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东北地方戏剧种。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吉剧的代表性剧《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和《桃李梅》曾于1980年先后摄制成影片。2011年11月5日,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吉剧创始人之一王肯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因病去世。
名称吉剧
发源地长春
发源时间1959年
历史沿革吉剧是在中国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
1958年,周恩来提出东北应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有关部门根据指示,决定将二人转发展为一个新的地方大戏剧种。[2]
1958年9月7日,《蓝河怨》的实验演出获得成功,12日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
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曲艺形式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
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正式成立,进行新剧种的实验工作,提出“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
1963年至1965年,剧团侧重现代戏的实验。吉林省几个吉剧团先后移植、编演了《夺印》、《会计姑娘》、《争儿记》、《夜袭山城》、《红石钟声》、《跃马扬鞭》和《江姐》等,受到观众的欢迎。吉剧剧种已经初具规模。
1966年,实验工作因当时中国国内情况而中断。
1976年前后重新恢复演出,吉剧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专业的演出团体增加到十六个(其中吉林省十五个,内蒙古哲里木盟一个)。吉林省戏曲学校增设了吉剧科。同时成立了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对吉剧艺术的建设进行重点研究。
20世纪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
1978年文化部调吉林省吉剧团进京演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和《桃李梅》中“闺戏”一折,深受观众欢迎,得到首都观众和文化界的一致好评。
1979年和1980年剧目《燕表卖线》、《包公赔情》、《桃李梅》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后,吉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1980年,吉林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
至2011年,吉剧已成为省内外群众喜爱的剧种,发展到15个吉剧团。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
特色吉剧
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
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戏剧演员:刘中、王青霞(吉剧)、赵秉南、王玉蓉、梁小鸾、毛世来(京剧)、李岱、筱桂花、王曼苓(评剧)等,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吉林省吉剧团在过去的保留剧目《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基础上,又相继调演了《买菜卖菜》、《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这些剧目的排练,努力追求舞蹈性和说唱性,更贴近东北民间艺术形态,增强了剧种的个性。
角色行当吉剧角色行当借鉴了京剧行当体制吉剧角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分生、旦、净、丑四类,各在二人转上、下装的基础上借鉴京剧行当体制而形成。生行主要有老生和小生,八十年代前后,又在个别的剧目里尝试了武生行的建立。旦行则主要指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和老旦。在个别剧目里曾试验性地创造了武旦行当。净行指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丑行分文丑与武丑。但他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表演上没有严格的程式束缚。
老生戴黑、黪、白三种不同颜色的须髯,以分别饰掩身份不同的的中、老年人物。在表演上唱、做兼备或各有侧重。
小生饰年轻英俊的书生、将领、官员和平民。有侧重唱功、做功和武打之分。
花旦饰年轻、活泼的少女。花旦在表演上大多注重唱和做,为表现不同的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差异,善用手绢、扇子等道具使用技巧和腕子功、抖肩功、腰功及碎步、秧歌步、云步、磋步、跌步等各种独特台步。
闺门旦饰温柔秀美、举止端庄的少女。表演重唱功,·唱腔以委婉细腻见长,有时利用长水袖的舞动抒发情感。
青衣吉剧以二人转为基础发展一般饰演端庄稳重的成年妇女。表演上注重唱和做。
彩旦一般饰演忠厚幽默、心直口快或丑陋粗野、凶狠奸邪的中、老年妇女。在表演以念白上的说口为特色,凭其中的串口、贯口等收到喜剧效果。
老旦饰演各类老年妇女,有雍容华贵与贫寒卑微之分。性格上也有忠厚正直与奸诈阴险等不同。表演重唱功。
铜锤花脸饰忠厚刚直的人物,以朝臣和官员为多。表演重唱功,以洪亮的唱腔见长。
架子花脸饰粗犷、鲁莽或阴险奸诈的人物,亦以朝臣官员为多。表演重工架,以做、念为主,唱功为辅。
丑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各种善良幽默或狡滑卑琐的人物。有文丑、武丑两路。文丑又在形式上分官衣丑、腰包丑、褶子丑、袍带丑。武丑侧重于念、做、打,以独特的技巧取胜。
丑角在表演讲究美、喜、土、新,富有地方色彩。其中尤以念白上的串口、贯口和俏口等见长,充满东北的乡土风味。
创新吉剧行当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老旦与彩旦或老旦与青衣相结合的行当类型。此外,吉剧还在剧种建设中尝试了武生和武旦的行当建制。
艺术特点表演技巧吉剧的艺术特点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的腕子功、肩功、腰功及步法,同时在二人转的五功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而逐渐形成的。吉剧擅长于运用手绢功、扇子功和水袖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手绢技巧是吉剧的特长,来自于二人转而又有所发展。
吉剧的花旦、小生发展了二人转“扔扇”、“挑扇”、“转扇”等绝技,武丑运用了二人转的大板技巧。
长水袖功,把二人转的耍手娟和京剧的水袖、绸舞融合为一体,在表现人物动作和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旁甩”、“直甩”、“单甩”、“双甩”、“立花”、“顶花”等程式。
唱腔吉剧吉剧的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它选择了二人转当中群众爱听而又便于戏曲化的曲调作为基调,逐渐发展成“柳调”、“嗨调”两种唱腔。
其中柳调是以二人转曲牌《红柳子》、《秧歌柳子》为中心构成的一套唱腔;嗨调则以二人转曲牌《文嗨嗨》、《武嗨嗨》为中心,结合《穷生调》、《打枣》、《胡胡腔》、《嗽叭牌子》等曲牌组成的一套唱腔。这两类唱腔,均采取基调发展的方法,进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和板式变化。逐步形成了吉剧的柳、嗨两调的快正板、正板、行板、散板;嗨调的宽板;嗨调女腔的慢板等。
另外,吉剧也适当吸收二人传的专曲、专调、小曲、小帽,在东北民间吹打乐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改编成牌子、行弦等一套吉剧器乐曲。如《燕青卖线》中的《卖线谣》等。吉剧的器乐曲牌有一百多个,大多是东北民间吹打乐和东北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成。
剧本吉剧剧本多注意东北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情节大转大折,情感也大悲大喜,语言表现口语化、地方化。唱词大多保留了二人转的嵌句、垛句、嗦句等特点,念白也运用二人转的“说口”艺术,并为耍手绢等技巧留下表演的余地。
伴奏吉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为主,还创造了长于抒情的吉剧喉管,并把筝也加进了吉剧乐队的演奏中。根据演出的实际需要,吉剧有时还采用中西混合的乐队,有时则用具有东北特色的民族乐队。
化妆吉剧的化妆和服装基本是模仿京剧等剧种。生、旦角色为俊扮,净、丑则用脸谱。但在有些剧目里,净、丑均不勾脸。
代表剧目吉林省吉剧团的保留剧目有《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后又相继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
代表人物吉剧吉剧在剧种建设中,造就出一批艺术骨干。如编剧王肯;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编曲张先程、那炳晨;舞台美术工作者李书春、于恩庭;演员隋晶莹、邬莉、杨俊英、王青霞、姜秀玉、刘中、刘丰、霍福庆、王桂芬等。
其中编剧王肯是吉剧创始人之一、国家一级作家、吉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王肯创作的吉剧,常常将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民间与古典于一身,形成他自己独具特色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于2011年11月5日10时10分在长春因病去世,享年87岁。
所获奖项1993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一夜皇妃》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
1996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关东雪》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同年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2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6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吉剧(东北地方戏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吉剧(东北地方戏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