400多出折子戏。现存辑录折子戏的曲谱有《纳书楹曲昆剧谱》
谱》、《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昆曲大全》、《集成曲谱》、《粟庐曲谱》等。《审音鉴古录》是较早的身段谱。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玉簪记—琴挑、秋江》、《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特征与风格昆山腔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节奏上,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徐疾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伴奏也颇为齐全,管乐有:笛、箫、唢呐等,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堂鼓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
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韵白为主,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
扬州白等。昆曲的角色行当也划分得十分细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的音乐、表演技巧对现代全国大部分声腔剧种都有深刻的影响。如:京剧、越剧的表演就受到昆曲的很大影响。京剧的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京剧、川剧、婺剧、桂剧、湘剧、祁剧、赣剧等剧种中仍然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苏州昆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角色行当因为早期昆剧属于南戏系统,所以它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兼收北杂剧之长,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为基础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戏的七行之外,还借鉴了元杂剧的小末、小旦等设置法,更增设小生、小旦、小末、小外、小净五行,共十二行。
明末昆剧兴盛期,明刊本《墨憨斋定本传奇》中,将原以“贴”扮老年妇女改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杂剧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当基本同于昆剧初创时期。清康熙时,昆剧角色行当还基本保持了“江湖十二角色”的体制。
乾隆年间,昆剧折子戏最盛,表演艺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刻画人物而设的角色行当体制,也有了新的突破《扬州画舫录》中有“江湖十二角色”之说,它们是: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谓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谓之“女角色”;又有打诨一人,叫做“杂”。后来在南方昆剧中演变为以小生和旦角为主要角色,因之这两门分得更为细致。小生行下分: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穷生)和雉尾生五类。旦行则下分:老旦、正旦、作旦(能扮演男孩子)、四旦(刺杀旦)五旦(闺门旦)和六旦(贴旦)六类。但各个昆剧支派有各自的门类。
昆剧的角色分工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细致。嘉、道间,昆剧角色行当,将原有的“江湖十二角色”,与后来出现更细的分工相结合,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
在「生」这个家门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龄大小、身分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例如《长生殿》的唐明王、《太白醉写》中的李白都由大官生扮演;《荆钗记》中的王十朋、《金雀记》中的潘岳都由小官生扮演。官生与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洒飘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结合,假嗓成份较大,清脆悦耳;官生在表演上要洒脱大方,大官生更要富于气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结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时更高的音域,以洪亮为美。
旦行也细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
正旦一般扮演身份比较贫寒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金锁记》中的窦娥,《货郎旦》中的张三姑等。正旦在表演上侧重朴实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喷口都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宽厚,音量也要求较大。正旦剧目颇丰富,所扮演各类人物性格均具鲜明特点,为演员提供了宽广的表演空间。
此外,净行分大面与白面,大面脸谱以红、黑二色为主,故有“七红、八黑、三和尚”之说;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纹外,全脸皆涂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白面有时也扮正面人物,或无所谓好坏的角色,有时也扮女角等。还有由白面行中析出的邋遢白面,除面涂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窝等处,加上一些黑纹,故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又近于插科打诨式的人物。
末行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昆剧老生不分文武,如《宝剑记》的林冲,《麒麟阁》的秦琼等。末脚所戴胡须也是从黑三到白满,与老生同。
丑行又分为副(又称“二面”)和丑两个家门。其区别是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宫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昆剧以前的南戏和元杂剧都没有这样的行当,由于“副”行的出现,昆剧把丑行的表演范围,扩大到上层社会的衣冠缙绅之中。所扮演者大多是不正派的文人、奸臣、刁吏、恶讼师、邦闲蔑片之类人物,这些角色的共同特点是奸刁刻毒,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强调其冷的一面,称之为“冷水二面”。
丑行因其面部白块较副为小,也称“小花脸”,因其排列于二面之后,也称“三花脸”,所扮大多是社会地位较低或滑稽可爱的角色,如《寻亲记》的茶博士,《渔家乐》的万家春。昆剧丑脚不分文武,有时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戏。
丑行和二面一样,也可扮演妇女,如《风筝误》年轻的千金詹爱娟,《荆钗记》中的张姑母。丑脚也扮演反面人物,如《十五贯》的娄阿鼠。
另有一个应各种群众角色的“杂”行,是指各种剧中没有名姓的群众角色,如车夫、船夫、伞夫、衙役、太监、宫女、龙套等,通常不计为家门。
传统昆剧职业班社,一般只需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只有极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员。一般班社只要十个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门接近的演员来替代,这十个基本家门被称为“十大庭柱”,他们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决定演出质量的是:净、老生、官生、正旦四个家门。
昆剧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中国古典四大昆剧《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这四大名剧曾被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以及上海昆剧院分别排演过,成为各大昆剧院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桃花扇》由清代著名戏剧作家孔尚任创作,讲述了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在历史大变革背景
下的悲欢离合。《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牡丹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它由我国的“莎士比亚”——优秀剧作家汤显祖创作,讲述女子杜丽娘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死而复生,终于与柳梦梅结合,显示了爱情的最高境界。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唱词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西厢记》根据同名文学名著改编。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在封建传统社会里难免遭到父母们的反对,但是在机智聪敏的贴心丫鬟红娘的牵线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据说“红娘”专指媒人这一词也是由于此剧而来。
《长生殿》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名剧。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吗?唐玄宗和杨玉环,一尺白绫,香消玉殒。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2:3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昆剧(中国戏曲之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昆剧(中国戏曲之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