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目前昆明学院正筹备更名为昆明大学。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市区、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截至2013年3月,占地18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现代。校外还建有500多亩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8.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3亿元;藏书178万册。学校设有19个院系,1个公共教学部,43个本科专业,21个特色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000多人,面向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7000多人。在2013年由春城晚报春城1网发起的“云南最好高校你来推”网络评选中,昆明学院以10275票成为被推荐最多的学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居全国第76名,云南省第1名。
中文名昆明大学
主管部门云南省人民政府
校训明德至善,知行利物
主要奖项云南省文明单位、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
知名校友聂耳
英文名Kunming University(KMU)
别名昆院
创建时间1905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丁文丽
主要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旅游学院等
学校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地址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650214)
学校类型综合
简介昆明大学建于198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全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职业大学,也是云南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长,办学经验和成绩比较突出的学校,建校至今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99亩,现有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1.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56万元,图书馆藏书46.2万册;已建成旅游、建筑工程、机电三大实训基地,有同类院校一流的模拟导游、证券投资、数控技术等30多个实验室。
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占地136亩。校舍建筑面积7.77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实习工厂、运动场、教工宿舍、学生公寓、饮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装备了电教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和30多个实验室,其中有国内一流的模拟导游设备。各类教学实验设备总值1850万元,图书馆藏书20万册。校园环境优美,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目前正在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
学校在职教职工647人,专任教师37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110余人,博士、硕士学位50余人。省、市级教学科研学术带头人、优秀专家10余人。荣聘瑞士苏黎世前市长、瑞中友好协会主席托马斯·瓦格纳博士为名誉校长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昆明大学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7000多人,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设置8个教学单位,42个本、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部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
学校办有学术刊物《昆明大学学报》。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九国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长期与泰国吞府皇家学院实施互派留学生进修协议;与上海金融学院开展了校际教学协作。
学校以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现共有旅游、经济、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社会科学、体育六个系和五年制基础教学部。设有导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康乐经营与管理、餐饮管理与烹饪工艺、商务英语、旅游风景区经营管理、会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证券投资、涉外商务、市场策划、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运用、汽车运用与维护、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数控技术运用、通信技术、包装与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潢设计、房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城镇建设规划、数码动画设计、律师事务、秘书与办公自动化、社会保障等31个三年制专科专业,另有导游、涉外商务、舞蹈表演等9个五年制专科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导游、房屋建筑工程两个专业为部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
历史沿革演讲比赛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变迁:
1978年8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以昆明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名义筹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昆明市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4月中共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成立。
1998年12月18日,原昆明教育学院(筹)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2001年1月5日,原昆明师范学校、原昆明幼儿师范学校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昆明大学的历史变迁:
1984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昆明大学正式成立,同年8月中共昆明市委批准成立中共昆明大学委员会。
2003年2月,经云南省教育厅和昆明市政府批准,原昆明市轻工业学校、城乡建设学校、立信会计学校与昆明大学合并。
昆明学院的建立:
200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教发函[2004]17号)关于同意筹建昆明学院的通知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意在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筹建昆明学院,筹建期间可试办本科专业。同年,昆明学院(筹)开始在全省招收首届4个专业的本科学生。
2007年3月,国家教育部同意正式建立昆明学院。
2008年7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宣布昆明学院第一届领导班子成立。
发展改革昆明大学办学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艰苦创业,筚路蓝缕,艰辛备尝;后八年改革发展,锐意进取,顺势而谋。特别是最近几年,抓住机遇谋发展,聚精会神搞改革,成绩斐然:办学方向明确,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改工作逐步深入,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学生工作生动活泼,校园面貌整治一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在省内高校中的影响日渐扩大,社会地位和声誉不断提高,曾受到李岚清副总理关心鼓励和省市领导肯定与赞扬,被评价为:“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明显,改革成效显著”。
昆明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76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办有学术刊物《昆明大学学报》。重视国内国际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九国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目前与泰国吞府皇家学院实施了互派留学生进修协议;与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开展了校际教学协作。
昆明大学以促进云南省、昆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并依此制定学校发展目标。致力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路子,率先进行多项改革。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龙头,以实施学分制为突破口,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努力做到符合校情,体现特色,适应社会,形成鲜明特色,在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充分发挥了龙头和示范作用。2002年,昆明大学在省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建设全国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申报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
在全国职业大学中率先推行学生“双证书”、教师“双师型”的教学管理措施,使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使教师一专多能,适应专业随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走出了一条职业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扎实路子。
在全省专科院校中,率先启动实施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提升了校系两级的管理水平,也从多方面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改革学生管理体制。针对学生工作长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约束,轻发展”的现象,用“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处”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班主任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学生的所有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必备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精简校级管理机构和机关人员,部分校级管理机构实行合署办公;建立了奖优罚劣,优劳优酬的竞争机制;实现了两支队伍的优化组合,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实现压力与动力有效传递。
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实行产业化、社会化的“大后勤战略”。完成了社会化改革的后勤系统,正以新的企业化运作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改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制度,招生办法。从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优秀毕业生。试办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选送优秀毕业生专升本,继续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逐步构建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这些改革对于衔接、贯通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健全云南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拓意义,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誉。
昆明大学适应云南省和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本地区产业调整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建设,做到长短并举,宽窄并存。现设相关专业24个。其中饭店管理、导游、旅行社管理、康乐经营与管理、烹饪工艺、物业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璜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律师事务等10个专业,适应社会需要,填补了我省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若干空白,有比较鲜明的特色。2002年12月,教育部批准导游、房屋建筑工程两个专业列为部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精品专业建设。
奖学金学校设立奖学金情况
学校设立奖学金5项,奖励总金额158万元。奖学金最高金额1000元/年,最低金额300元/年。
1.校级“三好学生”,享受一等奖学金:350人/年,1000元/人;
2.系级“三好学生”,享受二等奖学金:700人/年,800元/人;
3.学习优秀生,享受三等奖学金:700人/年,500元/人;
4.优秀学生干部:210人/年,300元/人,63000元;
5.单项荣誉称号:140人/年,300元/人,42000元。
办学思想符合校情,体现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科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立足昆明,服务全省,面向地区经济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切为了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所有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必备能力得以有效锻炼。
基本经验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龙头,以实施学分制为突破口,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办学成就校园文化活动昆明大学重视科研,把科研工作作为教学的支撑点。提出扩大数量,提高质量,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科研工作思想,制定了包括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在内的一系列奖励措施,开创了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从1995年起,昆明大学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招生体系改革、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云南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等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探索,完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省级科研课题。主要有:《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途径研究》等,分别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昆明大学致力于同步实现职教兴业,业兴职教。注重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教师和科技人员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结合专业认真选题,在计算机应用软件、高分子材料、机械电子技术、建筑工程设计、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等方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教育部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委托项目18项,学校自选项目3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市优秀社会科学论文奖、著作奖11项,其他部门科技成果奖22项,公开发表论文254篇,参展作品22项。主编、参编了多种具有职业大学特色的教材。一批科研成果已转化投入生产,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与产业、行业的联合和合作,“产教研合一”显示出学校科研工作的特色。
2001年旅游系导游专业和艺建系房屋建筑工程专业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实地考察评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2年教育部又确定导游专业为第一批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2002年11月,经教育部、财政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昆明大学从全国1394所高职高专院校脱颖而出,跻身于前35强。
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专组一、二等奖和两个云南省二等奖;2003年再获二等奖;2004年又获全国二等奖1个,云南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过级率、专升本录取率在全省专科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连续18年获团市委、2次获团省委“红旗团委”称号,曾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称号,2004年、2005年荣获团中央“百支高校重点社会实践团队”荣誉称号,2005年被选举为昆明市学联主席团体单位。
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大多数成为行业骨干。
完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省级科研课题。主要有:《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途径研究》等。
在计算机应用软件、高分子材料、机械电子技术、建筑工程设计、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等方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教育部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委托项目18项,学校自选项目30项。主编、参编了多种具有职业大学特色的教材。
近几年来学校共承担地、厅以上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地方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4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各类科研奖1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已转化投入生产,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发展远景2004年5月12日,教育部批准同意昆明大学、昆明师范专科学校两校合并升本,组建以本科为主多科性综合院校“昆明学院”。筹建中的“昆明学院”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30万M2,设置12个学院。以本科为主,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期1万人,远期2万人。
目前,在昆明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心、正在凝聚起新的创业激情,投入到昆明学院的艰苦奋斗中。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12年1月,学校共获批建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建立了校级高层次研究平台4个,以及校级研究所(中心)14个。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滇池(湖泊)流域生态文化研究基地
省级科研平台:云南省高校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都市型现代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高层次研究平台:昆明学院科研平台、昆明滇池(湖泊)污防治合作研究中心办公室,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办公室,滇池泛亚合作战略研究院办公室,昆明市物联网及泛在工程技术中心办公室
校级研究所(中心):昆明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昆明学院西南跨境合作发展研究所,昆明教师教育研究所,昆明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昆明学院民族儿童文学研究所,昆明学院西南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昆明学院历史研究所,昆明群体艺术研究所,昆明智能系统研究所,昆明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昆明学院滇菜研究中心,昆明旅游研究所,昆明学院非线性分析研究所,昆明学院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昆明学院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
建设成果截至2013年3月,学校共获批立项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总数在较短时间内跃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10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700多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滇池(湖泊)流域生态文化研究基地成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昆明学院学报》和《旅游研究》的办刊水平不断提高,学报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期刊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
2008年至2012年1月份,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035项,三大检索成果58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78篇,发表在国内一级期刊论文10篇,获得专利15项。
学术资源截至2012年底,共有纸质图书17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12万册,各类数据库13个。现有中文期刊923种,外文期刊24种,报纸62种。学术期刊《昆明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本科。
学术期刊大学学报,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高校优秀学报,省级学术刊物;曾获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云南省优秀社科学报等奖项和称号。在近年中,《昆明学院学报》于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两届获得了云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云南优秀期刊奖”;2010年和2014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同时《儿童文学研究》专栏还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此外2009年还获得“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1]
《旅游研究》为云南省教育厅主管、昆明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反映旅游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旅游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旅游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特别是与云南旅游发展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旅游学科论文。
《西南学刊》由云南省昆明学院主管,云南省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与云南省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期,于六、十二月出版。《西南学刊》主要发表研究西南地区的文学和文化的学术文章,目前开设的栏目有:文化昆明、西南视角、西南文化研究、西南文学研究、西南艺术研究、西南历史研究、西南语言研究等。[2]
交流合作学校承办了“昆明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滇池泛亚合作战略研究”和“国际水历史学会2012年国际区域会议”等国际会议和重要论坛,举办“昆明讲坛”、“学思讲坛”等4个学术讲坛。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2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昆明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昆明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