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Hezhou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与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首批合作院校之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承担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广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
贺州学院的前身是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7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48.42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有在职教职工1200人,专任教师85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9698人,其中本科生11696人、专科生1918人,留学生28人;与大连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6人。设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8个专科专业。
中文名贺州学院
外文名Hezhou University
简称贺院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特色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梁丁丁、校长:吴郭泉
高职专业18
本科专业51
校训自强、自立、求知、求真
校歌《为了明天》
主要奖项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类型综合类
学校代码11838
主要院系文化与传媒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理学院等
所属地区中国广西贺州
历史沿革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贺州学院的前身广西省立乐师范学校创建。
1953年,校务委员会决定把12月1日定为平师校庆日。
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
1958年9月,在贺县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办梧州师专。
1959年7月,梧州师专迁往梧州与梧州大学合并,师专附属师范改称梧州专区八步师范学校。
1966年,梧州专区八步师范学校改名为梧州专区红卫师范学校。
1972年3月,取消红卫师范校名,恢复八步师范名称。
1972年4月,贺州市师范学校的前身贺县中等职业学校创建。
1975年10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
1987年7月,在梧州地区八步师范学校设立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
1982年7月,贺县师范学校被自治区教委确认为自治区定点的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正式定名为梧州地区贺县师范学校。
1997年5月,贺县师范学校更名为贺州地区师范学校。
1994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复、广西区人民政府下文,撤销梧州地区教育学院建立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11月,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第一届全体党员大会,提出申办本科院校的工作目标。
2002年12月,更名为贺州市师范学校。
2003年7月,撤销贺州市师范学校,并入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专家组评估,申本获得成功。2006年2月、3月,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下文批准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贺州学院。
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4年,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2015年,成为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数字媒体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建筑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设有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理学院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4个专科专业。
院系名称 | 专业列表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新闻方向)、传媒策划与管理、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方向)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师范教育方向)、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茶学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
教育与音乐学院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学、应用心理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酒店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服装与服饰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碳酸钙学院) |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 —— |
应用技术学院(专科)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水电技术、工程造价、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艺与检测、营养与食品卫生、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餐饮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传媒策划与管理 |
截至2017年3月,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34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任教师67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18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7人;特聘客座教授、知名专家93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贺江学者”特聘专家岗1人,双师型教师210人。
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朱蓓薇
广西教学名师(1人):黎琼锋
广西特聘专家(1人):段振华
“贺江学者”特聘专家岗(1人):段振华
学科建设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广西重点学科2个,广西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硕士学位支撑建设学科3个,校级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3个。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物理电子学
广西重点学科(2个):课程与教学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广西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建设学科(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计算机技术
校级硕士学位支撑建设学科(3个):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
校级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3个):社会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广西高校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3门,校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精品课程12门。
广西高校特色专业(5个):小学教育、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文化创意、信息技术与自动化
自治区精品课程(2门):《分析化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有(3门):《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校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用友新道(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自治区级教改教研立项课题129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合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641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78项。舞蹈《嫁郎》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二等奖;舞蹈《我从瑶山来》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舞蹈《山·阳光》参加广西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二等奖;“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中国梦我的梦”贺州学院大学生艺术巡梦乡村行活动、“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讲堂建设、铭记抗战·关山重度—贺州及周边县区原抗战老战士寻访活动,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荣誉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AAA级景区,自治区级“绿色先进集体”、“绿色大学”、“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合作交流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与英国、泰国、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或合作关系,已选送26批学生出国学习,招收了25批外国留学生。
学校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凤凰数字媒体学院”和“凤凰东盟传媒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道经济管理学院”和“新道创新创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广东宝贤集团合作共建“宝贤餐饮管理学院”;与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正丰生态农业学院”;与广西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甲骨文(广西)OAEC人才产业基地贺州学院中心”。与贺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闻学院;与贺州市各县(区)合作共建“村镇学院”。与大连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江南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广西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7个,贺州市重点研究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文科基地1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桂东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研究中心(5个):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绿色包装防伪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不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碳酸钙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重点文科基地(1个):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贺州学院科研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负责人 |
1 | 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 李晓明 |
2 | 桂东族群研究所 | 李晓明 |
3 | 客家文化研究所 | 韦祖庆 |
4 | 人类学研究所 | 郑威 |
5 | 桂东语言文化研究所 | 侯艳 |
6 | 外语系翻译中心 | 范振辉 |
7 | 重钙粉体研究所 | 曾一文 |
8 | 天然产物研究所 | 梁柏林 |
9 | 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所 | 陈振林 |
10 | 水果研究所 | 潘中田 |
11 | 生物技术研究所 | 曲芬霞 |
12 | 机械设计研究所 | 李立礼 |
13 | 建筑工程研究所 | 田育丰 |
14 | 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 | 欧乾忠 |
15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韦祖庆 |
16 | 语文教育研究所 | 林润之 |
17 | 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 吴殿宁 |
18 | 数学教育研究所 | 古媛 |
19 | 物理教育研究所 | 杨雄珍 |
20 | 伦理与思想道德研究所 | 吴继寿 |
21 | 桂东艺术研究院 | 李裕杰 |
22 | 南岭旅游研究中心 | 王俊平 |
23 | 软件开发研究所 | 陶程仁 |
24 | 信息安全研究所 | 覃德泽 |
截至2016年7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7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各类部级科学研究项目26项、省级科研项目69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24项。出版专著37部,主编或参编教材53部,获授权专利44个,发表科研论文410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31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31篇。2015年7月,该校获得2项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分别是范振辉教授申报的“南岭走廊瑶族民间手抄文献英译研究”、奉晓政博士申报的“知识产权诉讼程序研究”。[1]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9月,贺州学院图书馆由西校区主馆和东校区分馆组成,藏有纸质图书102.72万册,电子图书230万种(其中本地镜像53.61万种、网络包库180万种),多媒体资源1000余件,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1500余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交换学报400种。文献收集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图书馆收藏古籍5623种、贺州地文特色文献资料200余种,其中清代刊印的《贺县志》和民国时期出版的《贺县志》各1套。收藏贺祥麟教授生前著作和藏书7000多册(件)。建立“贺州学院图书馆图书书目数据库”和“贺州学院图书馆期刊目录数据库”,订购了“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总库”、“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会议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科技期刊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Springer、万方数据服务平台、中国数字方志库等数据库,开通50多个免费和试用数据库。
学术期刊
《贺州学院学报》系贺州学院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该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南岭民族走廊研究、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转型发展研究、自然科学理论探索、实验与技术研究等。
文化传统校旗校旗校旗说明: (一)旗形采用长方形红色通用形式,代表学院积极、规范的办学方向。
(二)校名“贺州学院”与校徽居于正中主体位置,代表旗帜的主体名称和学校的形象标识。
(三)校旗整体构图稳重大方、对称和谐,代表学校追求完美的办学精神。[2]
校徽设计理念: 校徽以“贺州学院”汉语拼音字母为设计素材,以贺州学院“山水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规划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贺州地方特色,采用多元素变形组合的方法,以圆形校徽之样式进行创作。校徽体现了该校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和谐团结、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3]
校徽释义: 1.校徽主体图案由“贺州”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H”、“Z”及中文数字“三”变形组成。图案美观,构图和谐,体现了“人文校园”、“山水校园”和“和谐校园”理念。
2.校徽中艺术形“H”构图与该校校门图案一致,形象一目了然,具有唯一代表性。
3.校徽中字母“H”还代表灵峰山,下方是由“三”字变形而成的三根横线,既代表贺江水,也代表“三省通衢”,点明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具体环境,体现“山水之间美校园”的“山水校园”理念。
4.校徽中字母“H”还似一船帆,字母“Z”似一大鹏,寓意学校“一帆风顺”、“展翅高飞”,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5.校徽中高耸的主图案还象征着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艰苦努力,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树立的一座座丰碑,反映了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求知进取的昂扬精神。
外环中英文校名及年号: 校徽外环互为环抱的是“贺州学院”中英文校名,中文字体为毛体,英文字体为PmingLiU,正下方数字“1943”为学校历史沿革中最早的办学年份,彰显学校久远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校训校园生活自强、自立、求知、求真
校训释义: “自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召唤激励着一辈又一辈中华儿女奋发努力。“自强”就是充分认识自我、相信自我,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充满信心,勇于面对。“自强”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把荣辱得失都归因于自己,不怨天,不尤人。“自强”是大有作为的人生哲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激情澎湃的人生状态和永不言败的人生豪情。“自强”是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自立”是人生的基石。“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只有“自立”的个人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有益于社会。只有“自立”的国家才会不受欺负,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者,人之力也。”唯有“自立”才能赢得尊严。如果说“自强”是一种精神,“自立”就是一种作为;“自强”是一种仰望理想,志存高远,“自立”就是一种俯视大地,脚踏实地。
“求知”即求得知识、求得博学,它是每个人固有的内在潜力,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经常自我反省,坦诚自己所不知,以真诚谦虚之态度求知,才能不断进步。“求知”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紧跟时代;才能增长才干,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2]
“求真”是大学的内在秉性。它要求拒绝假、丑、恶,与真理为友。“求真”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努力前行,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物质变化的规律性。“求真”要求我们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求真”要求真抓实干,不走形式,紧紧把握发展主线,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教师追求真学问,学生学到真本领。
校歌《为了明天》
校歌作词:王先保,作曲:雷捷
灵峰山下,贺江岸边,曲径幽幽我校园。
求知不怕难,求真求真莫畏难!
啦啦啦啦啦啦向前为了美好明天。向前为了美好明天。
向前!向前!为了美好明天宝剑勤磨,为了明天书山常攀,向前!为了明天!
同济亭中,松树林间,书声琅琅我身影。
自强意不息,自立自立志更坚!
啦啦啦啦啦啦向前为了美好明天。向前为了美好明天。
向前!向前!为了美好明天理想在胸,为了明天重任在肩,向前!为了明天!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梁丁丁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吴郭泉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梁华 |
副院长 | 汤干文、林明、黄文韬、何星存、黎琼锋、朱其现、蒋红星 |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5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贺州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公立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贺州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公立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