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指广东省东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四个地级市。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6%;2012年常住人口1709.69万。2011年12月31日,广东省政府出台《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要求完成到2015年,具有粤东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基本实现“十年大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粤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8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50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比例达到6∶52∶42,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
中文名粤东地区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部,与福建省相邻
面积15516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汕尾、汕头、潮州、揭阳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妈祖庙、盘龙阁、广济桥、韩文公祠、红海湾、南方梅园生态村
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火车站潮汕站、汕头站、潮州站、揭阳站、汕尾站、普宁站等等
车牌代码粤M、粤P、粤D、粤U、粤V、粤N
别称广东省东部地区
人口1717.21万(2014年常住)
地域名人李嘉诚、庄世平、马化腾、黄光裕
地方方言客家话、潮州话、福佬话、尖米话、军话、畲语
著名学校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区域中心城市汕头市
GDP5063.65亿元(2014年)
人均GDP2.95万元(2014年)
铁路厦深铁路
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经济规划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粤东地区人民福祉,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有利于形成粤东地区发展合力。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有利于形成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全省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闽西南、赣东南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有利于强化闽粤赣经济联系,促进三地融合发展,形成东南沿海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战略定位——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打造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进一步擦亮经济特区品牌,充分发挥粤东地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临近港澳台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与港澳紧密合作,积极拓展对台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海陆统筹,充分发挥粤东地区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布局建设粤东沿海工业经济带,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建设全省海陆关系协调示范区域。
——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发展,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滨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打造文明富裕、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特色城市群。
主要目标到2015年,具有粤东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基本实现“十年大发展”的目标。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粤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8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50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比例达到6∶52∶42,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水平达65%,初步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大会战成效明显,消除区域内省道以上公路“断头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0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约22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8亿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地级市市区防洪防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防洪防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12%左右。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职业教育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三项医疗参保率达到98%.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目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森林复盖率达到52.6%.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空间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加强空间联系和组织,建设形成点圈一体(市区、重要城镇及“汕潮揭”都市圈)、块带结合(产业园区和沿海工业经济带、休闲旅游产业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构建点圈一体的城镇发展格局。
以汕头中心城区为中心,潮州、揭阳市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汕尾市以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心发展区,建设成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积极参与“汕潮揭”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力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
加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作,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的对接,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汕潮揭”都市圈。
专栏1粤东地区的中心镇
汕头市:外砂镇、东里镇、莲下镇、隆都镇、谷饶镇、关埠镇、和平镇、两英镇、陇田镇、陈店镇、后宅镇。
潮州市:庵埠镇、彩塘镇、古巷镇、黄冈镇、三饶镇、钱东镇。
揭阳市:渔湖镇、炮台镇、新亨镇、白塔镇、棉湖镇、五经富镇、靖海镇、葵潭镇、洪阳镇、占陇镇、里湖镇。
汕尾市:海城镇、公平镇、可塘镇、梅陇镇、河口镇、河田镇、螺溪镇、甲子镇、碣石镇、南塘镇、鲘门镇、鹅埠镇。
(二)形成块带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和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建设深圳(潮州)、深圳(汕尾)、珠海(揭阳)和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建设对台经贸投资合作园区。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构筑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平台,促进形成集聚发展的块状经济区,逐步形成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经济带。依托沿海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积极发展石化、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建设沿海电力能源基地和揭阳(惠来)石化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汕尾红海湾开发区—揭阳大南海工业园—汕头沿海产业新城—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为主的沿海产业带。
依托自然环境和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带。以发展高附加值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加工型蔬果、茶叶、花卉、水稻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借鉴台湾精细农业的经营模式,在汕头、潮州建设粤台精细农业合作发展示范园区,在揭阳、汕尾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园区。
专栏2粤东地区的产业带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汕尾红海湾开发区、向东经揭阳(惠来)石化基地、汕头南部工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定位为我省重化工业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对台经贸合作重要区域,我省新经济增长极。依托海岸资源和港口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石化、装备制造、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玩具、陶瓷、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纺织服装、音像制品、海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走自主创新创造名牌的发展道路,积极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转移。
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发展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游、海滨度假游、地质遗址游、特色工业游、绿色生态游和革命老区红色游,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带。
专栏5产业发展重点
工业:装备制造、高级游艇;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数字化超声仪器;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和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休闲、总部经济。
精细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渔港经济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海洋牧场;茶叶、水果、药材、蔬菜、花卉等基地。
特色产业:玩具、食品加工制造、金银珠宝首饰及圣诞礼品;陶瓷;婚纱晚礼服;纺织服装;塑料工艺鞋;不锈钢制品;水族器材产业基地;医药制造、传统工艺、五金塑料、印刷包装、音像制品。
专业镇与各类园区专栏3粤东地的产业
汕头市:凤翔街道办事处(玩具制造)、永祥街道办事处(包装印刷)、两英镇(纺织服装制造)、外砂镇(潮式毛衫制造)、谷饶镇(针织内衣制造)、达濠街道办事处(工艺包装品制造)、石炮台街道办事处(包装机械)、新津街道办事处(包装印刷制造)、澄华街道办事处(工艺毛织制造)、和平镇(文化制品制造)、峡山街道办事处(精细化工制造)、同益街道办事处(食品制造)、鮀莲街道办事处(水产养殖)、东里镇(五金制造)、礐石街道办事处(建筑)、陈店镇(电子制造)、贵屿镇(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处理)、乌桥街道办事处(电源控制设备制造)、岐山街道办事处(纸塑制造)、海安街道办事处(医药化工)、莲下街道办事处(日用化工)、河浦街道办事处(海水养殖)、珠池街道办事处(电力电器制造)、深澳镇(海水养殖)、龙祥街道办事处(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大华街道办事处(塑胶制品)。
潮州市:新圩镇(水果)、城西街道办事处(服装)、高堂镇(高堂菜脯)、凤塘镇(陶瓷)、新丰镇(日用陶瓷)、浮滨镇(茶叶)、三饶镇(日用陶瓷)、汫洲镇(海水养殖、水产加工)、金石镇(花卉种植)、古巷镇(卫生陶瓷)、黄冈镇(水族机电)、凤凰镇(茶叶)、彩塘镇(五金不绣钢制品)、庵埠镇(食品及印刷包装)。
揭阳市:锡场镇(食品及食品机械)、玉湖镇(淮山、芋头)、河婆镇(电子琴)、棉湖镇(电线电缆电器、印刷包装)、仙桥街道办事处(鞋业)、梅云街道办事处(五金、不锈钢)、榕东街道办事处(微电机产业)、炮台镇(汽车轮胎模具)、地都镇(石材和石材机械)、京溪园镇(旅游)、惠城镇(服装)、凤美街道办事处(模具工业产业)
、占陇镇(纺织服装)、军埠镇(服装产业)、里湖镇(茶叶产业)。
汕尾市:公平镇(服装)、可塘镇(珠宝)、东海镇(海马养殖与加工)、东坑镇(青梅种植与加工)、
碣石镇(圣诞礼品)、甲子镇(家具配件)、梅陇镇(首饰)。
专栏4粤东地区的各类园区
汕头市: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汕头金平工业园区、汕头龙湖工业园区、深圳龙岗(汕头潮南)产业转移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
潮州市:潮州经济开发区、潮安经济开发区、饶平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潮州(饶平)台商投资试验区、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区。
揭阳市:揭东经济开发区、揭阳经济开发区、揭阳榕城工业园区、揭阳(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普宁英歌山工业园区、广东(粤东)纺织产业生态园、广东(普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
汕尾市: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经济开发区、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陆丰东海经济开发区。
专栏5产业发展重点
工业:装备制造、高级游艇;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数字化超声仪器;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和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休闲、总部经济。
精细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渔港经济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海洋牧场;茶叶、水果、药材、蔬菜、花卉等基地。
特色产业:玩具、食品加工制造、金银珠宝首饰及圣诞礼品;陶瓷;婚纱晚礼服;纺织服装;塑料工艺鞋;不锈钢制品;水族器材产业基地;医药制造、传统工艺、五金塑料、印刷包装、音像制品。
此外,就历史概念而言,整个广东省都曾被称为粤东,与之对应的是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称为粤西,但这种解释已被弃用。
粤东五市群众往来频繁,此次合作标志着粤东五市政务服务进一步互联互通,将为五市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户籍在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的群众可在梅州“省内通办”的事项达到36项,主要涉及公积金提取、民生事项等领域,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合作的渠道和内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政务支撑。[1]
主要城市汕头汕头又称"鮀城",是粤东地区中心城市,也是潮汕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也是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三个经济特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全球潮人之都。其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是闽南金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称。
如今的汕头市正日益发展成为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城市。
揭阳揭阳市是粤东经济区域中心城市、粤东经济强市,粤东新经济发展极,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发祥地,拥有揭阳潮汕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港口等多种交通,是新粤东门户,有"亚洲玉都"和"中国五金基地市"之称。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785亿元,总量居粤东5市之首。当前揭阳形成以(市区)玉器生产、不锈钢制品、化工塑料、电子商务、中德金属生态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临空高科技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仓储物流、商务休闲为四大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以揭阳潮汕机场、揭阳港、神泉港为核心的空港-海港新经济体系,(揭西)小手工业为主、旅游服务产业,(惠来)重化工产业能源港。
(普宁)医药(中药材)产业、纺织产业及相关商贸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揭阳还是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五金产品大量出口欧美、非洲、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基地市"称号,并举办了首届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会。揭阳以转型升级集聚区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功能齐备、服务一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水新城。
潮州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潮州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特点鲜明,部分工业基础厚实,具备相当的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不锈钢、婚纱晚礼服、印刷包装、皮塑制鞋等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港口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素有"岭海名邦"、"岭东首邑"等美誉,位于广东东部。
河源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现设有9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和155个社区居委会。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统客家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有的词语与广州话相近,而河源市内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河源市均属于客家方言地区。
全市有五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有海外侨胞及祖籍河源的华人共47万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加、澳等国,港澳台同胞28万人,归侨1.3万人。
【历史沿革】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干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梅州梅州于1988年设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交界,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
汕尾]汕尾市,即海陆丰地区。位于广东省粤东沿海地区的丘陵地带,与潮汕平原相邻,现下辖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深汕区、五个县区级单位,另有华侨管理区和红海湾经济实验开发区两大开发区,深汕区是汕尾第一大经济发展区、其前身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总人口359.23万人(2008年),居民主要为汉族,语言主要为海陆丰福佬话,其次为海陆客语,少数地区习闽南语潮汕话。
粤东主流媒体香港潮视TCB台
汕头电视台
潮州电视台
揭阳电视台
汕尾电视台
华龙潮汕网hlcsw.cc
潮汕环球网
潮汕网
潮汕三市通致公党广东省委在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将提交"优化广东行政区划设置"的提案,建议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并,建立潮汕市,"只有这样,广东才能在未来10年缩短区域差距,同时激发新一轮改革活力"。潮汕三市通移动应用也应运而生。
深汕一体化厦深高铁将深圳与汕尾深汕特别合作区拉进距离只需50分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里面拨打电话可以用0755或0660、可以收看深圳电视,享受深圳社保和深圳待遇,可申请入户深圳户口,在深汕区搭公交可以使用深圳通、红海湾通、车牌可以为粤B粤N、深惠汕轻轨在汕尾市深汕区设四站,提高深汕合作最高化。
方言纷呈粤东人民主要分属三大方言系:潮州话、客家话、海陆丰福佬话。其中,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为潮州话主流文化区,统称潮汕地区;梅州、河源、汕尾陆河县为传统的客家话(Hakka)主流文化区,统称客家地区;汕尾的海丰、陆丰流行同属闽语系的福佬话,是海陆丰主流文化区。
客家话粤东地区的客家话,通称岭南客家。因岭南客家地区在隋唐时期曾归属循州总管府(辖管循州和潮州)管辖,是以循州(治所在今惠州市惠阳区)为中心播衍到临近地区的客家分支,所以也称为循衍人、循衍民系,以此区别留驻江西的岭北客家。现代客家方言即以粤台片的梅州话为代表。在粤东地区客家话通行于梅州市、河源市、汕尾市及揭阳市揭西县。
潮州话潮州话(潮汕话)通行于汕头、揭阳、潮州三市以及丰顺县(汤坑镇、汤南镇、留隍镇)组成的潮汕地区。潮州话在方言分属上属于闽南语。
汕尾话汕尾话又称"学老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深汕区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0多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海陆丰的福佬话与潮州话有明显区别。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55多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2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一种兼有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混合型方言,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八成左右会说普通话。
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深汕区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深汕特别合作区四镇中粤语使用率较高
潮汕地区是海外潮州籍(Teochew Association)华侨的祖籍所在地。
潮汕人是指讲潮语的人。海外潮汕籍华侨经济实力雄厚。
汕尾市、梅州市是台湾省以及海外客家族群的祖籍所在。
台湾省的客家族群,主要祖籍粤东地区的蕉岭县(四县腔)、陆河县(海陆腔)、饶平县(半山客腔)。人们提海峡西岸经济区,常常提到福建省与台湾省的“语缘”,但却常常忘记台湾省的客家族群,大部分是从海西经济区南片的粤东地区迁去的。在台湾过去还曾称客家人为粤东人(当然当时是指广东省,但客家人也恰恰聚居在广东省东部)。
畲族源流畲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根据他们民族的传说,畲族是诞生于广东省潮州的凤凰山。钟伟琪《关于畲族史源考证》:“广东凤凰山是畲族的第二故乡。畲族曾二次抵达粤东地区,第一次公元前1095年周公分封龙麒41代孙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为侯,建立诸侯国;公元前195年畲族第二次入粤,与以前迁入凤凰山的畲族先民汇合,成为南蛮五族之一。”
人文特点粤东人善于经商,与其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潮地恰位于河海交接之处,远离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广州,使之有可能自成吸纳粤东甚至闽西南、赣南货物集散地。同时,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外出谋求生计。另一方面,“耕地如绣花”的细致作风也被其带入经商活动,诸多因素,使潮商逐渐声名远播。
而潮汕人骨子里的“老板”情结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潮汕人的字典里没有“职业经理人”一说。在潮汕,一个人如果出门在外混得不错,逢年过节衣锦还乡拜会亲戚的时候,面对亲戚的褒奖,往往总会自谦:“我也没什么本领,就是赚两碗饭好吃”,除去其中的自谦成分,也体现出思想中对“帮人打工”的轻视。另有这样一个场景,某人在众人面前大声称道一个人多有能耐、混到多高的职位,这时候有一人接腔:“他算什么,不过是个打工的。”前面的称道者多半会噤声。“工字出头,磨成老猴”,潮汕人的这句俗话形象地体现出潮汕人的老板情结。
为什么选择商业?因为商业需要活泛的头脑,这正是年轻人所不缺乏的,他们往往在年轻时就进入商海“学做生意”。他们把成为老板以前的种种学习与历练当成是一种准备,尽管是个“打工的”,他们却时时准备着单干,时时刻刻积累着人脉关系,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很快就可以另立门户。工业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商业更看重的是人脉。凭借着积累下来的人脉,他们往往很快就能上路,甚至超越自己的“生意师傅”。
但是,独立门户本身也带来了副作用,相当多的企业规模一扩大,随即就面临着裂变。一个方向走顺了,很快就有很多知根知底的人起来仿效。人人做老板,也就意味着中小公司随处可见,却少见“长寿”的大公司。
现成放着这么好的商业网络,为什么没有一个工业与之配套?不少经营者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相关部门的产业引导。“这么多年来,医药为地方贡献的税收不少,但政府对工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商业是现成的收入,而工业则需要投资,因此并没有扶持政策。”当地一位商业公司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即便是商业,地方某些不合理的收费、摊派政策也令经营者相当头疼。“这也是导致潮汕商人集体出走的重要原因。”种种原因,也就导致了潮汕的医药没有形成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旅游资源揭阳揭阳是粤东古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史、岭、江、海各扬其胜,拥有闻名遗迹的山海胜景,情韵独持的园田风光,风格迥异的寺庙古迹,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四季名花佳果飘香,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轶事广传,素有"海滨邹鲁"、"国画之乡"、"小戏之乡"、"水果之乡"、"著名侨乡"之美誉。市区榕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惯来被誉为"水上莲花"。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阳学宫、双峰寺、黄歧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其中揭西县是更是奇山秀水,富有大洋度假村、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磜瀑布群、广德庵洞天、百潭谷胜地、钱坑石灵寺风景区、钱坑古寨、棉湖古镇、龙潭飞瀑、霖田祖庙等著名景点。
近年来,揭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经几年的奋斗开拓,全市现已形成"一线九区"旅游总体格局。"一线"就是榕江水上游览线。"九区"即黄歧山名胜风景区、榕城仙桥桂竹园岩游览区、揭东金狮旅游区、揭西大洋旅游度假区、惠来南海海滨浴场度假区、惠来粤东金海湾植物园俱乐部、惠来滨海名城已经逐渐完善。普侨区永华果林旅游村、揭东埔田生态农业旅游区。"一线九区"加上原具有一定规模的70多处景点,将形成揭阳的旅游系列产品,并逐步形成以市区为轴心,向全市各地辐射,连接潮州、汕头、梅州、汕尾的大旅游网络。全市旅游初具规模。已发展成为可供广大市民游玩、观光、休闲、登高、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揭阳八景是原揭阳县最为历史悠久的景色风貌。
推荐景点:黄岐山风景名胜区--谯楼--揭阳学宫--揭阳城隍庙--榕江西湖--北回归线标志塔
另外普宁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北回归线在此经过,并受海洋暖温气流调节,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和景点丰富,以山水风光、天然温泉、潮人文化、革命迹地、宗教寺庙等名胜古迹为特色,构成了普宁特有的自然、人文游景观。2006年,因城市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而独具生态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入选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品牌组织评选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
此外,雅飘的铁山兰,烟雾飘渺的云石樵径,水天相连的大南山秀色,市区新河两岸景点,多处天然温泉,令游客心旷神怡。
汕头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汕头位于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阳光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7月中旬至8月初是全年最热的时节,气温大约在35℃左右,冬季最冷的时候一般也在5℃以上。全年适宜旅游。它也是中国唯一市区拥有内海的城市,以美丽的乔木凤凰树开的金凤花为市花。到汕头旅游主要是看海。
推荐景点:南澳岛--观海长廊--龙泉岩风景区--海湾大桥--汕头大学--北回归线标志塔--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礐石风景区--中信酒店度假村--北山湾度假村--灵山寺--青云岩风景区--莲花峰风景区--中山公园--石炮台公园--华侨公园--妈屿岛
潮州潮州市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点:韩文公祠--广济门城楼---北阁佛灯--龙湫宝塔--金山古松--许驸马府-等。
粤东第一广播汕头电台新闻资讯之声是粤东地区最早的频率。2013年汕头电台新闻资讯之声全新改版,以“新闻993,粤东第一台,接受频率:FM99.3 AM1080。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2:2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2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粤东(广东省东部地区的简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粤东(广东省东部地区的简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