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一郎(日文:はとやまいちろう,1883年1月1日—1959年3月7日),日本政治家,第52、53、54任内阁总理大臣,被认为是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内阁总理大臣之一。出身于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家庭,父亲鸠山和夫,日本知名律师和政治家,曾任日本政府众议院议长。母亲春子,是共立大学创始人之一,称得上是教育界的女杰。鸠山一郎一生坚信议会政治,并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因为战争期间曾站在议会政治的立场公开反对东条内阁独裁式的推荐候选人方法和《战时刑法特别修正法案》,他一度被迫隐居。在战后初期的日本政坛,享有极大威望。
中文名鸠山一郎
其它外文名はとやまいちろう
出生年月1883年1月1日
国籍日本
去世年月1959年3月7日
籍贯东京
民族大和族
毕业院校东京帝国大学
主要成就当选日本第52、53、54任首相
职位首相
代表作《鸠山一郎回忆录》
作品《我的自传》
人物简介鸠山一郎(1883-1959),日本政坛统领黑白两道的鸠山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东京人。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父亲鸠山和夫是文部省第一期的耶鲁大学留学生,母亲春子为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的英语教师、著名作家及共立女子职业学校(现为共立女子大学)创始人,弟弟为日本著名民法学者鸠山秀夫。孙子为现任日本民主党干事长鸠山由纪夫与日本自由民主党籍众议员鸠山邦夫。日本第52任、53任、54任首相(1954年12月10日—1955年12月20日),日本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祖父。任内积极摆脱美国控制,扩展外交空间,发展经贸。
显赫家族出身于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家庭,父亲鸠山和夫,文部省第一期的耶鲁大学留学生,日本知名律师和政治家,曾任日本政府众议院议长。母亲春子,是共立大学创始人之一,称得上是教育界的女杰。弟弟鸠山秀夫,日本民法第一人。鸠山一郎生于东京。鸠山自幼受母亲良好教育,发奋读书,190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开始在父亲开办的法律办事处当律师,同年娶妻薰子,其父为日本政治团体玄洋社的巨头寺田荣,曾担任日本众议院书记长。鸠山家族与玄洋社的联姻,被在日台湾媒体人林育勋先生称为“鸠山家统合黑白两道”的里程碑。那时候正是日本浪人与孙中山的中国革命关系最为密切的“蜜月时期”。黑龙会用大把的资金支持孙中山进行反满清政府的活动。
1907年(明治40年)东京帝国大学英法科毕业,进入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工作。1911年父亲去世,任众议院议员兼东京市议。曾担任犬养毅与斋藤实内阁的文部大臣,在斋藤实内阁担任文部大臣任期内,发生著名的泷川事件。1911年当选为东京市议会议员。1915年起历任众议员、政友会干事长、田中义一内阁书记官长等职。1931年起连任犬养毅内阁、斋藤实内阁的文部大臣。任内发生“京大事件”。战后,1945年11月9日,自由党成立为第一大党,鸠山任首届总裁。1945年着手组阁,因盟军总司令部命令褫夺公职而未成。大选之前,5月4日,鸠山一郎被整肃(公职追放),只好引退。1951年与吉田茂为首的自由党主流派矛盾激化,于1954年率自由党反主流派同改进党合并,组成日本民主党,任总裁。
1954-1956年间,1954年12月10日第一次组阁,1955年3月19日第一次引退。1955年3月19日第二次任内阁总理大臣。同年11月22日率内阁总辞。1955年11月22日第三次组阁,三次组阁,均任总理大臣,任内制订美军占领下的诸法规和力求提高国际地位。1956年恢复日苏邦交,参加联合国。1956年12月23日率内阁总辞。引退。1958年当选为众议员。著有《我的自传》、(1951)、《鸠山一郎回忆录》(1957)。1959年(昭和34年去世)。
相关资料鸠山一郎日本第52、53、54任首相
任期:1954年12月10日–1956年12月23日
前任:吉田茂(二任)
继任:石桥湛山
出生地:日本东京市
逝世:1959年3月7日(76岁)
选区:东京1区
政党:民主党,后为自由民主党
职业:律师
政治生涯昭和时代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日本投降诏书发出的同时,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铃木贯太郎内阁总辞,授意与皇族东久迩宫稔彦王组阁,东久弥宫是皇后久弥宫良子的伯父。东久弥宫内阁,是日本历史上唯一的皇族内阁。天皇大命降下,那就是为了稳定变局。当时,东久迩宫内阁中,有前首相近卫文麿任国务大臣、重光葵任外务大臣。後来重光葵因故辞职,由前奉天总领事,元老牧野伸显的女婿吉田茂继任。
此时,盟军送来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盟军总司令部要求罢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论的内务大臣山崎岩,东久弥宫内阁於是总辞。成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内阁,寿命五十四日。
东久弥宫内阁倒台後,昭和天皇任命亲美英派的币原喜重郎组阁,昭和二十年(1945)十月九日,币原内阁成立。币原令人熟悉的就是二十年代的币原外交。
战後的政党如雨後春笋一样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党(总裁鸠山一郎)、日本社会党(片山哲书记长)、日本进步党(总裁町田忠治)、日本协同党(委员长山本实彦)、日本共产党(书记长德田球一)也恢复活动。翌年一月,盟军总部公布公职追放令,所谓公职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战犯出任公职。
战後,第一次总选举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四月十日举行,自由党得到141席、进歩党得到94席、社会党得到93席、协同党得到14席、共産党得5席、其余诸派38席、无党籍81席。自由党成为第一党,鸠山一郎正准备组阁之际,总部的公职追放令也烧到他身上,使他失去组阁的权力,於是他把自由党以及总理职位暂交给外务大臣吉田茂。
结果,吉田茂成为旧宪法下,最後一个被天皇大命降下而任命的总理大臣。他邀请前首相币原入阁,与进步党联合组阁。战後在盟军的占领下,根据日本国宪法,天皇成为国家的象徵,国民主权与和平主义也在宪法中得到确立。日本国宪法下第一次国会大选,吉田的政党大败,以日本社会党为首的在野政党胜出,组成以日本社会党及民主党为首的联合内阁,社会党的片山哲、民主党的芦田均相继出任首相,可惜当时社会党内部左右派严重对立,而且又爆发昭电疑狱事件,这一个「中道政权」就这样倒台了。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旧金山和约签定後,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
鸠山一郎复出後,与吉田茂对立,最後吉田茂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鸠山一郎以上台後立即解散国会为条件与在野党妥协组阁,大选以後再次组阁,时已经分裂了的左右社会党合并,再次结成日本社会党。鸠山一郎再次结合他的民主党及自由党,结成自由民主党,时称为保守合同。1955年的选举,自由民主党得到过半议席,日本社会党成为最大在野党,这一个政治生态一直持续到1993年,称为「五五年体制」。
鸠山一郎在促成日苏建交後退下来,由石桥湛山继任,谁知石桥组阁不久,身体出现重大问题,又不得不辞职,最後由曾被指为战犯的外务大臣岸信介继任。岸信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为此,革新与保守两大势力进行最终对决,爆发日本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安保斗争”。其後,日美安保条约修订自然生效後,岸信介退任,由吉田茂的得意弟子,通产大臣池田勇人继任。
京大事件泷川幸辰(たきがわゆきとき),明治24年生于冈山市,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大正元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师从胜本勘三郎(かつもとかんざぶろう)教授学习刑法。但是自学生时代起,泷川幸辰就表现出与导师相左的刑法思想,成为旧派理论的追随者。
泷川于1922年赴欧留学。在德国他先是在柏林大学拉德布鲁赫教授指导下研习法哲学,后来到法兰克福大学师从M.E.迈耶教授专攻刑法。1924年自回国后,他就任京都帝国大学刑法学教授,相对前几名旧派学者,他的思想较为先进。
泷川先生在其著作《刑法讲义》、《刑法读本》中,对于“通奸罪”只适用于妻子一方的法律提出批判。他的这一主张,遭到了贵族院议员菊池武夫和政友会宫泽裕等人的攻击,被指责为共产主义的学说,因此上述书著被禁止发售,斋藤实内阁的文部大臣鸠山一郎,甚至对京大校长小西重直提出罢免泷川的要求。尽管小西校长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根据文官分限令,泷川仍被迫停职。面对这一事态,京大法学部全体31位教授提出辞职以表抗议,但是未得到学校当局和其他学部的支持。接着小西校长也被迫辞职,随着强硬派的新任校长松井元兴(理学博士,后为立命馆大学校长)的上任,事件迅速得到了平息。最终导致了泷川教授被免职,佐佐木惣一(后为立命馆大学校长)、宫本英雄、森口繁治、末川博(后为立命馆大学校长,总长)等教授也被免职,其余14名教官辞职的结果。这一起压制思想的事件,史称“泷川事件”,也称“京大事件”。泷川事件导致了京都帝国大学的17名原任教官辞职,并转往立命馆大学担任教授及助教。而这一事件,亦成为了黑泽明监制的战后第一部电影《青春无悔》(1946年)的背景。
战后的日本1945年8月30日,联合国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到达日本。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面,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苏联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并要求担任驻军的最高统帅之一,被美国拒绝。麦克阿瑟成了日本八千万国民的绝对统治者,43万美军和平地占领了日本四岛。美军成立占领军总司令部,实行间接统治,占领的目的是要达到如下的目标:
(1)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2)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
日本必须解除武装,并实行非军事化。10月中旬,解除所有700万日军的武装,解散军事机关,废除《兵役法》。9-12月份,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判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7人死刑,惩处其他军国主义分子20万人。但是到了审判的后期就松弛下来——许多旧官员进入政府机构;入狱的战犯大多提前释放;有些战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根本没有审判。同时,美国对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计划”。日本政府变成美国驻军总部的办事机构,这就是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体制。
在驻日美军的干预下,日本解除党禁。各种政党竞相成立,其中包括共产党、自由党、进步党、社会党等。同时,各种宗教团体也纷纷出笼,形成战后的“解禁”时代,也是日本的第二次“开国”时代。1945年10月,麦克阿瑟向首相币原喜重郎下达改革的五项指令:
(1)妇女参政;
(2)保障工人团结权;
(3)教育制定自由化;
(4)废除专制政治;
(5)促进经济民主化。
1946年元旦,在盟军总部的劝说下,裕仁天皇发表由币原喜重郎起草的《人的宣言》,否认天皇是神的神话,否认日本民族高于其他民族的说法,还天皇以人格化。
盟军总部在否定了日方草拟的《宪法修改草案》之后,提出自己的《日本国宪法草案》。草案规定:天皇不拥有政治上的权力,只是一种象征。几经折冲之后,币原内阁只好接受盟军总部的草案。1946年3月6日,日本新宪法正式公布。按照新宪法,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明治宪法赋予天皇的各项大权均被剥夺,只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象征性元首。宪法虽然是用日文写成,但是给人们的感觉不过是从某个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而已。这个民主主义的宪法无疑是美军总部强加给日方的,而日本的右翼势力还在心怀不满地等待推翻这部宪法。
1947年1月,制定了新的《皇室典范》和《皇室经济法》,这些法律对天皇的地位和权力。皇位的继承、皇室财产以及皇族的范围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按照新的规定,日本天皇不拥有任何政治权能,天皇所能进行的国事行为只有形式上的和礼仪的性质,而且是在政府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天皇是终生在位者,其身份具有许多独特的限制:
(1)没有姓氏。
(2)没有户籍。
(3)婚姻的非自主性。宪法规定,天皇成婚必须由皇室会议议决。
(4)不得收领养子。这是为了皇室血统的纯洁性。
(5)不能参加政治活动。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加入政党,不能成为议员或政府首脑。
(6)不能主持带有宗教色彩的公共仪式。
(7)不得脱离国籍和随意移动。
(8)不得以个人名义任意进行经济活动。
从法制和实际作用的角度来看,只有象征意义的日本天皇不具有国家元首的性质,或至多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在盟军总部指令下,日本币原重喜郎内阁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例如,开展民主工会运动;进行土地改革,力图使大部分农民成为自耕农;改革教育等等。
二战后,美、苏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世界格局。美国急需在亚洲找到一个战略地位空前重要起来。美国遂有意停止对日本的占领,在军事上把日本变成美国在亚洲的前哨基地,于是加紧对日单独媾和的活动。1951年9月4日,在没有中、朝、越等国出席的情况下,在旧金山召开了52个国家的和平会议,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苏联、印度等国拒绝签字。1952年4月,条约批准生效后,盟军占领结束,日本重新获得独立。
在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一天,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美国保障日本的安全防卫;日本则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遭到社会左翼团体的猛烈抨击,社会党为此发生分裂,右翼派别支持条约的签订,左翼则坚决反对。
日本重新独立后,政坛呈现一片扰攘不安的局面。掌政的是自由党,其首脑为鸠山一郎,于1951年,继吉田茂之后,成为首相。保守势力大多集聚在进步党之下;代表左派力量的社会党很难与保守势力抗衡。日本共产党在经过了1950年的巅峰阶段之后,便一路下滑、一蹶不振。至1955年秋,逐渐出现秩序化政治。社会党从分裂走向整合——但4年后,终于分裂出右翼的民社党。社会党的整合也刺激了保守力量的联合,自由党与改为民主党的进步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即自民党。石桥湛山出任总裁,后因健康原因,由岸信介于1957年继任。
1955-1956年间,日本基本上从战争状态调适过来,开始了崭新的经济新纪元。其工业重新建构;农业获得空前的高产,交通得以改善;日本在战争废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外交上也初步摆脱了孤立状态,1956年,进入联合国安理会,任非常任理事国;与苏联关系正常化,1978年双方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岸信介虽然不甚受民众欢迎,但是他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钢、铁、造船、电子工业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岸信介为争取与美国修订安全条约,招致1960年全社会的大规模反抗,但5月,国会依然顺利通过该条约。虽然岸信介被迫辞职,可是接下来的大选中,自民党仍轻松获胜。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前半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分析高速增长的原因时,总结出以下几点:
(1)战前、战后普及教育的结果,使日本国民具有相当发达的技术水平。
(2)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
(3)与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4)从世界各国获得廉价的能源和原料。
(5)由于《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美国保证了日本的安全,使得日本无需花费大量的军费开支。
(6)国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活动上面。
(7)国家指导下的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8)战后的各项制度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创更为有利的条件。
《鸠山一郎回忆录》一战后日本的明与暗做为一个政治家,鸠山一郎在日本政坛被称为“悲运宰相”。他战后十年中的经历,非常富有戏剧性。
1946年4月,日本举行了战后第一次总选举。鸠山一郎率领的自由党在议会总选举中一举获得了141个议席,成了日本第一大党。正当他得到社会党阁外协助的承诺,开始组阁的时候,5月3日,麦克阿瑟发布了《关于国会议员的革职与排除》的备忘录,鸠山一郎被列入了革除公职者之列。[2]
把鸠山一郎列入革除公职者之列,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东京特派员们在他从前的著作中找到了符合“应予罢免及排除的种类”的G项,认为他属于“其他军国主义者及极端国家主义者”。导致这一结果,有历史上的原因。1933年他任文部大臣时,因为泷川幸辰教授的著作《刑法读本》有与时宪相违的内容,他对京都大学校长提出停止泷川教授职务。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引发京都大学法学系教师全体辞职和很多学生的抗议,构成不大不小的“京都事件”。还有来自现实的原因。1945年9月15日,他在《朝日新闻》发表“诽谤战胜的美国”的文章,早就碰了美国人的忌讳。但他自己认为主要原因是大选前的1946年2月22日发表的反共声明引来苏联干涉,导致美国占领军中左翼一派的乘机下手。重要的是马上可以坐上的日本首相的交椅就这么擦肩而过。最后是连议席都没有的吉田茂登场,组成了吉田第一内阁。
时代发展到1951年,鸠山一郎终于即将从“必须革除公职者”行列中被解放出来,以他为核心的新党也启动在即。他重新活跃于日本政治中枢似乎指日可待。可是就在马上被解放之前,他又因脑溢血倒了下来。
1954年10月鸠山一郎在战后日本政治舞台的谢幕,也和登场一样极富戏剧性。鸠山一郎一生反共,但他任日本总理期间的最大成就,却要数1956年与苏联签定《共同宣言》。《鸠山一郎回忆录》写到《共同宣言》签字仪式结束后,在克里姆林宫雪白的大理石墙壁的大厅里举行了盛大招待会。当乐队在1500人的来宾面前演奏日本国歌时,他百感交集,热泪盈框。1952年9月18日,苏联否决了日本申请加入联合国的提案。现在有了这份日苏共同宣言,日本就得到了正式加入了联合国的门票。1956年12月18日,第11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一致承认日本加入联合国,这标志着日本重新正式回到国际大舞台上。12月20日,鸠山内阁即宣布总辞职。
二自由党1946年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的战争参与者及参与团体的严厉整肃以及后来这一整肃活动的解除,可以说是一度左右了鸠山一郎政治生命的重大事件。从日本战后历史上看,这也是战后日本发展过程中出现巨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1946年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的战争参与者及参与团体的严厉整肃,是盟军总司令部(GHQ)依据《关于革除不适宜从事公务者公职之备忘录》(SCAPIN/550)和《关于废除政党、政治结社、协会及其他团体之备忘录》(SCAPIN/548)实行的。对于美国占领当局,这一整肃活动早在计划之中。1944年春,美国即针对战后日本问题制定了包括处理战争罪犯、现有政党和政治团体、驱除“不受欢迎的人物”以根除军国主义,加强日本民主化进程的一系列政策。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制定这一政策过程中,曾参考了盟军在德国推行非纳粹化的整肃政策。这一计划的最初目标,就是在日本新政府中彻底消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影响。因此在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手中持有的黑名单上,囊括了战争时期活跃一时的大日本政治会、大政翼赞会、翼赞政治会、大日本妇女联盟等团体组织的组织者们,参与制定相关政策的官吏也被收入革除公职的范围中。
自1945年9月开始,盟军总司令部(GHQ)开始启动通过解除日军武装、禁止军需生产、废除新闻管制、逮捕战犯、废除政治警察等政策,推动日本民主化的进程。上述整肃运动,就是推动日本民主化这一进程的重要一环。
1946年4月日本举行的战后第一次总选举,就是在“整肃”的飓风中进行的。这年1月4日,盟军总司令部发布了革除公职令。除掉了日本共产党,其他各党派无不受到“整肃”的巨大影响。币原内阁中内务大臣堀切、农业大臣松村等五位阁员不得不辞职。以“大日本政治会”为背景的日本进步党推荐的381人全部在被革除整肃范围之内,濒临崩溃。包括后来活跃于日本政坛的樱内幸雄、松村谦三、鹤见俊辅、后来曾任日本首相的宫泽喜一的父亲宫泽裕、也在后来任过日本首相的羽田孜的父亲羽田武嗣郎都在劫难逃。鸠山一郎的日本自由党成立时的43名议员中,30人被革除公职,只有13人还有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就是在这样激烈变革的时局中,鸠山一郎领导日本自由党成功地打了个漂亮的选举战。
一战得天下,做为日本自由党总裁的鸠山一郎和自由党的核心人物河野一郎、三木武吉却先后被革除公职,胜利的果实只能拱手让出。1946年盟军司令部在战后日本实施的“整肃”严格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整肃”运动“整肃”运动从1946年1月起,在1947年7月达到高潮,先后被革除公职的有208,926人,因为其中有148人请求复审后得免,所以实际遭到整肃的全部人数是208,778人。但是这场以根除军国主义,加强日本民主化进程为目的的整肃运动却在1948年骤然结束。
随之而来的是被整肃者的解放运动,和对于日本共产党进行的“红色整肃”的开始。到1951年3月31日,10,090名文职人员和3250名军官得到解放。1951年5月麦克阿瑟被解职,解除整肃的工作被全部移交给日本政府。此后,解除公职令被修改,解放被整肃者的工作迅速推进,半年间177,261人得到甄别解放。鸠山一郎就是在1951年8月6日和13,904人一同被解放的。1952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后,有关革除公职的法令全被废除。最后剩下8710人也都得以解放。
鸠山一郎如此大张旗鼓的“整肃”运动何以蘧然结束,并如此迅速滑向相反方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日本转向世界。这之间世界上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美苏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当德意日法西斯同盟被打败后,美国同苏联的矛盾上升为新的主要矛盾,在亚洲,美国需要有可以信赖的盟友一起遏制苏联。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中国。二战后期,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心点一直在中国。从1946年-1947年,国民党政府曾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先后接受了60亿美元的“美援”,这成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重要资源。但是,中国大陆的内战的结果,却与美国人的估计恰恰相反。1949年大陆红色中国的出现,标志着美国以中国为亚洲战略基地的计划彻底失败。这样一来,日本的地缘战略意义就一变显得非常重要。1948年和194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先后通过《NSC—13/2号文件》和《NSC—13/3号文件》。其主旨,就是重新调整亚洲政策,确立在亚洲以日本为抗衡苏联的依托的地位。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朝鲜半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更加剧了东亚地区源自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这一系列变化,对美国的日本占领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6日,麦克阿瑟即命令封闭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28日又命令封闭所有日共系统的地方报纸。从此,美国走向与日本单独媾和、扶植日本工业发展、重新武装日本的道路。了解了这些,蘧然结束“整肃”运动的原因,和运动迅速滑向相反方向的动力就很清楚了。
在推动美国放弃“整肃”政策上,鸠山一郎也做过工作。《鸠山一郎回忆录》中,收有一封1951年2月鸠山一郎呈给杜鲁门总统特使杜勒斯的信。信的第二部分专门谈到革除公职问题:“当今日本的难题,堆积如山。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有效地运用日本人中最有为的头脑。并且大多要在被革除公职的人中间去寻求。”他特别强调说“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许多有才能而且具有影响力的日本人,只因为他们曾经是陆海,就被革除公职。应该考虑撤销这些旧被革除公职的处分。理由很多,其中特别可以举出,由于革除公职而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并使他们尝到煎熬与苦难,这就给共产主义者开了路,是他们有轻易地为共产主义者吞食的危险。”想给因积极参与战争被革除公职者平反,要拿反对共产主义说事,鸠山一郎摸到的,正是美国人的脉搏。
如此草草结束的“整肃”,和今天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缺乏反省有着直接的联系。“整肃”草草结束,整个日本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并没有做出应有的反省。以战时作家野火卫平为例,他48年被“革除公职”,50年恢复。他的反省是战时的军国主义作品“写的都是真的”。战后日本的政治格局和思想格局,也没有象德国那样得到彻底清理。和战后德国历届政府彻底清除纳粹分子成对比,最有象征性的是就在鸠山一郎辞职后半年,1957年6月,东条英机内阁时的国务大臣、A级战犯岸信介做了日本首相。
政治背景1946年选举。受到盟军总司令部(GHQ)掀起的“整肃”飓风的影响,在这场选举中,466个议席中当选的政治新人共有379人,占到81.3%。其实这种变化在选举前已经定型。2770个候选人中,政治新人有2624人,占95%。战前的旧议员只有146人得以保持候选人资格。 最后在选举中得到议席的新人,相当一部分是被革除公职的政治家推出的自己家族的人、或听自己话的代理人。站在反对旧势力立场的社会党只得了94个议席,日本共产党只得了5席。两党合计不足100个议席。战后日本的保革对立的“55年体制”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美国占领当局对日实行“间接统治”的政策。
战后在日本是否施行根除军国主义,加强日本民主化进程计划,在美军占领日本之初就出现了争论。1945年8月22日,美国陆军省通知麦克阿瑟,对日本采取间接统治政策。美军登陆后成立盟国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部(GHQ),以发出指令、一般命令、备忘录、书信、口头指示等方式实行间接统治。这已经根本上决定原有的政府机构和统治体制得到存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后,日本政府和民众对于占领军的指示采取坚决而积极的协作态度。登陆美军没有遇到预想的游击战争,第一天他们还端着卡宾枪紧张地搜索前进,第二天已经嚼着口香糖在大街上散步了。9月和10月,为了保证盟军总司令部的意旨得到施行,日本政府还先后发布了《紧急敕令524号》和《阻碍占领目的处罚令》。日本人的协作态度换来了美军占领当局的极大好感。
因此,面临着美苏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对立,是否仍然按照预定思路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政策,占领初期已经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所以,力主推动日本民主化改革的力量即便一时占了上风,长远看仍会是旧的政府机构和统治体制得以继续存续。而只要战前日本的旧权威依旧维护住自己的地盘,其势力就不仅不会根本被粉碎,相反会打着反共的旗号日益坐大。这和在欧洲对德国纳粹的清算有着鲜明的对比。
日本政党鸠山由纪夫日本现在主要有六个政党:自民党、民主党、自由党、保守党、社民党、共产党。日本的政党是议会党团,在社会上并不发展政党组织,在竞选时,政党公认候选人,这样,候选人就以政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竞选。
代表日本经营者利益的保守政党自由党和进步党在45年11月成立,进步党是战前民政党的复活,集中了民政党的干部,而自由党是战时受压制的鸠山一郎为首的政友会的变形,但盟军总部对它们的保守性质很厌恶。随着工会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发展,西尾、平野和水谷等战前工人运动、农运、社会主义运动的活动家复出组织了日本社会党,但分成左、右两派。右派社会党主张劳资调合,是中道性质。盟军总部正是看到了这个中道性质,在47年,组建了片山社会党内阁。
但随着美苏冷战的发展,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在远东堡垒的作用日趋突出,盟军总部开始支持保守政党。自由党政权的成立和之后的自由党与民主党的联合,都是在盟军总部的谋划下完成的。1955年,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成立自民党,在大选后组建了自民党政权。到1993年的38年间自民党一直独揽政权。55年体制下,社会党和自民党占议会总议席的90%以上,自社两党议员比例为2:1。所以,这是不对称的多党一极政党体制。自民党长期执政是美国、财界的支持,社会党的低落、劳工运动的低迷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财界作为自民党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和自民党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自民党政权在自民党成立初期,财界就提供了10亿日元资金。财界一直向自民党提供巨额献金。1989年自民党总收入中的308亿日元,其中47%是财界提供的。在60年代开始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越南战争的爆发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转型。重化学工业代替农业、简单机械行业成为日本经济的基础。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0%以上,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巩固了自民党的统治。而自民党控制政府资源供应给各利益集团,使自民党保持了议会多数。
影响鸠山一郎从1911年继承父业当选东京市议会议员,到1956年辞去日本首相的职务,鸠山一郎度过了45年政治生涯。他是给日本当代日本投下巨大影子的政治人物。从1954年10月组阁到1956年12月20日宣布总辞职,鸠山一郎相继组织过三届内阁。在他的任内,日本自由党和日本民主党成功合并,这就是今天仍然维持着执政党的地位日本自民党。与他任内的成功折冲相关,日本政坛1955年形成了保守势力一直执政,革新势力始终在野成为“万年野党”的“55年体制”。这一体制一直存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当他回顾自己最后辞职时的心情,他却只用了一个词——明镜止水。
鸠山一郎作为日本战后有远见的政治家,在旧金山体系下,果敢地选择对苏调整关系的外交路线。在他执政时,积极、主动地展开日苏交涉活动,特别是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果敢地选择了暂时搁置待日后谈判解决的对策,使日苏复交得以实现。日苏复交为日本真正迈入国际社会创造了条件,鸠山一郎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鸠山一郎一生坚信议会政治,并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因为战争期间曾站在议会政治的立场公开反对东条内阁独裁式的推荐候选人方法和《战时刑法特别修正法案》,他一度被迫隐居。正因如此,在战后初期的日本政坛,享有极大威望。被认为是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内阁总理大臣之一。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0:2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1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鸠山一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鸠山一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