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更新时间:2025-01-09 06:16:03 阅读: 评论:0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次浏览 | 2022.08.29 16:42:2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国家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学校本部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二环南路,校园庭院式布局,欧式建筑风格,为山东省典型的“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是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园林式校园。学校泰山校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明堂路,学校泰安校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

山东电专(国网技术学院)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的山东省青岛动力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由山东省电力学校重新升格为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学校本部由山东青岛校区迁入山东济南新校区。

截至2016年2月,学校有干部职工59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71人,占员工总数的4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国网公司级教育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

中文名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外文名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简称

山东电专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

学校特色

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主管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高职专业

18个

院系设置

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计量工程系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500号

院校代码

11827

办学层次

高职(专科)

历史沿革

1958年6月,山东省电业局决定在山东青岛建立“山东省青岛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1960年8月,“山东省青岛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由山东青岛迁往山东济南,校名改为“山东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1963年8月,山东电业管理局贯彻山东省人委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调整方案,将“山东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改为中专层次的“山东电业管理局济南电力学校”;

1964年5月,根据水利电力部决定,将“山东电业管理局济南电力学校”改为高级技工学校,校名为“水利电力部济南水利电力高级技工学校”;

1970年8月,根据上级通知,“山东省济南电力高级技工学校”迁山东泰安,与“山东省泰安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合并,建立“山东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后改称山东省电力学院),由山东省电力工业局领导;

1994年5月,山东省电力学院升格为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

1997年7月,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迁入山东济南新校。中专部继续保留在山东泰安,以山东省电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独立设置;

1999年4月,学校与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并重组。

2008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以学校为依托,组建成立了国家电网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将电力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整体推进。

2009年11月,学校、学院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

2010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学校挂牌成立公司山东团校。

2011年12月,山东省电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整体划转,成为山东电专泰山校区。  

2012-2016年,学校先后设立成都、长春、西安、苏州、郑州五家区域分院,及山西、湖北、天津、江西、吉林丰满五家合作基地,确立了“一校、两地、三校区、五分院、五基地”的办学格局。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计量工程系、基础部等8个系部。开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厂化学、电力工程管理、电力营销等18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高职(专科)专业,涉及工、管、文、商等学科门类,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1410人,高职(专科)函授生270人。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制

备注

1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3年

省级特色专业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技术

3年

3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3年

4

发电运行技术

3年

5

输配电工程技术

3年

6

供用电技术

3年

7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3年

8

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

3年

9

热工自动化技术

3年

10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3年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坚持“1221”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截止2012年12月,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省部级精品课程15门。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校本部占地1083亩,校舍建筑面积 25.2万平方米。建有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直流特高压变电仿真、变电检修等77个实训室(场),基本覆盖了电网各主要专业(工种),部分实训室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泰山校区占地737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调度通讯、电力营销、线路运行与检修等覆盖电网主营业务的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实训室(场)38个。2011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在泰山校区挂牌成立。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9.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建成了主干万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教学建设

学校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内首家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大型专业应急培训基地,拥有调控一体化、交直流特高压变电仿真、配电线路、电气试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力营销、电力通信等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实训室(场)77个,培训工位达到4000个,基本覆盖了电网各主要专业(工种),部分实训室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对外合作

山东鲁能科技集团作为校办产业,拥有鲁能控制、鲁能智能技术、鲁能节能、鲁能软件、山东彼岸电器等高新技术企业11家。

学校与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已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4期,培训学员984人;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养学员15000余人次。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MCVQ-1变电站无功微机综合控制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开发高磷化学镀镍技术提高铸铁泵、电站设备耐磨耐腐蚀性的研究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散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山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语音信息支持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00MW机组斜流式循环水泵优化设计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力技术监督动态管理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N125汽轮机低压内缸强度三维分析及加固技术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锅炉省煤器飞灰磨损与耐磨喷焊研究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热控系统现场状态检修及专家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电厂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防治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及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试验研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锅炉承压部件寿命诊断技术的研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厂锅炉复合酸清洗工艺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燃料分体式采制样系统研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业现场总线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SG400t/h-410型锅炉油改煤技术研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线性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运行合成绝缘子检测技术和耐雷电冲击特性的试验研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Internet的远程培训集群系统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锅炉承压受热面新型吹灰装置研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力系统静态模拟及其计算机监控系统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管道瞬时液相扩散焊工艺及设备开发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火力发电厂辅机状态检修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汽轮机轴系预测维修系统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HST-Ⅰ型输煤系统除尘器及粉尘浓度在线监控系统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锅炉优化燃烧磨煤机优化运行的试验研究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电流微电阻标准测试系统研制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LN2000分散控制系统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汽轮机通流部分各级轴向胀差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炉外大管道振动原因及消振技术的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力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标准系统开发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实时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锅炉低NOx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便携式管道焊缝超声自动扫描检测系统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飞灰改性催化脱硝技术及设备的研制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交流采样检验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能计量智能监控装置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固相萃取技术在变压器油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及应用集成平台研究开发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预防50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策略研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GJR-100锅炉承压管道检测机器人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00kV高电压有机复合绝缘SF6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00kV紧凑型(含同塔双回)线路特性研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汽机冷源系统优化实验研究和应用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锅炉火电机组一机多模并行仿真系统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基于广域信息的特/超高压电网安全防御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山东电力研究院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与探索

200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

提高山东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及励磁系统建模方法的研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型电站用卧式高效G56Sh型循环水泵的开发研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站锅炉预测控制与燃烧优化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基于开放式结构的系列化教学机器人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锅炉吊杆动态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的研究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城市中水深度处理用于电站循环冷却水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力教育培训网络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励磁系统动态性能对山东电网稳定影响的研究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

200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002年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电厂节能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发

2003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带电作业机器人

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炉外大管道振动原因及消振技术的研究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实时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新型埋刮板输粉机研制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电力行业标准

2004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磁性测量评估奥氏体耐热钢炉管寿命的研究及应用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二等奖

磁性测量评估奥氏体耐热钢炉管寿命的研究及应用

2005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变电站设备巡检智能移动机器人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叶片脱落故障机理及现场诊断技术研究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直动式动压反馈型液粘调速离合器的研制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预防50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策略研究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山东电网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规律和防磨技术研究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电站锅炉降低炉水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一种准确计量电力系统母联兼旁路电能表有效电量的装置

2008年(首次)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

学校

学术研究建设成果

截至2005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9项,山东电力科技进步奖375项,授权专利40项。"带鳍片的热交换管道检测机器人"和"变电站设备巡检智能移动机器人"两个项目2002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于2005年2月25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

自主研发的系列复合绝缘SF6电流互感器、系列高效节能水泵、带电作业机器人、LN2000分散控制系统、瞬时液相扩散焊机、电厂监控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旋转机械振动研究、节能技术研究、智能技术开发应用、远程诊断技术开发应用、发电机端部振动研究、电力应用软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999年以来,发表论文1582篇,出版教材(著作)55部、校内教材30余本,完成教改教研项目46项。自行开发研制了500kV/220kV变电站仿真机、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仿真机等20余项实验、实习装置或系统。

学术资源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9.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  

办学特色

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实行一体化办学。国网技术学院现设有成都、长春、西安、苏州四家区域分院。与江苏、浙江、北京、天津、新疆等国家电网公司所属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开展紧密的校企合作,与国网电科院、 许继集团等多家科研院所、制造企业、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以国网技术学院为主体,国家电网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教集团。学校与学院系部合一,学历教育与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分工明确、协调发展” ,走上了集约化人才培养的道路。学校遵循“自强、自立、求真、求新”的校训和“以学生为本,以专家立校,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产学研结合,推进国际合作”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创新实施了“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入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模式,努力为山东区域经济和电力行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并举,在办好普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学校开发了以新员工、团青干部、企业培训师、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班组长、应急人员以及专业领才等为培训对象的特色培训项目,培训业务基本涵盖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学校已成为山东区域电力的人才培养中心、国家电网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中心、新技术新技能推广示范中心,国家电网培训创新研发基地、团青干部培养基地、企业文化传播基地,成为公司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资源整合形成办学新格局

根据国网公司决策部署,国网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12月依托山东电专组建国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月,山东省电力学校与国网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合并一体化运作,形成了校院合一、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培训教育资源。新的办学格局,能够真正实现学历教育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学校每年从国网公司各地聘请100多名兼职教师来校担任培训教学任务,他们带来生产现场最新的技术、技能,实现了专业教学过程与现场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一流办学条件支撑特色教育

学校现有干部职工591人,国网公司级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流的培训教学设施,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学校本部建有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直流特高压变电仿真、变电检修等77个实训室(场),泰山校区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调度通讯、电力营销、线路运行与检修等覆盖电网主营业务的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实训室(场)38个。2011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在泰山校区挂牌成立。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化、开放式图书馆,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9.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CNKI )工程数据库一级中心,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评估通过的“先进图书馆”。拥有省级刊物《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建成了主干万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学校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计量工程系、基础部等8个系部。涉及工、管、文、商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410人,专科函授生270人。

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活力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对于一所行业高校来说,为企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培养骨干,优化结构,双师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把教学系(部)与专业培训部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系部合一、优势互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互相交融,共同承担教育培训任务,分享理论知识,交流实践经验,切磋操作技能,探索教学规律,有效地改变了原有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既满足学校培养“技术应用性强”的高工专特色人才的需要,也促进了学校整体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学校还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专家人才选拔办法,建立健全学校专家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拓展完善了人才成长通道。二是制订了专业技术技能岗位聘任办法,坚持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分调动技术技能人员积极性,鼓励业务岗位成材。三是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绩效水平和素质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学校初步建成了既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2]

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借鉴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等国际先进职教模式,依托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教育培训办学环境,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按照“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一是大力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以现场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开发了所有专业的课程,形成了符合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二是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做教学一体化”情境教学,引导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职业任务或项目,实施“做教学一体”、以“做”为主的情境教学,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了教学活动组织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员为主体”的深刻转变。三是实施“双证融通”专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毕业生技能水平。

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开出版著作(教材)82部,获省部级优秀教材8门,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22项。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成为山东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22个评估大项全部达标的学校,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2009年——2014年,学校连续六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社会举办的各项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同类高校前茅。

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在现场一线具有“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开放式办学拓展发展空间

学校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积极实施教育的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围绕特色教育构筑核心竞争优势,实施开放式办学,形成了以研究生课程学习班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与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教育多年。

学校始终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先后与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西门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大学、阿海珐输配电公司、美国道波公司、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国网国际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江西公司、山西公司、重庆公司、江苏公司、许继集团等国内外十几所著名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逐步走出一条国际化、开放式的发展道路。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2:03: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1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