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接宜昌,东临荆门,南联荆州。
当阳市辖7个建制镇,3个城区办事处,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当阳市常住人口430465人。
2020年,当阳市实现生产总值493.35亿元,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6.06亿元,比上年下降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5.33亿元,比上年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42.8:41.0调整为18.6:37.7:43.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中文名当阳市
外文名Dangyang
别名麦城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湖北省宜昌市
地理位置荆山山脉之南、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地带
下辖地区3个街道、7个镇
政府驻地玉阳街道
电话区号0717
邮政区码444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长坂坡、玉泉寺、关陵庙、当阳桥等
机场当阳机场(军用)
火车站当阳站
车牌代码鄂E
人口43046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地区生产总值493.35亿元(2020年)
面积2159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当阳境内的赵家湖、马家林、刘家河、杨家河等地,先后发掘古遗址、古墓群,从出土文物中,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沿沮、漳河流域,已形成原始社会群落,开始农牧业生产。[1]
夏,当阳地属荆州之域。
商,“武丁后裔于汉西建立权国”,当阳地属权。
周,春秋时期,楚武王克权,当阳遂为楚地。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伐楚,在郢都置南郡,始设当阳县。其境东临汉水,西抵沮河,南至麦城,北达今荆门中部。
秦,取消当阳县,其地并入郢县,属南郡。
西汉,当阳地域初为临江国,后置江陵县。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析江陵复置当阳县,领辖境域如初,其县城后迁至沮漳流域,滨临漳河。
新莽代汉(公元9~24年),升编县为南顺郡,领鄀县、当阳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荆州,废南顺郡复置编县,与当阳县同属南郡。十四年,曹仁败北,当阳、编县同属东吴南郡。建安十九年,吴蜀分荆州,当阳、编县属蜀汉。建安二十四年,蜀失荆州,当阳重属吴。
西晋,沿吴制。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划当阳县东境置武宁县。隆安五年(401年),移沮漳流域2000户设武宁郡。废武宁县设长宁县。当阳县境西迁,辖区至原临沮县南境。当阳、长宁同属武宁郡。后与编县同属南郡。
南北朝,宋、齐沿晋制。梁天监元年(502年),划当阳、编县地置安居县,属南郡。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划当阳地置绿林县。当阳、安居、绿林同属上黄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当阳、编县合并,置平州。
隋,开皇七年(587年),废平州为玉州,属荆州总管府。开皇九年,废玉州及所领属地,复置当阳县。开皇十八年,废安居县为昭丘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昭丘县为荆台县。不久,将荆台并入当阳县,属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当阳改称基州,后改为平州。武德六年,改平州为玉州。八年,废玉州,复置当阳县,属江陵郡。贞元二十年(804年),废当阳县为荆门县,属江陵郡。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在当阳设荆门军,领长林,属江陵府。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复置当阳县。荆门军治移长林,领当阳县,属荆湖北路。熙宁六年(1073年),废军,当阳、长林县属江陵府。元祐三年(1088年)复立荆门军,仍领长林、当阳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废当阳入长林县,属荆门军。绍兴十六年,复置当阳县。荆门军移至荆门,属江陵府。端平三年(1236年),荆门军迁回当阳,以长林为属县,属江陵府。当阳县治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仍治当阳,属河南行省。至元十五年,改荆门府为荆门州,仍置当阳县,隶属荆门州。随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阳县隶属荆州府。洪武四年,当阳县属荆门州。十年,废当阳入荆门县,属荆州府。洪武十三年,复置当阳县,属荆门州。嘉靖十年(1531年),当阳县随荆门州隶属承天府。
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当阳县随荆门州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荆门州为荆门直隶州,当阳、远安随州属湖北布政司。
中华民国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当阳县于民国元年属襄阳道,民国2年,属荆宜道。21年,废道存县,当阳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5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
1932年,成立荆当县革命委员会。1940年,成立当阳县行政委员会。1948年7月,成立荆当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月,成立当阳专署,辖荆当县。5月,撤当阳专署,成立宜昌专署。同时,荆当分治。成立当阳县人民民主政府,隶属宜昌专区。
1955年,当阳县人民政府改称当阳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9月,成立“当阳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1日,恢复当阳县人民政府,属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撤县设市。当阳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当阳市从1989年1月1日正式建立。
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当阳市属宜昌市代管。
当阳市行政区划区划沿革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阳市总人口495946人,其中(3个街道、8个镇、6个乡):玉阳街道87219人,坝陵街道23695人,玉泉街道24830人,慈化镇31251人,两河镇32117人,河溶镇40298人,淯溪镇32626人,庙前镇16383人,干溪镇22316人,王店镇22537人,半月镇31904人,胡场乡22043人,官垱乡17695人,脚东乡15606人,陈院乡8664人,烟集乡24494人,双莲乡18042人,草埠湖管理区24226人。
2001年3月,全市乡镇调整合并。撤销慈化镇,并入坝陵街道;撤销干溪镇,并入玉泉街道;撤销胡场乡,并入玉阳街道、两河镇;撤销官垱乡,并入河溶镇;撤销脚东乡、陈院乡,并入淯溪镇;撤销烟集乡,并入庙前镇;撤销双莲乡,并入王店镇。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6个镇。
2004年,撤销草埠湖管理区,设立草埠湖镇,以原草埠湖农场的范围为草埠湖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镇头山。2004年末,当阳市总人口485715人,辖3个街道、7个镇,19个居委会、161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当阳市常住总人口468293人,其中:玉阳街道104568人,坝陵街道54384人,玉泉街道45390人,两河镇32412人,河溶镇51339人,淯溪镇50205人,庙前镇36917人,王店镇39481人,半月镇32749人,草埠湖镇20848人。
区划详情截止2020年,当阳市下辖玉阳、坝陵、玉泉3个街道办事处,淯溪、河溶、王店、半月、草埠湖、两河、庙前7个镇,155个村、22个社区。其中:玉阳街道12个村、9个社区;坝陵街道17个村、3个社区;玉泉街道15个村、1个社区;两河镇12个村、1个社区;河溶镇19个村、1个社区;淯溪镇23个村、2个社区;庙前镇18个村、2个社区;王店镇15个村、1个社区;半月镇10个村、1个社区;草埠湖镇14个村,1个社区。[2]
地理环境位置当阳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沮漳河中下游,大巴山脉东麓,荆山山脉以南,是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跨东经111°32′-112°04′,北纬30°30′-31°11′。
当阳市东起陈场孙家湾,西抵枣林曹家岗,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东部与荆门市交界。自正北漳河入市境处起,向东北,经鹰子崖,杨家湾,沿漳河库区主航道南下,再经观音大坝、马家店、店子岗、孙家湾,至市东南边境汉宜公路,与荆门市山水相连。南部邻荆州市、枝江市境。
由东南汉宜公路起,向西,经高家竹园,穿越菱角湖,至肖家湾,再沿边界向北,经王家湾、吴家干河,抵杨家滩,与荆州市荆州区为邻;
由杨家滩向西北,经沈家坡、郑家湾、石子岭水库,至正西北白虎包,与枝江市毗邻。西部接宜昌市夷陵区界。由白虎包北上,经阮家冲、破山口、界碑垭,至曹家岗,与夷陵区接壤。
北部与远安县接壤。由曹家岗向东北,经南包、肖家畈、汪家垴、剥刀岭、荆当寨,抵正北漳河入境处西岸,与远安县为邻。[3]
地貌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岗地为主,山地、平原均有。其中丘陵岗地占56.4%,平原地区占28.8%,山地占14.8%,地貌特点可概括为“六岗三平一分山”。
西北部枣林岗一带的山地属荆山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和北部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缓低丘;
东部和东南部是沮漳河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约50米。最高峰是与远安县交界的峦峰主峰峦包,海拔1083.8米。最低处是草埠湖镇开源洲,海拔37.4米。
气候当阳市处于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兼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当阳历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为40.9℃(1966年8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5.6℃(1977年1月30日);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64.7毫米;当阳市年最多风向为西西北风。影响当阳地区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雷电、大风、寒潮、霜冻、大雾等。
土壤当阳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全市有黄棕壤、紫色土、白灰(岩)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36个土属、83个土种和16个变种,受地形、地貌影响,呈明显的水平及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自然资源林业当阳市林业用地面积120.48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04.9万亩,疏林地1.0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9.53%。森林总蓄积156万m³,其中,中幼林面积100万亩,中幼林蓄积151.6万m³,可采伐利用的近成熟林蓄积9.8万m³。
水产当阳市是湖北省渔业十强县(市)。全市有鱼类13科、54种,经济鱼类中,以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鳊鱼、鲂鱼等为主,名贵稀有鱼类有鳜鱼、团头鲂、鸟鳢等。渔业养殖除常规的四大家鱼外,还有黄鳝、黄颡、七星才鱼、加州鲈、大口鲶、云斑鮰等。
矿产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扬子准克拉通一级构造单元内,发育二叠系至第四系地质时期地层,曾发生多期岩浆活动,有较优越的沉积型和热液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共有7类、20种,其中,铊矿、石膏、玻璃用砂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高岭土等6种矿产已被查明或初步查明为大型矿床,其余矿产为小型矿床。矿产储量:铊110吨,居中国前10位;玻璃用砂岩2048万吨,高岭土392.8万吨,石膏矿9448.7万吨,水泥用灰岩7788万吨。
当阳煤炭、高岭土分布在西部部分山地和北部山地,金属、贵重金属、稀有元素矿产、化工原料和石膏矿分布在东部漳河以东的丘陵岗地,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方解石分布在西部沮河以西山地和丘陵山地。
水利当阳有水库126座,堰塘23539口,蓄水能力达3.85亿立方米。已建成东风、漳河、五七、百里四大引水灌溉工程。有大中型引水渠6条,干支渠11条长637公里。有沮漳河、人工河、菱角湖、新港等堤防221.5公里。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沮漳河、人工河堤防为主体,大中型水库为骨干,小型工程为补充的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总蓄水、引水、提水能力达4.65亿方。农田灌溉面积达到54.0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9.35万亩,排涝面积达19.5万亩。
人口民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当阳市常住人口为468293人。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48834户,家庭户人口为44922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2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36455人,女性为231838人,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下降为101.99。
2018年末,当阳市户籍总人口为46.66万人,常住人口为47.01万人。
当阳市散居少数民族18个,有土家族、回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藏族、土族、布依族、瑶族、仡佬族、仫佬族、高山族、羌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当阳市常住人口430465人。[4]
经济综述2018年,当阳市实现生产总值501.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9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3.9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0.23亿元,增长8.8%。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6%、50.67%和33.9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7.7%、7.6%、3.2%。
2018年,当阳市人均生产总值106401元。
2020年,当阳市实现生产总值493.35亿元,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6.06亿元,比上年下降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5.33亿元,比上年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42.8:41.0调整为18.6:37.7:43.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5]
第一产业201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3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5.11万亩,比上年增加4.16万亩,增长3.43%;总产量47.34万吨,比上年增长1.73%。棉花种植面积1.65万亩,比上年减少0.25万亩,下降13.16%;总产量1100吨,比上年下降7.02%。油料种植面积35.52万亩,比上年减少9.46万亩,下降21.04%;总产量5.45万吨,比上年下降19.9%。蔬菜种植总面积32.94万亩,比上年增加1.35万亩,增长4.27%;总产量90.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9%。年末果园面积36.8万亩,比上年增加0.85万亩,增长2.37%;园林水果总产量53.43万吨,比上年增加1.78%。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为37.62%。
全年预计生猪出栏98.2万头,比上年下降1.9%;预计家禽出笼871.01万只,增长7.27%;预计羊出栏9.86万只,增长1.26%。水产品产量达到6.52万吨,增长1.44%。
全市农用拖拉机达到46646台,比上年增增长1.12%;联合收割机达到2188台,增长6.2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5.76万千瓦,增长3.39%。
农业机械化第二产业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6.2亿元,同比增长20.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4家。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4%,出口交货值2.73亿元,比上年下降30.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6.19亿元,利税总额78.49亿元,其中利润44.79亿元,上交工业增值税4.75亿元,增长19.9%。存货周转率12.4次,比上年加快0.5次,应收账款周转率23.1次/年,比上年加快3.4次。
全社会用电量达26.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8%;其中工业用电21.96亿千瓦时,增长4.79%。
第三产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3%。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7.90亿元,增长12.3%;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29亿元,增长8.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9.98亿元,增长21.8%。
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电商企业达到8家,实现网上零售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59.2%。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3.23亿元,比年初增加4.9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4.3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56亿元,比年初增加0.5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6.42亿元,比年初增加3.6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27.13亿元,比年初减少1.98亿元。
交通运输公路运输当阳是重要的公路交通节点,G42沪蓉高速、G59呼北高速在当阳交会,全市共设有5个出入口,G348国道穿境而过,境内还有S224、S253、S256、S311等多条省道干线。
201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78.9公里,比年初增加13.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571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556.18万吨,比上年增长9.85%;货物周转量80600.68万吨公里,增长7.79%;完成客运量373.73万人,下降1.38%;旅客周转量18610.41万人公里,下降1.56%。
铁路运输焦柳铁路当阳段54.5公里,从淯溪镇谢花桥入境斜穿中部庙前、坝陵、玉泉、王店五个镇处,境内设有5个车站、7条货运专用线,三峡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专用铁路1条1720米。客运、货运业务辐射周边县市,是当阳大宗货物运入输出的重要交通线。
当阳火车站水路运输境内沮漳河有航道40公里,有利行船,中洪水期百吨级船舶由长江上溯可达两河口;枯水季节15吨以下船舶可视水受载。漳河水库内当阳段航道65.5公里,水库水域宽阔、水深可航行百吨级船舶,沿途自然坡岸船舶停靠方便,设简易港口25处。巩河水库通航里程10公里,20吨位以下船舶可常年通航。官道河有宜航航道5公里。当阳离长江宜昌港、枝江港仅45公里。
航空运输当阳机场为军用机场,境内民航客货运可选择距当阳城区仅50公里的宜昌三峡国际机场。
社会事业科技2018年,当阳获批宜昌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8项,其中:省级4项,宜昌市级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15件,全年专利授权303件。
教育截止2018年,全市有各类中小学校50所,其中:小学28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40所。2018年全市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4287人,比上年减少405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8062人,比上年减少191人;初中在校学生8829人,比上年减少86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894人,比上年减少216人;职业高中2441人,比上年增加87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61人,比上年增加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490人,比上年减少344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0%。
文体截止2018年,当阳市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座,已通广播村155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当阳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馆馆藏图书55.5万册。全年共旅游接待463.2万人次,各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
全市体育健儿年内在省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8枚、银牌14枚,铜牌8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22万人。
卫生2018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146个,个体诊所92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231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69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973人,注册护士1308人。
邮电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为3.28万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2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9.57万户,比年初增加1.8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0.50万户,比年初增加0.40万户。
社会保障2018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46元,比上年增长8.05%,其中:城镇34826元,比上年增长8.09%;农村20773元,比上年增长8.02%。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215人,登记失业率为1.71%;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33810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5094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9632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43615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63867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47370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31922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1898张,收养各类人员551人。城镇建立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8个。全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2126户3521人,累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567.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5349户9660人,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158.53万元。
历史文化城市象征市树栾树
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是一种乔木,高可达10米,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不耐寒。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细纵裂;花期6~8月,果期9~10月,苞叶三角状卵形,蒴果黑色,圆球形。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栾树具有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栾树树形端庄整齐,叶、花、果均可供观赏,用于林荫路、人行道的绿化尤为适宜。
市花四季桂
四季桂别称月月桂。木樨科唇形目木樨属,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叶片薄,常绿灌木,长年开花。是木樨属桂花的变种。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高,喜地势高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
市花——四季桂城市精神当阳城市精神:诚信、开放、务实、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有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别是关陵庙会和三国传说。
关陵庙会
当阳关陵庙会是在湖北省当阳市关陵庙定期举办的以祭祀关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
当阳别名麦城,是三国蜀将关羽遇害葬身之地。祭奠关羽,“乡人墓祭,岁以为常”(嘉庆《荆门直隶州志·当阳冢墓》)。清雍正《湖广通志》卷二十五记载:关帝庙,“以茔墓所在建立祠宇,有司以时致祭”。
庙会于每年春季或秋季举办。主要活动有:祭祀关公、演关戏“当阳杀故事”、民间娱乐活动、许愿还愿、庙市等内容。大量周边县市、外省以及海外信众届时涌来,体现这一民俗活动在增进社区民众文化认同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
三国传说
当阳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108回的《三国演义》中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6个,而在当阳的就有37个,因而当阳被称为“三国胜地”,也留下了众多的三国遗迹和传说,其中最为出名的有长坂坡、太子桥、锦屏山、当阳桥等。
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突出重围,使其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据传,《三国演义》、《三国志》记载的赵云、张飞大战曹操的故事就发生在当阳。明万历年间,史官确认当阳长坂坡为东汉常山赵子龙大战曹军的古战场。长坂桥又称当阳桥,原名官桥,传说三国时蜀将张飞曾在这里横矛独退曹兵,改称横矛处。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追击刘备至此,张飞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大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声如巨雷,竟使桥断水回,吓得曹操旋马而走,夏侯杰当场毙命,众将亦一起往西奔逃,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遂成千古趣闻。现遗址尚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以纪其事。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地方特产金水柑当阳金水柑,又称椪柑,被誉为“远东柑桔之王”。其味酸甜适中,食后味浓甜,花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4.1,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食率高,一般单果重120-140G,果蒂具放射沟,果形高桩或扁圆,以高桩形为佳,其果形指数为0.8-1,皮橙红或橙黄色,果皮蜡质层厚,皮松易剥,椪柑树形高大、紧凑,主枝直立,枝条削尖度小。
双莲荸荠相传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上有两股清泉,一段流向东,一股流向西,向东的在山脚下汇聚,地中涌出粒粒“珍珠”,引来宾客驻足观赏,这便是闻名胜迹的“珍珠泉”。向西的一股也有“珍珠”涌出,但来观者甚少。于是当地人便用此水培育出一种风味独特的地下“黑珍珠”供人品尝,结果招来大量客商争相购买,此物便是成名已久的双莲荸荠。
双莲荸荠最早产于双莲寺庙东南面的两畈水田里,后来逐步发展到双莲集镇以东的双莲村和白河村为主的集中产区。双莲荸荠属地方小气候型优质品种,区域性较强,主产双莲荸荠的双莲村位于当阳市西南边陲,双莲荸荠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外形椭圆,皮薄呈红褐色,上部顶端有数个聚生芽,比一般普通荸荠要长一些,芽长约3-4cm,下端脐部较平或凸出,味甜肉质脆嫩,细嚼无渣,单个重20克左右。
双莲荸荠每年农历冬月成熟,于小寒前后源源上市,是城乡居民新春佳节喜爱的佳品。双莲荸荠与一般普通草养相比,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其水份、全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的含量远远高出普通荸荠和杂交荸荠。据技术部门对双莲荸荠营养成份的含量分析,水份占85.8%,比普通荸荠高10.8%,可食部分82.5%,大于普通荸荠0.1%和1%,每10克双莲荸荠单位的全钙、锌、铁的含量为0.037、3.71、10.6毫克,分别高出普通荸荠0.01、2.56、l.31毫克,而脂肪只0.14毫克,低于普通0.18毫克。从以上指标看出,双莲荸荠所含营养成份要优于普通荸荠,主要表现为水份多,可食部分大,蛋白质高,脂肪低,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尤其是钙、锌、铁的含量丰富,这对补充人体对钙质,增强体能,提高智力有极大好处。
荸荠关公李关公李是本地麦黄李的杂交后代,由当阳果树科技人员历经15年选育而成。它保留了麦黄李子丰产稳产的特性,具有了果大、早熟、质优的特征,是一个特早熟大果李新品种,填补了中国李树品种中果大早熟的空白。
双莲鸡双莲鸡因产于双莲一带而得名,1958年双莲鸡送中国农业展览馆,1981年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被定为地方优良鸡种,1985年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双莲鸡,属卵肉兼用型鸡种。公鸡羽毛多为褐色或浅褐色,母鸡则以麻黄色或黄色居多,生长发育一般良好,公鸡138天开啼,母鸡210天开产,平均产蛋163枚,蛋重50余克。成年公鸡体重2-2.4公斤,成年母鸡体重1.7-2.2公斤。
清平猪当阳清平猪是中国国家级地方猪保护品种之一,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被农业部录入662号公告,是湖北省内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之一。清平猪因主产于湖北当阳清平河沿岸而得名。背毛全黑。2009年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仙人掌茶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仙人掌茶荣获首届“三峡杯”名优茶银奖、首届“鄂茶杯”金奖,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被评为“湖北名茶”。2009年被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
郭场鸡
郭场鸡的秘方源于三国时期,相传曹操时代荆州大军路过郭场(现当阳市河溶镇郭家场村),当时郭场城里守军不足,但将士都奋勇抗战,曹军先锋久攻不下,出现粮草短缺之危,两军相持不下,城里一谋士出一妙计,请当地厨师杀鸡百只,用大鼎盛之取鲜,用猛火炖煮。在锅中投放厨师秘制配方连夜在城外挖掘陷阱、壕沟无数,并埋伏伏兵,次日曹营将士闻鸡香口水直流,奋勇进攻,出兵后士兵争先恐后乱了阵脚,有的跌落陷阱,有的掉落壕沟,有的又遇伏兵,最后惨败而归。城里百姓官兵以大鼎中的鸡和鸡汤庆贺胜利,吃后不能忘
风景名胜玉泉山风景名胜区玉泉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面积有69平方公里。玉泉山是景区的主峰,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名山,三国圣地,素有“三楚名山”之称。“三楚名山”四字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
玉泉寺依玉泉山修建,为“天下丛林四绝”之一、“荆楚丛林”之冠。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宝殿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殿前置隋代大型铁质文物十余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通,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现存的玉泉铁塔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陵关陵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原称“大王冢”,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1800余年历史。
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雎河畔关雎河畔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集生态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拓展训练、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后花园。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设施完善、游乐丰富、集旅游度假、山水疗养、垂钓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康乐、商务会议、风味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阙关雎放开诗经的篇章,也唱响泱泱中华传承数千年的诗歌文化史,据考证《诗经·国风·关雎》就起源当阳的沮漳河流域,关雎河畔景区由此得名。踏着青苔斑驳的石板路,漫步在诗歌长廊,赏阅沿途石刻上的诗经名篇,品读传诵千古的动人故事。穿梭在关雎园、蒹葭园、在河之洲、在水一方、摽有梅、采葛园、束楚园等主题景点里,仿佛穿越时空,聆听两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诗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公文化小镇始建于1992年的关公文化园,位于当阳市城区长坂坡上,于2019年扩建为关公文化小镇。是利用长坂水库(偃月湖)建设的一个以自然关公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民俗体验、特色餐饮、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景点主要有关公文化园、三国历史小镇、三国文化体验区、武圣商业街。小镇内还在建设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儿童游乐世界。
景区内还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的“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度门寺度门寺位于当阳市王店镇境内,距当阳市城区10公里。度门寺是唐朝武则天为了表彰佛教禅宗北派始祖神秀大师的功德而赦建的,宋元以后,几经兴废,民国时期。寺内尚存一座六角形九层楼阁式砖石塔,20世纪60年代被毁,存神秀国师坟及两通残碑等。遗址上可见各种砖瓦残片及碑刻残片。
周仓庙周仓庙位于当阳市两河镇境内,距当阳市城区20公里。周仓坟原为一荒冢,坐北朝南,底径7米,高2米,面积70平方米,经勘探为一砖室墓。墓碑正面阴刻“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为抗日战争时期重立,通高1.5米,宽0.72米,厚0.22米,碑后面有“同治”字样,应为故碑新刻。
鬼谷洞鬼谷洞位于当阳市玉泉办事处三桥村,距当阳市城区22公里,坐落在青溪山脉一峡谷的半山腰上。山洞系石灰溶洞,坐南朝北,洞口略向东偏。洞口高3米,宽4米,深约300米。洞内幽密深长,左弯右曲,玉泉交流,小窟旁生,传为鬼谷子隐居处。故曰鬼谷洞,也称大仙洞。鬼谷子,即王利。后人称为“纵横家的先师、兵家的师祖”。
长坂坡长坂坡位于当阳城内,是国内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赵子龙宣威之地,这里是荆山余脉,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古时此地滨临云梦泽,虽后来湖面沉积为陆,但至东汉末仍多涝地、水网纵横。
所以长坂坡自古以来为我国南北交通干线必经之地,古三国时长坂坡之战发生于此。该地矗立着一尊赵子龙雕塑,塑像位于街心花坛中央,高约16米,须仰视才见。赵子龙怀揣阿斗、手提钢枪、威风凛凛。青石基座上镌刻着当代文人范曾诗文:“长坂坡前忆子龙,痴迷幼主累英雄。孤忠未挽狂澜倒,故址犹存国士风。”
在雕塑旁的高地上有一片仿古建筑,即是长坂坡公园。重檐歇山的大门门楼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题写了楹联“孟德追玄德德追德翼德退孟德有德无德德外有德,子龙救幼龙龙救龙真龙敬子龙似龙非龙龙中有龙”。
这幅长长的楹联,在重复与回环中,交代了历史上的长坂坡故事,交代了后人对于三国人物的评价。走进公园便是子龙阁。子龙阁位于长坂坡上,需登36级台阶方能抵达,阁内塑有蜀顺平侯子龙坐像。穿过子龙阁,我们看到赵子龙公园的全貌。
首先看见的是一座端庄大方、字体遒劲的“长坂雄风”石碑,最初是明万历十年树立供世人凭吊,清时重刻石碑,但此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夺去,现今的“雄风碑”为1947年复刻。
碑四周塑有10组雕像,皆为长坂故事:悬羊鸣鼓、三顾太子、解救甘母、拱下避难、古井遗风、景山观战、单骑救主、跃马冲阵、张飞断桥、刘备掷子。这些塑像,由于年久失修,缺损严重。但是塑像仍不失栩栩如生,令人想起长坂坡大战的血雨腥风。
长坂坡周围,还留传有与赵子龙相关的故事。长坂坡东,相传是赵子龙与曹兵巷战处,现有一条街,名子龙街。坡西南,有一座山岗,名子龙畈;坡西田园中,还有太子桥和娘娘井的遗迹。
太子桥为当年糜夫人抱着阿斗避难之桥,娘娘井则是糜夫人投井自尽之井。长坂坡东北方,有一座坝陵桥,就是传说张飞“据水断桥”的地方。清朝雍正年间,有张氏后人在此立“张翼德横矛处”石碑,保存完好。
百宝寨风景区百宝寨风景区位于当阳玉泉街道百宝寨村,距市中心约18公里。山上原有古寨堡,这里的景区以寨得名,它的中心景区北至四冲,东至金牛岭,西至徐家湾,南至乔家湖,约11平方公里。当阳八景之一的“金岭朝烟”就在其中心景区内。
百宝寨风景区多处绝壁上凿有高1.5米、宽约0.8米的方孔,那是古岩居的门,屋内或三间、五间,多则达数十间,金沙铺一处称为“百家洞”。位于青龙湖一侧的岩屋群,分上下三层十八间,间间相通。储藏室、厨房、卫生间、下水道、客房、卧室一应俱全。
百宝寨风景区月亮河旅游度假区月亮河旅游度假区位于当阳市淯溪镇漳河之滨月潭河半岛,是漳河旅游的重要部分,南距当阳城区50公里,东距荆门20公里。漳河水库水面达104平方公里,库中有孤岛72个、半岛200多个。月亮河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五峰寨、杜甫沟等。
著名人物聂豫、卢雅卿、朱绍裔、罗福祥、李超然、李炼青、傅子和、刘宝田、任光椿、
胡国瑞、陈光勋、张道槐、朱正明、周友金、冯国楠、鲁昌鉴、朱家新。
罗联峰、张博、李红军。
荣誉称号2000年以来,当阳市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全国普九先进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卫生城市”、“湖北省平安县市”、“湖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湖北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等称号。
2012年2月27日,当阳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14年1月14日,当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17年4月12日,当阳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6]
2018年11月21日,当阳入选“2018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
2019年9月10日,当阳被湖北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群众安全感第一县市”。
2019年11月21日,当阳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20年1月2日,当阳市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当阳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当阳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2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阳(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阳(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