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4 12:40:18 阅读: 评论:0

釉(汉语汉字

釉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05.13 16:06: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釉汉语汉字

釉字属于由字族。在由字族里,由字都是声符兼义符。由字族汉字都与“滑”之义有关。釉的本义是“(陶器的)光滑的彩色表层”。釉是复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中文名

拼音

yòu

部首

五笔

TOMG

仓颉

HDLW

郑码

PFKI

外文名

glaze, enamel.

原料

石英、长石、硼砂、黏土

笔画

12

用途

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

部首笔划

7

四角号码

25960

UniCode

U 91C9

释义

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子。~料。~彩。瓷~。

汉字解释

● 釉 yòu ㄧㄡˋ ◎ 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釉子。釉料。釉彩。瓷釉。[1]

釉yòu 形声字,从釆从由,由亦声。“釆”本义为“动物用爪子翻检食物”。“由”本义为“光滑”、“滑动”。“釆”与“由”联合起来表示“动物用爪子在外表光滑的器皿上面翻检”、“动物爪子在食器的光滑表面打滑”。

本义:使动物爪子打滑的器皿表面。

引申义:光滑的表层。

【释义】釉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则称为珐琅。

字音字义

釉 yòu 字从采从由。“采”本义为“摘叶、摘花”,引申义为“多种花色”,读为“彩”;“由”意为“光滑”。“采”与“由”联合起来表示“各种颜色的光滑表层”、“光彩表层”。

釉工艺解释

釉,又称釉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则称为珐琅。

釉,英文glaze或enamel,是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物质,且可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用石英、硼砂、长石、粘土等混合研碎,加水制成。

种类明黄釉描金双耳罐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黄色釉,11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烧造出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

5、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陶瓷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再经底温度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

6、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7、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280--132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

8、釉中彩:在上好釉的瓷器上进行装饰,然后再高温烧成,彩料或者釉料融进了先前的釉中,貌似在中间,和釉上彩工艺相似,但又和釉上彩有区别。

制作工艺黄釉盖罐摄影图

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

釉料配方:一个人的衣服一定要合身。在缝制衣服时,选用什么样的布,采用什么式样,都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给陶瓷制品上釉,也要作一番仔细的研究,使独料适应于陶瓷坯体的要求,这扰是所谓釉料配方。决定一种釉料配方,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应该抓住如下三点:

(一)由于釉不能脱离还体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进行釉料伪研究冰必须首先掌强坯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就是坯体的化学组成.膨胀性能、成熬湿度以及成品性能要求等等。其中,釉与坯的膨胀系数的适当配合,是秋烧成后固着于坯体表面良好与否的主要条件。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时产生釉层剥脱;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时釉层产生龟裂,甚至当坯釉之间产生过大的应力时,制品也可能破坏。

(二)必须明确对于釉料本身的要求,如白度、透明度、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等。

(三)必须注意制釉原料的纯度。因为原料所合的杂质,例如铁、欲的化合物对于釉的白度及介电性能等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总之,在釉料的研究中要掌握一个总的原则:一般改变他料的成分来适应坯体而不是改变坯体的成份来适应釉。这也正象在缝制衣服时总是要使衣服适合于人体而不是让人体去适合衣服一样。

现实应用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相关条目

乒乓球多媒体文化 休闲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1:0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15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釉(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釉(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