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更新时间:2025-01-10 04:29:17 阅读: 评论:0

绿色消费(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绿色消费 (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次浏览 | 2022.08.14 11:25:3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绿色消费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中文名

绿色消费

外文名

Green Consumption

别名

可持续消费

重点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特征

5R原则

本质

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

定义“中国绿色消费推荐品牌”专用标识

绿色消费,也可以称之为“无公害消费”作用,是指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主题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种现代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是人类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关系的一种消费活动,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途径。

从环境学的角度来讲,绿色消费是指人类吃、穿、住、用、行等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是无污染或最小污染的消费。从资源学的角度来讲,绿色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和综合利用。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方面。绿色消费的重点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产生绿色消费环保购物袋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和平组织。

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背景

自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之重要工作。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从人类为了生存栽培植物开始,绿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这里,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而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维护、改善,依据“红色”禁止、“黄色”警告,“绿色”通行的惯例,以“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规律性,能保持永久通行无阻的概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二届十次理事会确定,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消费"年主题活动,并要求各级消协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1]“绿色消费”年主题的确定基于四方面原因:

一、中国“十五”计划提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也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绿色消费”正符合这一主旨。

二、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中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绿色消费”既是对这一变化的适应,也是对消费者的引导。

三、消费维权国际化的需要,它将标志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加入了国际消费维权新潮流。四是解决维权热点的需要,不法经营者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剂、装饰材料有害气体超标等,已成为消费维权新热点。“绿色消费”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要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的要求。

具体含义

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得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经济实惠(ECONOMIC),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

80年代后半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者运动”然后席卷了欧美各国。这个运动主要就是号召消费者选购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从而促使生产者也转向制造有益于环境的产品。这是一种靠消费者来带动生产者,靠消费领域影响生产领域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在发达国家掀起,许多公民表示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或略贵条件下选择购买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

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

(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

(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

(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

(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归纳起来,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认识倡导民民绿色消费

第一、绿色消费并非“消费绿色”

很多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这个名词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与“天然”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误区——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费绿色”。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但珍稀动物也照吃不误;非绿色产品不用,但是塑料袋却随手乱丢;家居装修时非绿色建材不用,装修起来却热衷于相互攀比。他们所谓的绿色消费行为,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而并不去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违背了绿色消费的初衷。

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人类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以后的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尼泊尔是生态旅游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旅游者在进入风景区以前,随身所携带的可丢弃的食品包装必须进行重量核定,如果旅游者背回来的垃圾没有这么多,会遭到罚款。每个游客只允许携带一个瓶装水或可以再次装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装水是不准许出售的。

第二、“绿色”不意味着“天然”

“绿色”的涵义是:给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护,舒适度有更大的提高,对环境影响有更多的改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如果沿着“天然就是绿色”的路走下去的话,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绒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养殖热,而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惊人,会给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绿色消费必须是以保护“绿色”为出发点。

第三、“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和炫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华,以示炫耀。他们竞相追逐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商品,其行为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那些商品的社会象征意义。由此容易形成浮华的世风,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第四、“绿色消费”反对危害人和环境

绿色消费主张食用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烟。消费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可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吸烟和酗酒除了危害人体健康,还影响空气质量和粮食供应。

第五、“绿色消费”尤其反对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不仅增加了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而且助长了人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工业化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过度消费。中国民间流行的婚丧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等现象也属于过度消费。这些行为既浪费资源,又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满意的生活,对人对己对环境都是弊大于利。节俭消费则会减少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有利于环境保护;如果人主动地放弃多余的物质消费,对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处的。在国外,节俭消费源远流长,即使在过度消费盛行的工业化国家,节俭消费也没有被消费主义的狂潮所淹没。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实行节俭消费尤其必要。

需破解的问题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继2008年“两会”期间中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建议以立法的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后,中消协又向中国消费者发出倡议,希望广大消费者从我做起,自觉响应“绿色奥运”的号召,在消费过程中努力做到绿色环保消费,以践行“科技奥运”的精神,弘扬“人文奥运”的理念。

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境意识的消费活动,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事实上,绿色消费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为主题的活动。[2]在中国,原国家环保总局等6个部门在1999年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则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主题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指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随着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消费已进入更多人的生活。据调查,至2008年4月绿色消费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未来10年,国际绿色贸易将以12%--15%的速度增长。47%的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食品,其中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时会考虑环保因素。此外,中国53.8%的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每年有如此之多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在呼吁绿色消费,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绿色消费,但绿色消费仍然难以在中国全面推广下去。对此,应该从3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一是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大多数消费者虽然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离真正转化为绿色消费的行动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就餐时依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基本不用环保购物袋;扔垃圾的时候没有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有时候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等。

二是管理机制上的缺失,许多产品至今没有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导致绿色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使一些消费者失去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中国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也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需求。

三是不少企业没有承担起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市场推广的方式,是尽可能地让人们多消费,但这种推崇奢华、过度消费,消耗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导向是有问题的。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些家居企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和假的绿色产品证书“忽悠”消费者。

解决了以上3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才能让绿色消费真正“绿”起来。所以应长期加强环境教育,让公众了解过度消费的弊端,使绿色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动绿色消费,比如建立绿色超市,把生产过程中超标排放的产品分门别类摆放,使消费者不去选择这些产品。

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发展绿色消费,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两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转变传统消费模式

传统消费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耗竭型的消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以满足人的需要,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物抛弃。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日益扩大,废弃物不断增多,造成了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恶化。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发生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一个重要根源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肆意掠夺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又不顾及生态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对消费所带来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建设“两型社会”,应认真汲取历史上的教训,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使生产者放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逐步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可以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人们注重保护自然,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模式包括:消费者在消费中,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利于自身和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注重资源节约,包括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等;树立可持续消费观,使消费行为不仅立足于满足当代人的消费和安全健康需要,还着眼于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和安全健康需要。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和环境容量水平很低的国家。发展绿色消费,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化解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

一是提高全民绿色消费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绿色消费观,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使人们认识到发展绿色消费既保护自身健康,又保护生态环境;既提高消费质量,又引导发展转型;既造福于当代,又造福于子孙后代。应将绿色消费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之中,以提高社会成员维护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是发展绿色消费的前提条件。应运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实惠的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产品基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扶持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产品营销体系,方便消费者购买。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监测、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是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绿色消费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应加强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从源头上保护好空气、水、土壤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遏制环境污染;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制保障

如何做到绿色消费一张图教你认知“绿色消费”

图中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来象征可持续的生活,三个叶片代表绿色消费的三个大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社会。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共同发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地发展。

以下就绿色消费的三个主体分别介绍:

一、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来说,绿色消费应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消费者努力实现自身的健康安全。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都有一定的关注和关切,也有很多朋友特别是爱美的女性已经身体力行。如吃绿色健康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注重养生和健身、使用绿色建材家装、家中使用净化空气和水的机器等等,都是带来健康的做法。除此之外:1、少吃外面的食品,多在家中做饭,还可多尝试在家自制食物,如豆浆、面包、蛋糕、酸奶、豆腐等;2、穿戴方面,注意服饰和箱包的材质和印染,尽量选择天然材质如棉、丝、植物纤维等,目前市场上衣物的有害物质多来源于印染环节,印染原料和印染工艺都需要特别注意;3、尽量不要使用美白的化妆品,多使用天然材料的;4、多参与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这对于增强体质和愉悦身心都多有裨益。

第二层次是有益于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的消费行为。这个层次的消费好像离我们较远,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节能减排是政府层面的事,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能减少我们的生活开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外出的时候自带水杯,这就减少了瓶装水的使用,而且少花了钱。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自带餐具减少使用了一次性筷子还健康安全;在不必要的时候尽可能少开车不光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还心情愉快节省油钱;每月少买一件衣服所带来的痛苦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空调调高一度带来是健康和大省钱;少点一个菜少倒一些菜都能让你获得身边人赞许持家有方。通过以上例子,我们会发现这个层次的消费行为有时可能会改变原来的消费习惯从而让人开始时不大适应,但节约下来的资源和减少的排放不光减少了地球的负担,也实实在在地减少了自己的生活开支。

第三层次是注重保护环境的消费行为。这个层次的消费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但对于环境却大有帮助。比如,我们选择使用有森林认证(如FSC)的纸制品,或者环保再生纸,可能会更贵,但对于保护原始森林却至关重要;再比如,我们选择在家里安装厨房垃圾处理器,虽然会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可以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同时减少生活垃圾的分拣难度,让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更容易实现,大大减轻垃圾围城的压力,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加美好;还有就是我们选择有环境标志的洗涤用品,可能会多出银子,但其无害配方能把从我们家里流出的废水对于大自然中土壤和水的危害降到最低。当然还有环保宣传用品,可能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却能唤醒更多朋友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

同时,这三个层次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时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上面提到的自带餐具既有健康层面也有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层面。但不管是哪个层面,都是属于绿色消费,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的过程,也是促进产品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消费是在站在产业链的高度来推动自身健康和环境可持续。

二、生产者:

生产者包括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将进一步促使生产者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并选择“可持续经营”。

“可持续经营”包括如下4点:

1、通过合理设计和质量控制,生产出耐用、节能、环保和可回收的消费产品,并尽可能地降低单价。

2、生产原料尽量做到少用、可再生、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

3、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做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推进供应商也同样可持续经营。

4、注重员工福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保护和公平的升迁机会,增强企业凝聚力以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同时,注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三、社会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宣传和推进绿色消费理念,使消费者认识到绿色消费不光有利于我们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休戚相关,使生产者认识到绿色可持续经营已迫在眉睫,是社会的必然选择,如不尽早加入将在不远的将来被淘汰。

绿色消费已迫在眉睫,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道2012》,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达29亿全球公顷,全球最大,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是其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将近2.5倍,这意味着需要2.5个中国版图才能生产其所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和吸收其所排放的CO2。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5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绿色消费(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绿色消费(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pdf

标签:消费行为   高层次   理性   意识   生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