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传统中医治疗法)

更新时间:2025-01-10 07:52:03 阅读: 评论:0

伏贴(传统中医治疗法)

三伏贴 (传统中医治疗法) 次浏览 | 2022.10.05 15:59:4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伏贴传统中医治疗法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源自于清朝。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医学观点认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若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中文名

三伏贴

药品名称

三伏贴

适应症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药物类型

中药

外文名称

Three FuTie

用药部位

背部

所贴部位

背部

基本介绍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贴敷时间:6月22日(周日,夏至)至8月8日(周五,立秋)

治疗方法:每隔10天敷药一次,每疗程3-4次。

注意事项: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所以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三伏解释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遵照古籍,这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三天,亦即所谓的初伏、中伏、末伏,来施行贴药治疗。

用药理论 古疗方法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贴疗法的应用。

三伏贴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黄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是52种致癌植物之一。

冬病夏治

三伏贴就是三伏期内,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疗哮喘的部位上,贴上化痰定喘的益气贴,以减缓气喘的发作,对于常年受气喘、过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全新磁药叠加疗法,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将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药磨粉后,姜汁煳丸,敷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适应病症

经中医辩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遗尿、厌食;颈肩腰腿痛、虚寒头痛、痛经、胸腹痛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适应症: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2)过敏性鼻炎

(3)反复呼吸道感染

价格说明

“伏贴”价格有明文规定。对于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外敷,每人次收费30元,其中包含药费;对于不受季节限制的穴位贴敷疗法,每人次7元。但一些医疗机构仍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做法高额收费。有的医疗单位不按规定以人次作为收费标准,而是按穴位数量收费,例如消喘膏每人每次应收费30元,但有的医院以穴位数量为标准,每次两个穴位就收取了60元。还有的用药不规范,就高不就低,把每人次7元的穴位贴敷疗法以穴位外敷的30元标准计费。

对于“伏贴”收费不规范的状况,北京市物价检查所医药价格检查处处长表示,价格监管部门开展了“伏贴”价格专项检查,市民如果发现“伏贴”治疗的违法收费行为,可以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禁忌事项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均为正常反应。

(3)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4)为了保证疗效,而又避免引发感染,应尽量减少水泡的发生。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有严重水泡时,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5)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6)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7)患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

(8)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9)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10)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11)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12)其他谨遵医嘱。

贴敷时间

一般成人8-10小时,儿童4-6小时(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每次4片,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其使用的时候必须经中医辨证论证会更有效,因为病与证不同,同病可能不同证,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证,禁用于发热,糖尿病,结核病,若是热证,则热更盛,这是必须禁止的。另外价格有相差很大的,其实差别不大,这个药监局都有统一定价,有些医院依靠名气大乱抬价,有些社区不经辨证,所以价格便宜,但效果不好,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对患者负责,有些患者虽不适这种灸法或贴敷,中医可以选用其他冬病夏治法,如针灸,熏洗,拔火罐,只是灸法或贴敷方便,适宜推广。

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历年数伏时间(2005年~2014年)

头 伏:2005年7月15日-2005年7月24日

中 伏:2005年7月25日-2005年8月13日(2005年中伏为20天)

末 伏:2005年8月14日-2005年8月23日

●2006年:

头 伏:2006年7月20日-2006年7月29日

中 伏:2006年7月30日-2006年8月08日

末 伏:2006年8月09日-2006年8月18日

●2007年:

头 伏:2007年7月15日-2007年7月24日

中 伏:2007年7月25日-2007年8月13日(2007年中伏为20天)

末 伏:2007年8月14日-2007年8月23日

●2008年:

头 伏:2008年7月19日-2008年7月28日

中 伏:2008年7月29日-2008年8月07日

末 伏:2008年8月08日-2008年8月17日

●2009年:

头 伏:2009年7月14日-2009年7月23日

中 伏:2009年7月24日-2009年8月12日(2009年中伏为20天)

末 伏:2009年8月13日-2009年8月22日

●2010年:

头 伏:2010年7月19日-2010年7月28日

中 伏:2010年7月29日-2010年8月07日

末 伏:2010年8月08日-2010年8月17日

●2011年:(2011年中伏为20天)

头 伏: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

中 伏: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02日

闰中伏:2011年8月03日—2011年8月12日

末 伏:2011年8月13日—2011年8月22日

●2012年:

头 伏:2012年7月18日-2012年7月27日

中 伏:2012年7月28日-2012年8月06日

末 伏:2012年8月07日-2012年8月16日

●2013年:(2013年中伏为20天)

头 伏:2013年7月13日-2013年7月22日

中 伏:2013年7月23日—2013年8月01日

闰中伏:2013年8月02日—2013年8月11日

末 伏: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21日

●2014年:

头 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中 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06日

末 伏:2014年8月07日-2014年8月16日

贴敷疗程:

伏九贴敷疗法3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3:0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伏贴(传统中医治疗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伏贴(传统中医治疗法).pdf

标签:伏贴   治疗法   中医   传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