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公办高校)

更新时间:2025-02-24 16:42:24 阅读: 评论:0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公办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公办高校) 次浏览 | 2022.08.31 16:10:5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公办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重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学校为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袁家岗和缙云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系),36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36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961人,本科生18436人,留学生664人;有各类教师4500人;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机构44个;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2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24所教学医院。

中文名

重庆医科大学

外文名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简称

重医、CQMU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

医药类

学校特色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省部共建大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5年)

主管部门

重庆市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宴兵、校长:黄爱龙

本科专业

36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7个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4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系)

校训

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校歌

《重庆医科大学校歌》

地址

中国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院校代码

10631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下奖项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

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十二五”以来)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世界首创)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15年3月)

知名校友

杨正林、邓明昱、杨崇汇、邓绍平、严律南

办学历史

1956年,根据中央部署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重庆分校,后独立成立重庆医学院。

1958年9月,重庆医学院医务委员会成立,其职责是领导全院教学、医疗、科研和行政。

1959年7月,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商讨了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文革中,重医教学工作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广大教职员工仍取得一定的成绩。

1970年7月至1972年7月,学院受成都军区委托举办军医培训班,培训解放军学员307名。

1972年-1976年,学院招收了5届3年制工农兵学员共2113人。

1975年4月,学院又开办“社来社去”试点班,学制2年,学员50名。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重庆医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曾先后隶属于卫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

1988年10月,学校召开了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97年5月,学校由四川省教委划转至重庆市教委,各附属医院也由四川省卫生厅划转至重庆市卫生局。

1999年1月,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5月,学校启动新校区选址工作,最后决定落户沙坪坝区。

2001年6月,教育部确定由华中科技大学对口支援重庆医科大学。  

2002年,重庆职工医学院、重庆中医学校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分别组建应用技术学院和中医药学院。

2003年起,先后建立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学校为重点建设大学。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9月,学校获批重庆市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微无创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3]

2012年12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2015年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建重庆医科大学的意见》,标志学校成功获批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省级政府首批共建的地方医科大学,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2017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医渡云医学数据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高校首个针对医学大数据分析研究建立的二级学院。   7月,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9月,学校获批微无创医学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0年3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获批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973”首席科学家2人、 “长江学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逾百人。教师总数222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40人。博士生导师239人。此外,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28名教师和1个团队入选首批“重庆英才计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周宏灏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谢 鹏、王智彪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任 红、王智彪、唐承薇、杨培增、伍 烽、黄爱龙、龚建平、于廷和

教育部“长江学者”:杨培增(特聘教授)、何通川(讲座教授)、宋伟宏(讲座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唐承薇、杨培增、黄爱龙、何通川、王智彪、郑元义

国家级教学团队:儿科学教学团队(李廷玉)、临床检验诊断学教学团队(涂植光) 

院系专业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眼视光医学专业、精神医学专业。

学院(系)设置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重庆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7~2018 学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学科授予门类

学制

备注

1

法医学

医学

5

--------

2

基础医学

医学

5

--------

3

口腔医学

医学

5

--------

4

临床医学

医学

5/8

--------

5

麻醉学

医学

5

--------

6

医学影像学

医学

5

--------

7

预防医学

医学

5

--------

8

针灸推拿学

医学

5

--------

9

中医学

医学

5

--------

10

中西医临床医学

医学

5

2015年开始招生

11

儿科学

医学

5

2016年开始招生

12

精神医学

医学

5

2016年开始招生

13

护理学

理学

4

--------

14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理学

4

--------

15

卫生检验与检疫

理学

4

--------

16

药物制剂

理学

4

--------

17

药学

理学

4

--------

18

医学检验技术

理学

4

--------

19

中药学

理学

4

--------

20

中药制药

理学

4

2017 年开始招生

21

康复治疗学

理学

4

2012 年开始招生

22

生物信息学

理学

4

2013 年开始招生

23

医学影像技术

理学

4

2013 年开始招生

24

应用统计学

理学

4

2013 年开始招生

25

口腔医学技术

理学

4

2014 年开始招生

26

医学实验技术

理学

4

2014 年开始招生

28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4

--------

2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4

--------

30

医学信息工程

工学

4

2015 年开始招生

32

临床药学

理学

5

--------

33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5

--------

34

英语

文学

4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6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市级(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23项;拥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立项6个。

2013年,学校在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中,有19 个项目获准立项,其中重大项目2 项,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9项,共获得资助经费12万元。另外,学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5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

省级“三特行 动计划”特色专业立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临床生物化学、传染病学、儿科学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诊断学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临床检验仪器学、儿科学、诊断学 

省级精品课程

药理学

临床生物化学

传染病学

儿科学

超声治疗学

临床麻醉学

检体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药卫生

医学统计学

实验诊断学

有机化学

医学机械

-

学生获奖

在 2012 年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该校参赛队员最终取得总决赛第 2 名的优异成绩,与中山大学、中 南大学一起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最高奖项—特 等奖。2013 年,该校又获得总决赛三等奖。

2013 年,学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决赛中,《重庆市男男性行为生存状况研究----基于对 803 名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调查分析》获得三等 奖。

在 2013 年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该校获得纱巾操第二名、艺术 集体操第二名、集体全能第三名。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该校获得个人项目 女子易筋经第四名,集体项目易筋经三等奖。

该校学生与全国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

年份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该校

69.75%

71.84%

71.65%

76.02%

73.60%

全国

52.06%

57.87%

57.60%

62.84%

60.44%

学科建设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2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76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18年3月,科睿唯安发布)。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获评B+,排名全国前10%~20%;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获评B-,排名全国前30%~40%;口腔医学获评C+,排名全国前40%~5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C,排名全国前50%~60%。

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07理学

0710生物学

071001植物学

071002动物学

071003生理学

071004水生生物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6神经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生物物理学

071012生态学

08工学

0831生物医学工程

083120超声医学

083121组织工程与细胞工程

083122生物制药与生物医用材料

083123生物医学信息技术

083125物理医学

10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免疫学

100103病原生物学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法医学

100106放射医学

100107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0201内科学

100202儿科学

100203老年医学

100204神经病学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09护理学

100210外科学

100211妇产科学

100212眼科学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肿瘤学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运动医学

100217麻醉学

100218急诊医学

100221全科医学

1002Z1牙医学

1003口腔医学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卫生毒理学

100406军事预防医学

1005中医学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方剂学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06中医内科学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6中西医结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7药学

100701药物化学

100702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药理学

1009 特种医学

-

1011 护理学

-

12管理学

1204公共管理

120401行政管理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社会保障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03法学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7理学

0710生物学

071001植物学

071002动物学

071003生理学

071004水生生物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6神经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生物物理学

071012生态学

08工学

※0831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31Z1超声医学

※0831Z2组织工程与细胞工程

※0831Z3制药工程

※0831Z4生物医学信息技术

※0831Z5物理医学

※0831Z6微无创医学

10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免疫学

※100103病原生物学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法医学

※100106放射医学

※100107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0201内科学

※100202儿科学

※100203老年医学

※100204神经病学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外科学

※100211妇产科学

※100212眼科学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肿瘤学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运动医学

※100217麻醉学

※100218急诊医学

※1002Z1牙医学

※1002Z2全科医学

※1002Z3重症医学

※1002Z4临床药学

1003口腔医学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卫生毒理学

100406军事预防医学

1004Z1卫生检验学

1004Z2卫生事业管理

1005中医学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方剂学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06中医内科学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513民族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7药学

100701药物化学

100702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药理学

1009 特种医学

-

※1011 护理学

※1011Z1临床护理学

※1011Z2社区护理学

※1011Z3护理教育学

12管理学

1204公共管理

120401行政管理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120404社会保障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注:该校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6个。

专业名称前打“※”者,除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同时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学位

类型

学科名称

博士专业学位

1051 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

1051 临床医学、1052 口腔医学、1053 公共卫生、1054护理、1055药学、1252公共管理

合作交流

官网信息显示,近年来,学校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名校,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同时,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与美、英、法、加、澳等多个国家10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生、七年制和本专科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以及科学研究项目合作。学校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中国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学生;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医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图卢兹第三大学医学院和西布赫塔尼大学普瑞斯特医学院在临床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方面有密切的学术交流,联合培养七年制临床医学人才;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亨伯学院等院校开展护理教育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等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人才;与英国UCL皇家自由医学院与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特别是在脂质研究领域有深度合作,双方定期互派人员交流。 

学校1983年开始接受英国圣玛丽医院医学院、伦敦大学医学院、剑桥大学医学院和奥地利等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医学选修课。从1984年开始该校开始接受英国等世界各地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医学生来校实习、完成选修课等。2001年起,该校开始招收自费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留学生。2006年共招收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15名,其学习专业覆盖了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招收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五年制留学生156名。学生来源国包括了印度、尼泊尔、日本、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坦桑尼亚、巴勒斯坦、叙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十几个国家。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机构44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另设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微无创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超声医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刑事侦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啮齿类实验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名单不全)

脂糖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超声医学工程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神经病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超声分子影像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妇产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肝胆外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传染病寄生虫病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96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

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实现产业化以来,海扶系列设备已在全国1000余家医院投入使用,出口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底,学校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6000万元资助。

2012年度重庆医科大学新上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负责人

1

超声波肿瘤治疗技术培训班

2012

科技部

41.187

王智彪

2

乙型肝炎治疗和转归相关新指标和新试剂的临床意义评价

2012-2015

重大专项任务

189.45

唐霓

3

脂质异常分布在NAFLD和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

2012-2016

“973”子课题

275.0

阮雄中

4

胆固醇代谢紊乱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和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2012-2015

“973”子课题

115.20

阮雄中

5

代谢性炎症在NAFLD和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

2012-2015

“973”子课题

50.00

陈压西

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率调查”

201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子课题

69.64

雷寒

7

MSM人群性行为前后服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新感染研究

2012-2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任务

319.56

黄爱龙

8

云南及周边省市区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研究

2012-2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任务

96.51

黄爱龙

159

BMP9和WNT3A双基因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折后骨不连的协同成骨作用研究

2012

教育部一般

3.50

刘渤

160

LXR激活在全脑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机制

2012-2014

教育部一般

2.80

承欧梅

161

早期营养过剩诱发和加重成年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6.0

肖晓秋

162

BKCa通道在偏头痛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2.0

谭戈

163

Th17/Treg失衡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研究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2.0

何云锋

164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通过NO-cGMP-PKG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抵抗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李启富

165

Snail/E-cadherin在前体心外膜祖细胞向起搏细胞定向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佘强

166

纳秒级高强电脉冲对卵巢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胡丽娜

167

HBV X蛋白下调线粒体蛋白SIRT3在HBV感染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00

陈娟

168

孕期MVAD对仔鼠生后突触可塑性翻译调节机制的影响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00

张萱

169

Wasp基因突变对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表型和Treg/Th17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2.0

张志勇

170

乳腺癌Bmi-1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2.0

武向梅

171

手性自组装短肽对创伤中快速止血的机制探索与模型建立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2.0

罗忠礼

172

表观遗传调控的差异miRNA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宋方洲

173

细胞原纤毛转运蛋白80(IFT80)通过Hedgehog 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和增殖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00

汪长东

174

人参皂苷Rg1延缓神经干细胞衰老与调控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的机理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王亚平

175

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3-201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5.00

郭风劲

176

KLF14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李伶

177

探索靶向Bcr-Abl Y177去磷酸化和降解的策略逆转CML细胞恶性表型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2.00

冯文莉

178

Twist促进乳腺肿瘤干细胞聚集的关键miRNAs和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12.00

柳满然

179

特异性抑制缺失型CENP-E对实体肿瘤发生的影响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6.00

翁亚光

180

尿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用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分度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6.00

丁敏

181

低强度聚集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的粘附、侵袭、血管形成的影响

20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

6.00

王智彪

182

受体介导与超声定位双重靶向--载姜黄素的甘草次酸表面修饰纳米粒与超声微泡复合给药系统的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00

张良珂

183

具有类骨质孔状再生通道的承力纳米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成骨机制研究

2012-2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00

卢旻鹏

184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烟草控制政策优化研究

2012-1015

教育部人文青年基金

7.00

浦科学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Chine Journal of Hepatology)是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6月,初刊名《肝脏病杂志》,1996年正式更名为《中华肝脏病杂志》,主要内容包括肝脏的生理、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88年8月创刊。1998年1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为正式刊物,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且先后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收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是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CSCD遴选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中国知网、维普科技、万方数据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

《儿科药学杂志》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合主办。1995年创刊,2000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首席医学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摘文献库(CMCC)》全文收载,《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

《医学教育探索》于2002年创刊,2011年正式更名为《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Chin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arch),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教育专业核心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杂志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重要数据库收录。 

馆藏资源

2013年底,学校拥有馆藏文献 149.64 万册,其中全文电子期刊 27715 种、电子图书 234929 册、其他电子资源 70469 册(件),中外数据库资源 30 余个,生均拥有纸质图书 46 册。2013 年,增加纸质图书 13.56 万册,生均年进书量超过 4 册,增加电子图书 4.06 万册、续订电子期刊 2.77 万种、增加其他电子资源 3.12 万册;纸质图书借还量 38.87 万册次,数据库访问 187.89 万人次,电子期刊全文下载 182.06 万篇,电子图书阅读使用 11.94 万本,多媒体光盘及多媒体资源利用 15.53 万次。同时建有Medline光盘数据库(含SERFILE期刊信息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会议文献数据库-CMCC/CMAC 、重医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医学)等数据库。

附属医院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6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16年分别排名第52位、第58位、第93位。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编制床位11000余张,年门诊量103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万人次。此外,学校还有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30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四川及深圳等地。 

直属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黄水康复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内江附属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涪陵附属医院(涪陵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凉山临床学院(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三临床学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儿童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一临床学院(成都军区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成都市三人民医院)

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

医院名称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附属儿童医院

42

40

49

52

57

57

附属第一医院

-

54

68

70

67

73

附属第二医院

-

-

94

84

88

81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含义:校徽以六边形的分割来强化大学的严谨、求实、勤奋、进取四个层面的抽象理念。在标志中蛇的意义为: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会徽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因此长期以来由蛇盘绕的权杖系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它起源于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故事,古希腊人将其尊崇为医神,并且其崇拜涉及蛇的使用,换而言之蛇在西医中被崇尚为医神。

校训

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校歌

你也许不知道

曾经我有多迷惑

向前走不停留

青春之歌唱着自由

每个人 有把握梦想的机会

想要追 却害怕撕碎夜的黑

你的笑容让旋律在内心流动

与梦想相拥

记得我曾哭过曾退缩说不要理我

希望的目光被丢弃在角落

是你提醒我 勇敢别失落

梦想要靠自己把握

记得我曾笑过曾洒脱说时间还多

奔跑的节奏被遗忘在身后

是你提醒我 坚强要执着

分享幸福有你有我

岁月悄悄溜走

夜泪流念重医的眸

突然间抬起头

下路口牵未来的手

不曾说 可明白我有多不舍

也只能 忍住泪唱起这首歌

你的目光 让勇气在胸中激荡

坚定我航向

记得我曾爱过曾想过说别再错过

子母湖畔种下了记忆的花朵

请你相信我 时光在溜梭

心的重医梦的王国

记得我曾写过曾唱过说思念停泊

学子林里结出了梦想的结果

请你相信我 世界再辽阔

让你骄傲是我承诺

群山之间 缙云之巅 思念

你拥抱你的眷恋

日夜前行着时间的线

脑里不停浮现你的容颜

记得我曾爱过曾想过说别再错过

曾经厚德那时庭前就在昨天

请你相信我 世界再辽阔

心的重医梦的王国

记得我曾写过曾唱过说思念停泊

花开花落哼唱我们青春的歌

请你相信我 时光再辽阔

让你骄傲是我承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校党委书记

刘宴兵

校长

黄爱龙

党委副书记

冯跃林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邓世雄

党委常委、副校长

魏光辉、杨燕滨、袁军、田杰

副校长

杨竹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驻重庆医科大学监察专员

余彦学 [47]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DNA众创空被命名为“重庆市巾帼文明岗”。  

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入选重庆市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推荐对象公示名单。  

知名校友

杨正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  

邓明昱:重庆人,198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美国华侨。医学博士、健康科学哲学博士。心身医学家、性学家、临床及咨询心理学家。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院教授(纽约),东西方性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际心身医学院(ICPM)院士。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总编辑、《华人心理健康报》主编、《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通讯编委、美国心身学会(APS)协调委员(发展中国家学科带头人的职位、唯一的中国大陆背景专家)。

邓绍平: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文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

杨崇汇:四川人,197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曾任重庆医科大学教师、团委书记,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雅安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1990年——1994年任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1994年——1999年任四川省委副书记,1999年——2001年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2001年——2007年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委党校校长,2007年起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系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玲: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会主委,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兼)。

任丽娟:现任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屈谦:现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主委。

雷寒: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留学,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杰出的医学工作者,重庆市先进共产党员。

王学峰 :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生医学分会重庆学组委员,中国睡眠障碍协会全国委员, 吴阶平-杨森科学委员会委员,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及亚洲癫痫杂志副主编,是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及国外医学(神经病学分册)等13本杂志的编委。

严律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主任,肝脏移植中心主任,肝胆胰研究室主任 。

罗小平:武汉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周希贤:重庆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

周京国:成都医学院副院长。

邓存良:四川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感染消化科主任。兼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会肝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感染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刘仲源: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中医院生长发育专科专家。从事生长发育临床工作20余年,在治疗儿童矮小症、性早熟、人体医学增高等生长发育临床方面奠定了我国临床评测、指导、干预、治疗学科标准。

陈昭颉:文职将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成都博大泌尿外科医院首席专家、襄阳102医院男科特需门诊专家、襄阳102医院“102名医堂”成员、国内知名泌尿外科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军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四川省及成都市泌尿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器官移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40余年,在肾移植、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及男科学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卢实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暨肝脏移植中心主任。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国际肝移植学会会员,国际消化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肝移植分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八个杂志编委。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3:1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公办高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公办高校).pdf

标签:重庆   医科大学   高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