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院校)

更新时间:2024-11-20 09:27:32 阅读: 评论: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军事院校) 次浏览 | 2022.08.20 17:31:2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Chin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副战区级别,是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国军队高级任职教育的一所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

国防大学起源于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的红军教导队,先后经历了战争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建国后的高等军事学院、军政大学,1985年12月由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1985年12月24日,中央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正式批准国防大学成立。 2017年7月,根据中央命令,以原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艺术学院、后勤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武警政治学院,以及装备学院部分专业培训任务和相关机构为基础,调整组建新的国防大学。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为国防大学授军旗、致训词。

截至2018年9月,国防大学北京本部和研究生院总占地面积2482.5亩。学校设有哲学、法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 。国防大学下设八个学院,拥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主管部门

中央

知名校友

许其亮、马晓天、韩卫国、秦卫江

英文名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PLA China

别名

国防大学

创建时间

1985

类别

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

张仕波

主要院系

战略,战役,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

学校属性

全军“2110”工程

历史沿革

国防大学是1985年12月24日经国务院、中央批准成立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军创建初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该校后改编为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分为各解放区的军政大学。全国解放后,为适应和平事期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需要,于五十年代先后成立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和高等军事学院,于1969年同时撤消后成立了军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前身是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的红军教导队,先后经历了战争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建国后的高等军事学院、军政大学,1985年12月由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历任校长张震上将、朱敦法上将、邢世忠上将、裴怀亮上将和马晓天空军中将,历任政委李德生上将、张震上将(校长兼政委)、李文卿上将、王茂润上将和赵可铭上将。校长王喜斌中将,政委童世平海军中将。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素质新型高级军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研究解决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充分发挥高级军事人才培养、军事理论创新、为总部决策提供咨询、国防教育和中外军事交流的作用。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适应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复合型知识结构、领导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的高素质新型高级指挥人才、高级参谋人才、高级理论研究人才,同时培养军队院校领导干部,承担部分地方高中级干部有关国防建设的培训任务;紧跟国家安全形势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变化,瞄准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回答解决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制行政领导机构、教学科研机构、学员管理机构。行政领导机构,编有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科研部。教学科研机构,编有战略、战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下设若干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共有哲学、法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教授、研究员和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学员管理机构,设置国防研究系、基本系、进修系、研究生院、防务学院。近年来,每年培训、轮训全军高中级军官2000余人,外军高中级军官近300人。1985年以来,共培养了高中级军官和地方高中级干部13000余名,外军高中级军官800余名。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学校各项建设的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使之真正进入教材和课堂,进入思想和工作。铸牢军魂意识,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和胡主席的指挥。加强党委、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名师工程”,建设“三位一体”的教研队伍,增强学校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建文明校园,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做好老干部工作,多做实事好事。重视隐蔽战线斗争,确保全校的政治安全和高度稳定。

不断改进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教研员工住房等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制定并落实营院建设总体规划,加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从严治校,培育以严着称的良好校风。训练模拟中心可供120人同时进行战略、战役模拟训练;校园网连接机关、教研单位和学员宿舍进行网上教学;教学大楼设有学术报告厅、语言教室、专业教室;图书馆藏书150万册并基本实现数字化;校史馆展示国防大学的发展历程;文体活动中心设有游泳池、保龄球馆、健身房;综合服务楼可容纳800多人同时用餐。

坚持开放办学,先后接待90多个国家、1300多个代表团组、12000多名外国军队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访;先后组成400多个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教授代表团和学员代表团组出访,到过30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同时安排900多名教研人员出国留学、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分别与4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建立正式校际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保持经常联系,与140多个国家军队有交往。目前,国防大学已成为我军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批转的国防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我军特色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而不懈奋斗!

培养对象

国防大学设置有合同的战役指挥、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国防研究、院校教育管理、军事与政治理论和研究生教育等10余个专业.其中“国防研究系”国防研究专业主要培训军队正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和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正司局级以上负责干部,学制半年以内。“基本系”合同战役指挥包括两个方向.指挥培训班:培养全军军以上单位指挥干部,学制1年;参谋培训班:培养全军军以上机关现职参谋人员,调学对象:军以上机关营职(含)以上参谋、干事,学制1年,毕业后,学员适合在军以上机关担任业务部门的领导职务。基本系师资培训班:培养全军中高级指挥院校的军事教员,调学对象为全军指挥与技术院校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学制为2年,毕业学员适于担任高级指挥院校的军事教员,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进修系调学对象:正师职以上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干部;全军院校校长;省军区系统正师职以上领导干部;中级指挥院校军事教员和军事理论研究人员,学制半年以内.研究生院共设13个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硕士、博士水平的指挥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教员.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经军队指挥院校培训,在军队任职2年以上的连职以上干部,学制2年半至3年,毕业学员适于从事指挥工作,军以上机关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国防研究系:国防研究班,招收军队军职以上、国家机关司(局)级以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学制2个半月;战略班,招收军队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制4个月.参谋班招收全军和武警部队军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学制半年;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招收全军和武警部队副师职和正团职领导干部,学制2年;参谋骨干培训班招收全军和武警部队军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学制2年.进修系:负责轮训全军和武警部队正师职以上军、政、后、装指挥干部和省军区、军队院校领导干部,以及军事思想、战略、战役、外军研究人员和教员,学制3个月以内.研究生院: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并经军队中级指挥院校学习,在部队任职一年以上的干部,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指挥干部和高级理论研究人才,学制2年半至3年。防务学院:招收外军将、校级军官,其中外国军官高级进修班,学制5个月;防务研究班,学制1年;国际问题研讨班,学制1个月。

办学条件职能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素质新型高级军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研究解决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充分发挥高级军事人才培养、军事理论创新、为总部决策提供咨询、国防教育和中外军事交流的作用。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适应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复合型知识结构、领导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的高素质新型高级指挥人才、高级参谋人才、高级理论研究人才,同时培养军队院校领导干部,承担部分地方高中级干部有关国防建设的培训任务;紧跟国家安全形势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变化,瞄准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回答解决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持。

组织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制行政领导机构、教学科研机构、学员管理机构。行政领导机构,编有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科研部。教学科研机构,编有战略、战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下设若干教研室、研究所、中心。共有哲学、法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教授、研究员和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学员管理机构,设置国防研究系、基本系、进修系、研究生院、防务学院。每年培训、轮训全军高中级军官2000余人,外军高中级军官近300人。1985年以来,共培养了高中级军官和地方高中级干部13000余名,外军高中级军官800余名。

政治工作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学校各项建设的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使之真正进入教材和课堂,进入思想和工作。铸牢军魂意识,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和习主席的指挥。加强党委、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名师工程”,建设“三位一体”的教研队伍,增强学校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建文明校园,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做好老干部工作,多做实事好事。重视隐蔽战线斗争,确保全校的政治安全和高度稳定。

服务保障

不断改进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教研员工住房等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制定并落实营院建设总体规划,加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从严治校,培育以严著称的良好校风。训练模拟中心可供120人同时进行战略、战役模拟训练;校园网连接机关、教研单位和学员宿舍进行网上教学;教学大楼设有学术报告厅、语言教室、专业教室;图书馆藏书150万册并基本实现数字化;校史馆展示国防大学的发展历程;文体活动中心设有游泳池、保龄球馆、健身房;综合服务楼可容纳800多人同时用餐。

对外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先后接待90多个国家、1300多个代表团组、12000多名外国军队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访;先后组成400多个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教授代表团和学员代表团组出访,到过30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同时安排900多名教研人员出国留学、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分别与4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建立正式校际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保持经常联系,与140多个国家军队有交往。国防大学已成为我军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批转的国防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我军特色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而不懈奋斗!

学位授予

201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领导介绍,授予61名外军学员军事硕士学位,进一步增进了外军学员对中国军事职业教育的认可。同时,也标志着我军对外培训向国际军事职业教育迈进一步,是我军对外培训改革的重要步骤。

教学科研

国防大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取得了大批教学、科研成果,其中,获全军学术成果奖有100余项。学院积极贯彻“一个目标,三个坚持”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以培养政治上合格的适应国防现 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坚持培养“通才”;坚持“高、新、宽、深”的教学内容;坚持以自学为主,实行研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办校特点。学校实行各军兵种军事、政治、后勤干部混合编班,统一施训。重视提高学院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科学管理、宏观决策、谋略指挥诸种能力。学校坚持对国内外开放,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力求把现代军事理论、科学技术的最新消息、最新成果运用于教学。

教学工作,主要设置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军事高科技与军事变革、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综合演练等主干课加若干辅助课为主的课程内容。着力构建由政治理论、战争与战略理论、作战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现代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运用理论等学科群组成的新型学科体系。实行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问题前导式、大课讲授、小班研讨、案例教学相结合,开发运用战略、战役指挥训练模拟系统,力求把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

科研工作,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军事与政治理论,同时紧密跟踪研究世界军事、政治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为培养高素质新型高级军事人才服务,为中央、国家和、总部决策提供咨询,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理论支持。

教学变革

新世纪初叶,素有中国军队“将军摇篮”美誉的国防大学,没有满足于特殊职能赋予学校的崇高地位,而是主动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启动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着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国防大学特色的新理念,形成引领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构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高级指挥人才培养需要的新体系,走上了全面转型、协调发展的新轨道。转型,是这场变革的“主题词”。

合作交流

据2018年12月中国军视网报道显示,1985年以来,国防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先后接待90多个国家、1300多个代表团组、12000多名外国军队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访;先后组成400多个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教授代表团和学员代表团组出访,到过30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同时安排900多名教研人员出国留学、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分别与4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建立正式校际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高等军事院校保持经常联系,与140多个国家军队有交往

1995年,中国和美国两所国防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备忘录。

2014年9月,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授予61名外军学员军事硕士学位,进一步增进了外军学员对中国军事职业教育的认可。同时,也标志着解放军对外培训向国际军事职业教育迈进一步,是解放军对外培训改革的重要步骤。

学校领导现任领导

校长:张仕波上将

政委:刘亚洲上将

副校长:毕京京中将、周爱民中将、肖天亮少将

副政委:吴杰明中将

历任校长张震上将

01.张震上将(1985.11---1992.10) 1985.11校党委副书记1990.04校党委书记

02.朱敦法上将(1992.10---1995.07) 1992.10校党委书记

03.邢世忠上将(1995.07---2003 .01 ) 1995.07校党委书记

04.裴怀亮上将(2003.01-2006.08)

05.马晓天上将(2006.08——2007.09)

06.王喜斌上将(2007.09——2013.07)

07.宋普选中将(2013.07—— )

历任政委

01.李德生上将(1985.11---1990.04) 1985.11校党委书记

02.张震上将(兼,1990.04---1992.10) 1990.04校党委书记

03.李文卿上将(1992.10---1995.07) 1992.10校党委副书记

04.王茂润上将(1995.07---2001.06) 1995.07校党委副书记

05.赵可铭上将 (2001.07---2007.09) 2001.07校党委副书记

06.童世平上将 (2007.09---2009.12) 2007.09校党委副书记

07.刘亚洲上将 (2009.12--- )

历任副校长

01.刘凯中将(1985.11---1987.10) 1985.11校党委常委

钱抵千中将

02.钱抵千中将(1985.11---1989.01) 1985.11校党委常委

03.张霖中将(1985.11---1990.04) 1985.11校党委常委

04.袁俊中将(1988.02---1992.11) 1988.02校党委常委

05.马伟志中将(1990.04---1994.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6.侯树栋中将(1990.04---1997.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7.黄玉章中将(1992.11---1993.12) 1985.11校党委常委

08.王厚卿中将(1992.11---1998) 1992.11校党委常委

09.胡长发中将(1993.12---1999) 1993.12校党委常委

10.杨国屏中将(1994.12---1996.02) 1994.12校党委常委

11.何道泉中将(1996.04---1997.) 1996.04校党委常委

12.高金钿中将(1997.10---) 1997.10校党委常委

13.张兴业中将(1998---) 1998-校党委常委

14.毛凤鸣中将(1998---2000.09) 1998-校党委常委

14.葛振峰中将(2000.09---2001.02) 2000.09校党委常委

15.陈章元中将(2000.09---) 2000.09校党委常委

16.王文荣少将(2002.01---)1995.08校党委常委

17.王西欣少将(2011.12---)

历任副政治委员李曼村少将

01.李曼村少将(1985.11---1988.02) 1985.11校党委常委

02.陈煐中将(1985.11---1990.04) 1985.11校党委常委

03.李文卿中将(1990.04---1992.11) 1990.04校党委常委

04.赵丛中将(满族)(1990.06---1994.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5.刘存康中将(1992.11---1994.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6.董宜胜中将(1994.12---1999.07) 1994.12校党委常委

07.赵可铭中将(1996.01---2001.06) 1996.01校党委常委

08.谭乃达中将(1999.07---2001.07) 1999.07校党委常委

09.李殿仁少将(2001.---) 2001.校党委常委

10.寇宪祥少将(2001.---2001.12) 2001.校党委常委

11.彭晓枫少将(2002.01---)2002.校党委常委

历任教育长(教育长1992年后改为训练部教育长)

01.徐钟祥中将(1985.11---1990.04) 1985.11校党委常委

02.王厚卿少将(1990.04---1992.11) 1990.04校党委常委

03.徐舫艇少将(1992.11---1995.08) 1992.12校党委常委

04.王文荣少将(1995.08---2002.01) 1995.08校党委常委

05.章沁生少将(2002.01---)校党委常委

历任政治部主任吕村夫

01.吕村夫 (1985.11---1988.02) 1985.11校党委常委

02.胡峨亭中将(1988.02---1990.04) 1988.02校党委常委

03.刘存康少将(1990.04---1992.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4.周尔均少将(1992.12---1995.08) 1992.12校党委常委

05.尹庆立空军少将(1995.08---) 1995.08校党委常委

历任科研部部长

01.黄玉章中将(1985.11---1992.11) 1985.11校党委常委

02.程明群少将(1992.11---1995.08) 1992.11校党委常委

03.杨旭华少将(1995.09---1996.08) 1995.09校党委常委

04.张毓清海军少将(1996.10---) 1996.10校党委常委

历任校务部部长

01.刘均元(1985.11---1987.09) 1985.11校党委常委

02.杨振亚少将(1987.09---1991.11) 1987.10校党委常委

03.陈瑞昌少将(1992.12---1996.05) 1992.12校党委常委

04.杨绍华少将(1996.05---1999) 1996.05校党委常委

周家鼎中将

05.毕泗振少将(1999---2001) 1999校党委常委

06.冯维忠少将(2001---) 2001校党委常委

历任纪委书记

01.周家鼎中将 (1986.06---1990.04) 1986.11校党委常委

02.赵丛中将(满族)兼(1990.06---1994.12) 1990.04校党委常委

03.董宜胜中将 兼(1994.12---1999.07) 1994.12校党委常委

04.谭乃达中将 兼(1999.07---2001.07) 1999.07校党委常委

专业介绍强势专业

学生研究与写作、产业研究、财务总监

硕士

文学(1个)

学生研究与写作

管理学(8个)

供应链管理、财务总监、企业构架、产业研究员、战略安全研究文学硕士、高级管理项目、首席信息官、专业发展

工学(3个)

网络安全课程、政府信息领导理学学士、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项目管理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3:3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1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院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院校).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